大唐皇帝李治-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想到这么激烈诡异的场景,再看看那两老货矮壮的身材,李治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上个星期吃的都快从菊花里喷出来了。
“好,第一场,毫无疑问,薛仁贵胜,进行第二场,‘想射就射’。”李治的邪笑着说完这个自己亲自起的比赛名字,丫的,实在太有创意了。
一些和李治从小混到大的发小们,在场外撒泼打滚,死命的锤击地面,疯狂的大笑着,那叫一个淫。。荡啊。
“比赛规则很简单,你们根据自己的实力,挑选箭靶的远近,呵呵,射的远,射的准的胜。另外说一句,如果你是五十步射中红心的话,那么你会输给六十步的,即使对方射不中红心,明白吗?”
“明白”
“那就开始”李治又重新坐在椅子上,翘着嘴,兴致勃勃的打量着众射手,当然和其他人一样,将目光,定在了薛仁贵的身上“呵呵,薛大大啊,有压力了,可要顶住,顶住啊。。。。。。”
所有人都默默的在心里估计着自己能够射多远,不过像这种比赛,本身就有严重的攀比之心,因此,你选一百步,我选一百零一步的,不过仍然有老成之徒,毕竟每个人只有三次射箭机会,作出太超出实力的选择,无疑不是睿智的。
薛仁贵轻轻闭上,平息自己骚动的心,如今这一切对自己都是一个绝佳的展示机会,太子殿下、还有那么多国公爷就在点讲台上看着,自己一定要冷静下来,千万千万不要心急火燥的,冷静冷静。。。。。。
再睁开眼时,薛仁贵朝身边一脸仰慕看着自己的唐军士兵,淡淡说道:“五百步。”
“呃。。。什。。什么?”那唐军士兵明显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又问了一遍。
薛仁贵也不生气,甚至看不到脸上出现一丝活人的波动,“五百步,我要射五百步。”
不理那名唐军眸子里的惊骇,薛仁贵第一次开始了热身,两只眼望向前方,看来五百步,对他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当那名醒悟过来的唐军,举着牌子,骄傲的享受着众人汇聚在他身上的注目礼的时候,每个人此刻心中也是在暗暗默数着“十步,二十。。。一百,一百一十。。。。两百。。三百。。四百,五百,哦,天啊,五百步。”
“这家伙还真是不惊人死不休啊,嗯,很嚣张啊。”李治从归海一刀手里接过了一个酒囊,仰头饮了一口,好甜啊,看来自己手工压制的果汁还不错,纯天然无污染,但是口感还是比不上后世的‘果汁源’啊。
“喝”恍若晴空霹雳,薛仁贵大喝一声,拉弓如满月。
“去”
一道黑线带起丝丝幻影在“绷”的弓弦声下,带着校场众人的惊讶之声,划过一条长长的弧线射向箭靶。
“唉,可惜了”“我看是根本射不中,猪鼻子插大葱,装象”。。。。。。
薛仁贵第一只长箭落空了,出乎众人意料之外,但好似又在意料之中,五百步啊,太远了。
但这一箭落空,至少从表面上,薛仁贵丝毫没有什么沮丧、意外或者皱眉头一类的感情,薛仁贵这一刻倒好似得道高僧,七情六欲皆抛,没有人类的情绪,缓缓的继续的将箭搭上弦。
“此子可为大将”李靖在看台上看的连连点头。
“去”
当真弓如霹雳弦惊,第二声“去”字还未落下,比刚才更快上几分的长箭就已经飞射出去了,“啪”的一声,长箭射中箭靶。
“哇。。。。。”众人面面相觑,尤其是刚才幸灾乐祸的人,更是彼此默然无语,五百步啊,这辈子就连评述上都没听说过,这是从哪儿跑来的野小子,力气这么大,自己射一百步都勉强,这差距也忒大了。
不过原来那些失望的风声,恰如三月里的天气,说变就变,开始夸起了薛仁贵起来。
但无论是讽刺还是赞扬,薛仁贵就像沉寂在自己天地里的科学狂人,完全对外界毫无所觉,伸出手,旁边的唐军傻傻的将最后一只长箭递给薛仁贵,还是同样的动作,若不是周围之人态度已是两样,众人还以为薛仁贵射的还是第二箭呢。
“此子可为大帅”这一回,李靖对这个后起之秀评价之高,让李治也是汗颜,因为李治在李靖老爷子眼里也就一猛将的料。
“中”
最后一箭在薛仁贵食指和大拇指松开的霎那,闪电一样划过苍穹,“噔。。。。。。”
在无数人半张着嘴惊讶的眼神中,射出了五百步出箭靶的红心,顺便将箭靶射的四分五裂。
安静,这一下彻底安静了,整个校场每个人都是一副看鬼一样看着薛仁贵,无语啊,货比货得仍,人不人得死啊,这丫的,就是为射箭而生滴啊。
李治突然诡异的转头看着李靖老爷子,神色郑重:“本宫现在突然有一个计划。”
“本帅也有一个。”李靖老爷子的眼神也很诡异,目光中透露出危险阴险的气息。
李治和李靖两人对视了数秒,心中都是了然一笑,目光同时看向了场中此时正被众大唐军士抛上半空的薛仁贵,一阵“无敌薛仁贵”的音浪肆意的在整个校场翻滚着前进。
“本帅宣布,此次大比,薛仁贵以绝对的优势成为大比第一,赐一套明光凯和一匹汗血宝马,另外本帅加赐百两白银,蜀锦十段。无敌薛仁贵。。。。。。”最后李治也跟着叫了起来,这让下面的大唐军士也争相叫的更大声了。
而被抛向空中的薛仁贵,在空中和李治的目光对上了,两人虽是第一次见面,却有一种相见如故的味道,即使到现在为止,两人还未说上一句话。
“原来这就是太子殿下,龙骑军的军帅啊。。。。。。长的好英俊啊”
“原来这就是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的薛仁贵啊,嗯,以后你就是我的了。啊哈哈哈。。。。。。”
※※※※※※※※可爱的分界线※※※※※※※※
最后一句好暧昧,有点恶心啊,大大们,大唐的大大们,拿推荐票砸死这两妖孽,能不能上榜就全看各位了。
大唐皇帝李治。。。 第四十六章 改变战略,向高句丽进军
唐军悠闲的在大营里举行自己的箭术大比,而高句丽联军这几日可是忙的很,那日被击溃的前锋大军,不知从何得知援军已到,成群结队的赶往联军大营,初始的时候还担心唐军阻拦,后来发现唐军打了胜仗,却像耗子一样躲在自家大营里根本不出来,那些赶往联军大营的人就更多了,好似倦鸟归巢一般,好几万人衣衫褴褛,精神萎靡的犹如乞丐,也是逃了几天,匆忙之间,自然是没有带上吃食,甚至连兵器都抛到阴沟里。
人是铁饭是钢,啃了几天的草根树皮,这数万高句丽败军像是饿狼一样,嗷嗷的冲向联军大营混吃混喝去了。
“哈哈,太好了,这数万大军回来,本都督又是联军大帅了。”泉盖苏文拍着大腿开心的大笑起来,帐中的诸将也是齐声恭贺泉盖苏文,有的甚至叫嚣数日后和唐军决一死战。
泉盖苏文身后一旁的木先生冷冷的看着众将得意忘形的样子,眼观鼻,鼻观心的淡然冷声喝到:“大都督,难道忘了当初定下的盟约,此时不驱离这些败军,必然生变,后果不堪设想。”
一位平时就看木先生不顺眼的粗壮将领,虬髯胡须乱抖,骂道:“你个汉人,如此奸诈,这些都是我高句丽健儿,好不容易捡回一条性命,赶他们走,是何道理?”
“就是汉人懦弱愚蠢,竟出此下策。”一众将领纷纷出口骂道。
“哼,既然汉人懦弱,那高句丽、新罗、百济为何为大唐藩属之国,却从不见大唐朝拜高句丽呢。”木先生不屑的反击道。
这句话是一句大实话,但却严重伤了棒子们的心,一下子就戳到了他们的逆鳞,有的脾气暴躁的将领更是抽出了兵刃,就待“手刃此獠”。
不出所料,一脸阴沉的泉盖苏文对着帐中众人厉声大喝“全给我闭嘴,这是本都督的帅帐,你们动刀动枪,想造反吗?”
话说泉盖苏文鹰目鹰眉的,就连发起怒来,都颇有雄鹰的犀利之气,一下将帐中众将震住了,怒瞪了木先生一眼,嘀咕着嘴重新坐回了原位。
“木先生,我高句丽比不上不是我高句丽人比中原人差,而是我辽东比不上中原,所以这话,还请你以后不要在本帅面前提,本帅和帐中诸将一样,颇不喜。”
木先生听了后,也不说话,暗暗嗤笑了一声,朝泉盖苏文鞠了一个躬,这个时节的汉人,虽然经过五胡乱华的摧残,但骨子里传自强汉的英武豪迈之气,没有经过后来变了味的儒家腐蚀,即使是做汉奸都做的这么精彩,老霸道了。
哪像后世辫子王朝和电影里已经从骨子里奴化的中国人,早已经丧失了祖宗的气节。
即使是后来天朝建立,面对九八年的印尼大。屠。杀,也只是严重抗议谴责,什么出兵怕被干涉啊,影响经济哪,关系到国运啊,但无论是出于什么借口,也不该忍气吞声,咱中国老爷们儿活的那就是一个面子,没有面子活的还有什么滋味。
人美国人为什么那么爱国,那是因为人美国可以为一个公民出动一支军队,中国,数十万人死亡也只是几句谴责,汉唐为什么这么受中国人吹捧,那是因为汉唐咱中国爷们儿活得倍有面儿。
这样的国家有时令人心寒,最后只能搞出河蟹这个畸形的神兽,掩盖自身的耻辱,但无论以后天朝发展到什么程度,那种耻辱会永远的刻在那一时期的政府身上,因为在那一刻他们的表现和辫子王朝还真就没看出有啥区别。
说的有点多了,回归正题。
“说说你的理由。”泉盖苏文知道木先生不是无的放矢。
木先生仍然一副超脱淡然的样子,好似没有听出泉盖苏文话语里不可捉摸的威胁,开口道“一者,这些败军回归已有数日,借他们之口,唐军已经将那夜袭击的恐怖和自身无敌,像瘟疫一样开始在军营中迅速传染开来,即使下了禁口令,私下里也是议论不断。如此下去,士气必然大受影响,我们现在虽然有了更好更新,能够取得更大利益的计划,但也不能让联军的战斗力急速下降,到时候其它联军和大唐军拼个你死我活呢,才是最符合我们的利益。
二者,我方实力增长本是好事,但却无意间打破了大都督制定的计划,万一那欺软怕硬的软蛋扶余义慈又放弃了联军主帅之位,那都督的计划不是搁浅了?有了那个计划,现阶段和唐军拼个生死,实在划不来。
三者,呵呵,正好将败军撤回国内,一则可以重整旗鼓,二则到时候也好下手啊。”
本来是一件喜事,但木先生的一番话却让泉盖苏文犹豫起来,到底应不应该放手呢?
不过最后泉盖苏文到底是接受了木先生的建议,好好训斥了这次败军,然后让人护送这些败军回返高句丽,泉盖苏文的实力不升反降,稳住了扶余义慈那一颗已经动摇的心。
而此时,唐军内却是又一次展开了一次战略大讨论。
“大帅,安市城全民皆兵,不易攻拔,这几日我思来想去,不如乘高句丽联军收拢败军,局势还没有稳定的情况下,由本帅亲率龙骑军绕过安市城,直取乌骨城。据本帅的线报,那乌骨城主年已老迈,大军定可朝至夕克,进军途中的其它小城也会望风而逃,只要收取这些城池里的粮食辎重,大军的供给就不会匮乏,而后乘胜前进,平壤指日可下!另一方面,大帅要在正面战场拖住高句丽联军以及随后赶过来的百济大军,我龙骑军必可纵横高句丽大后方,平壤空虚,只要一破,高句丽大军必然兵无战心,此战必胜。”
李治抱拳肃声道,一双眼仅仅盯着李靖,心中甚是迫切。
“不可”长孙无忌听了之后,立马跳了出来。
李治心中一叹,世上事总是一波三折,从来不缺反对的人。
“太子亲征,跟诸位将军不同,不能抱着侥幸之心去冒险。如今安市城、建安城的守军还有十余万众,如果绕过它们攻打乌骨,万一两城军队倾巢而出,袭击我们的后背怎么办?所以,我以为应该先破安市、后取建安,然后长驱而进,这才是万全之策。”
长孙无忌的担心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辽东早寒,如果再这么拖下去,等到草木干枯,河水结冰的时候,唐军的后勤补给势必更加困难,到时候大量的士兵和战马很可能不是战死在沙场上,而是冻死在雪地里。
而如果依李治的战略,绕过安市城直取平壤,看上去是一个出奇制胜的妙招,但是龙骑军的运输补给线势必更加漫长。
就粮于敌,那是在不进攻坚城的情况下,万一平壤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防御薄弱,而是跟安市城一样又臭又硬,那么龙骑军就会陷入给养匮乏、饥寒交迫、腹背受敌的困境。比如当年的隋炀帝杨广,其第一次亲征就是因为绕道深入、粮草不继而遭遇惨败的。
当然,如果不采用绕道计划,一意要拔下安市城这颗硬钉子,就得面临辽东早寒的威胁。假如进入冬天还拿不下安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