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田园大唐 >

第526章

田园大唐-第526章

小说: 田园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上就有管着御厨房的太监找了过来,不敢进殿,就在外面无声地哭,主要是承受的压力太大了,换个人给送吃都没什么,可惟独张家不行,张家在京城中还有酒楼,万一皇上一高兴,把现在的御厨给撤了,换成张家的,以后自己还怎么管?还能五文钱买一个鸡蛋吗?

李隆基和高力士不知道有人在委屈地哭,还看着资料商议事情,外面守着的人看到有人哭,但不能去报,皇上正高兴中,打扰了兴致吃罪不起,又不是什么军国大事儿。

小太监只能一个人在那里偷偷抹眼泪,心中想着究竟是什么东西让皇上吃了,御厨房是不是也要做点。

“力士,你说张忠过了年回来,该如何安排?小宝与鹃鹃总不能放在家中。”李隆基看过了相信的材料之后,颇有感慨地向高力士询问。

“陛下,臣以为张忠是要去洛阳那里最少呆上一年,不然回京城,很容易应付不了各方面事情,至于小宝和鹃鹃,可把二人放在洛阳地方上当个小官。主薄或是县丞都好。”

高力士略微考虑下回道。

李隆基点头认可了第一个安排,对第二个安排则是有着自己的想法“那不如安排到万年县,在京城脚下,平时你还能多看看,张王两家不是还有四个娃子么?平时少见两个也不怕。”

“这个……臣觉得还是等回来后问问他们再说。”高力士也想要把两个小家伙安排到身边,又担心人家的家人不干。

李隆基这次没说话,算是认可了高力士的提议,这时外面的天又阴了,一阵风夹杂着雪花从敞开的殿门处吹进来,在空中的时候就融化的消失了踪影。

李隆基感受着突然到来的清凉,再打量下侄子给修的屋子,叹息一声“哎~!不知今年会不会有大雪,连续下几天,又该有地方受灾了,要是翼州那里雪也大,过了年他们未必能马上起程,不如现在就让他们回来,以免大雪阻路。”

“还是先问问为好,不然过年就要在路上过。”高力士担心路上过年不舒服。

******

李隆基与高力士商量的事情,很快就让人用军驿送到了翼州。

张小宝和王鹃指挥人悄悄忙碌,赚来的三十万贯。两人不想用在当地的百姓身上,已有别的方面照顾当地的百姓,钱还有别的用处。

“小宝,你说他们什么时候能发现?我怕他们不干。”王鹃握了个雪球,在手上轻轻蹭着问张小宝。

“不怕,我就不信他们会好心地交易,到时候大家就扯平了,冬天啦,希望今年的雪下的均匀一点,别可一个地方落,到时有的地方缺水,有的地方遭灾,咱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不管,人力无力需要分出去一部分,影响回去之后的安排。”

张小宝就怕雪融化时泥泞的路面,尤其是现在的地方,回去时,总不能乘船走黄河或者是长江绕远。

“那就早点回去,别在这过年,还得作其他安排,在路上过年也没什么,一家人在一起,哪都行。”

王鹃总觉得在这里是浪费时间,真想帮助当地,也不用把两家人全放在翼州,安排几个内院的人就可以,过了这阵子,剑南道的官员就不会再听自己家的命令。

两个人商议事情的时候,高力士的信就过来了。询问是否愿意提前回去,正和二人心意,把活让别人看着,匆匆回家去商量。

家人中不管在什么地方过年,一切以小宝和鹃鹃为主,给二人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环境。

******

离开的事情定下来,翼州的百姓听说后不干了,他们平时不要求张忠非要给他们做什么,只要张忠在翼州呆着,他们就放心,现在听说张忠连个年都不过就要走,族长们纷纷过来相劝。

张忠决定已下,只能安慰族长们有时间到去找他,或者等抽空自己过来,平时只要有人手就安排到这里送消息,把别处的特产也带来让大家尝尝。

百姓们见留不住,也清楚张忠还有更好的前途,开始在家中准备东西,好给张忠带上,并派家里的年轻人跟张忠去,一个是听张忠的话打个下手,另一个有机会学到更多的东西也学学。

可木及及也在翼州看着,听说张王两家要离开。终于松了口气,但看到张忠如此受到百姓的拥戴,对魔煞鹃鹃的话再没有丝毫的怀疑,只凭借民心,她一声招呼,绝对会在短时间内组成一支大军,加上两家的财力,那是说打便打,不唬人。

羌虎家的两个小娃子刚刚学会说话,平时吃饭前和玩过后也知道洗手了,让他犹豫起来。最后一咬牙,让张忠带着走,陆州那里张忠认的儿子平时对待可是和自己家的一样,相信两个娃子也不会受委屈。

离开的事情准备得差不多时,吐蕃的牲口也送到了关外,等着交接,还派了五千军队押送。

王鹃和张小宝只带了一众运粮的百姓就出发了,水云也跟上,再没有其他的护卫之人。

可木及及看着,暗赞一声好胆。

等过上几天,前面运的粮食先到了关外,王鹃在张小宝的陪同下策马而出,直面吐蕃五千军队,一步步向前,五千人就一步步后退,不敢直视王鹃,让负责运粮的百姓激动不已,这就是威风。

吐蕃负责运送牲口的百姓则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堂堂五千大军,被对方双人双骑给压的抬不起头,还说什么?

王鹃满意地点点头,对可木及及说道:“可以交换了,上称。”

先称粮食,称完这次先到的粮食,再按照价钱称牲口,凡是称过的牲口都有大唐的百姓负责灌药。

看到这个情形,可木及及一愣,等相应的牲口换完,还不等他询问,就闻到了阵阵扑鼻而来的臭味。

无论是换完的牲口还是没换的,大部分都拉肚子了。

可木及及吓一跳,他根本不知道需要交换的牲口被灌了水,怪不得鹃鹃让人灌药,原来早就知道了,这可怎么办?

可木及及担忧地看看王鹃,王鹃则回了他一个笑脸。

“这个,这事儿是这样。我们吐蕃的牲口……。”

“无妨,我能理解,相互理解嘛,让人去灌药吧,我这次带的药多。”王鹃还是带着笑容。

可木及及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仔细看看王鹃,发现对方并不像生气,这才擦擦额头上刚刚渗出来的汗水,同样陪着笑说道:“对,相互理解,都能理解,应该如此,灌,马上就灌。”

一声吩咐,吐蕃的百姓接过大唐人带来的药开始给牲口灌了起来。

正灌的时候,一个吐蕃的百姓拆开一袋小米,抓出来看看后,对着可木及及喊道:“他们往米里掺沙子,这一把米,至少有一成是沙子。”

可木及及一听愣了,扭头看向王鹃,想要一个说法。

王鹃则是指了指还在被灌药的牲口,说道:“可能是大唐的百姓陈米陈的时候久了,这下我可赔了,用新粮加价换的,哎~!相互理解吧,不然你那五千军队……。”

“理解,理解,放久了,真的是放久了,军队就是怕有百姓闹事,和平时期,不是用来打仗的。”可木及及想明白了许多事儿,知道为什么王鹃不追究牲口灌水的事情,也知道他们为何愿意加一成的价用新粮换旧粮。

太坑人了,得怎么过米能把所有的沙子都过出去,究竟是谁让给牲口灌的水?王鹃他们又是如何知道的?米中掺了一成的沙子,牲口灌水能灌多少?若是不灌,自己也好讨个说法。

现在看着是扯平了,但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吐蕃的百姓也考虑到自己这边灌了水,只能无奈地接受了,只希望他们能先挑一遍,不然等发粮的时候把带沙子的粮食发过来,自己就吃不到足够的数量。

牲口被灌了次水,拉肚子了,有的死了,有的还没什么事儿,死掉的王鹃也要了,但价钱又降了一半,只给点肉钱,活着的都治疗差不多的时候,所有的粮食也都运了过来。

结果等这几天中,牲口更瘦了,竟然没有把运来的粮食换完,当时过来时可是称好了重量,正好能换掉大唐给准备的所有粮食。

一个是牲口的分量不足,还有死掉的那部分,第二点就是大唐的粮食多了一成的分量,牲口同样要多一成才够。

可木及及看着剩余的粮食,又看看王鹃,那意思是说,怎么办?

“我这人好说话,粮食运来了,总不能再拿回去,吐蕃也不容易啊,这样,你们来的军队中,我看有几百匹马,加上兵器,都拿来吧,剩下的粮食全给你们,我亏就亏点,如果不愿意换,也拉走吧,只不过拉的粮食多,马又少,小心路上遇到强盗,总不能我亲自把轻骑带上给你们护卫。”

王鹃站在了吐蕃人的角度上帮忙想办法,一副肉疼的模样要换吐蕃人的军马和兵器,身上的皮甲就不要了,不值钱。

可木及及说的不算,只能去找领队的将军商量,问他是不是愿意交换,把王鹃威胁的话一说,领队的将领无奈地点点头,答应了,他不敢现在对王鹃动手,一但不能把王鹃留下,那就等着报复。

士兵们把武器和马匹留下,加入到运粮的队伍中向回走去,走的时候一个个都垂着头。

王鹃也指挥人向彭州城中走去,一个个都挺着胸。

彭州的官员也在站在城头上看,担心吐蕃把鹃鹃与小宝给抓走了,没想到一切顺利,都回来了,等知道最后把吐蕃军队的兵器和军马也留下后,众官员登时无语,魔煞果然就是魔煞。

王鹃进城的时候,官员都围了上来,想要再好好看看这个小丫头。

王鹃难过地对着官员们说道:“赔啦,这下赔啦,剩了两成多的粮食,就换到这点兵器和牲口,哎~!都是我心软,怕吐蕃的百姓吃不饱。”

官员们愣了会儿,终于有个人反应过来,劝道:“是呀,鹃鹃心软,是好人,吐蕃的百姓应该感激鹃鹃。”

其他官员纷纷附和。

张小宝见王鹃还要说,碰碰她“行啦,赶快回去,马上就要离开了,别耽误时间,感激你什么?掺了一成的沙子?还是用那点破陈粮,换到不少的铁器与军马?走,兵器还要先熔成铁锭才行,好打造农具,一把刀足够变成三四把菜刀了,十几个箭头就能做出来一个犁刀。”

王鹃一想也是,赶时间,与官员们打了声招呼,带着大量的牲口朝翼州赶回去,军马就留给彭州了,能组成一个骑兵营,自己带着也没处放。

坑了吐蕃一把,赚了不少的牲口安排内院的人留在当地负责管理,张王两家的人收拾利索,踏上了回京的路途。

无数的百姓给送行,光是送来的土特产就装了百十多辆车,想不收都不行。

张小宝临走之前还没忘了写封信让人给吐蕃送去,告诉吐蕃和平相处,尽量不要出现强盗来拦截自己这里去沙漠中的商队,不然鹃鹃会非常伤心与生气。

******

今天没了,明天早更新,谢谢大家的支持。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二百六十一章 后勤营到有好路

第二百六十一章 后勤营到有好路

告别的翼州和附近相送的百姓。张王两家挑起大旗,开始沿着玩弯曲曲的路向京城去,从这里到京城,近两千里的路程,够赶一段时间的。

一天走个二三十里地算是比较快的,遇到了路难走的时候,半天也挪不动一步,加上今年大范围降雪,连着益州,也就是成都那里都飘了小雪,别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

张忠在五天之后,看着队伍小心地护着牲畜一点一点在路上蹭的时候,找到了儿子和儿媳妇这里,对两个人说道:“小宝,鹃鹃,从剑南道到京城的路真得修啊。”

张小宝和王鹃两个人木然地对视了一眼,脸色刷的就变了,从张忠口中说出来的话,比让张小宝用五万贯和对方四十万贯打经济战,比让王鹃率领一千人与吐蕃大军抗衡来说都让两个人感到害怕。

张小宝吧嗒两下嘴,关心地问道:“爹。是不是累了?不如让人抬着您走,前面这个拐弯的地方过去,速度就能提上来点。”

“我不累,就算累点也没什么,有这么多的人相互帮衬,边走边歇,可百姓累呀,咱家不是有炸药,有水泥吗?就用炸药炸山,用水泥加固,从翼州就修过来了,那里现在还在修,正好连上。”

张忠皱着眉头,心怀百姓地说起来,张小宝估算价钱,从翼州那里往成都城的地方修,再把周围几条主要的路给一同修好,只算成本,就得六十来万贯,那才多远的距离?除非是瞎对付,用上两年就废的路,那便宜。

父亲的意思显然不是修那种只为政绩,不真心考虑民生的路,那得多少钱?把现在张王两家的产业都换成钱,再让李珣出点,估计能修出来三分之一就不错了,还不能太宽。遇到山的时候绕路。

还得维护呢,一冷一热,本来就没有那种打地基的技术,沙石与土层很容易坏掉,再遇到点大水,每年需要往其中投入多少钱?

张小宝觉得这个任务太难了,难于上青天,天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