械医-第6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
有人帮忙自然是好事,苏弘文赶紧道谢,这小伙子摆摆手道:“不用谢我,我这也是在帮我、帮我的亲戚朋友,你们医生、护士有了保证人身安全的政策才能给我们好好看病,要是没这政策就跟刚那女医生说的,只把百分之五十的心思放在治疗上,那能治好病吗?所以我帮你们也是在帮我自己。”
听到这句话苏弘文这些医生、护士心里暖暖的,总算是有人能体谅他们了。
视频合集用了一个上午才弄好,然后立刻发到了网上,经过将近一天的发酵,这次医生、护士罢工的事件已经引起了全国的关注,网上依旧在打口水仗,当这视频一发布后各大论坛都安静了,大家都在看这些视频。
很多医疗工作者也到论坛上支持苏弘文的黑名单制度,并且讲自己亲身经历的各种医疗纠纷,这么做的人不在少数,苏弘文已经把火烧起来了,让所有医疗工作者都忍不住了,他们需要发泄,更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安慰,一时间各大论坛上全是这些医疗工作者诉说的经历。
这场风暴在这一刻彻底扩散出去,瞬间席卷了全国,一开始坚决不同意苏弘文黑名单制度的人开始动摇了,他们之所以强硬的抵制就是因为心态的问题,他们认为去医院看病医生护士就应该给他们治,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苏弘文提出的黑名单制度跟他们认知产生了矛盾,让他们很不舒服。
但看过这些视频,听到那些医生说的种种事情,他们突然感觉医生、护士真的很可怜,这个职业并不如外边那样光鲜,隐藏在他们白大衣后边的是各种心酸、委屈、无奈、愤慨,他们从没得到过公平的待遇,他们是医患关系紧张的替罪羊,看病贵怪他们,看病难怪他们,病人送到医院就该被救活,死了还怪他们。
医生、护士就该24小时待在医院,来了急症患者他们来的晚一点怪他们,医生、护士就该当奴才,面对无理取闹的患者要做到笑脸相迎,打不还口、骂不还手,稍表现出一点不满来就是千古罪人。
大家似乎从来没想过医生、护士也是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他们要吃饭,也要休息,更有家人要照顾,他们不能出错,他们应该是机器人,没多少人把医生、护士当人看,也没多少人喜欢他们。
可生病了却还得去找他们,见了他们第一个心思就要想这医生会不会给我开大单坑我钱?他说的话我不能全信,他说的那些药我不全买,就买一点,结果没遵医嘱病没好,有些人就去医院闹,骂医生医术低下,什么难听说什么,甚至有动手的。
这就是最真实的华夏医生,他们过得并不好,工作压力大,收入低,风险大,整天提心吊胆、如履薄冰,在今天全华夏的人才算看清楚这些,可惜太晚了。
事情越演越烈,第二天京城参加罢工的医生、护士达到三万人,京城周边也开始出现一些医生、护士跑去卫生局静坐示威,要求在自己的医院施行黑名单制度,这股火越烧越旺,逐渐席卷全国。
三天后全国各地都出现罢工的医生、护士,他们要求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要求政府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
不到一周的时间罢工的医生、护士人数高达几十万,尤其是一些县级、镇级医院,几乎是全参加了罢工,医疗系统在这一刻濒临奔溃。
无数的患者去了医院后发现医生、护士都不见了,他们得不到救治,这部分人也开始像政府施压,要求政府同意医生、护士的请求,让他们赶紧回到工作岗位上。
在这时候全华夏的人发现自己根本就离不开医生、护士,一旦这些人不在岗位上了,他们将会受到死神的威胁,在这一刻华夏人才知道医生、护士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事情闹得这么大政府能做的就是同意苏弘文的要求,不然这事还会继续恶化,作为事件始发地的东城卫生局孙万年被卫生总局免除了职务,现在已经派人跟苏弘文交涉了,卫生总局很痛快的答应苏弘文在安和医院急诊科施行他那黑名单制度的要求,这也是一开始苏弘文提出的要求。
可苏弘文低估了医生、护士心里的怨气,他根本就没想到事会闹得这么大,会有那么多的医生、护士参加罢工,现在的情况对苏弘文是有利的,苏弘文索性推翻原来的要求,要求政府在全华夏施行黑名单制度。
苏弘文突然提出这么一个要求立刻让卫生总局大为震怒,他们是真想就地免除苏弘文的职务,把他这个惹事精一脚踢出医疗圈,可他们却不敢这么干,真要是这么做了,事情只会继续恶化,罢工的医生、护士会更多。
全国施行黑名单制度这无异于一项重要的医改政策,但好在这个政策不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所以阻力不是很大,但这么大规模的医改还得上头点头才行,卫生总局是做不了主的,这个皮球再次踢给了上边几位大佬。
何思路再次单独召见了王建峰,两个人落座后何思路苦笑道:“苏弘文这小混蛋竟然搞出这么大的事来,我们真是低估了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了,想不到医患关系已经恶劣到这种地步,现在我们也被逼到墙角,必须尽快解决眼前的事,让社会稳定下来,不能在让医生、护士们闹下去了。”
王建峰苦笑道:“谁说不是那,看来医改是迫在眉睫额了,不进行医改早晚医患关系紧张这个大火药桶会爆炸,到那时候可麻烦了。”
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不但何思路、王建峰低估了,苏弘文又何尝不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医生、护士心里会有那么大的怨气,一点就着,苏弘文这一挑头立刻全国的医生、护士都开始声援,随即就是罢工,这事大家都始料不及的。
“我的意思是就在全国施行苏弘文那黑名单制度,先平息了医生、护士们心头的怒火,这个制度到也不会触碰打到那些人的利益,也可以警告一些别有用心靠跟医院闹发财的人。”何思路其实很清楚,现在不答应肯定是不行了,不然这事还会闹得更大。
王建峰也知道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前两天他跟何思路还谈过,认为这件事苏弘文还有后手,只是那会谁也猜不到他的后手到底是什么,可现在看来他的后手太过明显不过,就是医患关系紧张,恐怕那小子早就知道他这一挑头闹事,以现在华夏医患关系紧张的程度肯定是一呼百应,这是阳谋啊,所有的事都摆在台面上,只是自己这些人高高在上,根本就不知道医患关系到底紧张到什么程度,没有清楚的认知,这才让事情演变成这样。
想到这王建峰道:“我同意,施行黑名单制度也能给医患关系降降温,省得真炸了,不过从这件事上来看我们真得尽快加快医改的速度了,不然一旦医患关系这火药桶彻底爆炸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何思路叹了一口气道:“是啊,不过要医改我们也只能靠苏弘文那小子了,我们真是无能为力,你说我们这主席、总理当得是不是很憋屈?”
王建峰无奈道:“是憋屈,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想要医改就要触动那群人的利益,我们都知道那群人遍布华夏各个角落,这群人组成的网实在是太大、太恐怖了,更是华夏的毒瘤,我们实在没办法动,只能让苏弘文这个体质外的人动手了,希望他别让我们失望。”
“这小子办事还是挺有手腕的,我想他不会让我们失望的,好了这事你赶紧去安排吧,尽快把这件事平息下来,不能在让他们闹了。”何思路最终拍了板。
这场罢工最终以苏弘文这群人胜利而告终,黑名单制度开始在全华夏施行,但这个政策也不是立刻就能施行的,里边牵涉到的事很多,需要时间继续完善细节,解决一些问题才行,大概有一两个月才能施行了。
接下来的日子又回归了平静,不过苏弘文也得回家了,他得解决家里的事,总不能老在医院待着,这天苏弘文下了班直接回了家。
苏东和、李佩珊看到好几天不回家的儿子突然回来了,自然是高兴的,立刻忙活着给儿子做他喜欢吃的饭菜,安紫楠今天自然也来了,但吃一会饭后就跟李佩珊出去遛弯了,她们要留空间让苏弘文跟苏东和单独谈谈。
第950章 父子谈心
苏弘文看着坐在对面一脸笑容的父亲心里莫名有些尴尬、不自在,以前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在那时苏弘文没感觉跟父亲坐在一起吃饭有什么不自在的,是很正常的事,可今天他却有了这种心态,这让他心里很是别扭、难受,他感觉自己对不起眼前这个把自己养大成人的父亲。
苏弘文努力让自己恢复成原来的心态,可不管他怎么做就是做不到。
苏东和到是跟以前一样没什么不同,看到儿子低着头不说话,他知道儿子心里那道坎还没过去,他拿起酒瓶给儿子倒了一杯酒道:“陪老爸喝点。”
说到这苏东和端起杯跟苏弘文碰了一下然后一仰脖全喝了下去,苏弘文心里烦也有借酒浇愁的念头,一口就把这杯辛辣的白酒喝得一滴不剩。
苏东和给儿子夹了一筷子他最爱吃的麻辣鸡腿道:“吃点菜,别空着肚子喝酒。”从开始到现在苏弘文根本就没吃什么。
苏东和再次给他倒上一杯酒,这次他没找苏弘文跟自己喝,而是自己一饮而尽,呼出一口酒气道:“儿子你心里是不是还过不去?”
苏弘文一愣,随即点点头。
苏东和叹了一口气道:“这也难怪,换成谁一时间也接受不了,这事怪我,怪我没早告诉你。”
苏弘文心里不忍道:“爸你别这么说,我……”
苏东和挥手打断他的话道:“你听我说,你小时候我确实动过告诉你真实身世的念头,可那会你小啊,刚上初中,正是叛逆期,我跟你妈怕告诉了你你受不了,在跟社会上那些孩子学坏了,就忍了下来,到了大学的时候我想你大了,也懂事了,跟你说应该没什么,但爸我自私了,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我怕你去找卫军,然后在不来看我了,当年在乡下的时候我就知道卫军家世不凡,肯定比我这个从从村走出来的臭工人强,我就……”
苏弘文眼睛发酸,打断父亲道:“爸你别这么说,我从来没瞧不起你,就算你当时告诉我了,我也不会去找他,他算什么父亲?”说到这苏弘文很恨道:“是他抛弃了我跟我妈,我没这样的父亲,他就是个畜生。”
苏东和突然一拍桌子怒道:“怎么说话那?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你的亲生父亲,你就这么说他?还说他是畜生,我小时候怎么教育你的?”
苏弘文低着头不说话了,但心里对父亲的话很不以为然,他不会原谅叶卫军的,永远。
苏东和看儿子不说话了,叹了口气道:“也不算他抛弃了你跟你妈,他当年走的时候并不知道你妈怀了你……”说到这苏东和把当年的事说给了苏弘文听。
叶卫军、欧阳正华是最后一批知青,李佩珊也是,不过双方的地位不同,叶卫军、欧阳正华是根正苗红的红色子弟,是响应主席号召扎根农村的、建设农村的有志青年,但李佩珊却是资本家的小姐,去农村是接受劳动改造的,苏东和就是当地农村的,是农民大哥,他们的身份、背景都不一样。
因为身份、背景不一样他们受到的待遇也不一样,叶卫军、欧阳正华虽然也跟着叶卫军下地干活,但他们却有休息的时间,可李佩珊没有,她要干最脏、最累的活,住的地方是柴房,只有这样的环境才适合她这资本家小姐。
动荡的年代虽然马上就要结束了,但也没那么快,李佩珊很不幸的成为那个动荡年代最后的一批牺牲者。
李佩珊父亲解放后受不了国内的阶级斗争,在六十年代偷渡去了宝岛,她的母亲没能走成,那时候她已经怀了李佩珊,最终这对夫妻分隔两地,李佩珊的父亲带着她的哥哥去了宝岛,她的母亲则在国内带着李佩珊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家里虽然落败得不成样子,但李佩珊的母亲对她的教育很严格,这才让李佩珊有了现在的气质。
李佩珊这个接受劳动改造的罪人身上有着其他女孩没有的优雅气质,很是受其他女孩嫉妒,那时候李佩珊很漂亮,是所有未婚青年喜欢的对象,这些人里就包括叶卫军、苏东和,可大多数人都因为李佩珊的出身不敢接近她,只有叶卫军这做事冲动的矛头小子敢于接近李佩珊,苏东和也敢,因为他家里是贫农,他也不怕那些看李佩珊不顺眼的女知青找他的麻烦。
两个人经常帮李佩珊干活,目的很简单希望获取她的芳心,但大字不识一个的苏东和跟长得英俊有文化的叶卫军相比实在是差得太多了。
最后李佩珊跟叶卫军走到了一起,苏东和当初也郁闷、痛苦了一阵,但他这人大度,难受过后也就算了,并没去难为李佩珊、叶卫军,反而还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