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

第125章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125章

小说: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一七二章 迟来的任命

初平三年七月,从长安出发前往冀州和幽州宣布旨意的朝廷使者,终于抵达邺城。

此时,距离刘和从长安出逃,已经整整过去了一年。

这个使者名叫段训,与历史上那个篡改朝廷旨意,协助公孙瓒处死刘虞的家伙同名,是董卓派来的。

年初的时候,刘虞向朝廷上书,请求加封太师董卓为大将军,加封冀州牧韩馥为安北将军,表韩馥麾下将领张郃为建忠将军;表奋武将军公孙瓒为青州牧,加封平东将军;表渤海太守袁绍为并州牧,加封安西将军;加封侍中刘和为护乌桓校尉,加封广阳阎柔为护乌桓司马。

这封长长的奏章由丁况亲自携带,秘密潜往长安之后,托人呈于司徒王允的手中。

王允对刘虞父子素无恶感,否则当初也不会暗中委派大剑师王越护送刘和出武关,回幽州。他对刘虞在幽州的艰难处境非常理解,也很赞赏刘虞这种顾全大局,镇守边塞的做法,所以费了不少心思,劝说董卓同意刘虞这封上书。

此时的皇帝刘协,还是个娃娃,根本没有任何权力,不过是董卓手中玩弄朝臣的一件有利工具,刘虞写给朝廷的上书,说白了就是写给董卓看的。

董卓看了刘虞的上书之后,比较满意,觉得刘虞如此上道,远在幽州还想着让朝廷加封他为大将军,于是便要同意这个方案,除了将袁绍担任并州牧和安西将军的任命去掉之外,其他的任命便按照刘虞的意思来办,同时加封刘虞为骠骑大将军,总理河北一切事务。

董卓的女婿李儒却在这个时候提出质疑,建议董卓将其中几个关键人物的任命做出调整。

李儒的质疑是不能让刘虞在北方的权力过大,既然加封他为骠骑大将军,那就应该收回幽州牧的任命,只让刘虞头上顶着太傅和骠骑大将军两顶虚职帽子,不要分给他实际的地盘。同时,李儒对于偷偷跑回幽州的刘和也非常警惕,建议董卓不要给刘和在北方委任实职。

董胖子对于女婿李儒的意见通常都很重视,而李儒说的这些也不是没有道理,所以就动手将刘虞报上来的任命建议改了一个面目全非。

最终,朝廷正式颁发下来的册封命令成了这样:加封太傅刘虞为骠骑将军,掌管冀州、青州、幽州和平州事务;由奋武将军、蓟侯公孙瓒接任刘虞幽州牧之职,同时擢升公孙瓒为安北将军;由广阳人阎柔接替公孙瓒出任护乌桓校尉。

加封原冀州牧韩馥为护军将军,改任青州牧。韩馥麾下将领张郃,被封为振武将军。原渤海太守袁绍,接任韩馥为冀州牧,加封安东将军。加封辽东侯、平州牧公孙度为安远将军。加封河内太守张杨为度辽将军,兼领并州牧。

擢升侍中刘和为御史中丞,自接令之日起,赴长安复命。

朝廷使者段训按照路程远近,首先到了河内,向张杨宣布了朝廷的授权和任命,接着又来到了邺城,向袁绍宣布朝廷的任命。

袁绍接到朝廷授予他冀州牧和安东将军的命令之后,喜忧参半,不知道是该拒绝还是接受。

袁绍喜的是自己费尽心机想要谋取的冀州牧之职,董卓直接以朝廷的名义冠冕地赐给他,今后再对韩馥动手那就更加占得住理,反倒是韩馥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袁绍更加高兴的是刘虞父子这次看似风光,个个升官,但实际上却是没有一项实权,属于完全被架空了。

袁绍忧的是董卓现在开始防备自己西进的举动,所以宁愿将冀州这块肥肉丢给他,然后提拔张杨出任并州牧的职务,以此来牵制和防备于他。另外,董卓任命公孙瓒为幽州牧的做法也很不友好,这对袁绍而言始终是个大患。

谋士田丰建议袁绍先接受朝廷的任命,然后静候韩馥、公孙瓒和刘虞等人的反应,如果其他人也愿意接受,那己方也没吃亏。若是其他几方不愿意接受,己方便闭口不提朝廷任命的事情,到时候同样也不吃亏。

袁绍想一想田丰的话,觉得自己横竖都不吃亏,于是高高兴兴地接待了段训,然后派人敲锣打鼓地护送段训前往高邑,让段训去祸害韩馥。

接到朝廷新的任命时,韩馥身边的人都有些懵了,除了张郃心里有点欢喜。虽然韩馥现在这个冀州牧当得有些名不副实,只控制了冀州三分之一的地盘,可好歹在这一亩三分地上还能说了算,而且背后还靠着一位可以信赖的生猛大哥。

青州是什么鬼地方?那是黄巾余孽一年能闹腾七八次,年年上百万人杀官造反的地方!韩馥若是去了青州,那不等于是把脖子伸出来让人砍么?

更为要命的是,韩馥的手下目前已经没有了颍川帮,像张郃、沮授和审配等人,都是冀州当地人,这要是跟着韩馥去了青州,族人怎么办?接替韩馥出任冀州的可是袁绍,不是刘虞或者刘和!

韩馥非常失落,转头看沮授和审配,希望他们能给自己出个有用的主意。

沮授跟田丰的意思差不多,建议韩馥先把朝廷任命和册封的公文接住,至于去不去青州,等着带头大哥刘虞吩咐就好。

韩馥想一想,觉得沮授说的也对,反正这次最受伤的不是他,而是刘虞,自己只要躲在后面“围观”刘虞怎么对付董卓就成,自己他就是一个当小弟的命。

韩馥于是假装欢喜地从段训手中接过任命公文和册封将军的印信,然后学着袁绍的做派,敲锣打鼓地将段训送到了南皮。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韩馥也派出快马,急忙向蓟城刘虞汇报这件事情。

当段训被韩馥的人带着东绕西拐地转悠到南皮的时候,刘虞早已接到了韩馥的急报。此时刘和正巧不在蓟城,而是带着赵爱儿去了渔阳县给卢植调理身体,同时与赵云研究如何分化北地乌桓的计策。刘虞于是急忙又派人前往渔阳,召唤刘和返回蓟城商议对策。

公孙瓒接到朝廷的任命公文之后,最为开心,因为他这次是地道的受益者,不仅实至名归地得了幽州牧的任命书,而且还擢升了将军品级,实在是喜从天降,双喜临门!

公孙瓒送给段训大量的财货,表达谢意,然后派出一队人马将他送往蓟城,也就是此次出行的最后一站。

册封公孙度和阎柔的事情,到时候段训可以委托刘虞去办,毕竟刘虞如今成了骠骑将军,掌管青冀幽平四州的事务,他有这个权力。

段训从南皮出来,走到泉城的时候,刘和已经从渔阳返回了蓟城。对于董卓老贼摆了自己父子一道的事情,刘和十分恼火,不过他已经想好了对策,所以并不担心段训的到来。

趁着屋内没有外人的时候,刘和拍着胸脯向老爹保证,董卓老贼的死期不远了,说不定现在已经被人砍了脑袋,所以只要想办法将段训支开,始终不要让董卓那道乱命传到蓟城,用不了多久,长安方向就会有新的任命传来。

虽然儿子从未骗过自己,但是刘虞还是难以相信董卓马上要死的事情,他问刘和为什么这么笃定,刘和就胡扯说自己最近研究周易有了心得,偶尔可以推测出未来将要发生的重大事情。

刘虞不想跟儿子胡扯,直接问他通过什么办法可以将段训给支开,结果刘和出了一个非常阴损的主意,差点没把刘虞给逗笑了。

刘和的主意是立即派人前往段训前来蓟城的必经之路上拦截,当然不是将段训给宰了,而是花钱贿赂段训,护送他前往遥远的辽东襄平一趟,先向公孙度宣读朝廷的册封旨意,然后再返回蓟城来最后宣布刘虞的任命。

刘和的理由是段训一路上都是宣布各州州牧的册封任命,没有理由漏掉公孙度而直接就奔刘虞这里来,段训理应挨个儿告诉各州新任的州牧们朝廷委任刘虞掌管北方四州的意思,最后再名正言顺地向刘虞宣布任命。

刘和的这个缓兵之计和冠冕理由都能说得过去,反正这个时候谁也不会想到董卓距离翘辫子已经近在咫尺,等段训前往辽东晃悠一趟回来,怎么还不得三个月以上?

如今已是七月份,董卓就算再命长,他也不能活过初平三年吧?

刘和清楚记得历史上董卓是在初平三年的四月间被王允、吕布等人联手所杀,如今拖到七月份已经让刘和觉得意外了,就算他的出现改变了历史车轮向前移动的方向和轨迹,但目前的改变还是有限,对于整个西北地区的形势没有太大的干预和影响,而长安城内应该发生的事情,可以有细枝末节的变化,但是大的事件应该不会改变。

刘虞于是按照儿子的建议,派出别驾赵该前往雍奴将段训拦下,先是送上一批价值不菲的金银财宝,然后转达了刘虞想要最后接受任命的意思。

段训本来不想去辽东那么远的地方,如今得了许多好处,而且赵该还暗示等他从襄平返回时还有重谢,所以乐颠颠地从雍奴折向东北,却是没有向着西北方向的蓟城而来。

刘虞这一招缓兵之计用的妙,却是急坏了等着看他笑话的袁绍和公孙瓒。

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着急了,因为很快就会有一条更加劲爆的消息从长安方向传回……

正文 第一七三章 董贼死,岳父危

实际上,段训在五月底就带着一大把朝廷的册封命令上路了,当他来到河内张杨的地盘上时,公孙瓒已经率军北上,而袁绍也开始准备对韩馥动手。

建义将军、河内太守张杨是个性情仁和没有威仪的人,他觉得此时让段训前往冀州是一件不厚道的事情,于是就好意挽留段训,让他在河内呆了一个多月,等到冀州、幽州的各方混战结束之后,这才派人将段训送往邺城。

等到段训晃晃荡荡地在冀州转了一大圈再前往幽州传旨的时候,已是七月下旬,此时距他离开长安已经过去了整整三个月!

所以,当刘和拍着胸脯向他老爹保证董卓会死的时候……

董卓,真的死了!

董卓是被他的好儿子吕布安排刀斧手砍死的。当初,董卓为了除掉碍事的丁原,诱使吕布帐前反水,杀了他第一个义父。然后着,董卓认吕布作为义子,成了吕布第二个爹。如今,吕布又受王允唆使,杀了自己第二个义父,第三个爹。

在吕布动手杀董卓之前,其实还有许多人恨不得喝董卓的血、食董卓的肉、碎董卓的骨、寝董卓的皮。

越骑校尉伍孚就对董卓的倒行逆施十分痛恨,暗暗发誓要亲手杀死董卓,为死难的无辜百姓报仇。

有一天,伍孚身藏佩刀,前来拜见董卓。他向董卓汇报完军务之后,起身告辞离去。董卓为了表示重视,起身出门相送,还用一双老玻璃手轻拍伍孚后背,表现出十分亲切的样子。伍孚瞅准这个机会,猛地抽出佩刀向董卓猛刺,却因为杀人心切而用力过猛,最终没有刺中董卓的要害。董卓大惊,奋力反击,急呼卫兵出手相救,这才脱离危险。伍孚在与卫兵搏斗的过程中,由于寡不敌众,被乱刀砍死。

董卓如此招人记恨,实在跟他干的那些残暴不仁、天怒人怨的坏事有关。

董卓当初率军进入洛阳时,看见城中富足贵族府第连绵,家家殷实,金帛财产无数,于是便纵容手下士兵开展了一场“收牢”运动。西凉兵们得到董卓的默许,在洛阳城内到处杀人放火,淫掠妇女,劫掠物资,把整个洛阳闹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初平元年二月,董卓麾下的陇西羌兵在阳城抢劫正在参加乡社集会的老百姓。这些残暴的羌兵杀死了集社上的全部男子,割下他们的头颅,血淋淋地并排放置在车辕之上,过往的路人见了无不惊恐万分。这些羌兵又趁机掳走许多良家妇女和百姓的财物,回到洛阳后,董卓手下将领把这些无辜百姓的头颅集中摆起来加以焚烧,把抢掠的妇女和财物赏赐给士兵,对外人宣称是战胜敌人缴获的战利品。

有一回,董卓邀请朝中许多官员前来赴宴。官员们都莫名其妙,不知道董卓想要干什么。宴会上,董卓表现的兴致高昂,招呼大家开怀畅饮,不要有所顾忌。等到酒过三巡之后,董卓忽然起身,一脸神秘地对在场的人说:“为了给大家助酒兴,我特意准备了一个精彩的节目,敬请观赏!”说完这话,董卓击掌示意,然后狂笑不止。

下一刻,原本气氛热闹的宴席会场变成了惨无人道的屠宰场。数百名反叛者被董卓麾下士兵押到了会场中央,董卓先命令士兵剪掉这些人的舌头,然后斩断他们的手脚,接着挖掉他们的眼睛,掏出他们的心肝……这些残忍的手段令所有在场的宾客惨不忍睹,许多人被吓得大小便失禁,连筷子抖落到地上都不知道。董卓却是一脸欣然的表情,继续狂饮自如,不时还流露出洋洋得意的神色。

还有一次,董卓命人将抓获的数百名起义士兵用布条缠绑全身,头朝下倒立,然后浇上油膏,点火将他们活活烧死,还戏称这些被点燃的士兵为“人烛”。

迁都长安时,董卓为了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