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旌旗 >

第140章

三国旌旗-第140章

小说: 三国旌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这些病足也是有父母妻儿的,李重虽然还能让这些军人吃饱,但绝对照顾不到他们的父母了,可以这么说,这些兵卒的家眷也在生死线上挣扎,也饿着肚子吃草根,吃树皮,说不定哪天,他们就会饿的一命呜呼。

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太史慈很明确的告诉这些兵卒,如果抢到了粮食,一定会优先供应他们的亲属。

这无可或非,谁都不是圣人,这些兵卒也是一样的,他们拿命来拼也是为了家人能过上好日子。

想想看,这样一来李重的三万骑兵不拼命才怪,鲜卑人还有逃跑的可能,他们已经连退路都没有了,这是一场不成功便成仁的战斗。是衣锦还乡,还是埋骨他乡,马上就能见分晓了。

第二百六十五章 血腥大屠杀

草原上经常发生火灾,所以牧民看到远方的烟火,并不慌乱,而是招呼人手,有条不紊的砍刀杂草,以防止火势蔓延到部落之中。

这也是草原人对付火灾的常用方法,但这显然不适合对付人为的放火。

太史慈三人领着兵卒制造出一条十余里长的火带,还不住的在后面增加火势,没事就扔点油脂什么的,导致火势越来越大,简直有席卷天地的气势。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的救火努力都是无用之功。

鲜卑营地开始发出慌乱的呼喊声,战马的嘶鸣声,小孩的哭泣声……隐约还能看见跑到河畔取水的人影。

太史慈冷笑一声,命令兵卒取出弓箭,准备射杀前来救火的鲜卑人。此是鲜卑人也发现了李重军队的身影,但他们却没办法把注意力放到厮杀上面,首先要躲避的是吞噬一切的烈焰。

现在鲜卑将领很后悔,他们不是不知道太史慈等人的行军路线,没有上前迎击李重的军队,无外乎就是想要以逸待劳而已。但无论什么时候,都别想光站便宜不吃亏,主场作战有好处,自然也有被动的地方。

随着大火逼近,鲜卑人也发现救火是不现实的,完全是杯水车薪,开始收拾东西四处逃窜。

对于鲜卑人的表现,太史慈三个人还是很满意的,心里盼望着他们收拾东西利索一点,千万不要被大火烧光了,自己还等着抢呢。在人手里抢东西,一刀子就够了,在大火里抢东西是要拼命的。

当然,跑得最快的就是鲜卑骑兵,他们是草原上机动力最强的人,要是被大火烧死了,真心侮辱了骑兵这个词。不光是骑兵逃跑了,就连普通的牧民都没死上几个人,狼居胥山没有城池掩护,逃跑起来也非常方便。

“呼拉……”一股旋风肆虐而过,卷起漫天的尘土、灰烬。

太史慈三人就站在狼居胥山鲜卑营地的最中间,看着被烈火席卷过的营地,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自古以来,杀人放火这四个字都是连在一起用的,太史慈三人也不会坏了规矩。为了能更好的执行这一准则,三个人对接下来的行动方案进行了呕心沥血的研究,最终,拿出一套且知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案来。

首先,三个人将三万骑兵分成五队,每队六千人,而太史慈、赵云、高览将各自带领六千人出去追杀鲜卑骑兵,剩下的两队骑兵一队留给太史慈三人轮换,另外一队用来对付附近的鲜卑牧民。

裴元绍自然是留守营地的人员了,逃到附近的鲜卑牧民也由他来对付。

不过裴元绍的手段十分高明,根本就到处扫荡,而是派人沿着克伦河埋伏,斩杀前来取水的牧民。

裴元绍这一手十分恶毒,被烟火熏呛过的鲜卑人最需要的就是清水了。屠杀百姓也用如此恶毒的计谋,裴元绍也算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了。

三个时辰过后,赵云第一个回转营地,看赵云兵卒身上的血迹,就知道他们经过多么惨烈的厮杀了。

兵卒们身上全是血迹,铠甲上也刀痕累累,就连赵云自己的身上都血迹斑斑,战袍上还有烧痕,可见战况之惨了。不过这些人也不是光打仗了,他们还带回来无数的战马、牛羊,收获颇为丰厚。

赵云简单的休息了一下,就带着做为预备队的六千骑兵出发了,一阵沉闷的马蹄声过后,六千骑兵消失在地平线上。

一直到了夜间,太史慈和高览依旧没有回来,裴元绍领着万余兵卒杀牛宰羊,在烧焦的草地上点燃一堆堆篝火,烹烤食物。而在远方,依旧能看到红光闪耀,那是没有熄灭的大火,它依旧无情的吞噬者草原上的生灵。

吃饱喝足,兵卒就开始躺在热乎乎的地上吹牛了,自从进入草原以来,这些人每天都挣扎在死亡线上,精神高度紧张,适当的吹吹牛,有利于缓解精神压力。

当兵的吃牛无外乎就是自己多么勇猛了,在这些兵卒的口中,他们一个个都是超级赛亚人附体,拳打月亮,脚踢月球,一刀砍死数百敌军的超级高手。

依照他们的说法,草原上已经被他们杀得血流成河,遍地都是死尸了。

其实这些兵卒吹的有些夸张,但有一点是绝对正确的,草原上却是被他们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了。

就在赵云行军的路线上,能清楚的看到,遍地都是鲜卑人的尸首,有兵卒的,也有牧民的,有老人,也有妇女孩子。每个人的死装都极为凄惨,开膛破图屡见不鲜,不少妇女还赤2裸着身体,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下身更是污秽不堪,一看就是死前经受过凄惨的折磨。

也有没死透的鲜卑人,在地上慢慢蠕动着,嘴里发出痛苦的呻吟声,但只要查看这些人的伤势就能发现,他们不是漏网之鱼,而是被刻意留下姓名,为的就是让他们死的慢一些,多遭受一些痛苦。

最可怜的就是被掳回营地的鲜卑人,他们被裴元绍有计划的屠杀,制成烤肉,将人肉剁碎了掺杂在战马的草料里。

天明的时候,太史慈和高览也陆续回到营地,换生力军继续追杀鲜卑骑兵。这一场追杀行动一直持续了三天,最少有十万狼居胥山的鲜卑军民死在三人的屠刀之下,这还不算因为饥渴而死得鲜卑人。

经此一战,鲜卑元气大伤,就算李重在争夺天下的战中失败,也基本上杜绝了五胡乱华的可能。对于多灾多难的中原百姓来说,李重所做的一切善莫大焉,但对于草原来说,李重又算得上罄竹难书。

历史就是这样,是非功过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来看,善恶谁又能说的清楚呢。

但太史慈三人的军事计划还没有结束,他们还要转道龙城,扫荡那里的少数民族,收割他们的生命,抢夺他们的财产,毫无疑问,这也是一场血腥之旅,将会有无数无辜的牧民倒在屠刀之下。

为了让治下的百姓活下去,李重已经顾不得史书会怎么描写他了。

大风,蜘蛛奋勇码字,能写几章,就发几章!求订阅,红票、点击、收藏。

第二百六十六章 郭嘉和诸葛亮

李重并不是光扫荡草原就算了,除此之外,李重还开辟了第二战场,第二战场就在辽东,军事目标是高句丽和扶余。

辽东是受灾比较轻的一个地方,其中辽东郡和北平郡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但李重绝对不会让张辽过的太清闲。在李重的军令里,张辽不仅要自给自足,还要提供十万石粮食出来资源各地,这根本就是强人所难,所以,张辽也只能出兵乐浪郡和高句丽,抢夺军粮度日。

辽东还有鲜卑和乌桓两大势力,但这两个少数民族在李重数年来坚定不移的扫荡之下,也没什么实力了,唯一能对张辽造成威胁的就是高句丽了。

高句丽就是某一民族的先祖,出于人为原因,李重非常非常讨厌这个民族,所以李重给张辽的军令是屠城灭族。屠城灭族对张辽来说没什么压力,他也不是没干过这种丧心病狂的举动,乌桓就是倒在张辽的屠刀之下。

出于稳妥起见,李重还命令太史慈赵云高览三人在扫荡草原之后,直接转道辽东,前去支援张辽,如此一来,张辽手中可用兵力达到六七万人,这已经足够了。

辽东还有一个势力就是公孙度,但是自从公孙度死后,他的势力已经快要分崩离析了,要不是李重将力量集中在南线,和曹操争夺中原,张辽早就能平定乐浪郡了。

现在李重是搂草打兔子,准备把幽州的各方势力一网打尽了。

除去军事行动,李重还将精力放到整顿吏治上,在这一次大饥荒中,李重发现了很多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贪污了。

就算李重将屠刀沾满鲜血,也挡不住人性中的贪婪。

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粉丝,李重下手之狠简直是超出正常范围,凡是贪污超过一年俸禄者,立即处以扒皮极刑,满门抄斩,没有任何情面可讲。但是,单靠官员正常的纪检工作,肯定是不足以震慑住这些贪官的,难保不发生官官相护的情况。

所以,李重准备设置锦衣卫。

锦衣卫的主要工作是提供各地情报,外加调查官员有没有渎职贪2腐情况,李重暂时拟定的锦衣卫大统领就是管亥。出身黄巾的管亥是非常合适的人选,基本上管亥属于被官2逼民反的一类人,天生敌视世家官员,绝度不会和官员穿一条裤子。

另外锦衣卫的人员也将在退伍军人中选拔,这些人也同样出身贫民百姓,为了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他们基本上也会尽心办事,这就足够了。有人立场不坚定也没办法,水清则无鱼,这个道理李重也懂,能将贪2腐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李重就很满意了。

抛开李重这里不提,曹操也没闲着,与河北类似,凉州也是受灾比较轻的一个地方,曹操也没忘记到这里捞油水,于是马超就倒霉,被曹操撵的四处逃穿。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曹操惦记别人,自然也有人惦记曹操。

惦记曹操的就是荆州的刘备了。

在各方诸侯之中,势力最强的是不是曹操还没有定论,但最有钱的诸侯一定是荆州刘表了,别人受到天灾影响,无力发动中原大战,但对于荆州来说,这不是问题,荆州有充足的粮食储备。

在李重、孙策和曹操争夺中原的战争中,荆州并没有分上一杯羹,主要愿意是因为刘备还在蚕食荆州,吞并刘表的势力,架空刘琦。

经过一年的时间,刘备基本上和荆州的氏族达成协议,初步控制了荆州。以刘备的枭雄之资,自然要趁着中原疲软,在曹操身上割肉了。

刘备也不是不想顺流而下,吞并江东,但江东虽然也受天灾影响,却不是颗粒无收,可以这么说,孙策无力进攻,勉强还有自保之力。另外,刘备也不想背上个背叛盟友的名声,虽说背叛盟友不算什么大事,但现在确实不是时机。

这次刘备亲率大军出征,马步军共计六万余人,其中关羽带着一万兵卒为先锋,军中的谋士自然是诸葛亮了。

出了襄阳,关羽的一万大军直扑新野。

曹操抵御荆州的前线就是新野,同样为了就地取粮,曹操在不大的新野城中囤积了三万大军。一直驻扎在新野城中的是徐晃和郭嘉。

可以这么说,现在是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和英才早逝的郭嘉之间的智力交锋。

得知刘备出兵新野,徐晃一边给曹操报信,一边找郭嘉商议军情,说实话,徐晃并不愿意给曹操和郭嘉添麻烦。

曹操这里不用说了,徐晃心知肚明,曹操现在绝对派不出援兵来,就算曹操有兵可派,但也绝对拿不出军粮来支持军队作战。这么说吧,如果曹操派出三万军队支援徐晃,都不用刘备动手,光是耗粮草,刘备就能等到这六万大军饿死。

这也是刘备敢于独自出兵的主要原因,刘备打的就是曹操这个软肋。

徐晃不愿意麻烦郭嘉是因为郭嘉病重了,实际上郭嘉的身体一直不怎么样,全靠吞服五石散支撑着。但这也是饮鸩止渴的行为,名闻天下的五石散实际上就是一种慢性毒药。

在没有李重的历史上,郭嘉一直活到诸葛亮出山之前,但由于李重的参与,曹操并没与历史上那么强势,作为曹操的主要谋士,郭嘉耗费的心血更多,身体更为不堪。

商议军情的只有徐晃和郭嘉两个人,在徐晃非常仔细把军情诉说一遍之后,郭嘉立即提出一个意见,分兵!

徐晃也是久经战阵之辈,自然知道郭嘉的提议非常正确,原因就是新野太小了。过于窄小的城池不利于兵力调动,更不适合吞并,简单点说,如果徐晃将三万军队全部驻扎在新野,那么士卒拥挤就是一个大问题,刘备光用投石机就能打击整个新野,一炮下来,兵卒都没地方躲闪。

另外,三万大军全部驻扎在新野,也就相当于将新野推到绝地,外无援军。

郭嘉的提议正确归正确,但对于徐晃来说,也是一个难题,第一,谁出城驻守,第二,分出多少兵卒出城驻守。

停电了,看在蜘蛛在网吧码字的份上,诸位支持一下蜘蛛吧!订阅,月票,收藏,红票,哪怕是一个点击,都能让蜘蛛窃喜万分!

第二百六十七章 郭嘉为饵钓诸葛1

谁去城外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