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三国-第7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阁的命令,地方军全都缩入城中,关闭城门。周边各州则调动地方军到与豫州的交界处。
就在秦军积极调动的时候,回到豫州古城的刘备在叛乱县令的支持下公然打出反旗,声称要恢复大汉正朔。古城位于豫州城西六十里,是一座县城,县令其实就是当年刘备的亲信,当年刘备见大势已去,让很多亲信设法进入各地方做了地方官,不过时至今日,还愿意为刘备卖命已经寥寥可数了。
打出反旗的刘备在古城聚集了八千人马,号称三万,随即进击东面的豫州城。此时豫州城内只有五千地方军,豫州刺史是邓公,也就是跟随陈楚最久的那个老人。
刘备率领叛军抵达豫州城下,刘备故布疑阵,使得豫州城的军民以为叛军有五六万之众。刘备策马来到城门下,唤出豫州刺史邓公,非常诚挚地道:“刺史大人,这天下本来就是大汉的,而当今伪帝不过是大汉朝的镇北大将军,却不思报效朝廷,反而起兵反叛!公乃忠义之人,何不与我一道讨伐叛逆!”
邓公冷喝道:“住口!尔等叛逆竟还恬不知耻地振振有词!大汉之亡,在于天道,大汉末年君昏臣妄,致使黄巾大乱,天下荼毒,我大秦帝国取而代之乃顺天应人之举,何为叛逆?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尔等不不思报效当今陛下的恩德,反而犯上作乱,简直就是天杀的贼胚!尔等若早早放下武器乞降,则还有一条活路,否则待天军一到,一切就晚了!”
刘备面色一冷,沉声道:“既然邓公执迷不悟,那我只好攻城了!不过我刘备不是嗜杀之人,我给你一天时间考虑!”
语落便打马回到了中军。
“主公,是否下令攻城?”
看到面色阴沉的刘备,刘严请示道。
刘备摇了摇头,大声道:“我给他一天的时间考虑,大军就休整一天!”
“是!”
刘严抱拳应诺。
此时,张辽、太史慈率领的五万第一军团将士已经进入了豫州,不过大军要赶到此地起码还要三天时间。
一天之后,见邓公依旧对自己的劝降置若罔闻,骑虎难下的刘备只得下令攻城。
叛军扛着简陋的云梯朝城墙冲去,一番激烈的攻城战过后,叛军丢下了几百具尸体退了下去。一连攻了数次,叛军损失了近千人,然而却没能取得任何进展。
刘备皱了皱眉头,沉声下令道:“收兵!”
看到叛军狼狈地退了下去,年迈的邓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此时的邓公有些兴奋,有种做大将军的感觉。
刘备回到大帐,沉声问身旁的刘严:“他们还没有回信吗?”
刘严摇了摇头,“主公,时过境迁,只怕~~”“哼哼,他们没有选择,如果我把他们和我的关系公开,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
刘备阴测测地道。
第1263章 失踪
第二天一早,正当刘备准备再一次攻城的时候,一个对于他来说很不好的消息传来了,秦军第一军团五万人马在张辽的率领下已经抵达古城县以北数十里的叶城,叶城也是一座小县城,人口两三万,并没有被刘备的叛乱势力所控制,当秦军第一军团抵达的时候,叶城百姓都不禁大松了口气。
刘备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即决定放弃攻打豫州。
“主公,豫州已经唾手可得了,为何要放弃?”
一名叛军将领很不甘心地问道。这名叛军将领名叫罗阳,并不是刘备的亲信,原本是青州小有名气的一个恶霸,被官府追捕而逃亡豫州古城,托庇于心怀叵测的古城县令,如今是刘备叛军中的一名重要军官。
“罗阳,你是什么身份,竟敢质疑主公的决断!”
刘严喝问道。
刘备笑道:“我与诸位将士情同手足,不须说什么身份!何况有所疑问也是人之常情!”
“还是主公明事理!”
罗阳抱拳道。
刘严眯了眯眼睛,他非常不喜欢眼前这个匪气的家伙。
刘备对众人道:“根据路程来算,张辽仅须一天便能赶到,而其麾下的轻骑兵只须半天时间便能抵达!秦军第一军团乃天下精锐,我军根本无法与其对抗!所以我们只能撤退!”
罗阳等几名叛军将领听到这话,都不禁流露出深深的忧色。
刘备见状,一脸轻松地笑道:“诸位也不必过于忧心!我刘备今日起事,难道就没有一些后手吗?不瞒诸位,在豫州、冀州、扬州、青州的许多郡县内都有我刘备的亲信!此时说不定他们已经举起义旗了!”
罗阳等不禁双眼一亮,一起抱拳道:“末将等紧遵主公号令,荡平逆秦!”
“好!我有诸位,大事可成!”
刘备叛军拔营起行,转道向南而去。
豫州城上的瞭望兵看到这一幕,不禁兴奋地大喊道:“叛军退了!叛军退了!~”邓公在接到消息后的第一时间登上城头,随后向城外派出斥候。
刘备叛军在豫州城外转道南下,向葛坡行进。队伍稀稀拉拉的,行进速度也不快,在目前这种四面楚歌的情况之下竟然也这么懒散!不过这也不奇怪,刘备这支叛军的成分多是地痞流氓和懒汉,这些人组成的队伍如果军纪严明倒奇怪了!
一个时辰之后,刘备叛军只走出十几里地。这时,不少叛军将士怨声载道。
“主公,这些人根本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刘严在刘备耳边小声道。
刘备眉头一皱,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那些东倒西歪、拖着兵器、衣衫不整的将士,“你有什么建议?”
刘严压低声音道:“主公,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如~~~”刘备明白刘严的意思,不禁犹豫起来。
又过了一个时辰,叛军队伍再也不肯走了,大几千号人在树林中歇了下来,很快便纷纷睡着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叛军突然被一阵剧烈的马蹄声给惊醒了。一脸茫然地四下张望,赫然看见一支黑衣黑甲、杀气腾腾的骑兵队突然出现在眼前,领头的赫然就是张辽。
叛军们愣了一愣,猛地醒过神来,登时如同炸了锅般四下奔逃。
第一军团轻骑兵猛地杀入叛军中间,登时掀起滔天血雨。只短短半刻钟功夫,第一军团轻骑兵便将叛军完全消灭了,没有走掉一个。
侥幸逃过一劫的近千名叛军在在秦军的押送下朝北面的豫州城行去,垂头丧气,神情恍惚,显然还没有从刚才的惊恐中回过神来。
“将军,没有发现刘备等人的踪迹!”
一名军官来到张辽马前禀报道。
张辽眉头一皱,“把俘获的头目带上来!”
军官应诺一声,当即将一名叛军头目押到张辽面前,正是刚才那个罗阳。
罗阳一见到张辽,连忙跪下求饶道:“将军,小的是被刘备骗的,请开恩啊!”
张辽打量了一眼眼前的这个叛军头目,“你叫什么名字?”
张辽问道。
罗阳连忙回答道:“小的,小的叫杨琨!”
“杨琨?”
张辽见他眼光闪烁,知道他肯定没有说真话,冷喝道:“你最好老实一点!要知道,这叛军中知道你情况的大有人在!”
罗阳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小的叫罗阳!”
张辽向一旁的书记官投去询问的目光,书记官立刻回禀道:“将军,根据我们的情报,叛军中确实有一名头目名叫罗阳,原是青州为恶的恶霸,遭到官府追缉,才逃到这里!”
“原来是你啊!”
张辽看着罗阳冷笑道。
罗阳心头一惊,连忙叩头求饶:“将军开恩,将军开恩!~”“怎么处理你,自有法规规定,不过你如果能够戴罪立功,肯定可以得到相应的赦免!”
罗阳心中不禁升起希望,连忙道:“一定!一定!~”“好了!我来问你,刘备他们到哪里去了?”
张辽问道。
罗阳愣了一愣,想到不久前刘备的一番言行,登时恍然,怨愤地道:“我知道了!我们被刘备给出卖了!将军,大概一个时辰前,刘备让我们在这里休息,自己带着一帮亲信朝淮河方向而去,当时他说是要去打前站!现在看来,他们定然是丢下我们自己跑了!”
张辽当即让亲兵拿出行军地图,就地铺开。
张辽蹲了下去,手指在豫州城南四十余里的地方点了点,“我们现在的位置在这,如果情报准确的话,刘备他们现在应该在这里!”
张辽的手指在离此地三十余里的葛坡县点了点。“刘备带了多少人?”
张辽问罗阳道。
罗阳连忙回答道:“七八百人,全是他的亲信,我们在古城时从没看见过这些人!”
张辽当即对身旁的副将曾广下令道;“你立刻率领两千骑沿葛坡县方向向淮河追缉,如果抵达淮河仍没有发现刘备,则就地扎营等待进一步命令!”
“是!”
曾广抱拳应诺,当即翻身上马离开了。
“对了将军,还有一个情况!~”罗阳突然道。“~。今天早上,刘备说起他在豫州、冀州、青州、扬州的许多郡县都有暗子!”
“什么?”
张辽不禁感到惊讶。“你说的都是真的?”
罗阳举起右手,信誓旦旦地道:“我可以对天发誓!”
张辽沉默片刻,当即叫来传令官,命其立刻给洛阳发去紧急飞鸽传书。
与此同时,在此西面数十里的密林之中,近千号人正在向西面跋涉,竟然是刘备一行人,他们并没有向东南面的淮河而去。原来当时刘备率领人马向东南面的淮河行进不过是给叛军看的一个幌子,刘备知道这些人被秦军俘获后肯定会将知道的情况吐露出来,在离开那些叛军的视线后,刘备立刻率领人马转道向西,同时让一小队亲信继续沿东南方向做大队行进的痕迹。
“主公,我们这是去哪?”
刘严不禁问道。
刘备道:“交州。此地虽然已经被大秦控制,不过毕竟蛮族林立,情况复杂,又地广人稀,而且被秦人强行迁到此地的百余万倭人对于秦人可谓充满了仇恨!我们先在此地隐藏下来,然后再做打算!”
第1264章 风云变幻
留守洛阳的内阁大臣收到张辽的紧急飞鸽传书,也是吃惊不小。
“这刘备还真是处心积虑啊!”
司马防不禁感慨道。
鲁肃点了点头,“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立刻预防可能出现的变故!”
说着以询问的目光投向诸葛亮。
诸葛亮分析道:“凡是郡太守以上的长官均经过了严格的审查,应该不会有问题!刘备所言就算是真,最多也就是些县令或者各衙署中的低级官员!”
众人觉得诸葛亮分析得非常有道理,均点了点头。
徐庶有些担忧地道:“孔明所言虽然有理,不过这些地方的州、郡长官已经处于非常不安全的境地中,必须立刻将他们置于保护之中!应该命令各地的情报署密探在清查叛逆的同时加强对各州郡长官的保护!”
“元直所言极是!如果某位太守遭遇不测,隐藏的逆贼便有机可趁了!”
诸葛亮点头道。“不过清查叛逆之事最好秘密进行,以监视为主!”
“也就是说,不授权情报署逮捕、讯问之权!这样的话,岂不是让调查人员束手束脚!”
司马防皱眉道。
徐庶解释道:“目前最紧要的事情是稳定!只要稳定,逆贼的一切阴谋就无从施展,反之则可能出现不测的情况!而大张旗鼓的清查极有可能引起地方的不稳与动荡!至于清查叛逆之事,可以慢慢来!毕竟目前的情况下,除了死忠于刘备的少数人外,没有几个人愿意自寻死路!”
“我们可不可以请陛下下一道特赦令!特赦那些主动向朝廷说明情况的官员?”
鲁肃思忖道。
其他三人双眼一亮,诸葛亮点头道:“此法甚好!凭借陛下的威名,相信绝大部分人会主动反正!”
司马防苦笑道:“办法是不错!可是就不知道陛下是否同意!要知道自古以来,叛逆者是最为君上厌恶的!”
徐庶呵呵一笑,“老大人说的有理!陛下也确实痛恨叛逆!不过陛下非常人,相信陛下能够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其他三人点了点头,诸葛亮笑道:“我等也不须猜度陛下的心意!只须向陛下请示此事便可!”
“孔明说得对!不过由谁起笔呢?”
徐庶笑道:“此类事情当然由子敬起笔!”
说着做了个请的之势。
鲁肃呵呵一笑,“那我就当仁不让了!”
两天之后,远在葱岭要塞的陈楚便收到了发自洛阳的飞鸽传书。
“大哥,什么事啊?”
正兴冲冲扛着钓鱼竿的孙仁闷闷不乐地问道。这时,陈楚正准备和三位娇妻到城外的河里去钓鱼。
陈楚拍了拍孙仁的脑袋,就像拍小孩子一般,孙仁不满地将陈楚的手掌打开。陈楚呵呵一笑,拆开传书看了一遍,眉头皱了起来。
“大哥,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康雅有些担忧地问道,现在的康雅已经将自己当成大秦帝国的一份子了,而且是死忠分子,这不仅是因为她是陈楚这位大秦皇帝的妃子,还因为她的血液中有汉人的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