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鼓魔 >

第54章

鼓魔-第54章

小说: 鼓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两怪厉啸一声,身子也告弹到,出手再攻。

“大鼻道人”身法似魅,只一转,又脱出圈外。三怪气得龀牙咧嘴。

突然,风声竦然,令狐玉一看,一个风韵撩人的红衣妇人,泻落当场。

“几位辛苦了!”声音在森然中不失娇媚。四怪人一看,不由面色为之一变。

红衣妇人冷冰冰地道:“把人放下”

那挟着“滚地雷”的怪人,戾气全消,竟然乖乖地把人放下。

红衣妇人一挥手,道:“你们可以走了”

三怪互望一眼,没有动,其中一怪干笑一声道:“我兄弟辛苦追踪,才抓到这老猴子……”

“你想怎样?”

“这个……总不能叫我兄弟空手而回!”

“你的意思要酬劳?”

“至少得让我兄弟过过目,到底这老猴子所获的究竟是什么宝贝?”

“还是早一点离开为妙!”

“看一看不算奢望吧?”

红衣妇人冷一笑,道:“当然!当然”

话声甫落,只见红色的衣袖一飘。

“哇!”一声惨号破空而起,那发话的怪人不知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一蹦蹦起丈把高,倒地而亡。

另两怪齐齐惊叫一声,光瞪着那红衣妇人,忘了自己也长有手脚,哪里还敢动一动?

令狐玉连骨头都软了,世上竟有这等厉害的女人,杀人如同儿戏,人刚现身,仅只衣袖那么一飘,黑白两道闻名胆落的“普洱三怪”之一就毕命当场,若非亲见,谁能相信?

“大鼻道人”退了两三步,面现骇色。红衣妇人笑态未改地道:“各位还等什么?”

三人不言不动,恍若未闻。显然是心存胆怯,却又不甘心就此离开。

“滚地雷”似乎知道自己根本没有逃生的希望,坐在地上,不言不动。

红衣妇人目注“大鼻子道人”冷笑一声,道:“阁下有何打算?”

“大鼻子道人”下意识地扫了这红衣妇人一眼,阴阴地开口道:“区区只作壁上观!”

“戏已终场,可以请便了!”

“该走时区区自会走!”

“我再说一句,现在已到该走的时候了……”

蓦在此刻,只见“滚地雷”伸手怀中,取出一个小小布包,扬手向远处掷去。这一着,出乎任何人意料之外。

栗呼声中,数条人影同时弹起,凌空抓向那布包。

“大鼻子道人”站立的位置,恰好是“滚地雷”投掷布包的方向,只见这道人长长的身影撩起,一下子便把布包抓在手中。红衣妇人叱一声,击出一掌。

“大鼻子道人”身形沾地,打了一个踉跄,电闪而逝。

红衣妇人衔尾疾追,逃跑的两怪乘机跑回来,其中之一负起了那一怪的尸体,另一怪陡地转向“滚地雷”,狞声道:“老猴子!你害我大哥丧命,你也别想活”

伸手便朝“滚地雷”头顶抓去。

“滚地雷”早蓄好了势,他方才这一着,是要引开这群魔头,以便脱身,一骨碌翻出两丈之外,闪开了要命的一抓。

怪人一抓落空,“哇哇”怪叫一声,反手劈出一道如山劲气。

“滚地雷”年纪已经不轻,身形不免阻滞,竟未能避开这一击。

“砰!”挟以一声惨号,瘦小的身躯被振起丈来高下,摔落乱石堆中,七孔溢血,不动了。

双怪口发厉啸,弹身飞逝。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将那令狐玉看得连呼吸都窒住了。

久久之后,不见任何动静,令狐玉才敢从石隙中爬出来,现场血淋淋的尸体,使他直想呕吐。

“滚地雷”手脚抽动了一下。

令狐玉毛骨悚然,看见他还没有断气,踌躇了片刻,走近前去,只见“滚地雷”失神的眼,睁了开来,口唇连连抖动,似乎想说什么。

令狐玉俯下身去,沉声道:“前辈,小可有效力之处吗?”

“滚地雷”木然的眼光,盯在令狐玉脸上。片刻之后,竟然开了口,声细若蚊,但却可辨:“少年人……他们……会回头的……”

令狐玉一惊道:“他们还会回头?”

“嗯……一定……老夫不成了……把老夫易地埋葬……”

“可以!”

“鞋……鞋……换穿,快……”

令狐玉不由傻了眼,茫然不解地道;“换穿鞋?”

“不……错,快些!”

“为什么?”

“滚地雷”失神的眼一瞪,喘息着道:“快……快……穿上!”

令狐玉完全不明白对方的意思,为什么要换穿鞋呢?但不忍见一个垂死的老人那副急煞相,只好照办,脱下自己的薄底靴,换了“滚地雷”的那双梁布鞋。

“滚地雷”干瘦的面皮一阵抽动,道:“一饮……一啄……莫非前……”最个一个字未出口,断了气,头一偏,死了。

令狐玉聪慧过人,立即料到方才“滚地雷”所抛掷的必非对方所要之物,所以对方要回头。肯定这双布鞋大有文章,他请自己把他易地埋葬,可能是怕死后被人翻尸动骨。

令狐玉想:既已应诺,便该照办,说不定对方马上会回头!

心念之间,负起“滚地雷”尸体,朝谷底驰去。

他怕被那些魔头追上,拚尽了全力,拚命狂奔。

曲径通幽。令狐玉来到另一道相通的谷中,选了个高处之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掘成了一个坑,把“滚地雷”

的尸体掩埋掉。他想为这老头立个碑,却还没有以指刻石的功力,仅以一方巨石,竖立墓头,成了一座无名冢。

令狐玉将一切收拾停当,已是黄昏时分。

他寻了个洞穴,准备过夜,为了怕蛇虫侵袭,把洞口用木石紧堵祝吃罢干粮,倒头便睡。

疲惫使他很快地进入梦乡,一觉醒来,寒气侵体,洞中仍十分昏暗,从堵塞的隙往外望,可见点点星光,看来是子夜方过的时辰。

他开始想到将来的问题,下一步将做什么?。

他整整想了半夜,计无所出,前途一片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

天亮了,他推开堵住洞穴的木石,失神地倚洞壁呆坐。

访名师,习绝艺,杀仇人,夺魔鼓,这是他的最终目标,但如何着手呢?

他离了洞穴,茫然无主地顺谷道行去。

日头当顶了,他不知走了多远,也不知到了什么地方,眼前乱山丛杂,野岛争鸣,这是另一个天地,似乎离混浊的江湖很远了。

令狐玉在无意中一低头,忽然发觉脚上穿的那双布鞋底早已磨破,前端狮子大张口,鞋帮与底快分了家。

这布鞋是“滚地雷”临死与他换穿的,他本知道这布鞋定有蹊跷,但想想就过去了,一直不曾留意,现在它这破烂不堪的样子却该如何处理呢?扔弃了吗?

他脱下布鞋在手里下意识地翻弄着,在这深山里,无法换新,也无法缝补。

突地——他发现破口处鞋面的布层间,露出一点陈旧的黄绢角。当然,布鞋用绢布衬里,并非什么稀罕事。他轻轻撕开了鞋面,这动作是无意义的。

这一撕,使他心惊气浊,这薄薄的黄绢,竟是叠在双层布中,而并非衬里。他取出摊开。

“呀!”他惊叫了一声,那绢布有尺许大小,有图,有字。

他恍然大悟,这东西可能就是“普洱三怪”、“大鼻道人”、红衣妇人等苦苦追索的所谓奇珍。

他闭上眼,镇定了一下狂跳的心。

然后,他再次睁开眼,细看那黄绢上的文字与图形。

前面,几个较大的字体,写着:“有缘者得之。”下署“黑白子遗赠”。

“黑白子”不知何朝何代何许人物,这东西“滚地雷”

得自点苍山古墓,看样子,它必是一个叫“黑白子”的高人留置的。下面是地形图与说明。

到底中间埋藏着何物,令狐玉不得而知。

“滚地雷”因此而丧生,足见江湖风波之险。

令狐玉细看那地形图,却见图中画了一座山,山有两座峰,在两座山峰之间的形似马鞍的山腰下画了一圆圈,圆圈中画了一条蛟龙。

图的右上角有一行极淡的墨迹,如若不是细看,极难发现。他将图凑近一看,见那是一行用蝇头大小的小楷书写的文字,上面写着:“夏至时节,水涨船高,真龙神力,黑白颠倒:破解题谜,天下无敌。”

令狐玉看得莫名共妙,这山坐落何处?圆圈的这条蛟龙,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山中还有龙不成?这黑白颠倒又是何意?他反复地看着这幅图,这行字,却是始终弄不清是什么意思。

就这样,他反过来复过去,足足弄了二三个时辰,却是仍不明白,心想这会不会是谁故意弄来糊弄人的,可又一想,觉得不象,这绢看起来不象是一件随便的东西,不象是糊弄人的。

他不由颓然一叹,暗忖:绢上有“遗赠有缘”字样,看来自己仍是无缘,这完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同时图上也未指明那些“奇珍”究竟是什么东西。如果是些金银珠宝古玩,自己得到了又有什么用呢?

一腔热望,变成了冰冷。他收起绢布,将那破鞋穿上,继续望前而去。

三日后,令狐玉就已到了名闻南疆的大理城。

大理为云南第一重镇,唐以后段氏在此立国,国号“大理”。虽然元世祖曾南下克云南,擒段兴智,以第五子忽哥赤为云南王,但任用的仍是段氏子孙。此后,经了明太祖以还的多次征伐,云南大部已归顺,而大理却一直岿然不动。

大理城倚点苍山,西临洱河,并有上下二关,势甚险固,明军一直攻不来。直至洪武二年秋季,诏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王为左副将军,沐英为右副将军,率步骑三十万,才将云南全境平定。洪武帝诏命沐英镇守云南,设官立卫,垦田屯兵,均力役,定贡额,民赖以安,故比起中原各地,云南极少受兵灾之苦。

令狐玉看这大理城,果然热闹非常。他在就近的背街之处找了一家客店,推门进去。店家见他人物俊美,待人有礼,一付文质彬彬书生模样,故对他甚是热情,特地为他打扫洁净一间上房,泡来一壶好茶,旋即又将洗脸水端来。

令狐玉一面洗去脸上尘垢,一面问小二道:“此处可有什么好游玩的地方?”小二回说:“这大理府要说游玩的地方,自是不少,一时如何说得清楚?小爷若要间隔得近的去处,可先去附近杏花楼一游。”

令狐玉闻言,稍事歇息了片时就出了店门,先上街各处逛了一番,想到一月来只顾了赶路,衣服已是又脏又破,应该买套象样的衣裳了。

令狐玉心念已定,遂去一家店铺中买了一套当地傣家年轻人鲜丽服装穿上,果然“人是桩桩全靠衣裳”,浑身这么一换,就去了身上那股晦气,再去一兵器店里选了一把少数民族男人用的弯刀佩在身上。

鲜衣佩刀,最长人的男子气,令狐玉这么浑身一武装起来,精神也就接着来了。

令狐玉在城中逛了一阵,看看日近中午,觉得肚子可以装得下食物了,方才照着店小二指点的方向转了两个弯,就见大街上远远有一座高楼。走近楼下,四围砖墙围着,上有金字蓝地匾额:杏花酒楼。眼见得生意极为热闹,游人多得推挤不开。

令狐玉分开众人,进了大门,看见两旁时花盆景摆列甚多。一望酒堂上,客位坐满,正欲上楼,只见酒保上前陪笑说道:“客官碰巧来得迟了,小店楼上楼下都已坐满,先来的人客已无坐座,所以都站在门外,小的先引客官暂去游一游花园,人稀之时再来赐顾如何?”

令狐玉点头同意了,于是酒保在前引路,来到杏花楼庭院门口。进得门来,一条甬道,都用云石砌得光滑不过,迎面一座小亭,横着一块漆地绿字匾额,写着“杏花春雨”四个字。

转过亭后一带松荫,接连一座玲栊嵯峨假石山。上了山坡,来到山顶一望,一片洋洋活水,皆从四面假山石中曲折流聚于中。这杏花楼砌在塘中间,山顶上有座飞桥,此楼造得极其富丽,十分精巧。游廊上摆着各色定窑花盆,两边摆的是素心兰花,进得楼来,四边屏风格子,俱用紫榆雕嵌,五色玻璃,时新花样。椅桌俱用紫檀雕花,云石镶嵌。各处挂着许多历代前人字画、古董、玩器等等。令狐玉心中有事,没甚心境观赏这些,背了手走上街去,打算另找一处地方吃饭。

刚上得街来兜游不及一匝,突然听到蹄声答答,自背后由远而近,来得甚是急迫。令狐玉回头看去,却是一匹乌黑油亮,白鼻白蹄的骏驴,自南门方向而来。

令狐玉再看那驴背上,轻轻松松坐着一个年轻女子,柳腰婀娜,身穿一袭红色裙衣,脸上蒙着一层薄纱,虽然看不出庐山真面目,但从她这副外形看来,似乎跟一般年轻女子有点不一样。

虽是隔着一层面纱,那女子似乎亦察觉到有人在注意她,微微带着一份羞意,却也并不见她嗔怪,将头脸一侧,鞭策健驴,蹄声加快,越过令狐玉径往前面而去。

令狐玉不禁朝她背后又投过一瞥,却见这年轻女子背负着一只琵琶。这琵琶浑身乌黑晶亮,不像是木类所制,倒象是用生铁铸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