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 >

第444章

隋末-第444章

小说: 隋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李渊再次一甩长袖,转身往后宅而去。

PS:读史,李家起兵时借突厥兵,后来安史之乱时,李家子孙也有样学样,再借外族兵,到后来唐末之时,又有借回纥兵。等到后唐的朱温,也借外族兵。至此到五代时沙陀人皇帝石敬塘向契丹人借兵,最后竟然自称儿皇帝……呜呼,让人痛心!!。

第531章 非常之时

(感谢大家的支持,特加更一章,求订阅,求打赏!)

李渊以书招李密,书信传到河南,李密看后,却是冷笑连连。

此时的他拥兵三十万,兵围东都洛阳,可谓天下农民军中的执牛耳者。特别是如今天下一下子出了七个皇帝,这让本就关陇贵族出身的李密也不由的蠢蠢心动。

他左思右想,觉得如今天下,就算是河北的陈破军,他也能与之一拼高下。偏偏如今杨广的那些皇子皇孙皇侄个个也敢称帝,不由的心动。

此时他连连击败朝廷官军,如果不是王世充进入东都洛阳,再要不了多久,他就能攻下这天下中心,东都洛阳。凭着巨大的威望,此时那小吏出身的瓦岗军大龙头翟让,早已经十分识趣的将大首领之位让给了他。

李密身为大首领之后,顿时觉得瓦岗军过去的这种山寨土匪一般的做法十分不满。什么大当家,二当家,三当家,四当家,五当家,在李密看来,就如同儿戏一般。

如今拥兵三十万,李密心中也有了开朝建朝的想法。本来打算是攻下东都之后,再建朝称帝。可哪曾想,突然半路杀出来了王世充,不费半点功夫,却将这天下之都给轻松取去。这让李密当初差点吐下几口鲜血,对王世充也是从此恨之入骨。

眼下洛阳一时不得下,李密也有些等不及了。此时再见李渊发给他的信,更是不由的恼怒。李渊不过是抓住了一个好机会,居然就占据了河东好大一块地盘,如今居然还敢跑来招自己。

心下生怒的李密当下给李渊回信,“与兄派流虽异,根系本同。自唯虚薄,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所望左提右挈,戮力同心,执子婴于咸阳。殪商辛于牧野,岂不盛哉!”意思也很简单,意思是你我现在虽属不同阵营,但有两点是相同是:一是都姓李,五百年前为本家;二是其实都是在反隋,有共同利益。所以,大家应该加强合作。

现在我才疏学浅,侥幸于洛口立业,虚名讹传中原,忝为四海英雄拥戴。虽然有些成绩。但各地杨氏子孙仍在,隋兵犹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故想与兄台左提右挈,戮力同心,共济大事。执子婴于咸阳,斩纣王于牧野,岂不壮哉?

最后李密还提了一个提议,那就是若兄台有意。望率步骑数千趋河内,斩白马立誓,结秦晋之盟。如何?

写完这封信,李密看着李渊、王世充、陈破军、宇文化及之流,一个个称王。心下再也坐不住了,立即号召了瓦岗众英雄,由自己的心腹部下劝进。李密表面上推辞三次。最后决定开朝建国。

不过他又对部下说东都还未攻下。所以暂时不称帝。建魏国,以金墉城为都城,设坛场,即位称魏公,年号为永平元年。置官属,以房彦藻为左长史,邴元真右长史,杨德方左司马,郑德韬右司马。拜让司徒。封东郡公。其将帅封拜各有差,拜单雄信为左武侯大将军,封徐世绩为右武卫大将军,加东海郡公。其余各首领皆有封赏!

李密的使者将信送到太原,李渊打开信后看过后,不由大喜,果然一切都如长史裴寂所言。不由笑道,”渊得书,笑曰:“李密妄自矜大,非折简可致。我们现在正在准备攻打关中的紧要关头,这个时候倒是不能拒绝了他。要不然,凭白增添一敌。不如卑辞推奖以骄其志。表面上尊他为盟主,让他好全力尽心围攻洛阳,以牵制洛阳王世充的兵马。如此一来,东都兵马被牵制住,我们正好可以全力西征。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徐观鹬蚌之势以收渔人之功,未为晚也。”

裴寂等人也是纷纷称赞,道唐王忍辱负重,王图霸业可成。

李渊让温大雅回信给李密,他念一句,温大雅写一句。“天生众民,必须有人治理他们,这治理人,不是你是谁!我已年过五十,想也做不到了。我高兴地依附你,唯一希望你早日接受上天的安排,以使万民安宁。当年由于弟兄们的拥戴,我作了宗盟之长。受封于唐,十分荣耀。如今之势,正需要我们兄弟同心共同推翻隋朝,象过去周与殷战于牧野,一仗便决定了殷纣王的命运,现在还不能肯定;象抓秦朝的孺子婴在咸阳那样,现在还不能想。我盼望你能早日攻下洛阳,然后到时再攻破长安,到时将隋朝的那些称帝的皇族一个个的拿下。兄弟不才,愿附骥尾。此生别无所求,只盼将来跟随您推翻了隋朝,你得天下之后,能再把河东封给我,让我李家继续袭封唐国公之位即可。”

不几日,信传到李密的手中,李密得书高兴不已,哈哈大笑。他把李渊给他的信在金墉城的宫殿之中展示给瓦岗的部下及前来会盟的其它农民军首领看。

看着众人都相互传递,李密得意的道,“连唐公李渊都推举我,天下不愁不安定矣。”

河北,北京城。

临朔宫中偏殿永和殿中,陈克复召集了三省六部及九卫在京的大臣。

这次陈克复意欲征伐河东,讨伐李渊。一方面是为了报当年李渊出卖他的大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此时的李家已经成了众矢之的,他们背负弑君之名。而自己现在表面上却还是尊隋,是扶持杨杲。如此一来,那么他必然也需要征伐李渊,为先帝报仇。再者,这个时候打李渊,师出有名,名正言顺。

古来征战,师出有名是很重要的。他打河北,是剿匪,天经地义。而如果打其它的隋朝势力,虽然杨杲为皇太子,一时却是不又有争论。但是如果是打李渊,那自然不会有人有异议。李渊背负了弑君之名,河东的那些地方世家豪强们,肯定也不愿意和李家一起背负这个恶名。这个时候出兵河东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更何况,现在李渊的兵马还不强,周边又要防范其它势力,自然是最佳之时。

李渊父子的手段,陈克复是真心见识过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太原城中,把所有的人都耍了一遍,最后渔人得利。这样的人物也是陈克复所最忌惮的,如果有可能,他自然希望能第一时间将其铲除。

可是当日大殿之上,众多文臣们众口一辞的反对出兵。却也让他不得不三思而后行,这些天,他暂时没有再提起出兵之事。而是全力的在查看朝廷的家当。

不察不知道,一察吓一跳。

当年他在辽东时,富的流油。粮食有数千万石,铠甲器械无数。辽东几十座铠甲、武器、弓箭、弩箭、火药等工坊源源不断的生产。可这才起兵一年,朝廷的却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甚至那些工坊也开始减慢生产,因为材料不足。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以往辽东军作战,最喜欢的套路,就是海量的弩箭优势压制敌军,再利用骑兵部队快速破阵,最后才是围剿。

可是真算下来,弩箭的投靠成本比弓箭要贵。每一场仗下来,那一阵阵的箭雨就是在漫天的扔金子。特别是辽东军的骑兵,辽东军因靠近边塞,所以他们的骑兵配制比例很高,就连普通步兵,也基本都实现了骑马运送,开战后才下马步战。可从后勤算起来,一匹战马的消耗,是一个普通士兵消耗的数倍。

人吃马嚼,战场消耗,流民消耗。一样又一样的消耗算起来,让他们积攒下来的家当如流水般的流走。

看到这些糟糕的数据,陈克复也是头大,更不用当着家的那些官员了。不过虽然情况不妙,可陈克复却并不打算真的停止对辽东的战争。

战场之上,瞬间万变,只争朝夕。

辽东军的情况不妙,他想念其它势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大家都差不多,这些年来,基本上到处都闹农民起义,到处都是加税加赋加瑶役。

现在拼的就是坚持,谁坚持住了,谁就可能走到最前面。

战争年代,就算要发展,也得是在战争的空隙之中进行。真的在眼下如此重要关健的时机,停下辽东军的战争机器,来全力发展地方,恢复生产,这无疑才是真正的本末倒置。

对于陈克复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争地盘,然后就是争人口。

争到了地盘和人口就好,才是进一步的考虑生产等后方之事。一切的一切,都得围绕战争来进行。

河东要打,后方的稳定也要。

鱼与熊掌似乎不可兼得,但陈克复现在却必须得寻找到一个可用之策,能解决掉眼前这个棘手的问题。这些天,陈克复绞尽了脑汁,想来想去,觉得如果想依靠常规办法是不可能了。

这初冬季节,就算真的能再种庄稼也是来的及的。就算派人去打猎,却捕鱼,也是无法解决几百万人的粮食危机。而且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从现在到明年收获之前,还有大半年的时间,这是一个巨大的缺口。

最后,陈克复也只得决定,非常之时,只能行非常之事。!。

第532章 以战养战

第532章以战养战

夫非常之时,必须行非常之事。电子书下载**

永和殿中,陈克复据于上首,毛喜、房玄龄等三省六部文臣居于右下首,李奔雷、鲁世深等在京武职大将皆列于左下首。不大的太和殿中,三四十人济济一堂。

没有了那个做摆设的小皇帝,也没有了河北的那些降臣,在座的全都是辽东军最心腹的文武核心。

坐在最上首,陈克复仔细的扫视了一圈如今主掌着北京朝廷走向的文武们。但见如房高玄龄等文臣们,数日不见,却又已经憔悴了不少。人人脸色灰暗,眼袋深深,一看就知道这些日子为了粮食的事情操尽了心。

反而是居于左边的武将们,一个个都是大咧咧的跪坐在那,如今辽东军节节推进,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爽快无比。至于粮草器械之事,那都是朝堂上这些文官们的事情,他们也懒得去操那闲心。

陈克复对着毛喜道,“毛仆射,不知道尚书省可有想出办法,解决粮食问题?”

毛喜虽然勤于政事,勤勤恳恳,但是对于眼下的粮食问题也是一愁莫展。这些日子虽然左右思量,各方调度,但仍然无法解决这件棘手的问题。

“殿下,尚书省近日做了一次详细的统计,大业初年之时,朝廷天下登记之户口有九百余万,有口四千八百多万人。而这些人口大多聚集在中原的河北河南二地。光河北与河南两地就占有天下人口之半数,而占据同样地域之广的岭南、江淮之民,却只占天下口数的一成二之数。”

说到这些详细的户籍之事,毛喜却是十分熟悉。

“河北河南两地,有郡不过区区数十个,可却有户近五百万,民近两千五百万口,这庞大的数字还没有计算未登记在册的隐户。自大业七年开始,河北河南之地多有作战,又兼三次征辽,以河北河南两地服兵役最重。加上河南营建东都,修建运河,以及大业七年的大水灾。两地人口锐减,据我们统计与估算,河北河南两地人口已经比之大业初年人口最高时,减了近三成之民。首发”

陈克复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他知道毛喜所说的河南,其实也包括了山东这一大片区域。不过在朝廷的正式称呼中,河南是包括了河南与山东两地的,这算是天下最精华之地,郡县众多,人口也是最多。虽然此时隋朝国土面积巨大,但实际上,大隋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都集中在河南、河北、关中、河东这四大块之中。

如占据了至少三分之一国土的江淮岭南这一大块,其人口却只有全国的百分之十二。这数字之少,让人心惊。而河北河南这黄河中下游两岸,却占据了全国半数的人口。

隋朝近五千万人口,一半就是两千五百万。而河北之地,又在这一大片区中占据了三分之一左右。算起来,光河北最起码有九百万人口左右。而按尚书省的统计,河北因这几年受到的诸多巨大影响,人口锐减三成,算来也还有足足六百多万人口。河北十八郡,就算平均算下来,一郡也还有足足三十多万人。

如今辽东军占据了河北十郡,那可就是三百五六十万人口。加上先前辽东之地的两百余万人口,算起来,他们的地盘上已经有六百多万人口。

这数字确实让人惊心,特别是战乱之时,如此多的人口,能让任何统治者都是又爱又怕。

毛喜眉头紧皱,语气沉重的继续说:“此时我们所占据的二十六郡之地,已经有民六百余万。而眼下南下山东的通道已经打通,河北其余的八个郡收复也指日可待。军事之上,朝廷要命下河北剩下余郡,年前既可完成。而李靖将军南下之后,山东及淮北十余郡,也能在年前占领。”

“殿下,开年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