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吐槽一半,方应物便发现,父亲的脸色已然黑了下来,阴沉的像是乌云密布,仿佛随时会雷霆大作。
方应物这才意识到,自己简直吐槽非人。面前这位不仅仅是自己父亲,还是詹事府左春坊左谕德、翰林院侍读、侍班东宫、《文华大训》编纂官、今科会试同考官。
虽然老人家没有九年当会试副主考,但也六年当上了会试同考官……自己吐槽谢迁的词套在他老人家身上,一样也不差。
“父亲大人息怒!要相信我的孝心,我以方青天的名义发誓,真的没有说你!”方应物很诚恳地解释道。
本来方应物还想与父亲谈谈洪松的事情,但考虑再三却没说出口。首先父亲只是同考官,与两个主考关系都一般,没那么大能力通关节。
其次,自家父亲这么白璧无瑕、以节操名闻朝堂的人,为了远大前程还是不要给他老人家身上抹污点了……再说父亲也不是这块料,别弄巧成拙就麻烦了。
过完正月十五节日,朝廷恢复了正常运转,当前最大的事情自然就是三年一次、天下瞩目的会试了。
这时候,主考官与同考官纷纷进驻贡院,然后贡院正式封闭,众考官断绝了一切内外联系,静静等待二月初八这天。
不要以为会试和方应物没有关系,作为京城附郭县,宛平县有很大的负担,当然大兴县也一样。
这两个县要为会试征发上千名差役、准备不计其数的笔墨纸砚以及各项杂物,连接来送往的轿子都要筹集数十顶,另外每日都要向贡院送新鲜菜蔬食物。
同考官之一方清之就是坐着宛平县提供的轿子进了贡院,然后在里面吃着宛平县进贡的食物,使着宛平县供奉的用具。
然后……在考试之前,忽然有谣言流传起来了。说这考官方清之在贡院内,儿子宛平知县方应物在贡院外,又有心腹宛平县差役沟通里外,只怕在这次考试中,方家要上下其手了!
每到决定无数人生命运的考试前,都是各种流言泛滥成灾的时候,谁当考官也免不了,此时冒出方家的谣言也不算太稀奇。
但听到这个谣言后,方应物不禁勃然大怒!为了维护父亲大人的清白节操,他自己都没舍得玷污父亲的人品,但却遭到外人谣言中伤,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四百八十二章 飞来之醋
谣言这个来无影去无踪的事物,堪称是天下最难对付的事物之一。所谓的“谣言止于智者”,只不过是无可奈何之下的自嘲而已,世间智者终归是少数。
却说方应物听到谣言后,立刻叫来了人马仪仗,然后出县衙向东而去,马不停蹄的从北面绕了皇城半圈,来到东安门的东厂这里。
然后方应物向守门的官校递上名帖,声称要拜见东厂提督汪太监。
说实话,一个小小的知县想叫官校跑腿传话,那有点困难。东厂提督即便不加司礼监秉笔太监,那地位也是相当于外朝尚书或者寺卿的存在,岂能让一个知县随便拜见?
但方应物与众不同,名气也大,号称天下第一知县,也是加了青天光环的。于是他便没被怠慢,守门官校拿着帖子进去传话了。
恰好汪太监正在衙中,便传了方应物进来。到了大堂旁边小厅,屏退了左右,汪太监很好奇地问道:“今日吹了什么风?你方大知县竟然公开到访东厂?你们文臣不是最烦来到这里么?”
公事场合,公事公办,一切为公,方应物也一本正经地说:“本官特为检举谣言前来,请东厂查明处置!”
“什么谣言?”汪太监又问道。
方应物便将自己所听所闻叙述一遍,最后又强调道:“面临大比,这等谣言性质恶劣,如不严加查处,只怕会动摇考生人心,不利于国家抡才大典!”
汪太监忍不住哑然失笑,“方大人,我看你反应实在有点过激了!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不要以为我不知道考试的事情,哪次考试之前不都是谣言满天飞?今天说到令尊,明天又要说到别人,这都是常见的事情,值当你跑一趟检举?”
方应物一再坚持道:“别人管不到,但方家父子清白之身,不能凭空遭了污蔑。”
汪太监答道:“你们读书人就是那个,用你的话讲,叫做玻璃心!我看只要没人举证坐实,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方应物又道:“我记得,你们厂卫有在京城查处谣言的责任罢?本官亲自检举到此,你们也无动于衷?”
“那也得是看什么谣言,这种不造反、不妖邪、不天象、不谶纬、不变乱的谣言,管它作甚?”
方应物忽然探过头去,低声说:“汪芷你做个追查的样子会死啊?”
汪芷瞥了方应物一眼:“你先装模作样打官腔的,我自然也是打官腔应对!”
“你到底念不念点情义?”
“这种谣言本来就难查,费力也不讨好,若非你在这里叨叨,我听都没兴趣听!你知道我最近忙得很,哪有太多工夫答理这件小事情?”
“你能忙什么?”
“当然有很多事情,比如筹备将东厂往西边搬迁的事情;又比如要修理不大服帖的锦衣卫,叫他们老实当差;还要抽出时间去内书堂上课,这是你反反复复要求的。”
话说到这里,方应物终于发现汪太监情绪十分不对头了,今天位于公事场合,在这方面有点迟钝。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迅速从公事模式切换到私情模式,嘘寒问暖地说:“你今天这脾气是怎么了?身体不舒服?还是月事来了?亦或是有人得罪你了?”
汪芷脸色稍有缓和,但仍咬牙切齿道:“是有人鄙视我。”
对此方应物表示极度震惊:“谁敢鄙视东厂提督?他现在还活着么?你要做好善后之事。”
汪芷面无表情,“就是你说过的那个废后吴氏。”方应物又一惊:“你找过她了?”
此时汪太监一张脸像是吃了大便,方应物也不好多问什么,不过迅速脑补了一下半文盲登门拜访女文青的场景。
然后方应物发现,自己叫汪芷主动去结交吴废后,那可能是一个考虑不周的错误……从半文盲今天的情绪来看,只怕是被女文青弄尴尬了。就是上次自己见到女文青那次,不也险些被鄙视了?
“其实也没那么严重,可能是我在她面前格格不入,总觉得处处不如她而已。”汪芷突然主动开了口。
不过后面话头一转,又道:“但是看不出来,你方大才子居然还有这一手,是不是与她勾搭过了?”
方应物连忙否认道:“慎言!不要胡言乱语!”
汪芷“呸”了一口,异常尖酸刻薄地说:“你当我是瞎子么?看她问起你的发春儿样……你若想结交她,你自己脱裤子上罢!”
方应物皱起眉头,“什么发春不发春的,只是喜好文学而已,在你眼里就成了发春?她好歹也是曾经母仪天下的人物,你怎能如此诋毁侮辱?以后说不定还有用得到她的地方。”
汪芷猛然一拍案子,背过身子负气道:“是极是极!我既没她那么才情,又不如她气质好,写不了诗做不了词,在你面前献丑都没得献。”
方应物愕然望着汪芷,这吃的哪门子飞醋?一个野路子女人遇到了能入选为皇后级别的大家闺秀(虽然是二十年前的),全方位比较之下,看来汪芷的小心肝受伤不轻哪。
至于汪芷为什么非要去比较……方应物苦笑着摇摇头,口中忍不住念道:“真是人生若只如初见……”
“说人话!”汪芷转头回应了一句,然后又转了过去继续背对方应物,耳朵竖起来仔细听着。
方应物闭目酝酿出一番情绪,然后便深情款款地说:“当初相识时,你是那么高冷、凛然、大气、豪爽,令人折服,令我心动。再看看如今的你,婆婆妈妈、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的像个市井妇人……”
汪芷愣了愣,转过身子对方应物咒骂道:“还不都是你这混蛋东西害的?我对别人可没有这样!”
方应物很有风度地答道:“小生何德何能……三生有幸!”
汪芷噗嗤一声笑,恢复了正常,挥挥手道:“知道了!你请我怎么做?但追查这种谣言,九成九是徒劳无功的。”
方应物无所谓道:“早说了,让你们东厂做做追查样子。”
第四百八十三章 不信谣不传谣
汪芷对方应物的话还是不够明白,疑惑地说:“装样子?装什么样?”
方应物吩咐道:“首先,你把我关起来;第二,出动东厂番子去追查谣言。就这么简单。”然后又低声与汪芷仔细商量了一下各种细节问题。
汪芷抬起头来,叹息道:“仗义每多屠狗辈,坏心多是读书人,信了!不过还有一件事,废后吴氏那里该怎么办?我今后还去不去?”
方应物努力做出邪魅一笑的表情:“你嘴上说不要,身体还是挺诚实的啊。你也懂了结交吴废后对你将来有好处?”
汪芷总觉得这句话怪怪的,仿佛哪里不对,但又说不出个一二三,很是莫名其妙。
方应物没给汪芷太多联想机会,连忙又道:“这样好了,我写几首诗词,你隔一段时间就送一首过去,先混个脸熟再说。实在不行或者被人发现踪迹,就说请教学问,反正你最近也正在读书。”
计议完毕,汪芷恢复了权阉本色,对门外小太监喝道:“来人!将方大人押下去暂时看管,但不可慢待了!”
然后汪芷再升堂安排事情时,却见手底下众人的表情仿佛对自己充满敬仰,显然是因为汪厂公不得圣旨就敢扣押方应物的缘故。
厂卫虽然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横行无忌,但这方应物是厂卫系统里榜上有名的刺头人物。一方面是清流势力的后起之秀,背后支脉纵横声音极大;另一方面裹挟了民意,随随便便就能聚集成百上千百姓闹事;
另外其本人又刁钻多智难以应付,再加上西厂被罢、尚铭垮台各种先例在前,故而厂卫系统里对方应物这六品知县多有忌讳,等闲是不愿意招惹的。
试想当初的顶峰时期西厂和东厂提督尚铭都拿方应物无可奈何,反而招了灾,其他人谁能比西厂和尚铭更强?
“这倒是意外收获……”汪太监面上不动声色若无其事,但心里暗自嘀咕:“以后是不是没事就把他叫来打打板子,刷点声望?”
闲话不提,却说在会试一天天临近时,在各种传言的纷纷扰扰中,却爆出一桩惊人消息:
宛平县知县方应物不堪谣言骚扰,亲赴东厂,请厂公汪直追查谣言。厂公汪直不许,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何必庸人自扰。况且谁知谣言是真是假?”
方应物再三请求,厂公仍不许。方应物愤而又自请下东厂狱,断绝内外消息至会试后,以自证清白。
厂公为之动容,叹曰:“素知汝父子向来清白刚直矣,今君避嫌,焉有不许之理。”遂将方应物暂留于东厂,断绝里外交通,同时大发官校外出侦探科场谣言。
按照方应物的意见,汪太监为这次行动起了一个很恶趣味的名字,叫做“成化二十年打击科场谣言专项行动”。
不过大家对此还算理解,汪太监刚到东厂,有急于表现、立功心切的心情也正常,打击泛滥的科场谣言总不是坏事。
为此,汪太监抽调了三百名番子,每三人一个小组,划分为一百个小组,散布在京城东南区进行追查。
因为科场谣言主要是在考生里流传,而考生大都聚集在京城东南区,这里距离崇文门和贡院都很近,又因为商业发达客店多,是考生最便利居住的地方。五六千名考生里,至少有八成客居在这里。
比如方应物的好友洪松就没住在叔父家里,而是在贡院附近另行租了一处院落住。
这天他正与几名本省的举子在茶铺里闲谈,顺便交流一下消息和心得。忽然门口一阵骚动,洪松侧头望去,却见进来三个劲装汉子。
又见当头一人亮出腰牌,对大堂内众举子拱拱手道:“诸君无须惊扰,吾等乃东厂官校,特为追查流言而来,问几句话就走。”
随后众官校随机在大堂里抽取了几桌询问,便有一人到了洪松这桌,很和蔼地问道:“不知诸君可曾听到过,方清之父子的流言?”
洪松答道:“确有耳闻,不过必然是谣言!”对方又问:“那么又是从哪里听到的?”
洪松又答道:“在店家小厮和客人的议论中偶然听到。”那官校又继续问:“是哪家店?小厮姓名为何?什么长相?”
洪松仔细回忆了一下,尽可能如实相告,那官校离开之前,点头道:“多谢配合,不信谣不传谣。”
洪松转头看了看四周,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别人那里。却听到另一名官校站在邻座桌旁,向桌上举子问道:“不知诸君可曾听到过,主考官泄露考题的传言?据说首场三篇考题出自……”
那被询问的举子当场震惊了,“什么?还有这种传言?”
还有一名官校站在角落座位那里,仔细询问道:“不知诸君可曾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