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雁归红楼 >

第124章

雁归红楼-第124章

小说: 雁归红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雪雁冷笑道:“她打的主意好,可司棋并不上当,只对她道‘林姑娘在家呢,宝姑娘是老眼昏花了吗’,只这一句就气得宝姑娘半死。那司棋可不是个软柿子,想来二姑娘那样的‘木头’性子,若不是靠着司棋硬气,早被二姑娘的奶嬷嬷给气死了。宝姑娘打的好主意,若换了小丫头们,可不就信了?”

书澈拍掌笑道:“好个司棋,宝姑娘遇着她也算是秀才遇到兵了,这一句‘老眼昏花’可真真是骂得好。”

宝钗素来最怕人家提两件事,一件就是她胖,第二件就是她老。她是这园子里最大的一个,又比宝玉还大了一岁。这句老眼昏花还真的是戳到她的痛处了。

书中原来也有这件事,不过是发生在小红和坠儿身上的,那时宝钗确实栽赃成功了,也让小红怕的要死。但如今小红不在园子里,拣帕子事件也发生的迟了一些,但偏偏那蝴蝶的翅膀扇了回去,事情出在了司棋与鸳鸯身上。

想来这件事,鸳鸯回去一定会同贾母讲,这么一来,薛宝钗在贾母跟前的印象也就越来越差了。

雪雁想到这里,忍不住冷笑起来,这薛宝钗真的是作死,自己本来想放她一马,可如今她倒是心急了起来,越作越没了分寸。

书澈不屑道:“她也算是锦衣玉食长大的,却这般没有眼见。原与我们小姐还算好的,如今却做了这些事,也难怪小姐不待见她。”

雪雁笑道:“小姐还不知此事呢,我方才在老太太院里与司棋讲话时才知道。”

书澈忙道:“那你还不去告诉小姐去,替她瞒着做什么?”

雪雁摇了摇头道:“不过是个跳梁小丑,她又没害着小姐。说给小姐听了,免不了小姐又在心中乱思量。倒不如日后她再惹过来,都一并说了,让小姐一起发作了。”

书澈不屑道:“你就是太心软了,何时改改你这毛病吧。你能有二奶奶一丝果断,早就成大事了。”

雪雁笑着骂道:“你这小蹄子,乱嚼什么,我能成什么大事,不过是个丫鬟罢了。”

书澈皱眉问她:“你真不想赎了身出去?你如今已经十八了,比你大的也只有鸳鸯姐姐了。但鸳鸯姐姐是老太太舍不得,才留到如今,你难道真要等着二十了再为自己打算?”

雪雁摇了摇头叹道:“我知道你一番好意,只是我如今还不急。倒是你,你与小姐同岁,可想过日后做何打算?”

书澈咬了咬唇道:“我不想与人做妾,也不指望做什么管事娘子。若是能赎了身出去,倒是想找个寻常人家,一起开个书铺,仍做我家旧日的营生。”

雪雁笑着点头道:“你既有这心,我只管叫我哥哥帮你打听,有那好的人家,便与你留意。日后你好了,可别忘了我。”

书澈大大方方应了下来,又道:“若真的承了你这份情,日后自然是要好好答谢你的。”

第一百九十七章 女劝父娶

这一眨眼就是五月到了,因林如海才上任不久,日常应酬较多,那些达官贵人们,见林如海身边没个伺候的,都想着给林如海送女人。可谁知林如海却全推了,又说自己连原来的妾室都打发了,并不想再找一个。

外头人只当林如海是身子不好,不行了。所以诸多风言风语传了出来,这话虽是外头传的,可仍被内院的丫鬟婆子们知道了。一下子便传到了雪雁的耳朵里,雪雁心里为难,最后还是告诉了黛玉知道。

黛玉听了这话,沉默了很久,最后趁晚上林如海回府的时候去了趟前院。雪雁跟着去了,守在书房外头,就听到里头黛玉劝林如海另取继室的事儿。

雪雁在外头急的不行,这黛玉也未免太傻了点。林如海不愿再娶其实就是怕黛玉日后被继母欺负了,再说日后万一真的娶了继室,对贾敏的情意逐渐淡了,那黛玉在林如海的心中岂不是也没那么重要了?

雪雁正着急着,就听里头林如海答道:“此事为父自有主张,玉儿不必操心。”

雪雁才松了口气,就听里头黛玉凄切的说道:“父亲,这府里若是没有女主子,别说父亲要被人笑话了去,女儿也要被人笑话。女儿虽挂念亡母,可更担心父亲平日无人伺候。父亲只管再娶,想来只要继母人品秉性皆是好的,也不会亏了我去。再者说我不日就要出嫁,到时父亲孤身一人,又怎能让我放心离开。有了继母,我必当她为亲生母亲孝顺,不会让父亲为难。父亲若真为我好,还是另娶一房继室才好。日后若得一男,一来我们林家也有了后,二来我也有了兄弟撑腰,再不怕别的了。”

这香火血脉一事。确实让林如海十分为难,他家几代单传,若是到了他这里便断了,他可真是愧对列祖列宗。可一想到女儿自幼没了母亲。若是继室背着自己给女儿为难,那他真真是心疼死了。

雪雁在屋外廊上长叹一声,明白现在是在古代,黛玉这样做才是最理智最好的法子。由黛玉亲自说出来,总比日后林如海自己想通了好。到时就算继室与黛玉之间有什么矛盾,林如海也会毫不犹豫站在黛玉这边。

“再看看……再看看……你莫成日里操心这个,只管一心备嫁。等你嫁了出去,我再续娶也不迟。”房内林如海的声音又传了出来。

黛玉又劝了好久,不见林如海答应,最后讪讪的出来。闷闷不乐同雪雁一起回了后院。

雪雁一进屋就问黛玉:“小姐就不吃醋?万一真娶了个填房,老爷真的与那填房好上了,小姐不为难吗?”

黛玉诧异的看了雪雁一眼,慢慢道:“你这道理尽是些怪道理,若是没有母亲对我也不好。不但要娶。还定要娶个知书达理又温文大方的大家闺秀,断不能要那小门小户里出来的。”

雪雁为难道:“可是哪有大家闺秀愿与人做通房的?要知道那通房也算不上大老婆,日后死了,也得排在原配的后头,也不能与老爷合葬。这样的待遇,哪家的闺秀愿意嫁了进来?”

黛玉哼了一声道:“我父亲哪里配不得大家闺秀了?论年纪,他又不是很大。论家室论根底,哪里又亏了她们?再说我家中只得我一个女儿,日后嫁了出去也不会给她添堵。她要生儿生女也不必再考虑会不会与我不合,这样好的人家,打着灯笼也找不着,怎么就不能娶大家闺秀了?”

雪雁捂嘴笑了起来:“哪有这样夸自己爹爹的。真真是没羞。”

黛玉横了她一眼,忿忿不平道:“我父亲就是这般好,常人还配不上呢,定要大家闺秀才行,还必须知书达理的。最好是身在书香门第。能与我父亲琴瑟和鸣,举案齐眉才好。”

雪雁仔细想了想,觉得很是有道理,点了点头说道:“你这样一说也是对的,想来自有那世家之女,家室虽然穷苦点,但根基深厚又从小深受世家熏陶,为人宽厚大度的。按着这个方向去寻,只怕能寻出不少了。这相貌上自然也不能差了,想来我们老爷这般潘安之貌,若是找个丑的,日后生出来的儿女不好看可不行。”

黛玉笑着拍手道:“这倒不错,你说的世家我倒是知道,这京城里就有好几家呢,不过我倒是寻思着找那朝中专管修书文库的达官贵人之女,一来他们也知道我父亲的为人,二来也能为父亲仕途再添帮助。”

雪雁忙摇头:“不妥不妥,老爷本就受圣上器重,那专管修书文库的文职,稍好点的大多是从一品或二品官员。若是与他们联姻,想来在外人眼里,林家的地位就更为高尚。但小姐可知,有句话说伴君如伴虎。如今圣上器重老爷,一来除了老爷为人正直豁达忠君为民,二来也是因为我们林家并不是那位高权重之家。若是老爷的地位再高一些,日后惹来圣上的猜疑,没了圣宠,只怕也要被圣上嫌弃,说不定还影响到老爷日后的仕途。”

黛玉听了沉默了一会,抬头笑着说道:“你倒令我大吃一惊,这一番思量我倒忘了考虑。可见多读书还是好事,如今你考虑的面面俱到,日后就算做个官太太,想来都不怕应酬不来了。”

雪雁不屑的翻了个白眼,对黛玉道:“怎么又说到我身上来了?不是说老爷的吗?小姐若是真的想老爷再娶,倒不如去求求姜夫人。小姐本就是后辈,哪有女儿替爹爹找继室的?让姜夫人替小姐寻了合适的人家来,小姐再从中挑几个,再让姜夫人叫到府里来,你相看相看,有那好的,只管去告诉了老爷,再派人上门去提亲,这样一来,岂不是省心省力,又不必被人说笑话了。”

黛玉点头笑道:“知道了知道了,你还是这般啰嗦,你叫人去给干娘那边派个帖子,有了回信儿就备车。”

雪雁这边出去了自下去安排不说,巳时末收到回信儿,黛玉便急急忙忙上车往刘府赶了过去。

姜夫人一听说是这事儿,忍不住大笑起来,指着黛玉道:“有听说过父亲操心子女婚事的,倒没见过闺女操心父亲续娶的,你说你这孩子,真真是个操不完的心的。”

笑罢了,姜夫人又道:“你说的世家,倒是有两家我觉得不错,一家姓孟,家里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主家倒是没有合适的闺女,但旁支有一家女儿年二十八,长的倒是好看,人也敦厚。另有一家姓常,也是世家书香门第,主家有一女儿,年二十五,生的花容月貌,打小饱读诗书,以前在京城还有‘闭月才女’之称。这两家你若想见,我便递帖子邀她们来赏花,到时你在一旁看了,再与我说说。”

黛玉一听忙问道:“一个二十八,一个二十五,怎么都没有出嫁,若是真有这么好,为何会留到现在?”

姜夫人赞许的点了点头,又道:“这孟家的姑娘,其实十五岁便有人上门定亲了,只是她继母是个黑心的,将她妹妹抢了先定下,又说要给大姑娘相看个好人家,不然舍不得嫁了出去,谁知一拖就拖到了二十,妹妹们都嫁出去了,还没轮到她。后来再无人来相看,她继母又说什么‘咱们家又不是养不起一个姑娘,养谁不是养着?’,就这么一直拖了下来。”

黛玉心中一揪,忙问道:“那她父亲不理会?”

姜夫人摇了摇头叹道:“要不怎么没落了呢?好好的世家,就因为子孙后代皆是读书人,结果只会死读书,读死书,一个个都迂腐的不行。好好的姑娘家就给糟蹋了,也不知是那继室搞的鬼,还只当是那闺女德行不好,那家的女儿在京中本也是个出名的好。可如今落到这个地步,也是叫人惋惜。”

黛玉心中若有所思,又问:“那常家的姑娘又是为了什么?”

姜夫人笑道:“要说这位姑娘,可真真是个奇女子。她打小就有一门娃娃亲,两人虽从未见过,但那姑娘一门心思就认死了对方。谁知那姑爷还没到十六岁,便一病呜呼了。那姑娘成日以泪洗面,再不肯另嫁,虽后头有人上门提亲,但她只一听说,便以死相逼不肯嫁人。家里俱是头疼,劝说了好几回,可她却坚持要为未嫁亡夫守寡。她婆家本是一番好意,不肯耽误了姑娘的青春,不愿让那姑娘进门,可谁知那姑娘竟在自个家中建了个灵位,每日焚香祭拜以慰亡夫。这样的事情传了出去,又有谁家敢上门提亲了?这么一来十几年过去了,这姑娘也就二十八了。”

黛玉担心道:“那这么说来,她既然如此贞烈,我若是开口提亲,岂不是违了她的心意。到时她若寻死,我倒是成了罪人。”

雪雁笑着在一旁开口:“小姐难道一见到人就开口提这事儿,还不是得等你相看了再来?到时小姐只管看着,不开口便是,万事有夫人在,还怕夫人问不出心意来?”

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生祸端

这相亲的事儿,就算是定了下来。雪雁和黛玉给林家送了个信儿,就在刘府住了下来,刘纯汐自然是高兴的不行,而黛玉则默默等着姜夫人帮她安排。

不出几日,姜夫人就以赏花之名,邀了许多世家小姐们来府中游玩。其中就有那孟家的姑娘孟茶芳,和常家的姑娘常娴蕊。世家中不少待字闺中的少女,都不与她二人玩耍,不是觉得这二人年纪太大说不到一块,就是觉得这二人大龄未嫁有些不吉利。

倒是这孟常二女因年龄相仿,又云英未嫁,免不了凑在一起说笑。黛玉在姜夫人身边观察了下,见她二人虽大龄未嫁,却没有自怨自艾,如同常人一般说笑自如,并无尴尬神色。

黛玉对这二女都有些满意,两人长的都不错,虽年纪大了点,但扮做姑娘打扮也不突兀。而且听那两人说话谈吐,都是文采飞扬神色俱佳。

姜夫人在一旁慢慢引诱着两人,将平日做什么事儿,以什么消遣都问了出来。又介绍了黛玉给两人认识,提到黛玉身世,和林如海此人。仔细观察之下,这两人都是一副敬佩神色,没有任何贪念私欲。

雪雁也躲在丫鬟中间看了看,觉得这两人还真的是不错,不论哪个放到现代,都能算的上美女两个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