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雄心 >

第170章

帝国雄心-第170章

小说: 帝国雄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咚!咚!咚!

巨大的爆炸声以极高的频度传来,即便是隔湾观战的军官们也感觉自己的耳膜和心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为了直布罗陀要塞而经过调整的航空穿甲弹,每一枚都填充了460公斤的硝酸化合物,威力是一条533毫米鱼雷的1。5倍!在延时引信的作用下,它们会在贯穿一定厚度的防御工事后方才发生爆炸!

英国守军的防空炮火持续不断,直布罗陀山各处都渐渐升起了来自炮膛的灰黑色硝烟,成团成群宛若雾天的烟云。盘旋、尖啸、爬升的斯图卡机群中,不断有折翼者悲哀地坠落,然而这并没有造成拥挤混乱的空中景象,飞行员们沉着镇定地按照预先安排,每三架为一组,一个中队为一群,水银泻地般华丽地俯冲、投弹、拉起。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偌大的直布罗陀山便笼罩在黑色硝烟与灰色烟尘混杂的尘雾之中,那些翻腾着升入刚空的烟柱,最终竟能够达到上千米的高度而不消散!

接踵而至的是携带重磅炸弹而来的He…111中型轰炸机,它们从附近机场起飞,在舍弃部分燃料的情况下,载弹量强行增加到了4吨,而弹舱内携带的是500公斤一枚的高爆炸弹。60多架的大机群,每架都是8枚炸弹一串地往下扔,远远看去就像是一群会飞的母鸡在空中下蛋,刺耳的爆炸声,也几乎赶上MG34的射击频度了!

在不列颠战役中时常与He…111相互配合、发挥互补作用的Ju…88,这次毫不意外地出现在了德军出征伊比利亚半岛的大名单里。尽管在减少燃料的情况下仍只能携带不到3吨的炸弹,但戈林时代的特殊要求,使得这种双发中型轰炸机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了俯冲轰炸的需求,西线战役中飞行员们也确实常常这么干!Ju…88的俯冲角度和攻击精度虽然不及“老兄”Ju…87,比普通的水平轰炸至少是略胜一筹。如今在它们的机舱里,搭载着德国空军技术部门紧急赶制的一批2。5吨超重炸弹,由于飞行稳定性等方面还来不及进行足够的检测和调整,投送的时候需要载体通过投弹精度来作出弥补!

当大群的Ju…88两架为一组,以不到1500米的高度斜向下俯冲的时候,德军的战术安排发挥了重要作用:斯图卡和He…111的猛烈轰炸摧毁了不少露天高炮战位,弥漫视线的烟尘严重影响了剩余英军炮手们的准头,而对于从高处往下看的德国轰炸机投弹手们来说,这就像是将炸弹扔进一个大圈的内环,无差别轰炸的难度其实一点都不大!

头三轮轰炸之后,整个直布罗陀要塞再也看不到一面飘扬的英国战旗。隔岸观火的西班牙军官们,对于这样的攻击叹为观止,要知道在几年前的西班牙内战中从未出现过如此威力惊人的航空炸弹和震人心魄的攻击场面!未尝目睹德国空军歼灭英国本土舰队主力之战的一部分德国将领,对于这样的场面也显得颇为惊讶,如此猛烈的攻击,那些英国守军还能存活?若是战斗就这样结束了,费劲千辛万苦运到西班牙的列车炮岂不是纯粹来助威的?

面对如此景象,能够做到淡定自如的并不只有罗根一人,炮兵出身的老将们,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或者只是研究过上一场战争诸多攻坚战役的,都知道坚固要塞的可怕生命力——在比利时的烈日要塞,调集了包括420毫米重型榴弹炮的德国军队,在不惜代价的情况下仍花费了11天时间才将其攻陷,伤亡达到了2。5万人,行动计划更是被大大延迟;在法国的凡尔登要塞,永备工事和野战工事相结合的防御体系,让德军付出了43。3万人的沉重代价!

炸弹的爆炸声渐渐平息,第四波机群终于出现在了天空中,这些拥有庞大身躯和四台发动机的德军飞机还不能称作为“战略轰炸机”,因为不论Ju…90还是Fw…200都是作为民用飞机设计的,除了具备超远的航程和理想的载重量,它们许多方面都还不足以承担远程轰炸的重任。尽管如此,在年轻的帝国空军作战部长一再坚持下,技术部门还是着手对15架Ju…90和12架Fw…200进行了武装:客舱和货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结构得到了强化,以挂载重磅炸弹;机关炮和机枪被安装到了机背、机腹和机身,并借鉴了意大利P…108型远程轰炸机的技术,给它们配备了遥控式的机枪塔。

由11架Ju…90和8架Fw…200组成的轰炸机群看上去并不雄壮,但它们每一架都携带了至少20枚航空炸弹,在一队Bf…109E的护送下以2000多米的高度平飞而来,等到投弹手们在瞄准器中找到了直布罗陀巨岩的身影,大串大串的炸弹就如同雨点一般砸落下来。顷刻间,要塞连同机场、港口都笼罩在密集的爆炸之中——破坏力或许还不及斯图卡集群,但心理效果却是毋庸置疑的!

狂傲,怒剑横空耀欧陆第3章无知最可怕

在阿尔赫西拉斯海岸附近的西班牙要塞里,罗根出神地看着面前的精致瓷杯,远处每传来一声“咚”响,这里面淡黄绿色的茶水就会出现淡淡的涟漪,一圈一圈,逐渐消散。

也许是西班牙的贵族们更懂得享受生活,也许,是大航海时代遗留下来的习惯,他们使用非常专业的器皿烹调各种饮品,咖啡、茶、奶甚至还有一种添加了蜂蜜的甜味饮品,而这也让来此的德国将领们着实惊叹了一回!

若是能够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品茶,那么多等上几个小时也无所谓。可惜的是,爆炸扬起的尘烟渐渐向四周飘散,以至于天空中仿佛下起了火山灰,只要在外面呆上一小会儿准保灰头土脸!

“作战部长阁下,我一直很好奇,你们空军组建一支拥有重装备的所谓伞兵教导师,究竟是以空降为主呢,还是以地面作战为主?”

坐在大理石小圆桌对面提问的,是罗根最欣赏的几位德国将领之一,埃里希。冯。曼斯坦因。这位现年53岁的德国陆军步兵上将因为策划了西线著名的“曼斯坦因计划”而闻名,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参谋官,也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官。在法国战役后期,他指挥着国防军第三十八军连战连捷,短时间内渡过索姆河和塞纳河,直抵卢瓦尔河,进攻速度之快就连德军装甲部队亦感到惊奇!这一次来到西班牙,则是作为德军观摩团成员亲身体验这空前规格的攻坚战!

“呵,将军,这支部队既然名为伞兵师,当然是以空降为主的!”罗根以后辈的恭谦回答道,这“伞兵教导师”是德国空军在不列颠战役后期酝酿组建的一支空降部队,它与先前三个空降师即第7伞兵师、第22机降师和第1空降师主体构架基本相同,但增加了许多独立的装甲战斗连,除装备有三号、四号坦克和三型突击炮之外,还准备装备50…60辆“35吨空降坦克”。

尽管1941年初德军规模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庞大,但考虑到德国伞兵部队在不列颠作战期间的卓越表现和较地面部队更高的伤亡,而南欧的动荡局势和议事日程上的“巴巴罗萨”计划都需要大量的机动兵力,小胡子元首思量再三,最终还是批准了“伞兵教导师”的组建计划——名为“教导”,意味着相当一部分兵员将是来自空军院校的毕业生,而且武器装备也将选用新式的、精锐的甚至是试验性的!

“可是空降这样一支部队到敌人纵深地带,需要数量惊人的重型滑翔机,而维持如此规模的坦克、装甲车辆作战,光油料和弹药补给……每天需要至少200吨吧!”曼斯坦因给出了一个非常合理的数字。

等着直布罗陀山那边传来的一阵轰响声结束了,罗根才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如果是陆军式的行进作战,200吨大概只能满足最低限度的需求!可是将军,空降部队的特点是纵深穿插,但当他们落地之后,作战范围通常都不会很大!就我们在英国的经验,一般不超过50公里,而且更多的时候,空降部队一旦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占领了敌人的战略要地,就必须面对数倍于己的敌方部队大肆反攻!”

“嗯哼!”曼斯坦因点点头,放下了手里的白瓷咖啡杯,若有所思地问:“那么说来,像伞兵教导师这样一支装备大量重型武器的空降部队,攻击性只表现在利用航空器运载进行纵深突击的时候,一旦落了地,它就是一支防御性的部队?”

“您可以这么理解它的作用!除非情势所迫或者有特殊的作战目的,一支成建制空降的伞兵部队,不会在孤军深入的情况下进行大范围机动作战!”罗根一边说着,一边主动拎起放在一边的银质咖啡壶,替自己心目中的德军头号智将倒了一杯子热咖啡。当初他倡导组建这支“伞兵教导师”,主要就是考虑到苏俄军队海量的坦克——若是以常规的空降部队突击苏军阵线纵深,仅靠伞兵手中的“铁拳”是不足以在相对开阔的地带阻挡坦克集群式攻击的!

“明白了!”领口佩戴着一枚骑士铁十字勋章的曼斯坦因为了咖啡而点头致意,然后平静地说:“在登陆英国之前,我从未想过伞兵能够发挥出战役决定作用,您和斯图登特将军让我大开眼界!能问一个私人的问题吗?”

罗根显然注意到了这位军衔比自己高出两级的陆军将领在话语中用了“您”这个敬称,连忙答道:“您尽管问!”

“关于那个35吨空降坦克……很多陆军同僚都颇感兴趣,而且我们都知道,空军应该还没有相应的超重型滑翔机,甚至没有开发它的计划,为什么?”

“这个么……呵呵!”罗根笑脸面对曼斯坦因,而这确实是个一针见血的问题。

“容我也问一个私人问题?”

“嗯哼!”曼斯坦因往自己的咖啡杯里放了两块方糖,拿起银质小勺轻轻搅动。

“您对苏军坦克所知多少?”说罢,罗根不忘补充一句,“我绝无轻视之意!”

“噢!应该说……我了解苏军大部分坦克,从BT系列到T系列!在战争爆发之前,我还作为军事交流团的成员去过俄国,呃,就是关于我们跟他们合作的项目!您具体是指什么?”曼斯坦因挑重点说,同时巧妙地避开了一些被看作是高度机密的细节。

“T…34!”罗根轻声说出这个代号,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它应该还是鲜为人知的,但在若干年后,情况可就截然不同了!

“T…34?”曼斯坦因想了想,摇头,“我只知道T…35、T…37和T…38!”

几个月之前,罗根就曾利用职务便利查阅德军情报库中有关苏俄坦克的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30年代之前德国和苏联合作开发坦克项目,当时许多德国工程师参与并帮助了苏俄军队开发坦克;另一个就是1939年冬爆发的苏芬战争,德军不但向芬兰军队提供了装备物资,还派遣了一批军事观察员前去搜集情报。

曼斯坦因所说的三种坦克罗根都翻看到了资料,T…35是独树一帜的多炮塔重型坦克,又被称为苏俄装甲部队的“仪仗兵”。近50吨重的庞大躯体上安装有3座独立炮塔和2座机枪塔,隆隆驶过时霸气十足,所以自1933年制造出样车以来,屡次出现在苏联红场的阅兵式上,一度引起了轰动。

T…37是30年代中前期苏俄批量生产的水陆两用坦克,仅3。2吨重,装备机枪一挺;T…38属于T…37的改进型,但性能方面并没有大的提升——这两款坦克均投入了苏芬东战,但在反坦克枪、小口径反坦克炮面前不堪一击,而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在水面行进!

对于苏军坦克的命名方式,罗根也完全摸不着头脑。考虑到这个历史时空是从1940年夏天才开始改变的,他坚信T…34必然会如历史那般成为苏军作战利器,只不过现在可能还处于相当保密的阶段!

“那您知道苏俄军队有比我们的四号还厉害的坦克吗?”罗根换了个方式问。

曼斯坦因很慎重的想了一会儿,“他们虽然拥有T…35那样的超重型坦克,火力强劲,但在真正的战斗当中,这样的坦克恐怕还不是我们四号的对手!”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从陆军专业将领口中得到这样的答案,可当这种盲目自信的语言来自于曼斯坦因这种“军神”级别的人物时,罗根还是感到了由衷的失望和担忧——在关于苏德战争的系列记录电影中,第一部就讲述了战争初期德军的胜利和隐患,一辆KV…2阻挡一个德国装甲师的故事并非传说,德军完全是依靠突袭的意外性和纯熟的闪击战术赢得1941年的辉煌,等到他们自己的重型坦克匆忙上马,最佳时机已经悄然溜走了!

“不,不能让历史重演!”罗根在心里无比痛苦地对自己说,可是有什么办法让德军将领们知道对手真正的面目呢?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他很长时间,“35空降坦克”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消除“无知”带来的影响,他个人并没有把握!

“喔!炮击停止了!接下来就该是地面部队进攻了!”不远处,一名德国陆军上校神采飞扬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