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武唐春 >

第37章

武唐春-第37章

小说: 武唐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敬玄从未接触过军务,让其去青海领军,今天在场的这些人,都没感觉到过乐观。他们只企望不要有战争发生,不然结果可能会有麻烦,没有人对李敬玄有信心。
    在朝议是否让李敬玄主掌青海军务的朝议上,许多大臣都反对,但皇后武则天支持,皇帝李治也支持这个由刘仁轨提出的建议,最终朝议得以通过。如今以善谋略,指挥过多次战役并取得过大胜,从未败过的裴行俭去执掌军务,这个结果肯定比由李敬玄去领军更让人放心。
    他们中除了裴炎因为某种不能说出口的原因与裴行俭有隙外,其他人与裴行俭并没有利害冲突,今天皇帝和皇后如今多位重臣讨论这事,郝处俊和薛元超说了一通裴行俭去领军的好处,裴行俭自己也请命出征,其他人也不想再说什么反对的意见。
    坐在李晨身边的武则天,只是静静的听着诸人这样说,也没表示什么意见。
    “如此说来,裴卿是众望所归的人选了!”看到没有人站出来反对裴行俭出任洮河道行军大总管,连刚才朝议时候反对过的裴炎也保持了沉默,李治呵呵笑了两下后,道:“既然众卿都认可了让裴卿出任洮河道行军大总管,总理青海的军务,那朕也支持此议。皇后也不会反对吧?”
    “陛下,臣妾如何敢反对!”端坐在一边的武则天,笑吟吟地看着李治,“裴侍郎的军事才能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他在安西十几年,立下战功无数,拿他的名头就足以吓唬住突厥人。这样战功赦赦的名将出任洮河道行军大总管,实是众望所归呀!”
    武则天这样说,李治也呵呵笑出了声,还冲武则天微微点点头。
    因为体弱多病,李治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了很多,如果不知道李治的实际年龄,任何一个看到他的人,都会把他当作比实际年龄老十岁的人看待。贵为皇帝,吃的是山珍海味,享受着天下间最好的医疗和保养,但因为先天因素,还有优厚的生活条件所生出的懒惰心态,他的身体一直不太好。
    如果要以一个词来形容现在李治的情况,那未老先衰这个词是最适合的。
    而他的妻子武则天,却与他是完全相反的情况。武则天完全看不出年龄,如果不知道她实际年龄的人从外表看,至多把她当成一个三十岁上下的年轻少妇。武则天保养的极好,也可能有先天因素的影响,她无论是容貌还是肌肤,与少女时候相比,都没太多变化,即使她生产了多次。
    如果她与一个同龄人脱光了衣服站着相比,那会让另外那个人羞愧的想一头撞死。
    如今的武则天,身材保持的非常不错,挺丰满,但绝对没有什么多余的肉,依然是非常诱惑男人的前凸后翘。李治年轻时候就被她诱人的身材诱惑,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如今依然如此。
    只不过现在的李治,差不多到了只能看不能用的地步,身体的每况愈下,让他差不多失去了男人的主要功能。这是武则天最大的遗憾之处,她想着如果李治依然如年少时候那样雄风,那受到滋润的她,肯定会比现在更年轻。
    不过无论怎么样,武则天对李治的影响都是非常大,年少时候在身体方面的影响,年岁增长后,在行为方面的影响。刚才朝会的时候,武则天和李治说,此事事关重大,如今朝中没有人能和裴行俭的军事谋略相当,希望皇帝能慎重考虑。
    正是因为她这样说,再加上郝处俊及其他被召进来的大臣都不反对裴行俭去青海领军,李治才最终打定主意,说出了同意让裴行俭去青海,任洮河道行军大总管的决定。
    其实李治对裴行俭也非常欣赏,除了裴行俭的才能让他赏识外,裴行俭其他方面的才学也让他颇为赞赏。裴行俭善长草书隶书,是位书法名家。李治曾经给他白绢命令书写《昭明文选》,裴行俭所写的文稿呈现的书法艺术让李治赞口不绝,赏赐丰厚。
    裴行俭在安西时候立下的大功,归朝后创立的选拔人才制度,都是让李治非常满意的地方。
    如今政事堂的宰相们都赞成裴行俭出任洮河道行军大总管,他也马上就下了定论:“明日朕即下发诏令,委裴爱卿为洮河道行军大总管,青海安抚大使,检校鄯州都督,总理青海军务。同时令刘爱卿归朝养病,免得有麻烦!”

第五十一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李治这番话后,此事也不需要再讨论,诸臣先后告退,但裴行俭被留了下来。
    “裴爱卿,你自请命去青海领军,朕和皇后同意了你的所请,希望你此去,能处理好军务,吐蕃人若是有进犯,一定要给予坚决的回击。朕和皇后还有朝臣们都期望你能给我们带来好消息,朕希望你去后,能连续收到大捷的奏报!”
    “多谢陛下和娘娘的信任,臣一定竭尽所能,兢兢业业做事,尽可能解决吐蕃人在青海所形成的威胁。”裴行俭答应了声后又马上说道:“只是臣也有一点想和陛下、娘娘说明,臣希望到青海后,能独断处置青海之处,不能因为一些人的成见也一再命令臣急躁行事,以免仓促间遭到吐蕃人人重创!”
    李治和武则天对望了一眼后,马上点头答应:“朝廷既然委卿负责青海之军务,那洮河道大军之所有军务都由你负责,战事规划也由你负责制定。朕知道你有自己的谋划,朕和诸臣定不会过多干涉你的指挥。”
    裴行俭闻之大喜,赶紧上前行了大礼:“多谢陛下和娘娘信任!”
    领军打仗,裴行俭最怕的就是不能按自己的计划行事。在安西的时候,天高皇帝远,任安西都护的裴行俭差不多是土皇帝,没有人能左右他。有事上奏,一来一往要费很多时间,朝廷的旨意到了,也至少要好几个月,不会影响他的军事布置。
    但到青海领军就不一样了,驿站快马两三天就能将朝廷的旨意送达,说不定他的布置会因为朝中一些人的猜疑而受到干涉,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因此今日趁势提出了自己要求,没想到皇帝爽快答应了,皇后武则天也没反对,裴行俭心里松了口气。
    当然他知道提这样的要求有点过分,但丑话说在前头是最好不过的,裴行俭很怕他去青海后,真的起了战事,朝廷给予他过多的制肘,那他就没办法依自己的计划做出安排了,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只是说说的,如果朝廷一再严令在外领军的将领怎么做,没什么人敢反对。
    朝中某位大臣一力坚持某一个建议,很可能会让朝廷做出某一个决定,就像刘仁轨在青海,都时常受李敬肘一样。
    李治对裴行俭还是挺信任的,在答应了裴行俭这个要求后,又再问道:“裴卿还有何要求,今日也可一并提。若是到了青海后,还有另外的建议,也可一并上奏,朕会好生考虑的。”
    裴行俭想了一下后,道:“陛下,臣新近结识了一位小友,他就是肃州王刺史上表举荐过的李晨,陛下应该听说过此子的事。臣与其畅谈了一番青海的事务,他在青海事务上所表述的观点,让臣非常惊叹和佩服。臣觉得,他的论点,比朝中任何一位大臣所讲都要新颖,也更有参考意义。陛下,臣想带此了入宫,面陈陛下,一道说说青海之事,还请陛下应允。”
    “李晨?”闻听裴行俭此话后,武则天低低惊呼了声。
    “哦?!竟然有这样的人物?”李治有点吃惊。他转头看了眼身边的武则天,却见武则天已经换成一副笑吟吟的样子,眼神颇为玩味,有点不明所以,忍不住问道:“皇后不成也听说过此人?”武则天刚才的惊呼,他清楚地感觉到。
    武则天轻笑着道:“陛下,你难道忘记了,前段时间肃州刺史王方翼奏报,说一个叫李晨的少年郎君,凭一已之力,解救了前来朝贡的突骑施使团。王方翼上表为其请功。后又上奏,说此子在竞武大会上表现非常出色,他向朝廷举荐,希望此子能得朝廷重用。”
    武则天嘴里说着话,心里在思忖着事儿,只不过她在想什么,谁也猜不到。
    “陛下,娘娘,正是此子!”听武则天这样说了一番,裴行俭马上应和,“前些日子,臣得幸与此子结交,与其畅谈一番后,甚为惊讶。王刺史所言不差,此子真乃文武双才者,臣也向陛下和娘娘举荐此人。希望陛下和娘娘能召见问询,相信陛下和娘娘会有惊喜的。”
    李治看了看武则天,却见武则天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脸上还有一些高深莫测的笑容,不禁好奇,“皇后在想什么?”
    “陛下,朝廷现在还没给予其奖赏呢。上次王方翼上表为此子请赏,正好那段时间青海送来的奏章较多,臣妾看了此奏后,也就没过多理会。还好今日裴侍郎再次说起,不然臣妾还真忘记了,或许真要错失一员难得的人才,”武则天说话间依然一副笑吟吟的样子。
    但李治分明从自己的妻子眼中看出了一点异样,只不过碍于有裴行俭在,并没追问什么。
    武则天看出了李治的疑惑,再解释了一句:“陛下,王方翼所呈的奏本,是臣妾代为处理的,所以陛下对这件事并不知晓,此是臣妾疏忽之事。”
    “原来如此,”李治顿然明白了武则天的心思,再转向裴行俭道:“既然裴侍郎都这么推崇这个李晨,那你,明日午后,就带此子进宫一番,朕亲自与其聊聊,听听他对青海之事有何见解。朕希望真的如你说那般,他会说出一番让人惊叹的言论。”
    “陛下,此子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李治微微地点点头,但并没让裴行俭马上退下,而是长叹了口气后,道:“吐蕃人竟然如此丧心病狂,派刺客到长安,准备刺杀李中书令。看来他们已经准备大举进攻青海,与我大唐全面开战了。此事要尽快调查清楚,将凶手捉拿。还有,裴卿你要马上准备启程,早日抵达青海,做出布置。沿途你要做好防备,防止吐蕃人再如此这般刺杀,乱我大唐阵脚。”
    李治在与武则天讨论此事后,一致认为,这是吐蕃人在知道我大唐派中书令李敬玄前往青海领军的消息后,派刺客潜到长安,准备刺杀李敬玄,让我大唐自乱阵脚。
    他们一致认为,吐蕃人定派出刺客,潜往鄯州,准备刺杀刘仁轨。这是吐蕃人准备大举进攻的节奏,他们想通过多种手段,打击我大唐军队的士气。如果朝廷新委派的主帅李敬玄被刺杀,那大军的士气定会受损,主帅未抵军中就毙命,我大唐军队将士对吐蕃人的威胁,定会生出恐惧心理。
    如果刘仁轨再遭刺杀,对士气的影响更是没办法用言语表述。因此李治马上以急报方式,将此情况通报给了刘仁轨,要刘仁轨加强警戒,防止吐蕃人搞破坏。现在也叮嘱裴行俭,要裴行俭小心,防止再遭李敬玄的厄运。
    裴行俭自然谢恩一番,并就此告退,出了宫。
    出了宫后,裴行俭并未马上回府,而是带着几名随从,去李晨的住处,找李晨说事去了。
    --------
    李晨呆在府中,听到裴行俭来访后,并没太多意外,也亲自迎出了府。
    一番客套后,李晨也将裴行俭领到了书房中说话。落座后,下人全都被屏退,李晨也直接问询了裴行俭的来意:“不知裴伯父今日来访,有何事要指教小侄的?”
    “中书令李敬玄夜半遇刺的事,你可曾听闻?”裴行俭问话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李晨。
    李晨迎着裴行俭探询的目光,神情淡然地回答道:“曾听闻过,听人说这是吐蕃人所为,应该是吐蕃人为了他们年后的进攻,想制造更大的混乱。”
    “真的是吐蕃人所为吗?”裴行俭问完,缓缓地闭上了眼睛,还微微地叹了口气。
    “这个我也不知道,只是听闻坊间都这样传,据说巡逻的军士还逮住了一名刺客,正是吐蕃人!”李晨不急不缓地回答道:“不过我也听闻,刺客所用刀箭,俱是我大唐军中所用之刀剑。但我认为这很正常,毕竟吐蕃人并不想让人知道,是他们所为,所以肯定采用那些不会暴露他们身份的武器。”
    李晨这番话说出完后,裴行俭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狠狠地瞪了眼李晨后,也将头转过去,轻轻地说了一句:“既然大家都认为是吐蕃人所为,那就是吐蕃人所为吧!希望衙门能尽快追查到凶手,还天下一个交代,也给李中书令一份安慰。”
    “裴伯父别担心,凶手肯定很快就会落网的!”李晨说着,好奇地再问,“裴伯父今日来访,不会问我这事吧?相信还有另外的事要与我说,伯父有什么事,请尽管吩咐好了!”
    裴行俭再狠狠地瞪了眼李晨,这才说道:“告诉你一个消息,朝廷已经准备委我为洮河道行军大总管,去青海执掌军务。”
    “那太好了!”李晨闻之大喜,“有裴伯父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