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北汉燕王-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的很通透了,权力什么的,他早就不放在心上了,只要大汉的血脉能延续下去,大汉的子民能更好的生活下去,刘协就知足了。
在历经十常侍、董卓之乱后,关中地区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大士族存在了,刘协在处斩王允的时候,还借机拔掉了一些毒瘤,更是让这个地区的士族遭受了一定的打击,所以燕京律在关中地区,也得以顺畅的颁布施行了下去。刘协这个无意的举动,为以后的大一统,提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六章 军政分离
在燕京律颁布的同时,敖烈还在人事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他把镇守在扶余的魏延、镇守在高句丽的张绣调了回来,为出征匈奴和乌桓做准备。和张绣一起镇守在高句丽的邓芝,被敖烈任命为高句丽郡太守,总揽高句丽的事务,同时,敖烈还正式任命陈群为扶余太守,让他负责扶余的事务以及油田的事情,敖烈还把夏侯兰派到了扶余,负责帮助陈群对油田进行开发,并同时接替魏延的职责,负责保护油田的一切机密,防止其他诸侯的探秘。
崔琰的光州牧和公孙瓒的护军将军之职不变,共同负责光州的军政大事,而原来崔琰的并州牧长史之职,则有崔琰力荐的张既担任,而公孙瓒原来的辽西太守职务,则是由他的胞弟公孙越担任。这里要说一下张既这个人,这个人在演义中名声不显,其实他可是一位治政能手,历任过县令、太守以及州牧之职,后期是曹魏集团治理雍、凉二州最杰出的能臣,他治理雍凉二十余年,与施政惠民而著称,后世称之为政能之才。而且,张既的识人之明,也是当时的一绝,他先后聘用的七八个副手,后来都成了名动一时的名士,只不过,张既的识人之明,仅限于治政型的人才,不像敖烈那样,有着全方位、全角度的先知先觉。
随同张既一起赶赴并州的,还有吕布的部将曹性,他将接替高顺的职位,负责统率并州的军士。至于高顺,这可是一位练兵的大家,敖烈可没有理由一直把他仍在并州,让高顺回到燕京负责训练军士。才是高顺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地方。
对人事进行调整之后,敖烈又在大都督府内,成立了一个军事府,其成员仅有寥寥数人,分别是诸葛亮、贾诩、荀彧、李儒、鲁肃、徐庶和陈宫。这几个人在负责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担负起军事府的职责。在和平的时期负责对军备物资的验查,在战时则是负责制定作战计划,为敖烈出谋划策,并且一应军马调动,必需要经过他们的同意。为此,敖烈特意让王浑和马均制造出两百多块大小不一的虎符,虎符上刻着一个“燕”字,每次军士的调动,带兵的将军必需要和军事府的几位对应手中的虎符。之后才能完成调动。调动完毕之后,带兵的将军要立刻回军事府交割虎符。经过军事府验收人马无误之后。才能交割伏虎和兵马。
在军事府成立的同时,敖烈还成立了一个政务府,和军事府遥遥相对,分处大都督府内的东西两侧。与军事府一样,政务府的成员也不多,只有刘虞、刘和、顾雍、蒋琬、董和、杜畿、阎柔七人。刘虞虽然有些老迈了。但是他却不肯服老,每天忙东忙西的,敖烈干脆让治政相当有一手的父亲再度出山,为自己打理政务。至于敖烈的大哥刘和。是最近才返回燕京的,他是奉了刘协的旨意,回到幽州来帮助敖烈的,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同样进入政务府的杜畿。刘协知道敖烈刚刚打下了光州,手上的人手一定不够用,就让刘和还有杜畿前来帮敖烈的忙。
政务府的几人,除了刘虞、刘和以及杜畿之外,其他几人也都是有着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刘和跟杜畿,也被敖烈分别任命为典农中郎和典金中郎,分别负责农务和金属的管理工作。至于政务府的职责,则是负责协调配发二十四万大军的一应粮饷、军备等物资。在战时,则是负责筹措粮草,把粮草交给负责押送的将军,再送往前线的战场。
军事府和政务府的成立,等于把军政大权全部攥到了敖烈一个人的手里。通过军事府的七个人,敖烈可以轻而易举的掌控麾下二十四万大军的一举一动,在通过政务府的七个人,敖烈等于是捏住了大军粮草和军备物资的命脉。军事府有调动兵马的权力,但是手里却没有兵马;直接带兵的将军手里有兵马,但却没有调动的权力,同时也没有粮草;政务府手里有钱有粮,但是却不能调动军队。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完美的制约,组成了一个链条,有效的防止了日后出现兵变的可能性。
在敖烈麾下,所有的将士和谋臣,可以说都是赤胆忠心之人,但是敖烈也知道,自己的势力早晚是要扩张的,届时势必会有大量的人才加入到自己的麾下,敖烈可不敢保证以后加入进来的人,都是现在麾下这样的忠诚之士,人一多,难免会龙蛇混杂,为了杜绝屡见不鲜的兵变事件,敖烈提前成立军事府和政务府,也算是防患于未然了。
连续忙碌了十几天,事情总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是筹措粮草,打造军器,为出征做准备了。这次出征,敖烈只能带六万人参战,因此,武器的优良和粮草的足备,就成了十分关键的因素。粮草的事情,敖烈一向是不太过问的,有父亲和顾雍他们打理,敖烈放心的很,于是,空闲下来的敖烈,迈步走进了将作监,他想看看王浑和马均师徒,最近有没有弄出什么精良的武器出来。
自从王浑、马均对箭塔、抛石机以及溪子连弩等武器,做出改良之后,敖烈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缠身,已经很久没有来过将作监了。他期待着王浑师徒能够再次给他带来惊喜。
刚刚进入将作监,敖烈就听到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嘎吱声响起,原来,是王浑、马均带着几个人,在试验他们新近制作出来的弩炮。敖烈看到整个弩炮大部分都是用木头制作的,少部分核心位置,则是用铁制成,弩炮近乎一人高,两翼张开,足足有一丈宽。此刻,弩炮上架着三支儿臂粗细的标枪,每一根标枪都有二十斤左右的重量。显然,这就是弩炮的弩矢了,能发射这样沉重的弩矢,可见弩炮的张力是如何的惊人了。
利用机械的力量。把三根粗大的弩矢拉上了膛线之后,牙酸的嘎吱声戛然而止,王浑有些凝重的稍微调整了一下弩炮顶端的准星,随即回头对马均说道:“可以发射了。”马均闻言,立刻用脚重重的在弩炮的底部一个机关上踩踏了一下。
随着马均的动作,铮铮铮——三声响亮的弹射之声发出,三根沉重的弩矢激射而出,直取两百步之外的木人标靶。敖烈顺着弩矢的方向看去,惊讶的发现在两百步之外的木人标靶前,竖起了三张厚度有拳头大小的木盾。这还不算,木人的身上还套着一副铁甲。显然,王浑他们是想看看,弩矢的威力能不能在射穿三层木盾之后,还对身穿铁甲的木人造成有效杀伤。
下一刻。敖烈目瞪口呆的看到,三根沉重的弩矢势如破竹的洞穿了三层木盾。在木盾上留下三个螺旋状的创口。然后同时精准的射在了木人的身上!木人身上的铁甲,在沉重的弩矢面前,和纸糊的没有什么区别,很是干脆的被三根巨弩射穿。三根巨弩在洞穿了木人之后,犹有余力的向前继续飞行了十几步,然后一头扎到了地上。巨弩的前半截狠狠的扎入大地之中,粗大的尾部露在外面震颤不休。
敖烈震惊了,这样威力巨大的弩炮,和后世宋朝的三弓床弩比起来。也是不遑多让!历史的记载中,宋朝的三弓床弩,是当世公认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床弩,射程可达令人惊叹的七百步之遥!三弓床弩有两种弩矢,一种较细的弩矢,体积大概和人们手中的佩剑差不多,以速度取胜;另一种则是和标枪一样的巨弩,跟王浑制作的巨弩大概差不多,以力量取胜。据说,后者这样的弩矢,在七百步之外发射,可以对敌人的城墙造成一定的震动,并且像钉子一样牢牢地插在城墙上,为宋军的步卒攻城,打好前提基础。
王浑等人制作出来的弩炮,在威力上和三弓床弩不相上下,只是射程要差了不少,只能达到二百二、三十步左右,远远无法和三弓床弩相比。但是,在机动力和操作性上,却比三弓床弩高出不少,敖烈看过后世的史书,上面记载着,三弓床弩需要三十人合力,才能利用机械的力量,对三弓床弩进行装弹和发射,而眼前的弩炮,算上王浑、马均这两个在旁指挥,并没有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在内,也仅仅只需要十个人就足够了!
“好!此物堪称战场上的神器了。”敖烈由衷的大胜赞叹道。听到敖烈的喝彩,王浑等人才发现敖烈的到来,此前,几人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弩炮的试验中,并没有注意到敖烈。
王浑和马均连忙走上前来,对着敖烈恭敬的行了一礼。自从马均投身燕京学府以来,敖烈还没有在私下场合和他说过话呢,当下,敖烈身后拉住马均的手臂,关切的问道:“在燕京,一切可都还习惯?”
马均没料到以敖烈的身份,竟然会主动询问自己的生活状况,不免感到有些受宠若惊,连忙回答道:“一切都好,师父待我也很好,有劳君侯关心了。”敖烈点了点头,又转头看向王浑到:“王大人,看你们对弩炮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弩炮的威力,想必,这不是你们今天才研制出来的东西?”因为王浑挂着将作监的将作令职位,也算是敖烈麾下的大臣,所以敖烈才会称呼他为大人。
王浑立刻点头答道:“禀君侯,这一款弩炮,我们已经先后进行了三次改良了,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同时我们正在着手对它进行第四次改良,改良之后,争取让它的威力更大一些,射程更远一些。”
敖烈笑呵呵的问道:“经过三次改良,说明制作弩炮的技术已经相当纯熟了,为什么没有向某禀报此事?”敖烈本来只是一句玩笑话,没想的这句话一说完,包括王浑、马均在内的十个人,同时向敖烈头来幽怨的目光,看的敖烈心中发毛,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良久,王浑才幽幽说道:“君侯日理万机,哪有心情关注将作监的事情?您已经快一年没有踏进将作监一步了。”
听到王浑的话,敖烈顿时大感尴尬,确实,最近东奔西跑的,再加上三州境内各种事物亟待处理,敖烈自己都记不清已经多久没来过将作监了,只记得上一次来将作监,还是箭塔和抛石机改良之后的时候,算算日子,恐怕王浑说的一年日期,都是为了照顾敖烈的面子,而少说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三大杀器
尴尬的笑了笑,敖烈连忙岔开了话题:“依某看,这种弩炮想要达到最佳效果,用普通的木头是不行的,一定要用枣木才行,枣木质地坚硬,虫不易驻,耐水行也很好,是制作弩炮的不二选材。”
王浑等人的思维,立刻被敖烈的话拉回到弩炮的选材上来,再也顾不得对敖烈的幽怨了。其实,将作监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未知事物的探求**,极为强烈,他们以亲手造出这个世界所没有的东西为骄傲,这种特质,在普通人的眼中,可能有些偏执、有些古怪,但是敖烈知道,这种特质,正是他们探寻未知的动力,放在后世,几乎每一名有成就的科学家身上,都能找到这种特质的影子。
思索了片刻,王浑开口说道:“不错,枣木对张力的承受能力,也要远高于普通的木材,如果用枣木来制作弩炮的话,甚至不用改良,弩炮的威力和射程,也会再上一层楼,没想到君侯对将作之道,竟然也有涉猎啊。”
敖烈嘿嘿一笑,然后把后世宋朝的三弓床弩原理,简单给王浑等人讲解了出来,并点明三弓床弩的特点,是一枪三剑弩,也就是说,三弓床弩可以配备四支弩矢,一根粗如标枪,另外三根则是和长剑的体形类似,作战的时候,既可以选择力量性的标枪弩发射,也可以选择速度性的三根剑弩发射,还可以同时将四根类型不同的弩矢同时发射出去。
随着敖烈的讲述。王浑等人的思维顿时被打开了。在汉代,后世的很多东西,人们不是没有制作出来的智慧,只是没有人会往那个层次上去想罢了,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导致的,并不是人们没有这个能力。当然,马钧的思维还是比较超前的,他可以触类旁通,发明翻水车等等利于农耕的器物出来,不过。这也是马钧的悲哀之处。在某个领域太过于天才的人,往往会被绝大多数的平凡人,视作异类,历史上的马钧就是这样。当诸葛连弩问世之后。马钧曾经对曹魏当权者进言。表示自己可以制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