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247章

黄巾张狂-第247章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作为袁术的先锋军,向着司隶出动了。
    孙坚之所以甘愿受袁术的驱使,其实是很不得已的。
    由于脾气刚烈,孙坚与同僚之间的关系向来不佳。他之所以逼杀前任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便是由于原来担任长沙太守与二人共事时,所留下的宿怨。
    在逼杀王睿、张咨二人以后,孙坚的杀伐冲动,给他带来了巨大的障碍。荆州的官吏畏惧孙坚的暴烈,纷纷断绝与孙坚军的接触。而孙坚身为长沙太守,从法理上管不到南阳人,也无法让南阳的大族豪强信服。
    在所有荆州官吏和豪强的有意孤立下,孙坚军既得不到足够的补给,又面临着遍地的敌视,可谓有身在泥潭的感觉。最让孙坚糟心的是,这种状态,他还无法通过武力手段来解决——除非他想成为大汉的全民公敌。
    于是,面对此时伸出招揽之手的袁术,孙坚若不想闹到全军溃散,或者沦为盗贼的地步,便只能接受。
    好在袁术此人,虽然纨绔成性。不知世间疾苦,但毕竟出身顶级世家袁氏。他若想要刻意去笼络一个人,可以轻松的用出十种以上的有效方法。而且,袁术性子急躁,在表面上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没有弯弯绕的直肠子。这种性情。正好对了孙坚的脾性。在袁术和孙坚两人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居然成功的结成了,当时极为难得的紧密同盟。
    当然,袁术是主,孙坚为辅。这一点,没有人反对。
    有了袁术的后援,孙坚兵粮军械充足,自然斗志昂扬。而袁术自从数年前,在还很弱小的张狂手下惨败过一次以后。对自己的战场指挥能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艰苦的军伍生涯缺乏兴趣的袁术,也乐得将最艰巨的临阵厮杀任务交给孙坚。
    如此一来,以孙坚为刃,以袁术为柄,这把强大的战刀,开始真正砍向一直在蓄势反击的董卓!
    董卓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脯。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他对战场局势的判断,很有预见性。孙坚的主力还未曾出动。光凭袁术向前线屯兵重镇鲁阳城调配粮草的行动,董卓就判断出。袁术和孙坚的联军,应当要从此处向司隶发动进攻了。
    被动挨打,不是董卓的爱好。凉州军向来以善攻著称,却并不怎么擅长防守。而作为凉州军主力的凉州铁骑,在防御战中,也不会有什么上佳的表现。考虑到己方军队的优势和劣势。董卓决定,己方应当主动出击,将敌人的进攻,扼杀在准备阶段。
    于是,在初平元年【190年】冬十二月。董卓的反击部队前锋,在中郎将胡轸的统帅下,向屯兵鲁阳的孙坚部发动进攻。
    胡轸字文才,凉州大人出身,是董卓手下最有名望的凉州豪杰之一。此人对凉州叛羌的战术极为了解,在当年讨伐凉州叛军时,立下过不少功劳。董卓对他颇为倚重,单看肯将进攻孙坚的重任交给胡轸,便可知他在董卓手下混得不错。
    胡轸大军来的气势汹汹。然而,背靠坚城的孙坚,亲自带领手下的“猛虎义从”迎头痛击,一举击破胡轸的千人骑兵队先锋,斩首两百余级,大大挫动了凉州军的锐气。胡轸见孙坚兵马整齐、纪律严明、斗志旺盛,不敢攻城,只得撤兵离去。
    胡轸撤军以后,便是大汉民间最为重视的正旦【后世之元旦】节日了。
    正旦是一年之始,有三始之称,“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对汉人来说,正旦这一天具有着特殊的意义,相应的也有很多的风俗、习惯。例如在民间,正旦有不能损败器物之风俗,而对吏员而言,正旦意味着可以回家看看,可以好好歇上几天了。
    依汉制,正旦有三天的休沐之假。在正旦节日期间,就算是军中的将士,也是要庆祝喧闹一番的,没有哪家诸侯愿意在此时动兵。如此一来,孙坚与凉州军之间的战斗,便只能拖后一个月。
    二月初,经过节日休整的双方,终于开始了第二回合的较量。
    孙坚本部从长沙带来的兵马,数量不过五千,虽然精锐,却不可能对付得了董卓手下,以万来计算的军队。所以,在得到了袁术的支持以后,孙坚一方面自行招募了五千新兵,一方面也拥有了节制袁术所派遣参战部队的权力。
    袁术是汝南袁氏的嫡子,一进入南阳,就得到了当地世家大族的热烈欢迎。甚至连不少亲附袁氏的汝南豪强,都跨越郡界,主动投靠到袁术帐下。短短大半年的时间里,袁术的部下,就如同发酵的的面饼一样,从几百亲随迅速膨胀到近十万人!
    如果不看质量,单看数量,此时的袁术,是大汉不折不扣的兵力第二,仅次于董卓,远远超过了兄长袁绍的直辖兵力。
    不过,董卓的兵力数量虽然比袁术略占上风,却面临着四面皆敌的困境。西面的韩遂、马腾联军,北面的并州张狂,虽说都与董卓达成了协议,却不得不防。西南的“米贼”张鲁,背后有益州牧刘焉暗中支持,遥遥的窥视长安,也是一个麻烦。而东北方河内郡的袁绍,囤积了两万多兵马,隔着黄河一直在威胁雒阳城,更加令人不敢放松。
    好在原本聚集在酸枣的关东诸侯们,最近发生了内杠。伴随着桥瑁的被杀,兖州各郡守可谓心怀不安,相互间的戒备,远远大于对凉州军的警惕,算是暂时解除了对董卓的压力。但即便如此,董卓在面对孙坚时,在总兵力上依然处于劣势地位。董卓一方唯一可以依仗的,便是凉州军在历年的血战中,所磨砺出来的那种悍勇!
    为了此战,董卓特地离开西京长安,亲自坐镇在东都雒阳,指挥诸将战斗。参与此战的凉州军,包括了中郎将胡轸、徐荣、吕布所辖的诸部,还有从白波谷附近调回来的牛辅部,以及一直在河内与袁绍对峙的华雄部。这些将领聚齐以后,总兵力高达四万之多,已经达到了董卓此时能够组织起的机动兵力的最大值。
    四万大军集中在一起,对董卓也是一个冒险的行为。且不说大军每日所需要的粮草供应,会让负责大军后勤的王允如何焦头烂额。将华雄从河内秘密调出,便是一招险棋。短时间内,袁绍也许还觉察不出华雄部的消失。可时间一长,袁绍迟早会发现这个消息。
    在此之前,如果董卓不能在孙坚军身上取得足够大的胜利,或者将华雄部遣返回河内战场,则河内的凉州军就只能撤退到雒阳城。一旦从河内撤退,就意味着袁绍军可以直接威胁到雒阳城,随时有可能杀过黄河,让凉州军腹背受敌。
    还有牛辅,若非并州军主动减少了在白波谷一带的驻军,牛辅所部也绝对不敢南下参战。但是,并州那个黄巾余孽张狂,心里到底打的什么主意,董卓很有些摸不着边。在此战打完之后,董卓必定是要让牛辅尽快北返,镇守河东。要不然,董卓在长安城里,怕是连觉都睡不好。
    至于长安城内的情况,董卓其实也难以放心。自从做出迁都长安的决定以后,朝臣们大多开始与董卓离心离德,除了王允、士孙瑞、黄琬等区区几人,要么托病辞官回乡,要么光看着不干活,甚至还有暗自与关东叛逆交通信息的。
    虽然有董旻、董越等人率兵镇守长安,可是以董卓这些亲族的威望和能力,其实很难在长安城坚持太久。万一后院起火,董卓可就无家可归了。
    因此,此战董卓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防守。而且,他想要速战速决。一旦打成战事连绵的情形,对董卓而言,便是失败。
    在董卓的布局中,四万大军不能集中在一起,那样很难发挥出军队的机动力和战斗力。凉州军向来是以骑兵强大而著称于大汉,单论步兵,未必强过南方的丹阳兵。而骑兵的战法,便在于飘忽不定。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间里,出现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点,对敌人发动意想不到的攻击。这,才是骑兵“离合之兵”的真实面目。
    所以,董卓将军队分为三路:徐荣率领本部人马为北路,从荥阳南下,威胁孙坚军侧翼;牛辅军为南路,出轮氏,进逼南阳的袁术,威胁孙坚的粮道。而主力近两万人,则交给一直负责河南防御的胡轸,由他统帅吕布、华雄等大将,正面抵挡孙坚军主力。董卓自己则带着亲卫飞熊军,镇守雒阳城,为三路大军提供粮草,兼做后援。(未完待续。。)



第57节 孙坚战且逃
    董卓是凉州悍将,打老了仗的人。面对董卓的三路分兵,孙坚不得不分兵应对。
    孙坚此时有本部兵马一万,袁术派出的支援部队五万人,可以说兵力占据优势。不过,除了久随孙坚参与征战的五千旧部,其余士卒都是新兵,战斗力颇为可疑。
    而袁术派出的部队,固然在名义上听从孙坚的调遣,却不可能真的对孙坚服服帖帖。这一点,不用试,孙坚也是明白的。若是孙坚有哪个部下,敢对外人唯命是从,孙坚会第一时间将那家伙换掉。
    再说了,袁术起兵不过年余,手下士卒都是新招募而得,其战斗力都未必比得上孙坚手下的新兵。而纪灵、张勋、桥蕤等人,虽然勇武不错,却都没有在战场上证明过自己。一群没有经验的将领,带上一群更加没有经验的士兵,这样的组合,可是很难让人放心。
    所以,孙坚很干脆的放弃了对袁术军主力的指挥,让袁术麾下大将纪灵,指挥两万新兵去对抗牛辅;另一袁术麾下重臣张勋,则带领两万新兵去抵挡徐荣。自己则统帅本部兵马和袁术部将桥蕤一起,迎战胡轸统帅的凉州军主力。
    此战中,胡轸麾下的大军里,可谓是人才济济。且不说堪称勇武天下第一的吕布,被董卓配在胡轸手下。还有在董卓入京之后,被调配到吕布麾下的张辽、高顺、成廉等北军悍将,凉州军中最有勇名的华雄、李傕、郭汜人,也在其中。
    这些猛将,随便指一个出来,都是“千人破”级别以上的强者。张辽、华雄、郭汜等人,更是离“万人敌”只差一线。说不定哪天在战场上血拼一场,就有机会突破那道隐性的瓶颈,成为新的“万人敌”。
    相较之下,孙坚手下的程普、黄盖、祖茂、宋谦之流,再配上一个名声不显的桥蕤,固然也都能称得上“千人破”。还真不够凉州军看的。
    只是,打仗从来都不是进行一番加减计算,就可以得出结论的事情。胡轸是凉州军中的老资格,董卓的亲信大将,战功却并不是特别突出。这让胡轸在军中的威信颇受怀疑。不说升为中郎将以后,在名义上已经拥有了独当一面权力的吕布,就算是在河内与袁绍对峙数月,战功累累的华雄,都不会服气胡轸的指挥。
    胡轸军一出兵。吕布就为了胡轸有意无意对非凉州系军队的打压,公开与他闹翻了。而考虑到吕布的武力和其代表的并州军团的特殊身份,胡轸还真不能拿这位怎么样。
    华雄则自认为自己近来屡立战功,在董卓心里的地位超过胡轸,又是董卓任命的前部都督,在胡轸大军开始行动之前,他就带着部下走在前面,根本没有等胡轸的大军一齐行动的觉悟。
    至于李傕、郭汜两位校尉。一方面对吕布这个并州人居然身居自己之上不满,另一方面也对老前辈胡轸的拙劣指挥暗暗嗤笑。两人在协同胡轸打压吕布的同时。对胡轸的命令也只是虚应故事罢了。
    就在这样一种相互拆台的情形下,胡轸所部与“江东猛虎”孙坚对上了。
    严格的来说,是胡轸军的前锋——华雄部,与孙坚军对上了。至于胡轸军的中军大帐,则还在远离战场八十里以上的“遥远”后方。
    华雄望着前方的敌军阵型,脸上露出轻蔑的冷笑。
    驻守在大道上的孙坚军。营盘扎的倒是像模像样,没有留下什么明显的破绽。不过,就华雄目力所及的敌军士卒而言,行动间都透露着一股子随意的味道,明显是从军还没有多久的新兵。
    在华雄观察孙坚军的时候。孙坚也在观察凉州军。
    几年的时光,并没有在孙坚的身上留下多少痕迹。此时的他,并没有带着显眼标志性的“赤罽帻”,而是如同一名低级军官那样,披着轻便的镶铁甲,带着一顶皮盔。但是,孙坚喜欢在前线出没的习惯,却依然没有更改。
    华雄这个人,孙坚当年参与征讨凉州叛羌时,对其很有印象。虽然孙坚对董卓感官不佳,不知为什么,就是看不顺眼,但对于董卓手下的那些凉州猛将们,他还是评价颇高的。
    牛辅、胡轸、杨定等人,虽然如今的地位高过华雄,兵权也在其之上,其实不过是因为那些人跟随董卓的时间更长,而且出身更高,随身都有数以百计的私人部曲。相比起华雄、郭汜、樊稠这样的,从小兵一步步拼杀升上来的猛将,以上诸人,不过是碌碌之辈。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