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帝阙 >

第63章

帝阙-第63章

小说: 帝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摇头叹息:“都给皇上说中了,果然为了政绩弄虚作假,他也真敢呢,这能瞒得住谁?皇上随便派两个人到街上打听打听不就知道了。”

皇上气得一拳打在茶几上:“还不是欺朕年纪小,不懂得这些为官地套路,跟玩弄白痴一样。”说完又苦恼地问我:“姐姐,朕在百姓心目中就是这样的形象吗?”

我忙安慰道:“当然不是,牛生望也代表不了百姓,他只是贪官污吏中的一员而已。”

“对,肯定是贪官污吏,连条街道都敢弄个假的给朕看,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不敢的?”

我问他:“那皇上打算怎么办呢?直接拆穿他,命令他据实回报;还是装作不知道,继续看他表演?”

“继续看他表演,不只他,还有朕的那位堂兄,也一样不对劲,无缘无故地,为什么要朕去他家住。”

对这一点我倒觉得很好理解:“无非是想巴结皇上,这是天下人共同的趋向。”

他却说:“你错了,天下人都可能巴结朕,唯独他不会。先帝在的时候他就很少进京朝见,朕即位后,更是不曾在京城露过面,他家在京城可是有一座壮丽地府邸。”

这我知道,当初迁都的时候,先帝就把城中最大的两座府邸赐给了两位兄长的家人,可是竟然被拒绝了。就是这个慕容昭华,正儿八经地上疏说不喜欢前朝留下的旧屋,嫌里面晦气,先帝二话没说,收回屋子,改拨一大笔钱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盖新屋,地点也由他们挑,就这两家。圈去了京城最好的地段和一座人工湖。

之所以如此优待,也是看这江山是他们的父亲跟先帝一起打下的。虽然先帝才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那个,两个哥哥只是追随者,但也确实帮了先帝许多,所谓打虎还看父子兵,上阵还要亲兄弟。皇上地兄长们………除了亲地外,还有一堆义兄弟…………确实功不可没。

也曾有过谣言,说先帝的两个哥哥实际上被先帝害死地,不然,为什么会在胜利在望之际相继战死了呢?而且两次都是因为援兵未能及时赶到,体力不支以致命丧敌手,而负责全线指挥调兵遣将地,正是先帝。

当然这谣言没多少人信,先帝那么多义兄义弟都封王封侯了。一个个活得好好的,为什么亲哥哥反而被杀?

也有个别人说,正因为是亲兄弟才必须死。仗打完了。该登基称帝了,谁坐到那个宝座上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先帝是真正的统帅没错,但长幼有序,他哥哥也并非袖手旁观看他打天下然后坐享其成的,而是跟着他一起出生入死,在这种情况下,做弟弟的,是不是该发挥孔融让梨地精神,让哥哥先坐上去?

所以。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借敌人之手除掉了自己的两个哥哥,让自己成为登上帝位的二不人选。

也许正因为心虚,先帝虽然在京城中为兄弟的家人置下了巍峨闳丽的府邸,但给他们的封地都比较偏远,这位成都王的封地已经算比较中心的了,其它人的比他还远,不是与北夷为邻。就是与南蛮为伍。

这一段家族恩怨史在民间有多种版本,可信度都比较低,帝王家地事,总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说得越是曲折诡橘,越是只能当故事听。可如今看皇上对成都王的戒备,那些谣传恐怕不仅仅是谣传。

那么,“您地意思是,成都王心怀鬼胎?”

“因为他的表现太反常了。我不得不怀疑。”

我有些好笑起来:“琰亲王觊觎皇帝宝座。他也有野心?是不是凡是姓慕容的,都觉得自己有帝王之份。”

皇上道:“别人我不知道。他肯定有。先帝在世时,他就往外传谣言,说他父亲是先帝故意害死的,所以,本来皇帝该是他父亲的,我的太子之位本该是他的。”我不禁感叹:“人心不足蛇吞象!当初举起义旗,汇聚天下英雄的是你的父皇,他父亲不过追随自己地弟弟而已,就因为他是哥哥,先帝打下的江山就应该让给他?”

兄弟一场,又数年在战场上并肩作战,出生入死,感情原比一般人深,不是那么容易下得了手的,先帝会毅然决然下这个狠手,只怕也是无奈的选择,看琰亲王和成都王如今的反应就知道了。不想兄弟反目,更不想为他人作嫁衣裳,就只能先下手为强。

不过呢,这也不妨碍什么,“皇上不上他那儿去住就完了,再说我们在益州统共不过待几天,这么短的时间,他能干什么?”

皇上沉吟着说:“如果只是他一个人,我倒不担心,他一个个小小的番王,手里又没兵马。我怕的是,他和琰亲王勾结。”

“不会吧?”我试着分析:“他们都觊觎皇上的宝座没错,站在这个角度上,皇上是他们共同地敌人。但他们自己也是对手啊,尤其是成都王,就算把皇上推下去了,能继任的也只可能是琰亲王而不是他,他一没军队,二没声望,谁会拥戴他啊。”

“如果他再杀了琰亲王呢?在慕容家族里,现在是琰亲王威望最高,辈分最大,如果琰亲王不在了,他是长房长子,帝位非他而谁?”

我嗤笑一声道:“真到那一天,这帝位是不是慕容家的还两说呢,天下好不容易才承平了几年,他们又为了一己私利搅得稀巴乱,让万千生灵涂炭,老天爷都不会保佑他们。”还天佑,天会佑才怪。

“你说的这些他不是想不到,而是根本就不会管。如果,我是说如果,先帝真的设计杀了他父亲的话,他杀我,可以说替父报仇,就算最后琰亲王继位,他什么也捞不到,他心里也气平一点。”

又是琰亲王,阴魂不散的琰亲王!我扯着桌巾说:“现在听到琰亲王这个名字我就犯腻,怎么他哪里都参一脚,走到哪里都摆脱不掉。”

皇上无奈地一摊手:“跟你一样,我现在也有点神经了,无论在哪里遇到什么事,都会不自觉地和他联系起来,然后分析他在这件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玩人”,我不自觉地又想到了这个词,“若他知道我们这样时刻想念着他,会不会很兴奋?”

“会!他表面上看起来很洒脱,其实内心很阴暗,很变态。”

这时外面传来了说话声,很快李锐就过来禀报说:“皇上,宋方求见。”

“不见!”皇上毫不迟疑地回答。

“末将看他是琰亲王的亲随,本来不打算回禀,直接打发他走的,可他说,他还带来了几个人,这几个人是皇上和公主绝对想见地。”

我和皇上迅速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由我开口问:“他带来了什么人?”

“不知道。他说,如果皇上不见他,也就见不到那几个人,他还透露,其中不仅有朝廷大臣,还有公主地侍从。”

我小声说:“小莲和刘嬷嬷?”

皇上道:“应该是吧。”

“那怎么办?”

皇上沉默不语,脸上又露出了那种吞了一只苍蝇的表情。

第一百零九章 风雨临益州(二)

如果宋方是一个人来投奔,皇上肯定不会见他的,说起这个人都是一副厌恶已极的模样,又怎么会再次接受他眼神的猥亵呢?可是他带着一直下落不明的谈判代表团到来,就不能粗暴地拒之门外了。

宋方已经明确表示,如果皇上不接见,他就不交出手里的人,也就是说,章景淳等一干朝臣,再加上小莲和刘嬷嬷,就会下落不明。

这个宋方也真是大胆,竟敢要挟皇上,而且,这次他的态度又与我在西京看到的截然不同。那时候的他很得意,公然以皇上的情人自居…………至少在我面前是…………这次前来,却先就准备好了筹码。难道,他已经猜到了皇上不想见他?会发生这样的转变,肯定是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或有人从中挑拨,琰亲王的嫌疑最大。

不过,我也想到了另一种可能:“皇上,灭掉匈奴单于之后,你没派人去杀宋方吧?”

“没有。”

“那宋方怎么知道您不想见他呢?”

“根本不需要派,他身边本来就有杀他的人,一旦琰亲王倒台,宋方也就没必要留下了。”

“你是说,在收买宋方灭掉琰亲王的同时,也收买了宋方身边的人灭掉他?”

“这件事是钧彦负责的,具体情况要问他。”

“我不需要知道具体情况,我只想知道这个螳螂捕蝉的方案是谁提出来的。”

他轻轻扯了扯嘴角,没有出声。

也就是默认了。我低叹:“计划是很完美。一环扣一环。只可惜其中有一环没有到位。黄雀失手了。所以现在螳螂找上门来讨要公道了。”

自听到宋方地名字后就一直紧绷地脸总算是有了一点笑意:“螳螂?我喜欢这个词。”

“取螳臂当车不自量力之意?”

“正是如此!我堂堂天朝皇帝。还怕见一个小丑?”他霍然而起。冲着门外喊:“让他进来。但不是一个人。而是跟他劫持地那些人一起进来。”

我纠正:“应该不是劫持。那些人搞不好都是他救地呢。”

皇上不以为然:“你忘了。朕明明派了人去接你们地。可是只接回了你。其他人都不见了。他们根本不在西京。需要他救什么。”

我说:“您也忘了,那时候西京还没有沦陷,琰亲王发现我走后,肯定派了很多追兵。我被张钧彦快马轻骑带走,就这样还被追兵追上,要不是遇到一对练家子夫妇出手相助,连我们都被捉回去了。他们人多目标大,被捉回去的可能性很大。”

“你的意思是,他们后来全部被追回。连同我派去接你地人一起带回了西京?”

我点头道:“应该是这样没错。然后西京被匈奴人攻陷,紧接着又淹水,无论哪一种都可能要了他们的命。他们能活着到这里,多半是宋方的功劳。所以,站在我们的角度是宋方劫持人质,在他们眼里,说不定还当宋方是大恩人呢,你等会至少表面上对他客气点,那人很阴的,也的确有些手腕,还是小心为妙。”

皇上恨恨地嘀咕:“朕还怕他不成?”

“不是怕。一物降一物。他是琰亲王地克星,皇上是他的克星,如今琰亲王尚在,他就有存在的必要。窃以为,皇上就算要杀他,现在也不是时候。”

皇上低下头说:“道理我都懂,可就是过不了心理那一关,每次一想到他朝见的时候那眼神,就恨不得将他剁了拿去喂狗。”

我走过去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小不忍则乱大谋。虽然这是句讲烂了的套话,对皇上现在这种心态却有警醒作用。等下见他的时候,实在不能忍了,就想想这句话。”

“好吧,就听姐姐的,我这就去见他。”

我给他打气道:“没什么的,又不是单独跟他见面,还有章大人他们在。“

“如果他提出要单独见呢?”

“跟他约以后。今天已经晚了,你再跟章大人他们说一会儿话。就不可能单独见他了。至于明后天。日程早就排满了,也没空见他。以后是个空泛地概念。永远都是以后,让他等去吧。”

皇上点了点头,然后朝会客厅方向走去,此时小莲和刘嬷嬷已经出现在院子里了。自然又是一番哭诉,我安抚了几句,心里则密切关注着皇上那边的动静。

我的侍女来了,我以为程金翠多少会有点不知所措,因为这样她就显得多余了,失去了留下来地借口。但她表现得很大方,一下子就跟小莲混熟了。

让她带小莲去洗浴,我向刘嬷嬷打听失散后的情况。和我们分析的差不多,果然是被追兵带回了西京,西京沦陷之前,宋方趁乱把他们转移走了。其时匈奴人已经入关,西京的居民纷纷往城外跑,琰亲王根本顾不上别的了,所以,即使没有宋方派人接应,他们也走了,只是能不能赶在匈奴人入城之前走掉就不知道了。

总之,宋方在保全朝廷使臣和我的仆人这件事上还是立了功的,当然,让琰亲王功败垂成才是他立的大功,可惜皇上不领情,还很厌恶他邀功。对这个人,皇上本来就是纯利用,即使杀了他也不会有一点愧疚之意。

“公主,牛嘉嘉求见。”门外有人禀报。

刘嬷嬷皱了皱眉:“这都什么时候了啊,还求见。”

我笑道:“我们这边灯火通明,主人家睡前来问候一声,也是殷勤的表示。”

打开门,她端着一个果盘走了进来:“听说公主这边有贵客临门,嘉嘉给公主送点水果过来。“

刘嬷嬷说:“不是贵客,只是公主地侍从。”

牛嘉嘉很恭敬地朝她施礼道:“嬷嬷好,宫里的女官,照样是贵客呀。”

说了一通废话后,牛嘉嘉才表明来意:“听家父说,明天要陪皇上去受灾最严重的江阳县巡视,公主也会随行吗?”

“会。”关于这点我还没跟皇上讨论过,但我肯定会去的。

“嘉嘉可以跟去吗?”

“这可不是游山玩水。”

“当然,我们是去赈灾。家父辖区内的事,嘉嘉也不能置身事外,希望能尽一点微薄之力。”

“是小姐一个人去呢,还是令表妹和堂妹也一起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