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肥田仁医傻包子 >

第142章

肥田仁医傻包子-第142章

小说: 肥田仁医傻包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是白天玩累了,又或许在姐姐怀里很安心,小鬼刘灵芝虽是不甘心饿着肚子睡觉,却也很快地睡熟了~~

还是小孩子好,小孩子没有烦恼。

刘银翘不觉得自己是小孩子,刘当归也不这么觉得。他们就算是孩子,也已经算是一个大孩子,不是小孩子了。所以他们现在就有烦恼、很烦恼。

刘银翘每日都在家中,帮着奶奶收拾家务,准备一日三餐。小姑也会帮忙,不过她身体反应有点大,还喜欢犯恶心,娘便让她多回屋歇着。

刘银翘快十一岁了,这么大的姑娘已经懂得一些她小姑发生的那些事是怎么回事了。小婶那些反应,小姑也有,小姑不久后会跟小婶一样,她们都会生下小娃娃。听奶奶说,这些小娃娃就跟娘生她一个样,是从娘肚子里面生下来的。

小婶的肚子已经隆起了,按照大舌头的话,这就叫显怀。

不同的是,小婶显怀的时候,每天巴不得多在外面走走,由小叔搀着,顺便支使小叔做这做那。

也不知是大舌头说的,还是小婶自个儿说的。说一个人要想让一个男人心甘情愿为她做这做那,那最好就趁着怀小娃娃的时候。这个时候,女人说句话,那男人多半都是有求必应,随叫随到。

不过这些也不见得对所有人都适用,古代许多男人出轨也多半都是在女人怀孕的时候。

刘银翘自然是不知道这些的,这些话自然也不是李半夏告诉她的。李半夏很少对孩子说一些少儿不宜的话题,至于是谁说的,连刘银翘自个儿都忘了了。

小姑与小婶就不一样了,小婶天天数着星星盼着月亮,就是希望自己肚子赶快大起来。她肚子还瘪瘪的时候,就已经习惯性地把手放在自个儿的肚子上,就好像那里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娃娃一样。

小姑最害怕的就是别人说她肚子比以前大了一些,有的时候,几个玩得比较好的姐妹来找刘银杏,看到她的肚子,笑颜她这段时间吃多了,长胖了,连肚子都变大了的时候,刘银杏的脸色总会变得很难看、也很奇怪。

有几个喜欢调侃的,胆大一些的姑娘,开玩笑说刘银杏的肚子里该不会是有小娃娃的时候,自那事发生后,很少发脾气的刘银杏会莫名地发起火来。把那些好姐妹吓得是一愣一愣的,还奇怪她这么较真干什么,不就是一个玩笑麽。

而现在,知道了真相的她们,也不知该如何回过头来看待这件事情——

随着小姑的肚子慢慢凸起,她穿的衣服是一件比一件厚,本来还想勒紧腰带,但奶奶不许,说这样对身子不好,小姑也就只有照奶奶的意思办了。

这些日子,小姑更是很少出屋,生怕撞上什么人,被别人给看出来。

刘银翘想到这儿,小小年纪却也学着大人的模样唉声叹气起来。曾几何时,小姑还会陪他们玩,而且玩得比谁都疯。可一转眼,小姑竟似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不爱说话也不爱笑。

她一点儿也不喜欢现在的小姑,看着让她的心里酸酸的。

虽然以前小姑还有点小欺负她,老是把自己名下的事情叫她来做,还喜欢以长辈自居,一本正经地教训自己。

不过跟现在比起来,她还是觉得以前的小姑好。这样的小姑,爹不放心她,小叔小婶不放心她,大舌头不放心她,爷爷奶奶也不放心她。就连她,也好像不自觉地对小姑的事格外留意,生怕有个不对的。

六天前,是她的生日。奶奶给她打了三个鸡蛋吃,还给她做了长寿面。

大舌头说过,这一天,小寿星许的生日愿望,是会成真的。

她今年有两个生日愿望:

小姑早日好起来;

大舌头赶快回家——

…………

232 柔情缱绻

232 柔情缱绻

李半夏走之前,给家里留了不少的银两。

一家子现在倒不担心花销开支问题,吃喝家里都有,也不需要花啥子钱。再加上马氏,有事没事还喜欢摘些园里的菜,送到镇上去卖,也能帮贴补贴补家用,挣点油盐钱。

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还别说,这马氏跑镇上回数多了之后,也认识了几家酒楼饭馆的老板。这些老板看她园里种的菜好,每次她去都会买上一些。有的还特意和她说好了,叫她下次直接送她那里去。

城里人吃东西,讲求的就是原汁原味和滋补。听人说,乡下的老母鸡都是家养的,还不似那些养鸡场的鸡吃起来没味道,乡下的鸡吃起来真是滋补极了。

一个酒楼的老板与马氏说了一下自己的意思,马氏过了几天,就真把家里一只养了好几年的老母鸡给人家捉过去了。

马氏是个眼光长远的人,虽然家里吃喝用度方面很是节俭,但不代表她为人处事就是一副小家子气。

那老板看马氏二话不说就把家里养了几年的老母鸡给她抓过去了,连夸这个妇人会做人。当天,又是布料又是烤鸭的,还给了一锭银子,塞给了马氏。还让马氏下次过来的时候再给她带一只鸡,最好的是帮她打听打听,这村里有没有人家要卖老母鸡的。如果有,就多给她弄些过去,她家那些亲戚和朋友可都想吃吃这乡下正宗的老母鸡呢。

马氏一回村,就立即帮忙打听这个事,好在村里别的不多,鸡鸡鸭鸭的家家户户几乎都有。就单是老刘家,这鸡鸡鸭鸭的加在一起,也有个十几只。

这第二次。马氏给那酒楼老板捎了三只老母鸡过去,还很客气的给人家捎过去一篮子鸡蛋。那老板感激得不行,看着地上活蹦乱跳的老母鸡,还有那一篮子洗得干干净净的鸡蛋,热情得非要留马氏在那里吃午饭。

听马氏说,这人家对她可客气了,一口一句马姐马姐,打从心眼里把她当姐了。这本来麽,人家还打算留她在那里住一晚,只不过她不放心家里。硬是要回来。人家那老板还给她叫了马车,送她到了大杨村外。

而马氏,也是直夸那老板人好。不仅不显老。长得好看,还很有本事。一个女人,把一家偌大的酒楼打理得有声有色。

她叫她马大姐,马氏的心里,也是把她当成自个儿的妹妹看的。上次在她回来的时候。还说改天有空,要到乡下来看看她——

那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姓曹,比马氏小上个好几岁,叫她一声姐姐也正常。

那曹老板是个可怜的女人,日子过得也不容易。

她是一个孤儿。一次家乡发大水,冲走了她家的房子,猪啊牛啊。也带走了她的爹娘。那个时候,她因为在外婆家,所以才侥幸逃过一劫。不过一日之内失去双亲,对于小孩子的曹心知而言,倒不如与她的爹娘一起去——

自此。曹心知就和她的外婆住在一块儿。她的外婆是个很善良的老人,即使自己老迈得都动不了了。还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呵护着曹心知的成长。

在她外婆自知时日无多的时候,为她说了一门亲事。她外婆只希望她的外孙女这辈子都能衣食无忧,有个地方可以遮风挡雨,顺顺遂遂地过完下半生。

她就这样嫁到了邓家,邓家的儿子自小就体弱多病,不过人还不错。邓家家境殷实,是开酒楼的。

曹心知入门后,与邓家的少爷倒也是琴瑟和谐,相敬如宾。她一点都不介意对方有一副病弱的身体,因为就是这副病弱的身体,陪伴她走过了二十个春秋。一次次,用他因为生病而瘦弱的肩膀支持着她走下来,在她劳累的时候,让她轻轻依偎着、依靠着。

到最后,她甚至都爱上了他身上的草药味。以前有姑娘拒绝他,嫌他是个药罐子,但在一日日的相处中,曹心知就是爱上了这个每日都得喝药的药罐子。

邓少爷自己没有想到,他那副病弱的身体居然可以支撑这么久,邓老爷邓夫人也都没有想到。他们都相信,这是曹心知的功劳。

因为有她的陪伴,邓少爷不想死,也舍不得死——

邓少爷在一个秋夜,静静地睡过去了。他临走的时候,还紧紧地搂着曹心知。一度,曹心知都不相信他真的就这么走了,还以为等第二天太阳升起,他会照例像往常那样醒过来。

然后让她坐在铜镜前,他轻轻地为她挽发,梳着发髻。

邓少爷梳的发髻并不好看,但曹心知每日都还是让他帮忙梳发,并且爱不释手。邓少爷去世之后,曹心知再也没有梳过与之相同的发髻。

那个发髻,就像是她最珍贵的记忆,被她深深地留在心底——

邓少爷去世后,公公婆婆两年内也相继去世,家里就只剩下曹心知一个人。

虽然邓少爷给她留了一家不小的酒楼,也有许多银子,但毕竟家里没了那个人,有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

邓少爷,因为身体一直不太好,两人也就没有孩子。邓少爷去后,酒楼里大大小小的事就曹老板一个人撑着。

她本想和他一块儿去,许是邓少爷一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想留下她。所以他曾郑重地让曹心知答应他,即使有一天他真的不在了,她也要好好活着,替他打理他的酒楼。

那是他一生的心血!

他想要留下她,用那座酒楼留下她,他知道曹心知会明白他的意思,也知道她绝对不会让他失望,让他走得不安心——

邓少爷故去,曹心知一下子就变成了孤身一个人。她就这样孤独地活着,形单影只,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成双,现在却只有她一个人。

但另一方面,她心中又并不孤独,因为有过那样一段温暖的记忆,足以支撑着她走过以后的路。

况且,她还有他留给她的那间酒楼——那是他托着病弱的身体,耗尽了心血才打拼来的。她要守护那间酒楼,就像守护他们曾经共同拥有的美好记忆一样。

那个酒楼,有个很好听的名字。

知心酒楼。

一开始,那个酒楼并不叫这个名字,是后来他坚持要改过来的。知心知心,曹心知,这一生,但愿你心似我心——

也有人,曾劝曹心知趁着年纪还不是太老时再找一个,毕竟,女人总归要一个依靠。曹心知笑着摇摇头,这一生,除了那位邓少爷,又有谁能成为她曹心知的依靠?

她宁愿一个人生活,她还有许多值得缅怀的东西,她不是一个人。

后来,那些人看她是铁了心想自个儿过一辈子,也就由她了。她和邓少爷的感情,他们都看在眼里。

女人,是很死心眼的。当她们喜欢上一个人后,不管那人生、那人死,一颗心都在那个人身上。也会因为她爱人的一句话,愿意生、愿意死。

邓少爷故去有些年头了,曹心知依然是一个人。她是一个寡妇,又是开酒楼的,为了不想别人说闲话,她在某些事情上总是很忌讳。她白天虽然在酒楼,却很少抛头露面,尤其是和男客人说笑。

这个女人,待人热情,却不让人觉得有一丝一毫的轻浮。因为她只对女客人热情,还是极少数的女客人热情,对于男客人,她总是不假辞色、不苟言笑的。

这个的人,本不适合开酒楼。但她就是有本事,将邓少爷留给她的酒楼打理得井井有条、有声有色。

她喜欢简单的生活,也喜欢和简单质朴的人相处、打交道。

马氏正是这样的人。

一个从乡下来的亲切的马大姐,曹心知曾这样对她已去的邓少爷道。

邓少爷离开后,她的生活还维持着原貌。每次吃饭,定要抽上两副筷子,摆上两个碗。然后在吃饭的时候,把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大大小小,事无巨细,都对邓少爷说上一遍。

马氏前两次来卖菜的时候,曹心知还没有留意。直到有一次,她在路上遇见了她,向她买了一些马铃薯。

快到自家酒楼的时候,耳听着后面有人喊她。一回头,就看见刚才买菜的那位大姐正气喘吁吁地朝她跑过来,说是她方才记错了,马铃薯今日减了价,按斤两应该多给她两个马铃薯。

曹心知当时就愣住了。这个卖菜的大姐追了她两条街,就是为了告诉她,她少给了她两个马铃薯?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从她卖菜的地方,到她家的酒楼,有小半个时辰的脚程。跑这么多的路,就仅仅是为了她要再给她两个马铃薯。

不管别人怎么理解,曹心知反正是被马氏的做法给震撼到了。

她伸出手,慢慢接下了那两个马铃薯,转过身,就要进楼。

在踏过门槛的时候,她想了想,还是回过头对那位买菜的大姐说:“大姐,你的菜我很喜欢,下次你要是再过来,也给我酒楼里送上一些——”

…………

234 吃一堑,长一智

马氏和曹心知就这样成为了好朋友,还以姐妹相称。

马氏每次到镇上卖菜,总要到曹心知的酒楼坐上一坐,给曹心知带些喜欢的农村土特产。而曹心知,酒楼里有了啥好吃的,总会包一些让马氏带回来,给家里的孩子们吃。

曹心知认识许多酒楼的老板,需要许多的菜,只要马氏园里有,再多销路都不成问题。

正巧他们酒楼里也需要,马氏想了想,反正家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