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和尚与哲学家 >

第4章

和尚与哲学家-第4章

小说: 和尚与哲学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蒂厄——那么这些书也引起了和《既非马克思亦非耶稣》同样的国际兴趣?

让—弗朗索瓦——显然是同样的,虽然根据各个国家而有些不同。所以《无用的认识》在美国的成功就小些,但一直是拉丁语国家——西班牙、葡萄牙和拉丁美洲,此外当然还有法国——的畅销书。一九八九年以后,铁幕的倒塌使得书籍和思想得以自由流通,在前共产主义国家里也是如此。但真正的现象不在这里。它在这个秘密中:拥有众多的读者并不表示人就被真正理解,也不表示人就能够影响现实,即使一个人能像我这样,除了书籍,还在国内国际新闻界掌握了一些讲台,可以向一个更加广大的公众透露和反复表达自己的思想。

马蒂厄——这个秘密,怎么解释?

让—弗朗索瓦——如果我们能够完整解释它,我们也就能够治愈作为它的源头的精神疾病了。就是这个问题将我们带回到所谓的“初始的”哲学上,即以个人对远见和智慧的获得为目的的哲学上,简而言之,即我们谈话的中心话题上。

宗教还是哲学

让—弗朗索瓦——我已经对比西方科学研究者的使命,就你的经历,向你提了些问题。现在我希望知道,相比于其他的宗教和其他的精神学说,你的选择是怎么确定的。因为你转向佛教,并不是由于你对任何一种西方宗教失望,而且从根本上说,你来自一种非宗教的文化教育。你的父亲和母亲虽然都出身于天主教徒家庭,但他们都不从事宗教活动,你在一个科学的环境中接受了一种世俗的、理性主义的教育。这个科学环境从总体上说,并不特别倾向于宗教虔诚。许多西方人转向他们宗教之外的宗教,如伊斯兰教或佛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传统的信仰感到绝望。而你,总之,你则是从一种宗教的无所谓或者说是失重状态,过渡到了佛教。……可是注意,我刚才说“宗教的”这个词……那么,确切地说,我们在此触及到佛教的重大解释性问题之一。佛教是一种宗教还是一种哲学?人们今天还在争论这个话题。你讲述了你与那位哲人的第一次交往,他虽然没有对你说话——因为你们那时实际上不能以任何语言进行交流——却对你造成一种如此巨大的影响。这第一次经验使我想起一个希腊青年的经验,当他走近一位哲人身体时,还未有任何初步的概念知识,就已经被这位哲人作为榜样的人格力量所影响。考虑了这第一次经验之后,这是属于一种宗教意义上的归依,还是纯粹哲学意义上的感悟?

马蒂厄——首先,我们来谈谈你的问题的第一个侧面,我觉得我带着天真未开的心灵来到佛教中,这对于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幸运;因此我对佛教的兴趣没有激起任何的内心冲突,没有任何来自另一种宗教或信仰的“拒绝”感。尽管我在一个自由思想的环境中长大,我对于宗教从来也没有一种消极态度,而且通过阅读,我发展了对于各种伟大的精神传统,如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浓厚的兴趣,虽然没有作为一个宗教实践者亲身参加到其中。正是与一位精神大师的相遇,启发了我在精神道路上的真正献身。这就是康玉尔仁波钦,一位哲人,他代表着一种完善,虽然我感到这种完善是明显的,但还未把握其全貌。一番这样的相遇很难描述——一个西藏人会说是“像一个哑巴描述蜜的甘美一样困难”。赋予他价值的,不是一种抽象的思辨,而是一种直接的经验,一种验证——得自我自己的双眼,胜过一千句言语。

然后,我怎样一点一点地发现并领会佛教?这是一种宗教吗?这是一种智慧,一种形而上学吗?一位喇嘛幽默地回答道:“可怜的佛教!它被宗教人士们排斥,他们说它是一种无神论哲学、一种精神科学;它又被哲学家们排斥,他们不把佛教归类为哲学,而是将它与宗教联系在一起。所以佛教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公民权。但也许这正是一个优势,它使佛教能在宗教与哲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就本质而言,我想说佛教是一种形而上学传统,从中散发出一种对于存在的一切时刻、在一切环境中都适用的智慧。

如果人们所说的宗教是指对一种教义(dogme)的赞同,对这种教义,人们出于盲目的虔诚而接受它,根本不必自己亲自去重新发现这种教义的真实性,那么,佛教确实不是一种宗教。但是如果人们考虑宗教一词的词源之一,即“联系之物”,则佛教肯定是被联系在那些至高的形而上学真理之上。如果人们所说的信仰是指对于内在真理的发现而产生的一种内心的不可动摇的确信的话,佛教也不排斥信仰。信仰也就是面对这种内心改造的惊叹。另一方面,佛教不是一种有神论传统这一事实也引导了许多人,比方说基督徒,不将佛教视为一种具有宗教一词的通常意义的“宗教”。最后,佛教不是一种“教义”,因为佛陀总是说,人们应当考察他的教导,思索它们,但不应当仅仅出于对他的尊重而接受它们。应当通过那一系列导向精神实现的阶段而发现他的教导的真实性。佛陀说,人们应当像考察一块金子一样考察他的教导。为要知道金子是不是纯的,人们将它放在一块平石上摩擦,锤打它,将它在火中熔化。佛陀的教导就像一些道路指南,使人走上到达觉醒、到达对于精神和现象世界本质的最终认识的道路。

佛陀为什么被尊敬?他不是作为一位上帝,或者作为一位圣徒那样被尊敬,而是作为最终的哲人,作为觉醒的人格化身被尊敬。梵语“佛陀”(bouddha)一词的意思是“已经实现了的人”,即已经掌握了真理的人,它被译为藏语所用的词sanguie,乃由两个音节组合而成:sang表示他已“驱散”了所有的遮蔽认识之物,而且他已从无知的黑夜中“醒来”;guie表示他已“展开”了所有的应当被展开之物,也就是所有精神的和人类的品质。

让—弗朗索瓦——你谈到佛陀的教导。其实是怎样的教导?并不存留有佛陀的原始文本……

马蒂厄——其实,在佛教中存留的符合教规的教导比在任何其他传统中都要多。佛陀没有写作,但是他的讲道集,也就是佛陀言论,占据了藏文正典中的三百多卷。

让—弗朗索瓦——但这确实是他的吗?

马蒂厄——在他去世后不多时举行的一次评议会上,五百名他的最亲近的门生——尤其是那些曾在他身边度过了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的门生——联合起来以汇编佛陀的教导总集。佛陀的讲道或言语——即佛经(Soutra)——就是这样由这些高等门生复述,而那些听的门生则在必要时加以修改。要知道口头传统在东方的知识传递中一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直到我们这个时代,东方人常常天生具有惊人的记忆。这不是一个故事。我自己曾多次听到一些西藏的师傅和学生凭记忆复述数百页的文件,而且还时不时地停下来以解释意思,这一切都具有一种总是令我惊讶的忠实准确,我则是就着书本理解经文!佛经因此以这种形式开头:“在某某地方某某场合,我听到佛陀如此说……”如果我们想到,佛陀从三十岁开始,直到八十一岁去世,一直毫不间断地教导,并且他多次谈论一些同样的话题,就像今天的佛教师傅们所做的那样,那么就有理由认为他的这些在他身边度过了三十到四十年时间的亲近门生,记牢了师傅教导的一部忠实版本,尽管这个版本不是每个字词都完全一致。我们中的那些在西藏师傅身边度过二十年左右时间的人,虽然并不天生具备一些非凡的理解能力,都能相当忠实地表述这种教导的实质。这些言语集被增添了二百一十三卷讲解和注释,是佛陀去世后的数个世纪里印度的高等哲人和博学之士所写的,还有成千卷是后来在西藏所写的,这使得西藏的古典文学成为继梵语文学和中国文学之后,东方最为丰富的文学。

让—弗朗索瓦——你想说是在佛教主题上最为丰富?

马蒂厄——不仅仅如此。西藏文学固然是被完全贡献给佛教教育和插人其中的传统科学——医学、语法、语言学、天文学等,但这并不妨碍它在丰富和容量方面成为东方第三大文学。一直到最近这些年,还没有西藏的“小说”……现实就足够让人忙的了。

让—弗朗索瓦——是的……但是如果人们将历史方法的标准用于对佛教的研究,例如,就像在法国,阿尔弗雷德·福歇在他的《根据印度经文和纪念物看佛陀生平》一书中所做的那样,佛陀的继承者们似乎表现出一种极大的想像。关于他的奇异的出生,构想出了一部使徒传记:他从他母亲的右胁部出来,而在出生前十个月,他在他母亲的胸膛里就已经完全成形了,等等。就像在所有的过于美好的传记中一样,东方的想像力似乎大大地作了修饰,因此,要重新发现佛陀教导的真实历史基质是困难的。你会回答说苏格拉底也是一回事,我们只是间接地认识其思想。人们并不清楚地知道,在他弟子们的叙述中,什么来自苏格拉底本人,什么是被柏拉图或色谱芬添加的。但这些都是苏格拉底同时代的人。另外我们还有阿里斯托芬①为证,这是个有趣的核对,因为他是与苏格拉底为敌的。而在佛陀这种情况下,印度的想像所专有的那种神奇事迹的意思似乎已经使人很难对佛陀的真实学说下严格的定义。

①雅典喜剧诗人,作有多部喜剧讽刺苏格拉底。

马蒂厄——首先,正如我在几分钟前说过的,佛陀教导的内容正是由他同时代的人订立的。再则,你所说的神奇事迹并不影响教导的主体本身;它涉及佛陀的那些神奇传记,这是在数个世纪中写的。事实上,佛陀的教导针对着一些哲学的或形而上学的主题——针对存在的本质、无知、痛苦的原因、作为独立实体(entitesindependantes)的自我及各种现象之不存在、因果律等等。这类主题是不大可能被神奇事迹美化的!

让—弗朗索瓦——那么我们再来谈这个问题:佛教是哲学还是宗教?或者哲学兼宗教?使我震动的是,大体上看,佛教在西方有一个受人喜爱的形象,它在西方享有一种并非开始于昨天的尊重。人们在佛教中看到的总是一种能够被批判精神、被西方的理性主义接受,而同时又给批判精神和西方理性主义增添一种道德和精神属性的、被净化的学说。这是一种智慧的属性,甚至是某种更重大的东西,它不会与自人们所说的“启蒙哲学”和十八世纪理性主义的时代以来在西方发展起来的那些标准、与现代的科学精神不相容。可是,当人们来到亚洲,这种纯洁的影像就受到严酷的考验。一个像我这样的人就被佛教实践中的大量的表象所震惊,我甚至要说是刺激。这些外表,我只能断定它们属于迷信,如祈祷的旗幡、祈祷的转轮、对转世(eeincarnation)的相信。例如,前天在加德满都你们的寺院里,我们看到介绍一个三岁的儿童,他新近被“确认”为你以故师傅的转世灵童。

马蒂厄——赫延采仁波钦的转世。

让—弗朗索瓦——他何时去世?

马蒂厄——一九九一年。

让—弗朗索瓦——那孩子出生于……?

马蒂厄——一九九三年。

让—弗朗索瓦——好啊!……那么,人们按照什么手续决定仁波钦在这个孩子身上再生?

马蒂厄——在绝大多数宗教中,意识在死亡之后的延续属于默启的教理。在佛教中,人们相信一些人所具有的静观经验,这些人确实超乎平常,但他们的人数又多到足以使人们听信他们的证言,从佛陀开始即是如此。首先,要明白的是,在佛教中人们所称的转世(reincarnation)与任何“实体”的迁徙(transmigration)毫不相干,与灵魂转生说(metempsycose)毫不相干。只要人们还是在以实体之类的词语而不是以“功能”(fonction)、“连续性”(continuite)之类的词语进行推论,佛教的再生概念就不能被理解。人们说:“没有任何线穿过再生这根项链的珍珠。”在连续的再生中通过的不是一个“个人”的本体(identite),而是对意识的流量的调节。

让—弗朗索瓦——灵魂转生说在佛教中不存在?我一直认为自己明白,灵魂的迁移乃是佛教的一个根本教条。难道不是应当达到人们所称的涅槃,达到人不再必须转生到另一个存在之中这样一种境界?

马蒂厄——在澄清“没有灵魂转生的转世”①这个概念之前,我要按顺序回答你的问题。你刚刚验证,佛教在西方是被理解为一种在理智上完全可以接受的形而上学。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佛教针对的是一些关系到一切有生命存在(etre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