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炮火1906 >

第323章

炮火1906-第323章

小说: 炮火1906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迅速的攀升到世界前列。

李安生不断的在向国民灌输中国是个贫瘠之地的思想观念,让他们明白,中国要想崛起成为世界大国,自身的资源其实并不丰富,最起码,中国连石油资源也没有。

这也是在提醒国民,中国没有的,外国有,比如东南亚,比如印度,将来中国必将走向对外扩张的道路,列强只能将东南亚变为殖民地,但是中国为何不能将东南亚变为中国的国土?

一时之间,中国各地的木材市场纷纷向东南亚伸出了长长的手臂。

加里曼丹岛本来就是一个还没有得到开发的大岛,森林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目前只不过开发了滨海的一小部分土地。

中国对木材的大量需求,也促使文莱开始了对岛内进行大规模的探索与开发。

木材采伐公司开始逐步深入大岛,加里曼丹岛的中间是山地,四周为平原。南部地势很低,成为大片湿地,很少有人进去,但有一些原始部落人住在森林里。加里曼丹岛许多地方都被原始森林覆盖着,世界上除了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外,就要数加里曼丹岛的热带森林最大了。

而荷属加里曼丹岛占了这个岛的三分之二,岂有此理,金翰圣放开了华人资本家进入文莱进行圈地,大规模的进行木材采伐。

由于加里曼丹岛的大河基本能够通航,所以深入这个大岛不成问题,木材也能通过河流从岛深处运出来。

文莱甚至鼓励华人资本家组建家族武装或是公司武装,到荷属加里曼丹岛去采伐树木。

属于荷兰的那部分土地,平原远远大于文莱所拥有的北婆三邦,这让金翰圣很是气闷。

况且,这个时代,这个大岛的南方也没有确认归属。

中国狭大胜俄国之余威,虽然战争还没有结束,却使得列强震怖,荷兰这样的二流国家自然要抱着谨慎小心的态度。

即便中国的国策不倾向于对外扩张,荷兰殖民者还是小心的,不去提兰芳共和国,不想让中国注意到荷兰曾经有屠杀华人华侨的劣迹。

这倒是便宜了文莱共和国,大肆的扩张领土,往南,往南,再往南。

当初荷兰攻灭华人在加里曼丹岛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之后,由于害怕清政府作出反应,荷兰并未公开宣称已占领兰芳地区,而是另立了一个傀儡以便进行统治。

而辛亥**之后,荷兰本来想正式宣布对兰芳地区的占领的,但是中俄战争一起,荷兰人忽然想要等等看,这一等就等了下来。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呼百应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呼百应

文莱共和国武装五个师的兵力,也是为了震慑荷兰殖民者的,没有一点武力,怎么能够开疆拓土呢。

即便荷兰一再的向英国抗议,要求交涉,英国也多次申斥文莱共和国,要求文莱共和国在加里曼丹岛消停些,但是,金翰圣有正当的理由,就是这个岛并没有归属,并没有严格的归属。

英国现在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乐得文莱肆无忌惮的向南扩张,沿着海岸线,进入南部加里曼丹岛较为繁华的地区。

文莱军屠杀起南边的土著来毫不手软,文莱军的兵源除了华人,便是摩洛人土著,另外还有少许西方人。

这个组合相当的强悍,摩洛人本来就是性格坚毅的强悍土著,连美国军队都奈何不得他们。

建立一个摩洛人自由幸福生活的国度,这个信念支撑着摩洛人,他们义无反顾的加入到了文莱共和国,他们历史上本来就有渊源。

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至少摩洛人与文莱土著是这么认为的,他们对南方的土著屠杀起来丝毫不留情面,异常的坚决。

而荷兰殖民军在应南部加里曼丹岛土著傀儡的多次要求之后,进入婆罗洲作战,结果给文莱军打得屁滚尿流。

自从文莱在江南造船厂订造的一艘重巡洋舰进入文莱海军服役之后,荷兰就消停了许多,似乎也默认了文莱的行为。

英国不支持,文莱的背后又有中国的支持——傻子都看得出,荷兰只能偃旗息鼓。

加里曼丹岛是个为开发的大岛,而荷兰的殖民精华在爪哇等地,故而文莱共和国的国有石油公司——文莱石油公司与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各自出资百分之五十,成立了东南亚石油公司之后,荷兰开始有意识的从加里曼丹岛撤离。

东南亚石油公司凭借文莱石油公司强大的探测能力与石油提炼系统,开始在东南亚各地——重点在中南半岛开采石油,这使得英国与荷兰两国更加的倾向于接纳文莱,扶持文莱成为东南亚的代言人。

文莱对整个加里曼丹岛宣布吞并,是早晚的事情,反正这个大岛虽然面积庞大,但是除了给文莱控制的石油,以及遍布全岛的木材,别的也没什么——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岛上有铀矿。

金翰圣这次除了到上海来修建大型油库,使得中国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重油储备,还打算寻找华人资本,对文莱的金属矿产开采进行大规模的勘探。

文莱要想富而强,光凭着目前的经济模式是不行的,跟后世一样,光是凭借油气资源以及木材出口,固然能够使文莱暴富,但是想要在东南亚成为一个小型强国,还是力有未逮。

必须发展金属矿藏开采以及提炼,拥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与中国的工业进行互补,才是文莱的出路。

另外,文莱也需要大量的人口来开发这片土地,加上棉兰老并入了文莱,这个大岛少说也能开垦出三四千万亩的上好耕地来。

金翰圣在上海街头看到成批成批的卫国军将士到处乱逛,眼睛都绿了,这些都是好苗子,弄到文莱去,好好培养一下,都是丛林之王。

他太渴望开疆拓土了,光是加里曼丹岛还不够,他希望能够占据整个东南亚,哼,李安生那个混蛋将他一直丢在文莱那个破地方,他也要干点出格的事情,给李安生找点麻烦才行。

军队,他需要大量的军队,光是暗处的雇佣军集团还不够。

中国凭借战胜了沙俄,开始了崛起的第一步,他金翰圣居然不能加入其中,名垂千古,他好恨啊,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怒,他可是将前任文莱苏丹的妻子女儿一大堆都带来了上海,天天颜。射母亲潮。吹女儿,玩了母亲玩女儿,这才让他心中的憋屈要好一点。

他是金翰圣,注定要名垂千古的谋臣,诸葛亮一般的人物,如今只能在文莱默默的发光发热,等同于发配。

他一定要在文莱干出他一番事业来,看李安生那厮会不会重视他,将他调回国内。

不过,在文莱执政的感觉很不错,至少文莱目前国土面积可是比日本都要大上几杯,可惜就是人口少了点,即便联结了摩洛人,还是缺乏大量的人口。

眼下文莱国土上的人才才刚刚超过了四百多万,其中华人连一半都不到。

这些从南方边疆省份出来的娃子们,只不过经历了一场中俄战争,就迅速的成长了起来,要是动员这些省份的贫困人口到文莱去,肯定合适。

还是华人看着亲切,整日对着一干土著,胃口都倒了。

这些将士很懂规矩,虽然在东北参战期间,还参加了扫盲班,学了些字,还懂了些道理,对他们影响更大的还是,思想教育对他们的启发。

他们是军人,体现国家民族的精神,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

于是,走在上海街头,在这个繁华都市,虽然都有些土包子一般的怯生生的,但是他们只是看看,领略着,倒是没有出现刘姥姥进大观园的那份稀罕。

“兄弟们,快,快去码头那边,日本人跟咱们弟兄干起来了。”

几名穿着军装的不知道哪个省份的卫国军士兵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看到身穿灰蒙蒙卫国军军装的就打招呼,管他是哪个省的,只要穿着这军装便是兄弟。

“他姥姥的,小鬼子敢造次?”

“兄弟们,给我走,教训小鬼子去。”

“走啊,兄弟们,打鬼子去。”

他们呼朋引伴,吹口哨的吹口哨,喉咙大的嚷了起来,腿长的四散奔走去报信,眼尖的往卫国军官兵多的地方去找人。

他们用各种方言各种方法,开始迅速的聚敛人手。

哪里知道,他们这一呼百应,迅速的传遍了半个上海。

“什么?我们的卫国军将士给日本人打了?草他姥姥的,干鬼子去。”

“走啊,无法无天了,打小鬼子去。”

就连许多的上海警察、普通市民,都开始迅速的行动了起来。

这还了得?卫国军是北上抗战打俄国佬的,是从战场上回来的英雄,居然给小鬼子欺负,这还了得?

谁都没有料到,就连上海滩那些庸庸碌碌的南方小市民们也开始热血昂扬起来,血性无比。

在上海集散的卫国军有六万多人,在上海滩各个角落闲逛的可是有不少,这一会儿的功夫,就使得大街小巷的交通都有些繁忙起来。

到处都是穿着卫国军军装的官兵在快步疾行着,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地,码头。

不知道的人以为出了什么大乱子,立即将情况向政府汇报,这事情,真是越闹越大了。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三百八十六章 卫国军暴动

第三百八十六章 卫国军暴动

一开始只是一场小冲突罢了,几个日本浪人喝醉了酒,与几个上海市民争执了一番,结果打伤了人,要是以前,只怕伤者便忍忍了,可今时不同往日【。52dzs。】,中国人不再是那么好欺负的。

李安生说的好,帝国主义骑在中国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军队便是让列强保持头脑清醒的保障。

怕什么?中国现在常备军扩张到了六十六个师,加上税警部队、特警部队,总兵力接近百万。

这便是坚强后盾。

于是,路见不平的上海码头工人们一拥而上,将那几个日本浪人揍的连他们爹妈认不出来。

这下好了,日本矮子们有个坏习惯,睚眦必报,打不过就喊大帮的矮子们一起过来。

上百名手持东洋刀的日本浪人涌上街头,见人就砍,很是砍伤了不少路人。

正好有卫国军官兵在场,也有官兵因为劝阻而受伤,这下将卫国军官兵们彻底的惹毛了。

于是,短短的时间之内,就聚集了数百名卫国军将士,一拥而上,这些日本浪人哪里是他们的对手,这些家伙都是从战场上回来的,都学到了一手的杀人功夫。

有十余名砍人砍的最凶的日本浪人直接给打成了肉饼,更多的日本浪人给一个个的揪出来痛打。

被砍伤的卫国军将士刺痛了所有南下卫国军的自尊心,在自己的国土上,他们这些保家卫国的英雄,居然给日本鬼子当街砍伤,真是奇耻大辱。

不知不觉,在东北受到的熏陶深入内心,他们是有尊严的,有无比的荣耀感,不容折辱。

血债血偿,这是东北军一贯的核心理念,无论是谁都要付出代价。

毫无二话,所有日本浪人都给打成残废,直接喊警察来拖走,不管什么领事裁判权,得罪了卫国军,有你好看的。

大队的日本水兵上岸来抢人,日租界的军警也大批出动,但是,事发地点周围,到处都给卫国军包围,短短的几个小时,这里就聚拢了上万名卫国军将士,水泄不通。

不知是谁先挑衅,一场冲突就此毫无征兆的爆发了。

嚣张的军警并没有意识到,卫国军将士的怒火已经给彻底的激发起来,只是一点小小的火星,就能够燃起熊熊大火。

事实上,不管是谁,看到自己生死相依的战友从北方战场上完好无损的退下来,欢天喜地的准备回到家乡大展拳脚,准备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之际,本来应该享受英雄般待遇的战友们,就这样的无辜的倒在了日本军警的枪口前,任凭是谁,都要拿起枪来报复,打死这帮狗日的。

他们不应该倒在这里,这是多么的耻辱啊,他们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的英雄。

卑鄙的日本鬼子,血债血偿

楚国栋、舒建明、陈君、赵一雄、王效丰、吴鸣明,无数的卫国军将士都红了眼,暗暗的念着这几个名字,这几位来自各个省份的兄弟就这么倒在了他们的眼前,停止了呼吸。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军官们都拔出了手枪,给予日本凶手们猛烈的还击。

普通士兵的军械都给封存,只有军官才被允许携带配枪外出,但是,此刻就连随后赶到的几位卫国军军需处长也后悔的肠子都青了,要是没有这条禁令,只怕那几位兄弟就不会死,其他的兄弟也不会受伤。

“来啊,狗*养的,朝我这里开枪啊。”许效栋是个来自广西的彪形大汉,敞开了胸怀,空手向前冲去,他的眼睛通红,仿佛要择人而噬。

死去的吴鸣明是他的好兄弟,他无法忘记两人第一次相识,较为瘦弱的吴鸣明洋溢着热情又得意的笑容,挥舞着拳头,告诉他:我叫吴鸣明,雄鸡一叫天下白的意思,总有一天,我要对得住父母给我取这名字,一鸣惊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