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本草纲目 >

第30章

本草纲目-第30章

小说: 本草纲目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脸上粉刺。用黑牵牛末,调入面脂药中,每日洗搽脸部。
9、一切痈疸,无名肿毒。用黑白牵牛各一合,布包捶碎,加好醋一碗,熬至八成,露一宿,次日五更温服。以大便出脓血为妙。此方名“济世散”。

附方
                                      


旋花

释名旋  、盘根、续筋根、鼓子花、   肠草、美草、天剑草、缠枝牡丹。

气味(花)甘、(根)辛、温、无毒。

主治腹中寒热邪气(用根),脸上黑痣。亦利小便,续筋骨,合刀伤,治丹毒,补劳损,益精气。

附方
                                      

  紫葳

释名凌霄、陵苕、陵时、女葳、茇华、武威、瞿陵、鬼目。

气味(花、根)酸、微寒、无毒。
(茎、叶)苦、平、无毒。

主治1、妇女血崩。用凌霄花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后服四物汤。
2、粪后下血。用凌霄花浸酒,随时饮服。
3、消渴。用凌霄花一两,捣碎,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分二次服下。
4、通身风痒。用凌霄花为末,服一钱,酒送下。
5、大风疠疾。用凌霄五钱,地龙(焙)、僵蚕(炒)、全蝎(炒)各七个,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以出臭汗为效。
6、悲羊疮(满脸满头,温烂成疮,延及两耳,痒而出水)。用凌霄花及叶煎汤,每日搽洗。
7、月经不行。用凌霄花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温酒送下。

附方
                                      

营实墙蘼

释名蔷薇、山棘、牛棘、牛勒、刺花。

气味(营实一即蔷薇子)酸、温、无 毒。
(根)苦、涩、冷、无毒。

主治1、消渴尿多。用蔷薇根一把,水煎,每日服用。
2、小儿尿床。用蔷薇根五钱,煎酒夜饮。
3、口咽痛痒(发声不出)。用蔷薇根皮、射干各一两,甘草(炙)半两,每取二钱,水煎服。
4、口舌糜烂。用蔷薇根,打去土,煮成浓汁,温含口中,冷即吐去。
5、痈肿疖毒。用蔷薇皮交替炙热熨患处。
6、刀伤肿痛。用蔷薇根烧灰,每服一匙,开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7、眼热昏暗。用营实、枸杞子、地肤子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温酒送下。

附方
                                      


月季花

释名月月红、胜春、瘦客、斗雪红。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活血、消肿、敷毒。

附方月季花,也是治妇女月经不调的常用药物。
                                      
                                   栝楼

释名果裸、瓜蒌、天瓜、黄瓜、地楼、泽姑,根名白药、天花粉、瑞雪。

气味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1、痰咳不止。用栝楼仁一两、文蛤七分,共研为末,以浓姜汁调成丸子,如弹子大,噙口中咽汁。又方:熟栝楼十个、明矾二两,共捣成饼,阴干,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汤送下。
2、干咳。用熟栝楼捣烂,加蜜等分,再加白矾一钱,共熬成膏,随时口含回汁。
3、痰喘气急。用栝楼二个、明矾如枣大一块,同烧存性,研细,以熟萝卜蘸食。药尽病除。
4、肺痿咳血。用栝楼五十个(连瓤瓦焙)、乌梅肉五十个(焙过)、杏仁(去皮尖,炒)二十一个,共研为末;另将猪肺一片切薄,掺末一小撮入内,炙熟,冷嚼回下。一天二次。
5、妇女夜热(痰嗽,月经不调,形瘦)。用栝楼仁一两,青黛、香附(童便浸,晒)各一两五钱,共研为末,加蜜调匀,口中噙化。
6、黄疸。用青栝楼焙过,研为末。每取一钱,加水半碗,煎至七成,临睡时服,五更有黄物泻下,即为见效。此方名为“逐黄散”。
7、小便不通,腹胀。用栝楼焙过,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服至病愈为止。
8、久痢。用在熟栝楼一个,煅存性,出火毒后三工业区末。一次服完,温酒送下。
9、吐血。泥封栝楼,煅存性,研为末。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10、屙血。用栝楼一个,烧灰,加赤小豆半两,共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酒送下。
11、咽喉肿痛,不能发声。用栝楼皮、白僵蚕(炒)、甘草(炒)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三钱半,姜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或以棉裹半钱含咽亦可。此方名“发声散”。
12、诸痈发背。用栝楼捣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
13、风疮疥癣。用生栝楼一、二个,打碎、酒泡一日夜,取酒热饮。
14消渴。取大栝楼根(天花粉),去皮,切细,水泡五天,每天换水。五天后取出捣碎,过滤,澄粉,晒干。每服一匙,水化下。一天服三次。亦可将药加入粥中及乳酪中吃下。又方:用栝楼根切薄,炙过,取五两加水五升煮至四升,随意饮服。
15、小儿热病。用栝楼根末半钱,乳汁调服半钱。
16、天泡湿疮。用天花粉、滑石,等分为末,水调搽涂。
17、折伤肿痛。用栝楼根捣烂涂患处,厚布包住,热除,痛即止。

附方
                                      
                                         王瓜

释名土瓜、钩    、老鸦瓜、马瓞瓜、赤雹子、野甜瓜、师姑草、公公须。

气味(根)苦、寒、无毒。
(子)酸、苦、平、无毒。

主治1、小儿发黄。用王瓜根生捣汁,每服三合。服三次即可见效。
2、黄疸变黑。用王瓜根捣汁,清晨温服一小升,午刻黄水从小便排出。如未排出,可再次服药。
3、小便不通。用王瓜根捣汁,稍加水,以竹筒海外侨胞药入尿道。
4、大便不通。用上方吹入肛门内。
乳汁不下。用王瓜根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5、乳汁不下。用王瓜根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6、月经不利(小腹胀痛、带下或一月两次月经)。用王瓜根、芍药、桂枝   虫各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土瓜根散”。
7、反胃吐食。用王瓜烧存性,取一钱加枣肉、平胃散二钱,酒送下。
8、筋骨痛。用王瓜子炒开口,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9、大肠下血。用王瓜一两(烧存性)、地黄二两、黄连半两,黄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米汤冲服三十丸。

附方
                                      
                                         葛

释名鸡齐、鹿藿、黄斤。

气味(根)甘、辛、平、无毒。

主治1、伤寒(初觉头痛,内热脉洪)。用葛根四两,加水两升、豉一繁荣昌盛,同煮成半升服。加生姜汁更好。
2、烦躁热渴。用葛粉四两,拌入泡过粟米一夜的水中,煮熟,加米汤同服。
3、心热吐血。用生葛根捣汁半升,一次服完。
4、热毒下血。用生葛根二斤,捣汁一升,加藕一升服下。
5、酒醉不醒。饮生葛根汁二升便愈。
6、疖子初起。用葛蔓烧灰,水调敷涂。

附方
                                      
                                      天门冬

释名亦名门冬、颠勒、颠棘、天棘、万岁藤。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1、肺痿咳嗽,吐涎,回燥而不渴。用生天门冬捣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苑四合,浓煎成丸子。每服一丸,如杏仁大。一天服三次。
2、肺劳风热。用天门冬(去皮、心)煮食,或查干为末,加蜜做成丸子服下。
3、风颠发作(耳如蝉鸣,两胁牵痛)。用天门冬(去心、皮),晒干,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宜久服。
4、小肠偏坠。用天门冬三钱、乌药五钱,水煎服。
5、痈疽。用天门冬三、五两,洗 净,捣细,以好酒 滤取汁,一次服下。未效,可再次 服药,必愈。

附方
                                      
                                      百部

释名婆妇草、野天门冬。

气味(根)甘、微温、无毒。

主治1、咳嗽。用百部根泡酒,每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又方:用百部、生姜,各捣汁,等分,取二合煎服。又方:用百部藤根捣自然汁,加蜜等分,以沸汤煎成膏,噙咽。
2、遍身黄肿。用新鲜百部根,洗 净,捣烂,敷脐上,以糯米饭半升,拌水酒半合,揉软,盖在药上,外用布包好。一、二天之后,口内有酒气,水从小便出,肿亦渐消。
3、熏衣虱。和百部、秦艽,共研为末,烧烟熏衣,虱自落 。用上两药煮汤洗亦可。

附方
                                      
                                    何首乌

释名交藤、夜合、地精、陈知白、马肝厂、桃柳藤、九真藤、赤葛、疮帚、红内消。

气味(根)苦、涩、微温、无毒。

主治1、骨软风疾(腰膝疼痛,遍身瘙痒,行步困难)。用何首乌(以有花纹者为最好)、牛膝各一斤,同在好酒中泡七夜,取出晒干,捣烂,加枣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心服,酒送下。
2、皮里作痛(不知痛在何处)。用何首乌末,姜汁调成膏涂搽,搽后用布包住,以火烘鞋底熨按。
3、自汗不止。用何首乌末,调唾液,封脐上。
4、肠风下血。用何道乌二两,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5、破伤血出。用何道乌末敷上即止。有特效。
6、瘰疬结核(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者皆可治),用何首乌根洗净,每日生嚼,并取叶捣烂涂患处。
7、痈疽毒疮。用何首乌不限量,在文武火上熬煎,加酒等量,再煎开几次后,存酒,随时饮用;取药渣焙干,研为末,以酒煮面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病愈后,药可常服。
8、大风疠疾。用何首乌(以大而有花纹者为好)一斤,泡淘米水中七天,反复蒸、晒数次,加胡麻四两,再蒸再晒,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9、疥癣。用何首乌、区叶等分,水煎浓汤洗 浴,可以解痛、生肌肉。用何首乌茎、叶煎汤洗浴,也有效。

附方

萆解

释名赤节、百枝、竹木、白菝葜。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1、腰脚痹软。用萆解二十四分、杜仲八分,一起捣烂、筛过。每天清晨用温酒冲服一匙。忌食牛肉。
2、小便频数。用川萆解一斤,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盐酒送下。
3、白浊(漩面如油,澄下如膏)。用萆解、石菖蒲、益智仁、乌药等分,每服四钱,加水一碗、盐一小撮,煎至七成,饭前温服。一天服一次,盐酒送下。
4、肠风痔漏。用萆解、贯众(去土),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如圣散”。
5、头痛发汗。用萆解、旋复花、虎头骨(酥、炙)等分为末。将发病时,以温酒送服二钱,暖卧取汗即愈。

附方
                                      
                                      天门冬

释名亦名门冬、颠勒、颠棘、天棘、万岁藤。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1、肺痿咳嗽,吐涎,回燥而不渴。用生天门冬捣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苑四合,浓煎成丸子。每服一丸,如杏仁大。一天服三次。
2、肺劳风热。用天门冬(去皮、心)煮食,或查干为末,加蜜做成丸子服下。
3、风颠发作(耳如蝉鸣,两胁牵痛)。用天门冬(去心、皮),晒干,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宜久服。
4、小肠偏坠。用天门冬三钱、乌药五钱,水煎服。
5、痈疽。用天门冬三、五两,洗 净,捣细,以好酒 滤取汁,一次服下。未效,可再次 服药,必愈。

附方

  土茯苓

释名土萆解、刺猪苓、山猪粪、草禹余粮、仙遗粮、冷饭团、硬饭、山地栗。

气味(根)甘、淡、平、无毒。

主治1、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2、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四两、四物汤一两、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
3、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附方

  白蔹

释名白草、白根、兔核、猫儿卵、昆仑。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1、疔疮初起。用水调白蔹末涂搽。
2、一切痈肿。用白蔹、赤小豆、网草,共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