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南明朝那些事 >

第61章

南明朝那些事-第61章

小说: 南明朝那些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桃源短暂休整后,卢明臣率水军继续前进,直趋常德。

而此时常德的防御,早在5月10日,就得到“全面强化”。

统帅常德守军的,是大清军政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苏克萨哈(日后康熙朝的四大辅政大臣之一)。

在具体的作战方式上,苏克萨哈决定向曾经的老对手李定国同志虚心学习,不搞被动防御,而是——且看下文!

5月23日深夜,准备夜袭常德的卢明臣部,刚到城下,就昏头涨脑地钻进了苏克萨哈精心设计好的埋伏圈。

激战到次日中午,没有得到陆军支援,且又被围起来狠扁的南明水军,几乎全部覆灭,主帅卢明臣同志,也不幸以身殉职。

清军在常德获胜后,再接再厉,趁胜加强了辰州方面的防务。

刘文秀见状,认为事已不可为,便将军队撤回贵州,以图再举。

本已对刘文秀不满的孙可望,根本不打算再给其“东山再起”的机会。闻此兵败,马上再次解除了其兵权,赶回昆明“闲住”。

孙可望集团这边的“迟滞不达”,到最后又不了了之,可苦了在长江中“遥望南天,翘首企盼”的张名振。

就在李定国刚刚挺进广东前夕,张名振已领着他的“大明海军”,开始了艰难的长江之役!

战役之始,正为缺少引路人而寝食难安的张名振,却意外地得到了“好向导”。

这个“好向导”就是“大明智慧之神”刘伯温的后裔——刘孔昭。

在前面讲的南明朝那些事中,刘孔昭绝对够得上一个标准的“跳梁小丑”。

在弘光朝的名利场中,这个“小丑”不停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以自己无与伦比的滑稽表演,为我们的故事增添了许多浓烈的悲喜色彩。

但真实的历史,就是如此地立体和丰富,在南明已快成为一抹夕阳的时候,孔昭同志却像一个追日的夸父,带着儿子,穿越生死封锁线,自觉自愿地跑到张名振军中效力。

1654年1月17日,张名振、刘孔昭、张煌言率领“大明海军”分批进入长江,冲过狼山、福山、江阴、清江等清军江防汛地,四天后即到达离京口(即镇江)只有“一水间”的瓜洲。

按捺不住激动心情的张名振,终于在镇江金山发起了首次登陆战,并一举成功。

“脱手斩得小楼兰”后,张名振与刘孔昭、张煌言登临镇汇金山寺,在这曾经发生过梁红玉擂鼓战金兵的地方,三人眺望浩瀚长江,遥祭苍茫孝陵,不禁泪下沾襟。

两百多年前,洪武爷在此挥师北伐、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何等雄壮!

两百多年后,胡虏再来,中原沦陷、神州陆沉,又何等悲凉!

在万千感慨中,张名振挥毫泼墨,写下了《接济秦藩师泊金山遥拜孝陵有感而赋》。

“十年横海一孤臣,佳气钟山望里真。鹑首义旗方出楚,燕云羽檄已通闽。王师桴鼓心肝噎,父老壶浆涕泪亲。南望孝陵兵缟素,会看大纛祃龙津。”

张名振等在金山停留数日,以待上游“秦藩”出兵会师的消息,无奈杳如黄鹤。

而清江南总督马国柱所派的各路援军,正急匆匆地向这边赶来。

见军队孤悬江中,久留不宜,张名振只得挥师东下。

东下途中,在扬州府属的吕四场,张名振率军再次发起登陆战,击败了防守清军、缴获了大批物资。

尔后,从容返回崇明岛休整一个月后,在3月29日,张名振再次率部,二进长江。

这一次,他带来的兵更多,光运兵船就达六百多艘;西进的地域也更深,直达了距南京仅数公里的仪真。

但和第一次一样,他仍设有见到“秦藩”的一兵一卒。

对“秦藩”感到隐隐约约的失望后,返回崇明的张名振,转而把希望寄托在国姓爷郑成功的身上。

5月18日,张名振带着少数军队南下,先到温州买米七船。

然后他南下闽海,到厦门面见郑成功,要求其提供兵员、火药、器械等方面的支持。

在谈判中已经悟出“战与和”关系的郑成功,为了以战促和,对张名振的“有理要求”,没有拒绝。

他派大将陈辉统水兵五千、陆兵一万、大船近百艘随之北上,这让张名振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但笑容并没有持续多久!

在船队起航后,陈辉便在其船上升起大纛,俨然以主帅自居。

见状,名振同志便要求其降下大纛,陈辉执意不从,两人因此于濠头分裂。

分裂后,陈辉率所部南下,独自行动,让张名振再次成为孤军独旅!

十二月,张名振、张煌言等率所部战船四百艘,第三次进入长江。

此次,比前两次又深入一步,十八日即到达南京上元县境的朱家嘴,焚掳了多艘江西粮船。

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张名振的“大明海军”,在江苏、安徽的长江江面上走走停停、往来穿梭,不断探听着“秦藩”军队的消息。

直到粮食无法补给后,张名振才茫然若失地退出长江。

常德、长冮之役在悄无声息中落幕,标志着南明在这场生死大角逐中,将无缘再创东晋淝水之战,南宋釆石之战的胜利辉煌了。

历史是大方的,也是小气的,机会一旦错过,将来的“卷案下课”,不可避免。

在这场横跨东西、纵跃南北的大会战中,南明,更象一辆五马拉的大车。李定国、张名振一心一意,郑成功三心二意,孙可望别有心意,刘文秀有心无意,各有各想,各出各力!

相反,对立面的清朝,倒是同心协力,步调一致,故终在这次大会战中,迎风向雨,笑傲江湖!

在本章的最后,让我再来交待一下两位会战重要参予者的人生归宿吧!

张名振,在退出长江后,为寻找落脚点,再一次占领舟山群岛。

但让他大失所望的是,此时的舟山,早已是人去岛空。居民不是被万恶的清政府屠杀,就是强制内迁,偌大的岛上,仅剩六户人家。

气急怨恨加上奔波劳碌,张名振一病不起,不久便在灰心失望中,黯然辞世。

他死后,部下由张煌言统领,继续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

钱谦益,在得到姚志卓飞报后,与夫人柳如是一同慷慨解囊,秘密在山区组织起一支五百人的抗清武装。

在得知张各振进入长江时,这支武装即在姚志卓的率领下,穿山越水,投身其间,为之联络引路、筹备粮草……

当会战失败,一切抱负无法施展中时,钱谦益剩下的,只有书宅私和书本。

他一面痛定思痛,在书本中抒发无尽的悔恨与故国情思;一面校勘群书,保存传统文化中点点菁华。

1664年(康熙三年),钱谦益病故,享年八十二岁。

150年后,从国家绝密资科知悉钱谦益“首鼠两端”的乾隆帝,勃然大怒,点名将这位文化大师列入《贰臣传》的乙编,并做诗挖苦他“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还嗤之为“有才无形之人”,下令在全国封杀其所有著作。

即使在修集大成的《四库全书》时,钱谦益的著作,也被排斥在外,书中凡涉及钱谦益名字者,或改或删。

直到在全国人民前,彻底揭露出钱谦益的“丑恶嘴脸”后,乾隆帝方吿罢休。

又过了100多年,清王朝被推翻,钱谦益的著述,终重见天日,再次成为我国文化史上一朵炫丽盛开的奇葩。

第三十二章 伤逝

十八先生案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这是一首“藏否人性、评论人生”的哲理诗。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真正能对一人一生作出完整全面评价的,既不是其一时的真善美,也不时其一事的假丑恶,而是那永恒流淌的时间之河……

有的人今天善良可爱,明天却邪恶可憎……

有的人在此可亲可敬,到彼却遭人唾弃……

有的人恶贯满盈,但死到临头,却感动世界……

在我们前面的故事中,这类“双面人”比比皆是,马士英、朱大典、李成栋、郑成功、刘孔昭……

也许正因为如此,人类的历史,才如此百态杂陈、百转千回。

孙可望,最终也“不能免疫”地成为了一个这样的“双面人”。

在刚到云南的三年创业期内,他曾经殚精竭虑、小心翼翼、勤勤恳恳,最终在这块彩云之南的神奇土地上,打造出一个欣欣向荣的政权!

但就在他事业一步步迈向颠峰,成为万众瞩目的“民族救星”时,其人生轨迹,开始逆转。

由“盟主”而“秦王”,由“秦王”而“国主”,一步步权力攀升,一步步威福自操,让他不可避免地体会到权力的强大和快感。

怕失掉所有的,想得到更多的,在权力的诱惑下,孙可望曾不止一次,目光复杂地向安龙张望。

“上有所好,下则媚之”,在孙可望集团内部,很快便“诞生”了以兵部尚书任僎为首的“劝进派”。

“劝进派”们为了自已的幸福,向社会大声疾呼:“明运己终,事不可为”,要求永历帝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早日“禅位”给孙可望。

除了喊口号,“劝进派”还搞出不少“祥瑞”的猫腻,为自已的理论宣传,提供“具体素材”。

其中的“星术大师”方于宣,就编出一套“帝星明于井度,天命在秦”的“美丽谎言”。

后来,连永历帝身边两个最亲近的人——“办公室主任”马吉翔和“保卫部主任”庞天寿,也非常“自觉”地加入到“劝进派”中,为劝进事业添砖加瓦!

在多种劝进势力的拥戴下,孙可望越来越想把自已由“打工仔”变成“东家”,把对天下的“使用权”,变为“所有权”。

但考虑到自已一旦称帝,就会授人以柄,外面的李定国、郑成功,甚至万恶的清政府,都有可能“名正言顺”地讨伐自已,孙可望感到进退维谷。

“革命尚末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最终,孙可望还是“很明智”地把称帝这件事,暂时后放。

但他这很“有厘头”一番炒作,可把永历帝吓得够呛。

永历帝非常清楚,一旦小孙同志称帝,自己失去的,决不仅仅是政治生命……

人都有自保之心,何况对自身安全高度敏感、对个人生命高度重视的皇帝。

要自保,找外援,自已已没有多少力量的永历帝及其亲信,在对周边外援的兵力、能力、人品、与孙可望的关系等因素综合分析后,把外援的希望,寄托在了“思想比较单纯,能力比较突出,跟孙可望关系特别不好”的李定国身上。

随之,以首席大学士吴贞毓任组长的“引李入卫工作组”秘密成立,并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地下联络工作。

在这个“工作组”中,除吴组长外,还有张福禄、全为国、张镌、徐极等二十多核心成员。

这些成员,有大臣、有太监,大家都为了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当然,这个奋斗目标,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

说简单,是因为对于现在的李定国而言,一道“措词恳切、感天动地”的密旨,就可以把他引得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说不简单,是因为要顺利引来李定国,必须迈过两道坎。

第一道坎是“选人”,即必须派出一个忠诚可靠的信使,越过千山万水的距离,经过兵荒马乱的考验,把皇帝的密旨,准确、安全、快捷地送到李定国同志的手中。

第二道坎是“保密”,就是这项工作,要慎之又慎、密之又密,千万不能露出一星半点的风声。否则,工作组将全盘皆输,成员将全军覆灭。

不用吴组长操心,工作组成员之一的林青阳,就自告奋勇地承担起“送旨”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为把这件事做得更巧更妙,林青阳以“请假葬亲”为名,身藏密旨,于1652年底启程,前往李定国军中。

此时的李定国,正在肇庆战场与清军厮杀,接到永历帝的密旨后,异常冷静,认为“兹事体大,需从长计议”。

他把林信使留在军中,以待时机!

“引李入卫工作组”从冬等到春,又从春等到夏,还未见“佳音”回报,焦急万分的他们,再一次派了密使携密旨前往。

为防泄密,在派密使时,永历帝把早已吃里扒外的马吉翔,调到南宁当官。

这一次永历帝的密使,又不辱使命地来到新会战场上李定国的军中,把密旨庄严交到其手中。

这一次密旨,言辞比上次更悲切,感情比上次更哀伤,效果比上次更煽情!

以致于李定国看后,竟感动得“哽噎无语,泪如雨下”。

他冒着泄密的危险,给吴组长回了一封信,表示自已“宁负友(孙可望)不负君,在打下广东后,即接驾返粤。”

永历帝及工作组成员们,在接到李定国的回信后,一颗颗悬着的心,暂时又落回到肚子里。

但任何事情,都可能在时间的长河里发生变化,“引李入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