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卧龙助理-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还敢起兵造反不成。”
庞统最后那一句话,令方绍心中不由得一震。
先前方绍推想到关羽可能会跟他们逆着干,但他却从未想过关羽会“造反”,假设这位坐镇荆州十年的大将军果真拥兵自重,割据一方,那对大汉国来说,还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最后要的是,关羽所据之地可是荆州,那是荆襄士人的根基所在,如果失去此地,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实难想像。
正当方绍心中忧虑之时,诸葛亮却很肯定的说道:“云长虽有几分傲慢自大,但要说他敢起兵造反,那却绝无可能。说到底云长乃重义之人,他之所以要这般争,无非也是想确保自己的权位,但若让他背弃先帝,我料绝无可能。”
诸葛亮的分析打消了方绍心头的顾虑,孔明说得没错,关羽绝不是那样的人。
如果关羽会造反,那当年他就不会放弃曹操的诸般厚待,不远千里的去投还无尺寸之地的刘备了。
确切的说,关羽争得甚至并不是什么权位,而是一口气。
“关将军造反或许没有可能,但以关将军在国中的影响力,如果他执意要立齐王为帝,而我们却又要强立楚王为帝,这之中必然会有一番斗争,就算最后胜利的是我们,关将军被迫让步了,只怕也会造成国中人心分裂,于大局而言,只怕未必是一件好事。”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稳定对于大汉国来说,应该是至关重要之事,这也正是方绍所担忧之处。
诸葛亮沉思再三:“中正言之有理,这个时候我们内部纷争,只会给外敌可趁之机。这样吧,我们就先派一人前往荆州,与关将军陈明利害,如果能说服他改口最好,若不然的话,就再做打算。”
诸葛亮的意见,方绍与庞统尽皆赞成,于是,三人商议之下,便决定派费祎以巡察诸州为名前往荆州去见关羽。
因是费祎早年出使东吴,曾在荆州逗留过一段时间,期间颇得关羽的赏识,所以这一次才会被选中做说客。
…………
汉国之中暗流涌动,元气大伤的魏国,此刻却在趁机的舔抚着伤口。
汉、吴二国撤兵之后,曹操总算可以缓一口气。
东南吴军撤归淮南,下邳之围遂解,曹操便将曹植和他的叔叔曹洪尽皆贬为庶民,并发配海疆煮盐。而率三千骑兵解东南之围的曹真则大受曹操赏识,以车骑将军,假节钺的身份统青徐之兵,驻防魏国东南。
不久之后,大将军夏侯惇病逝,曹操伤痛之余,令升曹仁为大将军,令其驻于洛阳,应对西南之敌,同时,曹真则又被升为骠骑将军,成为魏军的第二号人物。
河北方面,由于汉军的撤退带走了近二十万的河北之民,使得邺城以北不少郡县成了无人区,曹操便升夏侯尚为车骑将军,令其迁河南八万百姓入河北屯田,并令其统帅河北之兵,以应对来自北部的威胁。
魏国总算是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而汉国虽然退兵,但在这一场战争中也获益良多,不但攻取了幽并二州,还夺取冀北数个郡,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二十万宝贵的人口资源。
最郁闷的当属东吴,徐州之战,堂堂二十万大军,竟然耐何不了区区一座下邳城,最后彭城一战还损兵折将数万之众,最后不得不选择灰溜溜的退兵。
这一战,消耗钱粮无数,战死病死的将士近四万之众,最后却徒劳无功,反倒似帮汉国做了嫁衣,这让回到建业后的孙权十分之不爽。
入秋之后,魏国的使臣蒋干忽至。
蒋干此来不是兴师问罪,而是为孙权带来了曹操的问候与致意,并且带来了许多贵重的厚礼,这让孙权多少感到有点意外。
正式的会谈结束后,诸臣退散,大殿之中,只余下蒋干与孙权。
“曹公的三个心爱的儿子,一个死,一个入牢,一个被贬为庶民,真真是可惜呀,但不知曹公百年之后,还有谁能来继承他的基业呢。”面对着蒋干的谦恭,孙权颇有些自得,专门提及曹操的伤心事,言语中多有讽刺之意。
蒋干面色依旧淡然,微微笑道:“我家陛下有二十几个儿子,自然不用担心大魏后继无人,有劳大王惦念了,其实大王现在应该担心自己才是。”
蒋干忽然改了口锋,孙权神色微变,呵呵笑道:“本王虽不才,但家业越做越大,身体也健朗如初,实在不知该担心什么。”
孙权的话中仍充满了讽意,那意思是我孙权正当壮年,你曹操却不但是身体日差,疆土还日益为我侵夺,你有什么资格担心我。
蒋干却冷笑了一声:“当年战国之时,齐国强盛,屡屡侵夺其余五国之土地,亦是风光一时,但后来不出数年,便与其余五国一样,均为暴秦所灭,前车之鉴,大王岂有不闻?”
孙权何等的聪明,一听蒋干这一席话,但知他暗有所指,遂是冷冷道:“蒋先来是话中有话啊,看来先生此番来我东吴,必然另有用意,不妨直说,何必吞吞吐吐。”
蒋干的表情愈发的自若,笑道:“大王果然眼光锐利,不错,干此番出使,确实是奉了我家陛下的密旨,其实是想请大王南面称帝,从此我魏吴两家联盟和好,共灭刘汉,将来我两国以淮河秦岭为界,中分天下,从此世代友好。”
这一席话着实令孙权听了一惊,不过,也并非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曹魏现下所面临的困境,试图与他东吴修好,共抗汉国也是情理之中。
孙权嘴角一扬,冷笑道:“当年曹公可是恨本王入骨,而今竟然这般大度,真是意想不到啊。”
“此一时彼一时,当年魏国强盛,一统天下只是举手之间的事,换作是吴王,也会做同样的事情。”蒋干倒是回答的很坦然。
孙权收敛了几分鄙视,饶有兴致的问道:“既是如此,那本王倒要问问,曹公让我放弃与刘汉十余年间联盟,反而与他结盟,这其中又能有什么好处吗?”
“大王问得好。”蒋干突然间神色肃厉起来,“大王的好处就是孙氏三代苦心经营的江山社稷,最后不会被刘汉所吞灭。”
此言一出,孙权脸色立变。
不等孙权回应,蒋干接着又道:“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将来汉国若是灭了我魏国,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大王的吴国,这是毫无疑问的。而汉国据有荆州,对吴国又有上游之利,到时候东南两路同时用兵,灭吴只是眨眼之间的事情,所以说,到了这个时候,汉国才是大王最大的威胁,而我魏国根本已无力再危及大王的江山。”
孙权耐心的听他把话说完,却又冷笑道:“你也说了,天无二日,汉国灭魏之后,必会入侵我东吴。那么假设本王与曹公联盟灭了汉国,那么谁又能保证曹公不会转眼撕破脸皮,同样来侵灭我东吴呢。”
蒋干淡笑一声,不紧不慢道:“汉国对东吴有上游之势,所以其可以从容的灭吴。但若魏吴联手灭汉,到时则大王可据有江淮秦岭一线,地利尽为大王所有,到时候就算魏国灭吴之心,只怕也灭吴之力。所以,干保证不了将来灭汉之后,魏国会不会入侵吴国,但干能保证的是,即使魏国毁约侵吴,大王也足以据险自保,大王的江山社稷自然也就稳如泰山。”
这一席话后,孙权的心头呯然一动。
第三卷 争雄 第四百零三章 妥协?还是坚持?
蒋干说得不错,如果东吴能据有江淮和秦岭,将东南连成一线,则即使将来不能进据中原,一统天下,但依仗地利据险自守,也能保住这半壁江山永存。
倘若与汉联盟,则荆州永远不能占有,不占荆州则不但无法全据江淮,更无法占有益州,据有秦岭。而将来灭魏之后,汉国可以凭借着荆州的上游之势,顺流而下轻而易举的进击东吴。
这样看来,汉国的威胁,确实要比魏国要大。
只是,如今刘备势大,天下诸州已得大半,以刘备枭雄之姿,倘若自己背弃旧盟,倘若惹怒了刘备,令其改变策略,先行顺江东下攻打东吴却当如何是好。
“呵呵,魏使远道而来,想必也累了,还是先回馆驿休息吧,本王已命人送去美人酒食,魏使好好享用便是。”
孙权并没有回应蒋干的“好意”,而是委婉的下了逐客令。
蒋干也知道如此大事,孙权未必能马上就做出决断,遂起身道:“干方所才所言,乃是贵我两国双赢之策,还请吴王好好权衡一下吧,干先告退了。”
送走了蒋干,当晚孙权辗转难眠,琢磨了一夜尚未能决断,次日一早,便将张昭、顾雍亲信重臣唤入王府中商议。
当孙权将蒋干的密言道与二人时,这两个江东谋臣却并无多少惊讶,张昭抚须道:“曹操此谋早在老臣的意料之中,他这是想借我东吴以抗刘汉呀,大王莫要中了曹操的计策。”
看起来张昭是持某种反对态度的,不过,顾雍却道:“曹操虽有此用意,但依臣之见,那蒋干所言也未必没有道理,以刘玄德的野心,灭魏之后,他的下一个目标必定是东吴无疑,而若我们不全据长江,又岂能是刘玄德的对手。”
孙权眼睛一亮:“元叹的意思,是要本王绝汉联魏了?”
顾雍又道:“如今汉国强大,且和我国表面上是联盟,若就此背盟联魏,正好给了汉国口实。雍的意思时,大王可先称帝,与刘备和曹操平起平坐,既与魏国联盟,也不与汉国联盟,中间观望便可。待两国战事再起,荆州兵力尽数北调之时,陛下再发兵西起,趁势夺取荆州,而后再西取巴蜀,全据长江。”
作为江东士族的代表,全据长江一向是顾雍向孙权力陈的国策。
先前鲁肃在时,顾雍的意见尚被压制,前不久鲁肃病逝,孙权则开始倾向于顾雍之策,如今蒋干的到访,其实也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孙权当即道:“元叹深合本王之意,荆州乃我东吴根本所在,无论如何也必须取得。如今子敬既去,本王已准备升吕子明为大都督,令其督柴桑之兵,一旦时机成熟,就西进夺取荆州。”
这时,张昭却忧虑道:“元叹之策固然不错,但那刘玄德乃枭雄,倘若大王作出诸般举动激怒了此人,令其兵锋指向我东吴,而介时魏国又坐山观虎斗,那以我东吴现下的实力,未必是汉国的对手呀。”
张昭是在怕刘备,没错,就是在怕。
不过,当世之中,又有几人不怕刘备呢,即使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曹操,此刻怕也是对刘备忌惮不已吧。
张昭的话令孙权陷入了沉默,刚刚激起的兴奋现在又消沉了下来,很显然,他也怕刘备。
尽管对于这个当年曾经低声下气的跑到建业来求自己的“大耳贼”,孙权从来都看起来怀有着不屑,但其实,自荆州之战的那一次失利后,孙权的心中就对刘备怀有着某种畏惧。
当然,除了畏惧,还有仇恨。
仇恨促使他想复仇,但畏惧却又令他不敢轻举妄动,这么多年来,孙权就是在这两股情绪的旋涡中经受折磨,现在同样也是。
顾雍也不敢进一步坚持自己的意见,因为他本身并不俱备天下绝顶谋士才拥的,那对自己计策的绝对自信,充其量,他顾雍仅仅只是一个一流的政客而已。
殿室之中,静寂无声,君臣三人,一齐陷入了沉思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一名侍官匆匆而入的脚步声打乱了这静寂的气氛。
侍官将一封由柴桑发来的紧急情报呈于案前,孙权展开来一看,整个人立时一震,双眼之中精光吐露,眉宇间迸发着从未有过的神采。
“刘备死了,刘备死了,哈哈哈——”
孙权将那情报往案上一掉,仰天哈哈大笑起来,他笑得是何等的得意,何等的畅快,这般笑容,就算是当年得知赤壁之战大胜的消息时也未曾有过。
张顾二人见得孙权此等言行,不由得也吃了一惊,二人赶忙起身上前,将案上的那封信拾起细看,于是,二人的脸上也不禁涌起惊喜之色。
此刻东吴君臣三人,真有点弹冠相庆的幸灾乐祸的样,很显然,刘备就像是一根肉刺一样,这么多年来一直深深的刺入东吴君臣的心头,今天,这根肉刺终于拔掉了,他们又如何能不欣喜若狂。
笑声收止,孙权傲然道:“刘备一死,本王再无忌惮,元叹,就依你之策而行吧。”
…………
秋风飒爽,凉风习习,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不过,关中地区的粮食供给却并不容乐观。
由方绍从河北迁回的二十万百姓,极大的充实了关中的人口,再加上这些年陆续从别州迁来的人,整个关中腹地人口总数已经接近七十万。
七十万人口,放在两汉繁盛的时代,甚至还不及长安、宛、邺等大都市的人口总量,但在这个战乱的时代,七十万人口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不过,由于之前的战争,使得关中储粮消耗几近,而前线的府兵未能及时回乡收割,又导致今年的粮食收成有所减产。同时,新迁到的二十万人口,虽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