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风暴 >

第315章

明末风暴-第315章

小说: 明末风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个冲出营帐还衣裳不整的蒙人,面对的就是一排子弹,近距离内虎卫丙型火枪快速射击的优势被彻底发挥出来,而且蒙人只剩余不足六百,虎卫人数却多达两千,这可以说是虎卫第一次在战场上取得了绝对的人数优势,虽然只是局部优势,却足以让他们迅速结束战斗了。

“怎么回事?”

中间大帐中的恩格图最初时还以为是自己部下摆弄缴获来的明人火枪走火,但立刻发现不对,他大叫着冲出营寨,迎面正碰上了石泰。

瘦小的石泰并不知道身前这个高壮魁梧的蒙人就是敌人的首领,他举起火枪对着恩格图便是一枪。弹子击中了恩格图,但没有命中要害,恩格图手中只有一柄腰刀,他厉喝着就扑向了石泰。两人相距只有不到五米,这个扑击也就是瞬间的事情,石泰甚至连给火枪套上刺刀的时间都没有。

好在他身手敏捷,一个翻滚,便直接从恩格图的肋下扑了过去,恩格图刀落了空,只觉得身上被火枪击中处传来冰冷的感觉,倒没有几分痛,他又是一声大叫,向着另一个虎卫冲去。

他面目狰狞,又是杀人杀惯了,因此自然有一股杀气逼来。虎卫当中并不是人人都上过战阵,也不是人人都有足够的勇气,他扑向的那个虎卫原本枪中装好了子弹,吓得却忘了开枪,只是连连后退,恩格图一刀劈下。他本能地举枪去挡,手中枪硬吃了这一刀。震得他双臂发麻,险些将火枪扔掉。

恩格图还要回刀,背后又是一声火枪响,周英大步走了过来,一枪命中了他的后心。恩格图颤巍巍地转过身,看着周英,似乎想说什么,但什么都没说出来,便仆倒在了地上。

“胆小鬼!”

周英对着那方才连连后退的虎卫吼了一声,那虎卫打了个激灵。这才回过神来。哭丧着脸道:“队正,我……我……”

“如果不想脱了这身虎卫军装,就跟我杀敌去!”周英厉喝。

突袭出奇地顺利,蒙人的防备终究是有些懈怠,他们主要防备的也是来自城中的偷袭。因此。只是五六分钟之后,整座营寨再无任何反抗,而杜至善也笑嘻嘻地跑了过来:“团正,马全找到了!”

蒙人的马就在他们的营寨当中,因此三千余匹战马,尽数落入了虎卫之手。得到这个消息,顾家明大喜:“好,接下来……咦?”

他猛然抬起头,望着下一座建虏营寨。露出惊讶的神情。

因为那座建虏营寨这时,也乱成了一团!

“那是……营啸?”顾家明想起这一个词。

此时军队之中,营啸是最为可怕的事情之一,因为夜深人静之时,可能一个陷入恶梦的士兵一声惊吓,便弄得高度紧张的己军乱成一团自相残杀。顾家明的猜测没有错。紧邻着蒙军正红旗的,是一座由少数建虏看护的汉军军营,这些汉军大多都是京畿高起潜的败兵,其中甚至也有一些原登莱卫的士兵。这边枪声一响,那边便起了营啸,整座五千余人的军营,已经乱成一团!

“虎卫来了,虎卫来了!”

那些投降的登莱兵,自然知道最善于夜战的会是谁,他们乱嚷嚷着,抢夺武器乘乱混出军营,也有人乘机四处纵火,顿时整个营寨火光冲天,分外热闹。

建虏信不过蒙人与汉人,所以将他们放在最偏远之处,因此这边一乱起来,他们一时间来不及派人察看。而且夜间派人来只能增加混乱,甚至使得自己的营寨也乱起来,故此建虏各营都传出将令,喝令坚守本阵不可随意走动。

汉营的骚乱持续了足有小半个时辰,眼见着渐渐平息下来,汉营的士兵或逃散或自相残杀,这时冷静下来相互观看,人数只怕连一半都不剩了。

这边一块,正是岳托本人所督管之所,听得乱成一团,他勒令各军休要出来,原本响声是从蒙军正红旗的营地里闹出来的,可后来汉军营中的响动更大,所以岳托猜想,应该是汉军营发生营啸,离得最近的蒙军正红旗也跟着乱起,但恩格图收拾起乱兵,然后便赶去弹压。

一定是如此的……

他在心中如此安慰自己,但随即发生的事情,让他完全陷入不解当中。

不知多少匹战马,被五到六匹一组拴在一起,突然在各军营前乱窜,因为是深夜,岗哨看到的只是马的影子,听得奔腾的马蹄声,也不知道是敌袭还是怎么回事。反正马若是靠近,便被乱箭或排枪射死。

哪儿来的这么多马?

就是到了这个时候,岳托也不相信恩格图的蒙军正红旗彻底完了。毕竟他是知道蒙军正红旗的战斗力的,在他想来,除非出现十倍于之的明军,否则根本不可能一击便将蒙军正红旗摧毁,甚至连个逃出来报信的都没有。

他并不知道,倒是有人逃出来报信,可是虎卫一进入营寨便夺了马棚,故此那人只能步行,所以一时半会还无法把消息传到他这里来。

就在这让建虏昏头转向的疑惑之中,顾家明已经骑上了缴获的马,向着济南城进发。他们只有两千人,还多出千余匹马,就干脆被用来将局势搅得更乱。

这多少让顾家明觉得有些可惜。

第八卷四四零、天下骁勇雄中雄(一)

城外的躁动,城内当然也听得到,特别是汉军营中冲天得起的火光,让城里的人很是兴奋了一回。

“定是援军,定是朝廷派来的援军!”

“起自西北,是德州来的援军!”

“济南有救了!”

城头上观望的官员、将士,都忍不住交头接耳低声谈论,夜里大伙都看不见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形,因此只能瞎错。

张秉文匆匆赶上城,他原本已经睡下,接到消息这才过来,跟随他来的还有一队登莱兵。

“张公,看情形,是援军来了!”

分守西城只是在城下找了个窝棚睡着的宋学朱满脸喜色地过来道,张秉文却没有多少欢喜:“小心戒备,防止是建虏诈城!”

听得这话,宋学朱悚然:“张公以为可能是建虏使诈?”

“兵者诡道,建虏能成朝廷心腹大患,可不只是靠着兵士悍勇。”

他们在城头等了会儿,便听得城下有大队人马奔驰的声音,不过在离城有百余步处就停了下来。张秉文心中惊疑,正准备令人开炮之时,却听得一骑蹄声到了城外壕沟畔。

“城上可有登莱兵的兄弟?”城下来人问道。

城头听得清清楚楚,张秉文回头向一个登莱兵示意,那登莱兵道:“你是什么人?”

“我是周英,新襄虎卫三零一队队正。”周英点燃火把,照亮自己的脸,证明自己并不是虚言:“我们顾团正带队来援,方才破了建虏营寨,压了建虏战马现在请求入城!”

“可是周英?”张秉文向那登莱兵问道。

“正是,是周队正!”那登莱兵也是极为欢喜。

张秉文出于谨慎,想了想抚着城墙仰声道:“俞济民与我有书信往来,曾经留有一个暗信,说是唯有虎卫主官才知……请说一说这暗信吧。”

周英并不是主官,因此并不知道,他说了一声稍等,然后回马过去,不一会儿,顾家明与他一起过来。

同样是让自己出现在火把光芒之中证明确实是本人,然后顾家明道:“为华夏之雄起而战!”

这句简简单单的话,便是俞国振留下的暗信。城头的人借着火光,看到城下的虎卫一个个神情肃然,提到这句话时当真有种凛凛的威风。便是张秉文这儒门宿老,也觉得心神一震。

在俞国振留下的信中看到这句话时他还没有什么感觉,只是暗暗笑了一句,俞济民果然年轻热血,可当眼前两个虎卫军官说出这番话时那肃穆的神情,却让他想到一句话。

以天下为己任!

儒家虽然口口声声说以天下为己任,也往往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挂在嘴头,但实际上在绝大多数时候这都仅是实现自己个人富贵的借口罢了。唯有眼前这些虎卫少年,似乎将这句话当成了某种神圣的东西,铭刻在自己的灵魂深处。

为了保持虎卫的战斗力,也是为了让这支新生的军队拥有凝聚力,俞国振很早的时候,确切地说,是从细柳别院第四期开始,便给他们灌输为华夏之雄起而奋战的思想。俞国振至少是个温和的民族主义者他并不歧视别的民族——前提是别的民族愿意接受华夏的理念,愿意以华夏一员自居并自觉接受华夏主体民族的引导。

因此,他曾召开前三期虎卫的大会,与他们开诚布公地谈起虎卫的天职。前三期身受救命之恩,对俞国振的个人忠诚是建立在恩情基础之上的,初时并不理解俞国振为何会提出为华夏之雄起而奋战但俞国振加强了相关教育,当时几乎是夜夜都要进行华夏先民奋斗史的讲评,虎卫渐渐便有了一种身为华夏的优越感。

这种优越感,并不是没有来由的而是建立在对于自己民族曾经的辉煌与未来的灿烂基础上的。但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便有现在这个断层而现在的苦难,在俞国振的教育之中,完全是因为无人来承担华夏雄起的责任。

故此,华夏要亡了。

亡大明不怕,怕的是亡华夏。亡大明不过是换个皇帝,亡华夏则意味着所有人都要抛弃自己的祖先,抛弃自己作为人的尊严,沦沉为外夷之奴。

朱元璋为何得国正,就是因为他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故此为华夏存亡续绝,方为天命之所归,因为天命即我华夏百姓之命!

这样的教育层层相扣,虽然粗浅了些,可对于这个时代的虎卫,却是非常合适的。在大明别处,民族主义还只是随着《风暴集》与《民生杂记》开始萌芽,而在虎卫当中,民族主义已经非常强烈了。

“放吊桥,开门!”确认了对方身份,又见没有建虏追踪而来,张秉文下令道。

城上开门,城下也迅速架起桥,越过谍沟,直抵城下。

两千人入城,井井有条,仅仅用了不足十五分钟时间便完全完成,这个效率,让张秉文心中大定,有了这两千虎卫,他深信,济南城的坚守,不会再有什么问题。

“当真是威风!”

“这便是南海伯名震天下的新襄虎卫,听闻原是登莱总兵请来训练登莱兵的。这几日见着登莱兵守城时的模样,以为这便是天下强兵了,却不曾想虎卫本身比登莱兵还要骁勇!”

“那是自然的,你几时见师傅不如徒弟的!”

“这么说来,南海伯能练出这样的强兵,当真是……啧啧,了不起啊!”

城头上的议论声,伴随着虎卫进城的始终,对于在城上坚守了数日的济,南官员和士兵来说,这支军纪肃整的部队进入城中,虽然人数不多,可还是带给了他们空前的希望!

当然,虎卫进入济南府给建虏带来的就是空前的屈辱了。

特别是岳托,当他得知消息,蒙军正红旗被一锅端了一千多蒙军旗丁几乎全灭,气得眼前发花胸口翻腾,一股甜腥几乎要破喉而出!

他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小心谨慎,结果还是出了这样的事情!

而且明明知道敌军偷袭,他却因为夜色不能做出像样的反应,只能眼睁睁看着敌军一击得手后消失!

这事情传出去之后,免不了要被人笑话这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多尔衮肯定要借题发挥,少不得要给他找麻烦!

想到这里,岳托再也无法入睡,他的弟弟玛瞻在旁劝了两句,岳托只是摆手。

“兄长担心什么不过是不慎被明军劫了一回营,而且只是蒙军旗和汉军营,以前又不是没有发生过这类事情!”玛瞻抱怨道:“兄长指挥得当,并未吃上大亏,有什么好担心的!”

“你这样看,咱们那位叔王未必这样看——玛瞻,你只是一个辅国公小心,莫要落到叔王手中,他可不会心慈手软。”

玛瞻撇了一下嘴,他年纪与多尔衮相近,若不是黄台吉偏心,他觉得自己完全不比多尔衷差。不过这话,却是不能说出的。

天色亮了,不仅是岳托与玛瞻就是杜度,也穿着厚厚的衣裳出来,他们先是到了汉军营寨,除了残余的不足两千汉军外,其余人非死即逃。岳托对此没有什么兴趣,这种无能的汉军在他看来最大的价值就是充当攻城时的炮灰。

他最头痛的还是蒙军正红旗,特别是旗主恩格图,他可是很早就跟随先帝的蒙人,对大清也是忠心耿耿他阵亡的事情,实在是一次重大打击!

当他进入蒙人的营寨后特意留心了一下各处的情形,然后忍不住变了颜色。

“恩格图的防御并未大意,也没有看到酗酒的场景,虽然营寨中留了一些空酒烦酒瓶,数量并不多。另外,各处哨岗上,也看得到布有人手,只不过这些人手都被人无声无息地接近,然后杀了。”

他听着部将如此报告,脸色更为阴沉。

这是他第一次遇上这种明军,小股部队乘夜穿入,然后在要害部位上进行隐蔽攻击,一点突破之后多点开花,吃掉他一股部队的同时,还搅得其余部队无法相救——这种战术,是他们此前从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