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走过水木年华 >

第31章

走过水木年华-第31章

小说: 走过水木年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您不要局促,就当这里是您自己的家,慢慢习惯就好了。”石雨泉说,可能他看出了母亲的局促与心理反差。

 我也说:“妈,您好好休息吧,什么都不要想,慢慢习惯就好了。”

163

 当时我的心绪都在将要出世的宝宝身上了,对于母亲的情绪也没有太在意,心里想母亲慢慢适应了就好了。

 可是预产期已经到了,小宝宝还没有要出来的意思,肚子一点感觉都没有。

 医院里产科床位非常紧张,我们找了个妇产科的熟人,拐了不知道多少个弯子的熟人。

 产期到的时候,熟人给打电话说正好有一个床位,建议我们住进去,要不然很难等到床位,搞不好,要生产的时候只有住走廊了。

 考虑到安全起见,我们在预产期那天住进了医院,虽然肚子没有什么感觉。

 医院里很是挤,走廊里也都注满了产妇,大人喊,婴儿哭的,很是吵杂,晚上根本没有办法休息。

 我们只好白天去医院观察,晚上例行检查后,打车回家休息。

 校医院的救护车司机就住在我们家不远处的一座楼里,给司机要了他的电话号码,以备急需时打电话。

 一周过去了,两周过去了,小宝宝依然没有要出来的迹象,肚子一点都不痛,医生说有阵痛,才是要生产的迹象,于是我天天盼望着肚子疼,可是就是一点感觉也没有。

 小宝宝在里面舒服的呆着,不时的踢我两脚,或者给我俩拳头。

 大人着急,她就是不着急不想出来。

 最后,医生建议说不要再等了,这样再等下去恐怕对胎儿不好,本来打算自然生产的,B超显示胎位很好,应该也容易生产,可是,医生说怕对宝宝有危险,我还是撑不住了,宝宝的健康最重要,听取了医生的建议,决定剖腹产。

 躺在手术车上,心里非常紧张,担心恐惧感一时涌上心头。

 石雨泉抓住我的手说:“不要担心,没事的,一定要挺住。”

 母亲也说:“不要害怕,没关系的,妈当年生你们姐弟三个没有什么危险,不会有事的。”

 手术车被推进了手术间,我的呼吸都急促了。

 还好麻醉师与医生不错,她们边给我讲话,边做准备工作,慢慢的情绪不再那么紧张。

 后来就感觉肚皮刺啦一下子被划开了,然后小宝宝哇的一声就出来了。

 听到哭声,我着急的问:“医生,孩子还好吗,我可以看看她吗?”

 医生给抱到我面前,宝宝正挥舞的小手小脚大声地哭喊呢,仿佛很生气“怎么把我从那么舒服的地方给抱出来了。”

 我看她时,她也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感觉小小的,皮肤是粉红色的,但是我却哭了,感动的,这就是我的女儿啊,小小的女儿,怀胎十月,上天赐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

164

 宝宝是个小女孩,我从手术台回到到住院部,宝宝很快也给抱过来了。

 放在床边小小的婴儿车里,仍然闭着眼睛在哭闹。

 看着宝宝哭红了脸,我很是心疼,很想抱抱她,可是刚做完手术更本不能动,只能挂着吊瓶躺在那儿望着。

 母亲坐在一边好像情绪很不好,很生气的样子,石雨泉笨手笨脚的不知道该如何照顾那么幼小柔嫩的婴儿。

 宝宝的鼻孔插着氧气管,可能很不舒服。

 护士说超过预产期这么久,羊水有点浑浊,孩子需要吸一会氧气。

 过了不久,那位拐了很多弯认识的熟人主治医生过来了,来看看我和孩子,医生看到孩子鼻孔还插着氧气管,赶紧的给拔了下来:“你们怎么不通知护士给孩子拔掉氧气管,这样长时间吸氧的话对孩子很危险的。”

 我们被吓了一身冷汗,不懂啊,后来才知道婴儿如果过长时间吸氧的话视网膜会受到伤害。

 拔掉氧气管,孩子不怎么哭了,医生说看看孩子是否尿了,给孩子换一换尿布,给孩子喂点奶水。

 石笨手笨脚的开始忙活,我终于忍不住了:“妈,你看看孩子怎么了,给孩子换换尿布湿,泡点奶粉喂喂她。”

 母亲仍然很不高兴的样子抱起孩子,孩子啦了,石雨泉帮忙给换了尿布湿,又给孩子冲了点奶,孩子张开小嘴咕咚咕咚的喝了。

 原来孩子不舒服,又饿了,难怪会一直哭。

 让石雨泉把孩子放在我身边,孩子躺在我身边,安静的睁着大眼睛看着我,不再哭闹。

 这时我才仔细的看清楚了我的女儿。

 高鼻梁,大眼睛,皮肤很白净,五官端正,正如我想象中的样子,健康漂亮,唯一的不足是个单眼皮女孩,我想她应该是聪明的,眼睛很灵活的望着这个新奇的世界。

 心底很是满足,这是上天赐给我的小小的女儿啊。

 石雨泉回家去吃饭了,让母亲先陪着我们,说给母亲带饭来。

 忙活了很久,大家还没有吃午饭呢。

 母亲依然闷闷生气的坐在一边不说话。

 我很是纳闷于是问道:“妈,您怎么了,哪儿不舒服,大人孩子平安,您应该高兴才是啊?”

 “我是替你们着急啊,按政策你们只能生一个孩子,却是个女孩子,原以为你能生个儿子呢,唉。”

 原来母亲是不高兴我生的是个丫头,传统的传宗接代思想在母亲这里很是严重,母亲是在为我们的未来担心,生气。

 “妈,您不要想那么多了,你看我和她爸爸都不难过,女孩男孩无所谓,只要孩子是健康的就足够了,我们都不在乎,您又何必呢?您看这个小丫头多可爱啊,我相信她也是个聪明的孩子。”

 母亲走过来抱起了孩子,小家伙竟然冲着外婆笑了,浅浅的笑容,嘴角还有两个小小的酒窝呢。

 母亲的脸色终于转暖了,毕竟女孩也是外孙女啊,身上也流着她的血脉。

 传统的观念只是观念而已,在孩子可爱的笑脸面前,母亲释然了她的重男轻女思想。

 后来见石雨泉也很是高兴生了个可爱的健康的女儿,孩子的爷爷奶奶也很高兴,对生男生女没有意见,母亲终于不再为男女之别郁闷,在帮我照看孩子的过程中,渐渐的对孩子的感情越来越深。

165

医患之间的矛盾问题好像成了我们这个社会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讨论这个问题。

我们的宝宝如果不是那位医生提早注意到,给宝宝拔掉了氧气管,说不定长时间吸氧真的会伤害到宝宝的眼睛,现在想来都后怕。

当时我想可能是护士给宝宝吸上氧气之后去忙别的去了,因为忙乱或者一时疏忽给忘了。

虽然宝宝出生前我们看了很多的书本,了解了一些医学常识,一直密切的关注胎儿的胎心律,超过预产期两周,期间做了两次B超,三四次动态长时间胎心律监护。

也了解了一些有关自然生产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做好了手术剖宫产的各种准备。

可是还是没有注意到吸氧对婴儿也会有这么大的伤害。

保证母子平安,首要的我们自身需要具备一些这方面的医学常识,怀孕的时候最好多学习了解。

关键时候注意自己去提醒医生。

要解决医患矛盾问题,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其实我觉得最主要的是靠我们的医疗部门,我们的医院制定严格的医疗制度,严格规定医生与护士的医疗职责,医院加强管理。

医院里妇产科要生孩子的人很多,医生护士天天面对的都是哭天喊地的产妇和婴儿。

如果某些医生或者护士没有很好的素养,很好的责任心,由于一时疏忽,偶然的产生医疗事故是无法避免的事实。

这个社会本来就是多样性的,你没有办法要求所有的人都非常有责任心,都非常有爱心,医生护士也是人,他们这一类人也存在着多样性。

能尽量减少悲剧,减少医疗事故的办法就是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医生护士的医疗职责。

说白了就是我们的医疗制度以及医疗管理问题需要加强。

当时,隔壁房间里住着一位产妇,本来是等着自然生产的,可是羊水早破,不知道什么原因,贻误了一些时间,最后剖宫产下了一男婴,孩子有点窒息,因为产妇羊水太少了。

还好及时抢救,孩子总算平安。

为了这事,产妇家属和主治医生闹得不可开交。

家属怨医生没有及时给手术,医生说患者没有听取医生的建议,非要坚持自然生产,最后出了麻烦责任在患者自己。

因为只是听他们吵嚷,不是很了解内幕,这里不便于说谁是谁非。

还好孩子最后给抢救了过来,这是万幸。

在医院里为了保证生命的安全,我觉得重要的还是加强医疗管理与严格制定医生护士的医疗职责。

当然医生的责任心和爱心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属于教育、人性、社会道德等复杂的问题了。

166

 生宝宝辛苦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是生命的必然经历,挺一挺也就过去了。

 五天后,经医生检查大人孩子都健康,于是顺利出院回家休养。

 母亲抱着宝宝进了家门,然后抱着她满屋子转,“小丫头,这里是你的家,看看,窗明几净的,你父母为你置办的家业,姥姥小时候吃顿饱饭都困难,你妈小时候有白馒头吃,能经常吃个鸡蛋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哪有钱买得起200块钱一罐的进口奶粉喝,一代比一代幸福啦。”

 我笑了:“妈,您嘟囔什么呢,时代不同了,我小时候有鸡蛋吃就已经很幸福了。”

 给宝宝喂了奶,宝宝睡着了,孩子出生两天后有了奶水,考虑到母乳喂养对宝宝有益,于是打算母乳喂养,奶粉以备奶水不足时补充。

 去医院的时候把手机关机放在了家里,打开手机,有一些短信,大多数是一些老同学问宝宝出生了吗,是男孩还是女孩,一一回复了她们。

 还没忙活完,有电话打了进来,很奇怪的一个号码,不像是国内的,不知道是谁打过来的,犹豫了半天,铃声一直响,最后还是按下了接听键。

 “你好?”我问。

 “你好,我是杨光,你还好吗,孩子出世了吗,给你打了好几次电话都是关机,没什么事吧?”是杨光,我几乎把他都给忘记了。

“我挺好的,宝宝出生了,是个小女孩,都挺好的,谢谢你,你这是在哪里?”

“我在美国,前一段时间办理了出国手续,刚到美国没多久。”

“噢,挺好的,祝贺你,读书还是工作啊?”

“读书,接着原来的专业读博士。”

 宝宝醒了,开始哭闹,“孩子哭了,你去哄孩子吧,再见。”杨光挂断了电话。

 自从当时杨光知道我结婚了,并且我告诉他说嫁鸡随鸡,婚姻是一种承诺,我们就很少见面了,经济学课也结束了,更没有见面的理由了,所以杨光很少再找我。

 那个暑假开学后,秋天的时候,我正怀着小宝宝,肚子已经明显的突出了,去留学生食堂吃饭,碰到了杨光。

 “房淼,你这是?”杨光很疑惑的望着我。

 “呵呵,我怀孕了。”我笑了,心态已经很坦然了,对怀孕这种话题也很自然的可以说出来了,不像刚入学的时候连自己结婚了都不好意思说。

 要做妈妈的幸福感,让我很自然的接受了婚姻以及怀孕的事实。

 “阿,边读书边生孩子,还一个人在这边,你真的是太辛苦了。”杨光的脸上写着疼惜。

 “呵呵,没关系,我挺好的,论文已经有眉目了,小宝宝在肚子里挺乖的,挺一挺,很快就好了。”

“祝福你,房淼,你是个好女生,都怨老天让我见到你的时候太晚了,呵呵。”杨光笑着挠挠头,看得出来,他的心态也坦然了。

我办理好休假手续赶着回闽南的家时,因为走的匆忙也没有想到和他打个招呼,后来也很少联系,大家都各忙各的,没想到杨光出国读书了。

167

 小弟已经毕业一年多了,飘在青岛,最基层的IT人,给电脑销售商打工,每个月薪水有限,再刨去房租和日常消费,基本上没有什么结余。

 而且很是辛苦,有时候客户一个电话过来,电脑出问题了,便被老板派去维修。

 骑着自行车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穿梭,有时候一个电脑要维修上多半天,饭都来不及吃,人很是辛苦。

 小弟倒是个能吃苦的人,只是我们真的很是担心他。

 特别是母亲,天天为小弟提心吊胆,过几天小弟不打电话,母亲就担心的要命,赶紧的让我给小弟打个电话过去,问问还好吗。

 有一次,小弟的手机坏了,送去修理,打了两天电话,总是关机,母亲担心的要命,我也很是着急。

 后来小弟打来电话,才算放下了心。

 母亲说:“你弟往后怎么办呢,不能总这么飘在外边,也挣不到钱,往后怎么成个家啊?”

 我也很是担心忧虑,小弟是个不善于语言表达的人,属于老黄牛类型的,埋头苦干,善于钻研,适合找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