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走过水木年华 >

第18章

走过水木年华-第18章

小说: 走过水木年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伟大的女人,美丽的女人,聪明智慧的女人。

 想到了孙中山先生,想起了自己年少时的梦,不由得笑了,有的时候梦想就是梦想,它不可能变成现实。

 有些梦想,我们可以努力的去追寻,有些梦想只是自己编造的美丽童话,做做梦而已,我们要学会面对现实。

106

 快乐的日子过的很快,眨眼间五一长假过去了,我要回济南了。

 “小淼,毕业后直接来上海吧,接着考研,你学的是数学教育专业,除了到中学教书,很难找到其他工作,不如继续深造。”

 “我要养活自己,这是首要的,考研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我支持喜欢你的DL,可是DL是需要资本的,你目前DL的资本太小了,我看你这个丫头又不笨,考个硕士研究生应该不成问题,我有奖学金和科研津贴,咱们省着点花,应该没问题。”

 我有一些心动,可是考虑到现实,还是不敢下决心。

 “等我回济南考虑考虑再说吧。”

 回到学校,书桌里躺着一封信,周晶敏的来信。

 周晶敏写信告诉我她生了个小宝宝,学校里工资也长了,老师们的工资不再由乡镇财政拨款,国家将其收归县财政拨款,基本上乡镇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不再拖欠,有了保证。

 由衷地为周晶敏高兴,为全国的乡镇中小学教师高兴,他们终于不再会饿着肚子教书育人了。

 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的,不是说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连最基本的教师工资问题都解救不了,哪来的教育为本?

 当初我曾经给央视焦点访谈写过信,反映乡镇中小学教师的生存问题,也给省政府写过信,可是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没有想到,这么快问题还是解决了。

 或许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还有我的一点微薄的力量,想到这里不由得窃喜。

 要毕业了,我们宿舍的那帮女人们,也都各有各的出路。

 老大仍然会原单位,本来她就是来混学历的。

 你还别说,老二还真厉害,都三十多岁的人了,竟然考上了硕士研究生,还是重点大学的,收到入学通知书的那天,特地叫来了她的儿子和老公,一家人一起出去庆祝。

 老三终于还是离婚了,那个男人的心无论如何也收不回来了。

 她带着女儿去了一个远离家乡的私立中学,待遇挺高的。

 后来听说她慢慢走了阴影,教学成绩也很是优秀,她应该会生活的幸福的,我想。

 “天助自助者。”这个女人在婚变痛苦面前,没有因为痛苦沉沦,而是积极的生活,努力的走出困境。

 老四,那个经常彻夜不归的女人,毕业时,终日躲在宿舍里哭泣,听说那个开电子游戏厅的小老板甩了她。

 所幸,原来的单位关系还在,她只好回原单位了。

 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老五,这个保守的家伙,竟然还没毕业就领了结婚证,和我们班一个男生,义无反顾的跟着那个男生去了他们家乡的一所重点中学。

 看上去很是保守的女人,不一定不渴望爱情和婚姻,等爱情与机会来了的时候,她们往往能牢牢的把握住。

 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除了冥冥之中上天决定的一部分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决定于我们自身的性格和努力!

107

 应聘学校通知我去签约了,给石雨泉打了个电话。

 “我明天要去那所技术学校签约了。”

 “小淼,你还是直接到上海来考研吧,就艰苦半年,不要顾虑太多,只要大胆的往前走,路总会走通的。”

 “可是我吃住在哪儿呢,上海的房租那么贵?”

 “我们结婚吧,你住我宿舍就可以了,下学期那个室友不过来住了,就我一个人,这样也安全,我能照顾你,你可以安心复习考试。”石雨泉突然这样说。

 “结婚?什么时候?”我感到有点突然。

 “是的,结婚,有我一口粥喝就有你一口粥喝,我们牵手一起向前走。这个暑假回去见双方家长,我们结婚。”

 这就是石雨泉对我的求婚,没有浪漫的语言,没有玫瑰,也没有戒指,朴实的没有办法再朴实。

 我答应了他。

 也下定决心去上海考研。

 很快的毕业离校了。

 没有伤感的离别,大家都是CR了,各有各的工作或者家庭。

 和一直在校读书的大学生毕业有着很大的不同,散聚在大家看来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

 委婉的给那所技术学校打电话道歉,幸好还没有签约。

 收拾东西,我回家了。

 (不好意思,前面有一段有些小妹考上了重点中学,是我当时一迷糊把时间弄错了。)

 小妹被我从上海接回来时,马上就到了中考的时间了,初三一年她基本上没有读,小妹没有参加中考,准备下一年再考。

 我毕业了,小妹的中考成绩在那个暑假也出来了,被一所重点中学录取了,曾经我也是在那所学校读的高中。

 通知书和我当年收到的那个很相似,只不过学费高了很多。

108

 我的父母对于我们的婚事基本上没有意见,有一点不高兴的是石雨泉的年龄比我大了几岁,父母也是个明白人“人不错,心地好,文凭高,还求什么呢,哪有十全十美的。”父亲这样对母亲说。

 母亲也很是高兴“我们总算可以松口气,不用再担心挂念你了,一个人在外,没有个可以依靠,可以相互照顾的人,父母的心啊,总是牵挂着,结婚了,有个伴了,父母就可以放心了。”

 女儿能顺利的找个合适的人嫁出去,他们感到很是欣慰。

 石雨泉的父母也没有什么意见,老人很是发愁他的婚事,都马上奔三的人了,还不谈女朋友,不结婚,老人心里着急,见儿子要结婚了,高兴还来不及呢。

 看我是个朴实善良的孩子,虽然有些担心年龄小点,不会照顾他们的儿子,还是欣然的同意了。

 双方父母没有意见,那就结婚吧。

 石雨泉的户口和档案都在上海的学校里,从上海开来了证明,在我家所在县城的民政局办理了结婚证。

 拿到结婚证的那一刻,我哭了,心里有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

 就这么把自己嫁出去了?

 心里空落落的,像秋收后的原野,空荡荡的。

 “怎么了,房淼,你不高兴嫁给我吗?”石雨泉见我哭了,很是诧异的问。

 “没有,没有不高兴。”我使劲的擦眼泪,可是越擦泪水越多。

 “房淼,你放心吧,这辈子我会好好的待你,高兴的事,咱不哭。”石紧紧的拥住我。

 我闭上眼睛,感受到了他的心脏有力的跳动。

 他是我唯一能切实感受到的那种安稳踏实的幸福,虽然没有一见钟情的感觉,也没有我所认定的所谓的前世水木之缘。

 也许眼泪是对过去的告别吧,迷茫也好,清醒也罢,都过去了,如匆匆的过眼烟云。

 嫁人了,人生开始了新的篇章。

 许久,我终于止住了心底的那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收住泪水说“雨泉,陪我走走好吗?”

 他点点头,紧紧地拉住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走。

 去了我读高中的那所学校,放暑假了,校园里很是宁静。

 花儿依然热烈的在阳光下开放着,教室的门上锁了,当年我埋头苦读的那个书桌还在。

 学校门口的那家书店依然开着门,书架上依然放着唐诗宋词。

 头顶的风扇呼呼的转着,欧阳磊当年的那句“我们好像心有灵犀。” 仿佛就在昨天。

 都过去了,一切都过去了,如天空上的白云,飘过去了,只是在心灵的湖面上投下了一朵涟漪,偶尔的还荡漾在心里。

 舍不得也好,舍得也罢,都过去了。

 我在心底向过去默默告别。

 然后,我们爬到了学校后面的山上,迎着山风,对着广袤的原野,我闭上眼睛,默默的祈祷“上天,佛祖,祝福我们吧。”

109

 石雨泉觉得自己都马上要奔三的人了,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一直在父母的照顾下,不好意思再花父母的钱了。

 我这边更不可能给父母提什么条件了,所以婚礼一切从简。

 没有婚纱,也没有婚纱照,简单的让铃子帮忙给做了一件传统的红色旗袍式长裙。

 头一天晚上,父母请了家族里的一些人,还有一些邻居亲朋,在家里摆了几桌酒席。

 父母的脸上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毕竟女儿嫁得不错,在小小的乡村能有谁可以嫁给博士呢?

 博士的头衔给父母的脸上贴了很大的面子。

 酒席间,有个邻居举起酒杯说:“小淼这个丫头,从小我就看着与其他的孩子不同,那可是一等的人才,可惜个头矮了点,要不然那可是数一数二的人才,别说博士了,省长咱都不嫁。”这老兄,夸我还是损我呢。

 “唉,嫁个博士有什么用呢,一书呆子,还不如嫁个乡长镇长什么的,有点实权,还能为咱乡里乡亲的办点实事。”族里的一位大爷边啃着肉骨头边说。

 “可不是吗,知识分子,以后也就是在城里谋份职业,过他们自己的小康日子,有什么用呢。”有人附和。

 我笑而不理会他们,没有必要和他们讲什么道理,他们生活在这个环境里,有这种想法和说法很正常。

 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吧。

 “孩子能安安稳稳的在城里工作生活,我们当父母的就很知足了,咱们这么辛苦的养育孩子,供他们读书,为的什么呢,不就是希望他们以后能生活的更好吗?”父亲喝了一口酒,平静的说。

 是啊,我们努力的学习工作为的是什么呢,不就是追求幸福的生活吗?

 可是,还有其他理想吗?

 七零后和八零后的我们,好像没有了什么社会理想。

 我们能有什么理想呢,我们能做什么呢?

 在这个社会,好像我们无能为力。

 青春年少时,也曾经有过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愿望,可是,在现实面前,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随着慢慢长大,我们首要的任务,是找一份好工作,能养家糊口,能生活的更富裕。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的吧,我们每个人努力让自己生活的更好的同时,已经为这个社会的进步做了一份贡献。

 也许,我们没有必要喊口号,做一些不切实际的梦想。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现实条件下好好的工作,就是对这个社会进步最大的贡献吧。

 第二天一早,石雨泉从县城借了姑妈的车过来接我了。

 给父母行过礼后,石牵着我的手走向小车。

 我不敢回头,怕自己会流泪,在走向婚姻殿堂的那一刻,心底有太多的感慨。

 家乡的风俗说,新娘子出嫁时流泪回头不好。

 所以我不回头也不流泪,勇敢的迈出这一步,既然嫁了,就不要想那么多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爱人吧,生活会幸福的。

110

 车开到了县城,还要坐长途汽车,石雨泉的父母家离我家还有一段遥远的距离。

 没有让家里人送,太麻烦了,他们送我过去,还得再坐长途车回来,还不够折腾得呢。

 没有嫁妆,父母给准备了一些木制的家具,还有一些棉被,这些都用不着,我们在石雨泉的父母家也不常住,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小家,这些东西也没地方搁。

 只随身带了一些自己的日常衣物和用品,便出嫁了。

 家里的亲戚朋友也给了些红包或者贺礼,不多,我没有要,留给了父母。

 礼尚往来,这些礼来了,还需要返回去的,今后我可能回家的时候很少了,让父母留着再还礼吧。

 石雨泉家简单的收拾了一下石原来住的那间房子,贴上了一些大红的喜字。

 在酒店请了一些亲朋好友,还有石的一些同学,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仪式。

 简简单单的,我就把自己嫁了。

 恼人的是,我的那张脸,偏偏的又水土不服,过敏,满脸的疙瘩豆豆。

 发型也让我不好意思见人,本来结婚前,专门跑到理发店去理发,还嘱咐理发师傅说“一定要帮我理好一些,过几天就要出嫁了。”

 理发师傅说“一定,一定,你放心好了。”

 等理好了,一照镜子,嘿,没把我的鼻子气歪了,头发短的像个男孩子。

 没办法,又接不上去了。

 倒是看上去倍精神!

111

 一直没有问过石雨泉的家境,结婚了才知道,石的家境还好,小康之家。

 父亲是大学老师,母亲曾经是丝弦戏剧名角,多少年前,年轻的时候站在舞台上,那也是星光闪闪,不亚于现在的当红演员。

 可惜得是,时光流转,时尚变幻,年轻的一代慢慢的丢弃了一些古老的艺术。

 剧团濒临倒闭,婆婆也退休赋闲在家了。

 一张大大的镜框里面的照片还能看出当年婆婆的星光。

 是当年在舞台上,接受周恩来总理接见时的照片,婆婆看那张照片时眼睛里会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