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1979年-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亦不见佳”,还幸亏老夫子厚道哩!
假使说,三家村老学究,孤陋寡闻,识见卑下,如此作为,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堂堂的明代前七子之一何景明的类似行径,就未免有点那个了。
何景明很看不起宋人的书和宋人的诗,甚至认为:“宋人书不必收,宋人诗不必观。”同时代的杨慎不服,试举宋人张文潜的《莲花诗》和杜衍的《雨中荷花诗》,问何景明此乃何人所作。何一看诗写得很不错,就说,一定是唐人的诗。杨慎告以出处。何景明感到下不了台,“沉吟久之,曰:细看亦不见佳。”
好个“细看亦不见佳”!为什么不见佳呢?决不是因为何先生细看了一下,看出了毛病,而是因为何先生知道了那是宋人之诗,他摆脱不了成见。
呜呼!虽是好诗,只因是宋人所作而非唐人所作,就“细看亦不见佳”了;虽是好文,又因是司马迁所作,而并非进士、举人所作,就“亦不见佳”了。真是:诗人而岂可不为唐人乎?文人而岂可不为进士、举人乎?
防老于未衰
不要以为我将在这个题目下面大谈长寿法,我想说的只不过是《太平御览》四百九十九卷里所载的一个笑话。
一个平原陶丘氏,娶了一个渤海墨台氏女。这个女的长得很漂亮,结婚后,两小口子过得挺不错。可是做女婿的见了一次丈母娘之后,竟莫明其妙地要跟老婆闹离婚。老婆没办法,只好回娘家。但大概是出于好奇心吧,临走时,敬请男方解释一下赶走老婆的原因。哪里知道,原因竟是:看见丈母娘老了以后并不可爱,心想自己的老婆老了不也就是这么个熊样吗?于是,兴趣索然,就决心不要老婆了。“实无他故”云云。
天下之大,真是无奇不有。
怕老婆老了以后会和丈母娘一样并不可爱,因此,要离婚。
如果怕自己老了会和自己的父亲大人一样龙锺、窝囊,不就应该趁早自杀吗?
多少人出于防老于未衰、或者防患于未然的考虑,做了一些蠢事呀!
郭因
新疆将出新书25种
新疆人民出版社为了纪念国庆三十周年,已选定书稿25种,作为献礼书,努力做好它们的出版工作。
在这25种献礼书中,汉文的5种,维吾尔文的8种,哈萨克文的6种,蒙文的4种,还有2种是汉维、汉哈对照的画册。其中20种是当地的创作,5种是名著的翻译。
部分书名如下:《新疆简史》,《胡杨萧萧》(汉文长篇小说),《战斗的年代》(维文小说),《深山新貌》(哈文小说),《福乐智慧》(汉文),《江格尔传》(蒙文),《纳斯尔丁·阿凡提的故事》,《维吾尔民间故事》(以上是维文),《阿尔哈力克》(哈文),《汉哈词典》,《蒙文-托忒蒙文对照蒙语词典》,《新疆细毛羊》;名著翻译有《青春之歌》、《红岩》、《家》、《一千零一夜》的维、哈文版;画册是《天山》,《哈萨克民间图案集》,都是大型彩色的。
这些书富于自己的特色,在印制质量上也力求达到较好的水平。
辛
《邓拓书法选》序
中国字,声音上说是单音字,形体上说又是方块字。但两者是相互有关系的,如属拼音字,它亦就不会成为方块字了。
说方块字,从汉字的发展历史上看,亦不准确,块则有之,方则未也。因为它是若干横、竖、点、勒、转折的笔划构成的,字为一形,少者一划,多者二三十划。因为它是独立成字的,不管是多少划,所以成块。汉字一开始就是块,因为是单音字,它不能不块。至于块的形状,甲骨文是多边形;金文亦是多边形,转折处则是浑圆的;汉隶真是方形了,转折处亦成了方角。而这种字体未必是等边的正方形,有的拉长,有的压扁。真正的方块字,如现在楷书这样,应该说是从章草来的。晋代,楷书,又叫真书,已基本形成了。草书亦跟着发展了。行书,则是在楷书和草书两者之间,斟酌应运而生的。这下,汉字的书写形式,就算定形了。一直到今天,日常只用楷、行、草三种,但印刷体都是楷。甲骨文、金文是古文字学研究的对象,是另一问题,又当别论。至其字形,加上秦篆、隶书,只作为书法艺术的规范保留下来。
汉字的另一个方面,是文字的演变,大体上三种为主:象形,会意,形声,而形声字最大量的存在。因为汉字不是拼音字,全凭耳朵听,并不能辨别字形,听时就必须附加上什么“禾口程”,“耳东陈”之类的说法。汉字是拿来看的。这可讲究多了。凡是“木”类都从“木”;凡是“水”类都从“氵”,等等。这样就给念字的人从纸面上给了一定程度的暗示,凡从“木”的字,多多少少都和“木”有关系。不要说“桃”、“李”、“杏”、“柳”了,就是“构”、“杆”、“模”、“标”,也都会在看上去之后,想到和“木”的关系,并不要先读出准确的字音。因此中国字组成的文章,一看下去就有一种艺术感觉,或者是粗犷,或者是轻婉。如李清照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样的句子;如左思《三都赋》中“沟洫脉散,疆理绮错;黍稷油油,稻莫莫”这样的句子。特别是《离骚》,汉赋,六朝人的赋中,这种例子最多,最明显。这些例子或者太古旧了。在现代,主席的诗词,从第一首《沁园春》到末一首《满江红》,也都有这样的例子。这种文字形式上的艺术感受,看来的比听来的多。汉字的字形的发展规律,提供了这样一个好条件。违反这个规律,就会使汉字失掉艺术价值。
承认这两点,承认汉字是方块字,有那么多的书写样式,承认这些汉字是拿来看的,听是次要的,这才决定了汉字的书写具有艺术意义。绘画是艺术,是从绘画本身赋予的;中国书法是艺术,则是从这两个民族文化因素所附加在汉字身上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书法,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是文字史自己形成的形式。在书法艺术上,目前,一般的大概可分为三类,一、普遍的多写楷、行、草;二、少数专家写篆、隶;三、写甲骨文、金文的就更少了。但这些字还不完全能够构成艺术的概念,感觉,欣赏,必须还要给以一定程度的加工,作为书法艺术才完成了。
汉碑的隶书虽然好,作为后代书家模拟的范本,但写那个汉碑的原来的书写人并不一定是汉隶书法的艺术的书家。把李斯作为秦篆的书家,把蔡邕作为汉隶的书家,未必是正确的。那些写汉简的人,写佛经卷的唐经生,有的,字也不错,但未必是书家。书家是从这些可以看得见的资料中吸取养分,加以运用和变化,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流派,使看这些书写出来的字的人得到感受,承认和欣赏它是艺术。我们读印本毛主席诗词时,只能欣赏某首某首诗或词的内容、意向和它们的文字上的艺术处理,同时也受到那些字的排列所制造的诗的气氛的感染。至于我们看主席所手写的某首诗、某首词时,则我们首先欣赏赞叹的乃是他的龙飞凤舞的字,笔划,和这些字构成的通幅的气派。书法的艺术价值和主席诗词作为文学的艺术价值是分开的。
用毛笔,醮墨写在纸上,作为书写的汉字的风格和流派可多了。铸在铜器上的,刻在石上、崖边的,刻在各种材料的图章上的,所谓鼎、彝、碑、摩崖、印等,其字亦成艺术,姑不论。写甲骨文的少,当不成派。写钟鼎文的,清代特别发达,不少派。写篆书的,如唐朝李阳冰就成派,清代亦有好些有独特风格的派。写隶书的,名家之多之好,更不要说了。写楷书的,从晋人起,唐、宋、元、明、清都大有人在,都各有各的成就,真是各有千秋。写行书的,这可特殊一点,凡能写好的楷书或草书的,都能写行书,不形成单独的派。写草书的,除最早的章草外,唐代就要属怀素了。这是一位写草书的大书家,后来还有贺知章。时隔千年,主席的草书和怀素的草书有很大的历史渊源,但有他自己的极磅礴的气派,足以压倒古人。同时,根据汉字自有的结构规律,从主席的手写书迹中,完全看出主席深刻懂得和纯熟运用汉字的书写的艺术性。宋、元、明、清以草书著名的书家,都各有风格。由于草书的独特形式,自由飞舞,书家把它应用到篆、隶上,近代就形成若干写草篆、草隶的作家,别具一格。同时,草书一字有许多圆的笔划,一笔联绵下来又把好几个字接在一起,以足成其气势,这就连方块字的框框也打破了。
不管怎样,方块字,方块字的有规律的笔划构成,又不管字形为甲骨文、金文、小篆、汉隶,抑楷、行、草,用在书写上,都能表现为艺术。
邓拓同志的手迹,为一九六六年以前所写,均属行书,力求潇洒,不肆险怪,难能可贵,就在这里。至于说历史继承,则恐以宋人为多,如何比较论证,则就很难说了。现在编选一卷印行,不当仅是作为纪念,他的书法自有艺术价值在。邓拓同志的律诗成就亦甚湛深,如文学出版部门,能精选一编,亦将会是本好的诗集。
最后,我想提起一件事来追念他。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我和邓拓同志同属北京选区的代表团;初选中央委员时,候选名单中有他的名字。他向代表团诚恳表示,他还年青,资历差,愿退出初选,把名额让给老同志。中央接受他的意见,八大正式选中央委员时,就剔去他的名字了。这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虚怀美德,同样难能可贵。十几年来,不知怎么样,造成一种与这个相反的风气,真不好说了。
一九七九年五月二十日
李一氓
《东坡乐府》出版
宋初词坛上承晚唐、五代,内容绮丽空虚,风格柔靡纤弱。苏轼第一个打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开拓了词的题材范围,提高了它的思想境界。他的词气势豪放,汪洋恣肆,意到笔到,不拘一格,形式上也勇于摆脱音律的严格束缚,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东坡乐府》是他的词的结集,收三百多首。上海古籍出版社今以元代南阜草堂刻本作底本,,校以《宋六十名家词》等书,标点整理,已经出版。
冬青
一九七九年新书部分目录
学习剩余价值论札记(吉林大学经济系) 商务0。43
农村经济政策讲话(中央广播台农村组) 人民0。14
生产队的资金及其管理(郑大豪) 农业0。18
日本工业企业管理考察(《经济管理》编辑部) 中国社科0。30
美国农业企业化(〔苏〕尼·米·安德列耶娃)(任舒译)农业0。40
国外农业考察报告(三)(中国农业代表团编) 农业0。32
东欧各国的农工综合体(《世界农业》丛刊)(辛东主编)农业0。60
中国古代史常识(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 青年0。75
古代的巴蜀(童恩正) 四川人民0。68
清代柳条边(杨树森主编) 辽宁人民0。36
李文学起义(云南大学历史系) 云南人民0。35
孙中山传(尚明轩) 北京0。69
旅欧通信(影印本)(周恩来) 人民日报0。80
马克思传(〔德〕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易廷镇等译)三联1。25
爱因斯坦(〔德〕卡·塞利希)(黑龙江大学俄语系译) 黑龙江人民0。59
现代汉语词汇知识(华中师院现代汉语教研室) 湖北人民0。35
妙语连珠(常见常听的英美口语一千句)(罗斯编著) 北京0。68
败坏哈德兰堡的人(英语文学注释读物)(〔美〕马克·吐温)
(徐燕谋等注释) 商务0。31
日语注释文选(一)(李孙华等注释) 北京0。22
关于文艺工作的三次讲话(周恩来) 人民0。14
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上)(〔俄〕车尔尼雪夫斯基)
(辛未艾译) 上海译文1。85
中国小说史简编(南开大学中文系) 文学0。77
鲁迅年谱(复旦、上海师大、上海师院合编) 安徽人民2。83
鲁迅年谱(王观泉) 黑龙江人民0。92
法国文学史(上)(柳鸣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