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北上广-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问题,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在这些方面还是严格把关。”因此,珠海才能在这些年里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这让珠海在如今的新一轮发展中拥有了重要“底牌”,吸引着众多高端产业项目来此落户。
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将促进就业。珠海对于人才引进也有它的见解。2010年7月7日,珠海市市长钟世坚在接受中国经济网“百城调研”栏目的访谈时表示,“人才是珠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关键因素,如何吸引人才来珠海、留在珠海,珠海有自己的做法,在过去的发展当中,珠海市采取了一系列很有影响的措施。珠海通过采取灵活的措施,引进一些尖端性的人才,并为其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同时根据珠海的发展需要,引进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对来珠海就业的大学生提供百分之百就业机会。这些都为珠海未来的发展来提供人才的支撑。光引进人才是不够的,珠海市通过创造良好的就业、居住环境来留住人才。把珠海打造成为生态水平更高、更富有特色、幸福感最高的城市就成了‘留人良方’,要让人才觉得在这个城市确实是能给他实实在在得到,比别的地方更多的优惠。”
而一位名为“绿色思想者”的网民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打拼10多年,最终还是选择了珠海作为“落脚点”。他说,自己沿着中国东部的海岸线一路南下“考察”,从大连、青岛,到三亚、海口、湛江,并最终选择珠海,因为“珠海是中国最适合我的城市”。他认为珠海好在“出世入世,进退从容”。
珠海自经济特区建设城里以来,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直坚守“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这条底线。《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社会环境竞争力因此,如“绿色思想者”所言“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摸爬滚打过的中产阶层人士,在渐渐对大城市的喧嚣产生厌恶后,会开始钟情于像珠海这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乐活’之地。”
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实力并不是十分均衡。但是,目前珠三角除了广州与深圳还有很多正在“崛起”的二线城市,这些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增大对人才的需求,并且,对于人才而言,这些城市的竞争自然也小于广州与深圳。
就像一位业内人士所分析的,随着一线城市的职场竞争愈发激烈,以及生活成本的不断上涨,二线城市的引才魅力正在日趋增强,“不可否认,对于一些中高层管理人员,一线城市薪资水平仍具有绝对优势。但这种优势会随着职位层级降低而逐渐减弱”,像技工和文员类岗位,二线城市的薪资水平已与一线城市差距在逐步缩小。随着部分二级城市的产业结构由制造导向转型为科研与研发导向,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必然增加,这有可能会引发人才在一、二级城市间的流动。
数据也证明了这个趋势,据广州锐旗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希宏所言,2010年初,原本南下广州求职的内地大学生群体,正在日益向东莞、佛山、中山等周边中小城市分流。东莞智通人才大市场副总经理李纲领认为,“东莞之所以势头直逼广州、深圳,迅速成为最受全国各地大学生青睐的珠三角城市,主要是由于广州、深圳的就业竞争已经十分激烈,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的门槛月越来越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并且东莞中心人才市场副总经理钟核心表示,东莞在2010年“至少将接纳3万…5万名大学生就业”。这个数字,已经远远地超过广州、深圳这两座华南地区中心城市对应届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东莞当地有1.6万家外资企业、16万家民营企业。因此,在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二线城市,已逐渐成为一座就业容量巨大的“大学生就业基地”。
城门开,居有所
除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未来发展前景外,住房也是影响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其中,住房也涉及到房价与户口。
珠三角城市中,曾有一些城市实行过购房入户政策,比如:广州曾实行购房入户,但于2004年1月1日将一这政策取消;深圳市曾在宝安、龙岗两个特区外的行政区执行过购房入户政策,于2004年4月30日取消;中山、东莞市分别于2004年7月1日、2008年1月1日取消购房入户政;佛山市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取消。以上城市均根据本地实际,对取消购房入户新政策的执行预留了一定时间的缓冲期。珠三角的江门、惠州市仍在执行购房入户政策。同时,也包括泛珠三角的南宁。
已满而立之年的陈同称2010年是他的焦虑之年,去年他刚从美国读完硕士回到深圳,虽然顺利地应聘进一家美资企业担任项目经理,月薪也已轻松过万,然而他迟迟不敢向女友求婚。“房子还没有落定,没给人家一个安心之处,怎么提?”陈同2003年出国时,深圳住宅的价格均价是5785元/平方米,而现在简直就是“翻天覆地”了,陈同戏谑“早知道出国前先把房子买了”。2009年陈同踌躇了一年,房价并没有跟着他踟蹰不前,而是继续飞涨。“而现在深圳也已经没有购房入户的政策了,我觉得很不划算。”
巨大的压力让陈同萌生了跟着女友到南宁发展的念头,并且日渐强烈。“南宁只要买房就可以入户了,而且城市环境非常好,房价也很合理”,目前,陈同已经在南宁首付20万并贷款买了一套120平米的三居室,他打算今年找到工作后,就和女友撤离深圳。
在南宁市购买商品住房,购房人可另外指定“2人”申请办理南宁市城镇常住户口。对这“2人”不要求其与购房人之间为“直系亲属”或“亲属”等关系,由购房人指定。比如说其他的亲戚,或者是朋友等人员都可以(符合条件迁入的“2人”,如再按夫妻投靠、子女与父母相互投靠等符合相关规定的条件申请迁入其直系亲属的,申请人自己必须在南宁市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
附录 令人向往的珠三角
(1)珠海
如果选择乘船去珠海,过了伶仃洋,就会看到香炉湾上一尊8米多高手持明珠的“珠海渔女”雕像。这座雕像蕴藏着“珠海”的故事: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美丽的仙女,被美丽的香炉湾风光迷住了,并与当地一位朴实憨厚的打渔青年相爱了。于是她扮成渔女下凡到人间,以100多颗明珠作为定情物送给渔郎。这时,突然风雨大作,从海底钻出一群妖魔鬼怪,杀死了渔郎。仙女奋勇迎敌,力战群魔,终寡不敌众,以身殉情,手中的明珠散落在海中,便成为今天伶仃洋至珠江口外海上100多个岛屿。
美丽的故事伴随迷人的风光,塑造了浪漫的海滨之城——珠海。
作为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个重要城市,珠海自然成为中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虽然,在五个经济特区中,珠海总会被拿来与深圳做比较:在过去30年里,珠海的GDP增加了210倍,但在珠三角市中却处于垫底的位置。目前,珠海全市的GDP也不到深圳的1/8。但是,珠海的城市化发展却实现了“城市化、工业化和生态环境的兼容”。
2010年8月25日,在“珠海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理论探讨会”上,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韩康在痛斥城市化弊端时就肯定了珠海的城市化路径,他说,“城市到处都是高楼大厦,都是大马路大广场大绿地,什么CBD什么总部经济区,不少城市都要搞什么现代国际一流的大都市,城市化同质现象严重,甚至一些有特色的历史名城,都被以现代化名义破坏掉了。珠海不是做了理论的论证、模拟的论证,而是给我们做了一个样板,一个很好的案例。这个样板表明,不一定非得对生态环境进行逆治,是可以进行顺治的。”
尽管,前30年经济发展遭遇尴尬、压力、波折,珠海还是将它的“特”予以继承和发展,即“决定以工业为主,兼营农业、旅游业、房地产等,综合发展。而且要求,工业发展要吸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而且无污染的项目,严格把关。”
当年,因为这条路径“曲高和寡”还有其他复杂的因素,才使得珠海一直“默默无闻”。但是,这条路也为珠海保留了宜居的青山绿水,在这样的环境里,珠海正在酝酿30而立的新起步,重新“上天入海”。
“上天”,即推进中航通飞项目,全面加快航空产业园的建设。“入海”就是在珠海西南部的高栏港,投资443亿元建设产能千万吨级的中船海洋工程即修造船基地、中海油南海天然气陆上终端项目以及总投资25亿元的玉柴发动机。这态势正是为了达到珠海的新目标,“珠海将成为广东乃至全国重要的新兴装备制造业基地。”
同时,有数据显示,珠海2009年和2010年正在或将投资3169亿元搞好基础性“十大重点工程”建设,这一数字超过了改革开放30年珠海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广珠铁路、沿海高速公路、港珠澳大桥、广珠轻轨等曾经困扰珠海的地理与交通问题都被重新提上议程寻求突破。而由于有重大项目“上天入海”等引领,5年后珠海的GDP可达2500亿元,比现在增长一倍。(《易阔财经》)以此“达到2020年基本建成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实现在珠三角地区人均首位、生态一流、文化繁荣、法治优良、社会公平的发展目标;成为广东发展新的增长极、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到2040年;把珠海建设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城市、旅游城市、创新城市和港口城市;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之城;成为活力实力魅力兼备的理想之城;以生态文明新特区的面貌引领特区发展潮流。”珠海市委书记甘霖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所言。
在战略目标之下,2010年10月1日起,珠海经济特区也第四次扩容正式扩大至全市。在这样的城市架构空间里,珠海将升级为“一条主轴(情侣路…珠海大道)、两大板块(东部、西部)、三区一城(香洲核心城区+横琴新区+西部中心城区=新的主城区)、若干组团(与产业园区向配套的城镇组团)”的城市新格局。
珠海,生机勃勃,在三十而立之年打算迈开腾飞之脚步。
而且,最可贵的是这个城市的发展与城里的人们是密切相关的。正如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韩庆祥所言:“最值得我们思考和总结的,就是珠海所走过的路,是适度超前发展之路,是低代价的科学发展之路,是珠海人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之路。这种发展之路,体现了珠海经济特区的‘特’与‘新’。”还有,著名城市经营策划人王志纲所说,“当一个地方乌烟瘴气之后,有钱的人就会把自己的卧室和客厅搬到珠海这样山清水秀的地方。
所以,当珠海经济再次腾飞,前三十年所保留的优美自然环境将成为它重要的王牌,也会是追求“工作与生活并重”的人的首选。
(2)东莞
东莞,是广东的历史文化名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建郡,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当年,著名的“虎门销烟”就发生在东莞。
东莞地理位置优越,北距广州59公里,东南距深圳99公里,距香港140公里。
正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过去三十年,东莞也制造出了一条令人瞩目的“东莞模式”:港台资本、设备(附着一些工业技术)+东莞土地、厂房+中国内地农民工+香港(后来还包括深圳)进出口通道+欧美日市场(现在是全球市场)。核心就是承接香港、台湾的产业转移,为欧美企业做贴牌。这种模式在顺境下获得了快速发展,并且,逐步形成了电子、机械、服装、玩具、家具、制鞋等八大支柱产业。
在人们的印象中,东莞得益于这条经济模式而成为了广东“四小虎”。然而,这条模式在过去30年里也遭受了巨大的挑战。作为制造业名城,东莞不得不在30年的时间里逐步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双转型。
从东莞的产业布局看来,“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其突破口。赛迪顾问总裁李峻博士说,“电子信息产业对工业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其转型成败对于东莞产业走向至关重要。”李峻也分析出,“东莞信息产业的升级将主要遵循两个方向:一是由产业中下游向产业上游延伸。例如,由重点发展电子加工类产业,转向力推IC设计等上游产业;二是,积极发展新型产业。”
在这样的“纲领”下,松山湖工业区也就成了东莞产业升级的“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