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曹植 >

第227章

曹植-第227章

小说: 曹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族内的教育本来就好,他们肯将后人送来院,也就间接承认,院的教育要比他们族学要好。

而最重要的是,河北才是天下士林的中心,一旦曹操统领河北,那么颍川院的学生数量和质量,必然会提升。

当然,那时候招纳”形势就完全不同了。故此,曹植正是利用这空挡,来观察一下人才。

当大家都坐定,以为就要开讲的时候。郑玄忽然微笑道:“子通,汝也找个座位坐下吧。”

听到郑玄的话,人群却是忽然分开,一名学生诚惶诚恐地拱手道:“祭酒大人,我…,…………”

未等他说完,郑玄便摆手道:“你的学问还算不错”可以落座。…”

“是!…”听到郑玄的话,这学生激动地拱了拱手,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于末座坐下。这时,曹植却是看清楚,被郑玄点名的人”正是方才迎接自己的那个童子!

曹植愣在当场,司马享却是立即跟后边的颍川院学生打听,未几就压低声音对曹植道:“四公子”此人名叫蒋济,乃是扬州人,早几个月才来院。因为路上被山贼劫了财物,故此到院是身无分文”康成公怜他有学识,于是就着他边当守门童子”边在院学习。”。

听到司马享之言,曹植轻声念道:“蒋…,……,念着之余,眼睛徒然一亮,心中暗呼道:“好家伙!竟然是他!…”而脑海之中,已经闪电般划过蒋济的资料。

蒋济,楚国平阿人,年青时代就在扬州一带名闻遐迩。历任九江郡吏、扬州别驾、丹阳太守。随后又升迁永相府主薄、西曹属。在曹操晚年,已经是其心腹谋士。而曹操死后,更是受到重用,历仕曹魏四代,才智与内政,在曹魏堪称一流人物。编著《三国志》的陈寿,更将其与刘晔、董昭比肩,可见其能力,是仅次于曹营五大谋士那个级别的人物。

现在的蒋济还十分年轻,虽然曹植不知道他为何提早来到了许昌,但显然他的才华并没有埋没。郑玄一生学生不少,但真正被他收入门墙的并不多。曹植也曾问过郑玄,孙乾的能力在他的弟子中如何,郑玄的答案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见,郑玄并非是没有眼光之人,而是孙乾没有学到他的本事罢了。

因此,当脑海之中闪过蒋济的资料后,曹植的目光徒然就变得炽热起来。特别是想起,方才蒋济拿到自己的名帖,那激动的模样,曹植就更觉得有机会将这名大才收于麾下了。

深吸了几口气,略略平复了一下心情,同时暗暗告诫自己道:“莫急莫急!机会多的是!”

就在曹植平复心情之时,那边郑玄便说道:“今日子建和德祖,还有不少年轻俊杰齐至,老夫心慰。正巧,今日又是颍川院一月一度的才士论政大会,你们都是同龄人了,正好借此机会,交流交流,如此学习,方有进步!…”

一众颍川院学生闻言,齐齐拱手道:“谨遵祭酒大人之命!…”

曹植和杨修两人相视一眼,也跟着拱手道:“谨遵康成公之命。…”

郑玄轻轻点了点头,捋髯道:“老夫也不说什么,今日的才士论政,就开始吧。元节,不若先由你出题!”。

张俭哈哈一笑道:“好!老夫也正想见识一下你们的见解……”顿了一下,张俭微笑道:“所谓知行当合一,方今天下大乱,礼乐崩坏,彷如春秋乱世。你们皆是当今年轻俊彦,不知胸中可有治世之策?…”

才士论政,论的便是这个政。张俭一开口便抛下这么一个大难题,不止一众颍川院的普通学子,就连座位上的众人,也顷刻间皱起了眉头。

张俭则是淡淡一笑,和郑玄对视一眼,二老便好整以暇地看着众人,不再说话了。

对于这问题,曹植跟郑玄其实亦讨论过不少次,心中已有自己的答案。他今天来,主要是看看,是否有志同道合之人,因此在座位上,只是笑而不语。见着曹植不说话,一直注意着他的杨修,也露出淡淡的微笑,不再开腔。场面一时之间却是陷入了沉默。

见等了片刻都没有人开口,曹植的眉头却是忍不住皱了皱。他身边的司马享见着,知道曹植的心意,于是拱手笑道:“在下河内司马享,学识平平,今日就先来做个抛砖引玉吧!”。

其他人方才还奇怪,司马享为何能坐在座位上,开始还以为是因为曹植的缘故。听到其自报名号,却是洗然大悟起来。河内司马氏,可谓名声显赫。特别是现在出仕于曹操的司马朗,屡立功劳,己经得到不少人的肯定。至于司马懿,虽然闭目读,但其名声并没有减低,相反名气之盛,不在其兄之下。

至于司马享,倒是消失在天下人目光之中有一段时间。今日见着其出现,都很好奇,他的能力究竟如何。

杨修更是露出感兴趣的神色道:“司马伯达之才,修见识过。传闻司马仲达之才更在伯达之上。修今日倒是要看看,司马叔达之才,能否与伯达、仲达相比!”

听着杨修的话,饶是司马享脾气好,也忍不住皱了皱眉头。曹植见着,却是暗叹道:“这个杨修,才学的确不凡。但是就因为自小聪明,才学非凡,却是养成了这种眼高于顶的心态,而且说话技巧也太烂了。司马享虽然名不及他两位兄长,但如此说话,却是带有挑衅性质了!…”

想到这里,曹植却是轻轻瞥了司马享一眼,看看他如何应付!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一章 书院辩论(下)

司马享平日看起来很内敛,不似他大哥司马朗那般阔达有长者之风,也不似他二哥司马懿那般智谋高绝,但隐隐极深。平日的司马享,只是默默做事,不显山不露水。但并不代表司马享就没有脾气,面对杨修这当面的挑衅,司马享自然不会逆来顺受了。

心中盛怒,司马享表面上却还保持平淡,更露出淡淡的笑意,向着郑玄和张俭拱了拱手,说道:“自先泰以来,百家并起,先贤都以寻找治国良方为目的。其中以儒墨道法四家为显学,这四家探讨治国之道亦为最深。我儒家先贤,取以德治国为良方:法家诸子,则以法治国:老庄之道,则无为而治。享以为,无为而治,是太宽;以法治国,则太严……,…”

说到这里,杨修轻笑道:“如此按叔达所言,还是以德治国更为合适?”

司马享瞥了杨修一眼,摇头道:“非也!以德治国,本意虽好,然流于空泛!”

听到此言,杨修眉头一皱道:“如此,岂非先贤之道,无一适合治国?”

司马享听着,哂然一笑道:“德祖兄莫不是忘了孔圣人所言中庸之道!”

杨修沉吟了好一会,忽然惊讶地盯着司马享道:“叔达所言,莫非融合先贤之道?这,怎么可能…………”

见到杨修脸上那惊骇的神情,司马享终于有扳回一局的感觉,轻笑道:“没什么不可能的!天地本一物,岂能不融于一休!儒起于农,而农为国之本,故儒之以德治国,当为本。然儒之治,则太宽,有大恶者儒难以治”当用法。以法为罚”以儒为教,互为表里,为之中庸。而天下虽以农为本,但还有工、商。墨起于工,故治工之道,当用墨之义。道起于商”治商之道当用无为而治。士则为治国之人,不当仅起之于农,而应工、尚皆取。只是农乃本,故士亦当以儒士为本,其余商、工等人为辅,此方合中庸之道也!”

旁边的曹植,听完司马享这一番言论,心中暗暗点头。司马享跟着自己已经有一段时间,中间虽然颇为忙碌,但闲时二人亦会经常交流”发表对治国之道的看法。现在司马享这一番话,显然受自己影响极深,中间有此话司马享虽然简化了,但曹植还是能听出来司马享对此有很深的感悟。

不过仔细一想,司马享有此感悟并不意外。曹植现在虽然不是如一方诸侯那般,掌管偌大一个势力,但是却对多方面前有插手。其中,大部分想法虽然都是出自曹植,但曹植开了个头之后”后面的事情大都是司马享来负责的。

开设天然居、贩卖茶叶,让司马享接触了以前都极为鄙薄的商业。刚开始时,他是因为商业乃曹植发展极为重要的一环,他不得不帮忙。然而接手之后,才发觉,商业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不堪。加之平日又翻看一此陶朱公、吕不韦之事”让司马享感悟良多。

除此之外,曹植又经常会和马钧一起捣鼓些其以前眼中的“奇淫技巧”。然而当司马享亲眼见着这些“奇淫技巧”发挥出难以想象的威力来,他不得不改变曾经的观念”对其正视之。工商都接触过,加之以前就学过的农事,加上与曹植的经常交流,这才有司马享现在这一番言论。

不过”司马享这一番言论,并没有得到其他人的认可。杨修身边的丁仪听到之后”摇头道:“叔达此言差矣。工,奇淫技巧也,有此等时间,还不如多读几本圣贤,学习治国之道。商,更是可笑。商人重利,天下皆知,小商人或贪一金一物,大商人贪的就是一国,吕不韦奇货可居,便是最好之证明。故,在下以为,以农以儒为本,方是正道,其他皆取乱之道矣!”

丁仪这一番话,最为符合一众学子平日之学习,因为闻言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点头称有理。

见到这一幕,曹植轻叹道:“果然,要改变,不容易啊!”

司马享听着,忍不住“嘿嘿”地发出冷笑来。丁仪见到,脸色变了数变,凝声问道:“不知叔达笑什么?”

司马享一摊手,说道:“笑汝只知纸上谈兵,犹如赵括!”

丁仪闻言,怒哼一声道:“纸上谈兵?以儒治国,乃我大汉得以连绵至今的因由!”

曹植见着,正了正身子,露出淡淡的微笑。司马享的表现非常突出,基本上能将自己的想法都表达出来,如此根本不需要他出口,有司马享替自己出言,这更加好。毕竟自己身份不凡,若是说错一句,反倒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司马享果然没有让曹植失望,不屑一笑,大声问道:“先汉之荣光,最盛乃武皇帝之时,可是如此?”对于此问,丁仪想也没想就点了点头。司马享见到,不屑之意更浓,凝声问道:“那汝可知道,武皇帝一朝,岁入多少?北伐匈奴,开支几何?”

丁仪听到,脸色变了数变,不止是他,就连在场不少人都脸有难色。杨修见丁仪吃亏,连忙接过话头道:“此乃朝廷机密,我等不知亦属正常。”

见到杨修投机取巧,司马享也不在意,轻笑道:“具体数目,我等或许不知,但德祖应该清楚,自与匈奴开战以来,国库日减。以致后来,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司马享这话一出,所有人都一脸惊讶的望着他。这事情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但是汉武帝乃是大汉公认最英明神武的皇帝,一般都不敢谈他不是。现在司马享竟公然数落他,怎让众人不惊讶。

司马享所说,其实都是公开的秘密了,杨修也不得不承认,轻轻点头。司马享见着,轻笑道:“那一仗,可是将文景两代积蓄都打得一干二净。若无文景两代之积蓄,又岂能有武皇帝之赫赫武勋!”

这也是既定之事实,众人听着”忍不住再次点头。司马享见到”不等杨修开口,便抢先说道:“文景之治,用的乃是黄老之术,至武皇帝一朝而终结。后孝宣皇帝一朝,天下亦大治,此乃以儒治国之功。然而黄老之术”亦能大治,诸位就能如此肯定地说,以儒治国,当真胜过黄老之术?”

此话有些曲辩,然而却是告诉所有人一个道理,儒家的治国之道所能达到的,黄老之术一样可以。众人听到之后,尽皆默言。

见到众人不语,司马享笑了笑,说道:“既然如此”诸位言及,儒家治国,方乃正道,却是谬矣。治国之道,不止一条,还有许许多多。就如现今,天下大乱,群豪并起。诸位当真以为,与敌人讲仁义道德”就能退敌兵?我儒家何以在于先泰难以大兴,孔圣人奔走列国何以难受重用?反倒是暴秦,能扫灭六国,一统天下?享以为,治国之道,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该因势而为。儒家之道,首曰仁:次则曰学。以仁为本,学则为用。天下万物万理无穷尽”我等若是不学,亦即止步不前也。时势变,而治国之道不变,此则乱象生。现今乱象四起”单凭先贤之道,难以救世。我辈子孙”理应于学先贤之智慧,创适应方今时势之道,此方能结束乱世,为万民谋福祉!”

司马享的话,众人听完哑然。一向以多智而闻名的杨修,这时也忍不住皱起眉头,不住沉思。杨修如此,更遑论其他人了。

苟家二子,沉默不语。那边陈泰忽然盯着司马享,轻声问道:“若按叔达所言,世家当如何自处?…”

曹植见到,眼眉一挑,暗道:“这家伙好生厉害,一眼就看出世家这个多余的存在了!…”

对于世家问题,曹植也跟司马享讨论过很多次。司马享沉吟了一下,回忆起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