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细说宋朝 >

第78章

细说宋朝-第78章

小说: 细说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芾把书法中的点画移到绘画上,创“米氏云山”,可惜他的绘画作品并未流传至今,而作为书法家,他的传世作品却相当丰富。他篆、隶、楷、行、草各体俱工,行书最为世所推重。他的书风跌宕多姿,隽逸疏放。米芾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向来被称为宋四家,连称“苏、黄、米、蔡”。
  但有一种说法以为:所谓的“蔡”应指蔡京,后因蔡京名声太坏,才拿蔡襄来充数。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理由之一是“苏、黄、米、蔡”中的前三人是按活动年代排下来的,蔡京比前三人要晚,排在最后才顺理成章,而蔡襄在英宗朝已经去世,米芾则活到徽宗期,蔡襄排在其后显然不合排序的规则。理由之二是蔡襄的书风与苏、黄、米相去较远,而蔡京的书风“字势豪健,痛快沉着”,显然与前三家的尚意风格是一脉相承的。蔡京还有墨迹传世,这个问题值得从书风上进一步探讨。
  尚意书风是宋代书法的时代特色,强调人品重于书品也完全正确。但书法与人品毕竟不是一码子事,与蔡京同时的宋徽宗创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宋高宗书法造诣也很精湛,风格不失端雅隽秀,都是人品可鄙而书法可观的例证。
  北宋神、哲、徽三朝是宋代书法的鼎盛时期,南宋虽然也有不少书家,但大多学习苏轼、黄庭坚或米芾。范式一旦形成,余下的往往就是仿效。宋末的张即之试图另辟蹊径,以唐代欧阳询的风格糅合米芾的笔意,书风方劲古拙,挺峻峭拔,但影响毕竟有限。
  最后说说雕塑。宋代雕塑出现了两个与前代迥然不同的趋势,一是宗教雕塑的神圣性大为减弱,而世俗化大为增强;二是前代雕塑中那种雄浑阔大的气势消退殆尽,而代之以典雅秀美的风格。
  宋代最具代表性的雕塑群有三,一是贡县宋陵石刻,二是太原晋祠彩塑,三是大足石窟。宋陵雕刻的主要是男性官僚贵族,晋祠主要塑造贵族妇女的形象,两者构成上层社会的生活场景。
  大足石窟虽然以佛教题材为表现形式,但处处洋溢着世俗化的生活情趣,是宋代民间生活的传神写照,这就使其成为反映宋代社会风俗的最大的实物史料库。与唐代以前的佛像雕塑不同,这里的菩萨群像几乎都是人间的,不少观音以其秀丽妩媚、婀娜俊美,展现出东方民族的女性美,令人想起西方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圣母像。大足石窟表明宋代无愧为石刻艺术史上又一个高峰,完全足以与敦煌、云冈和龙门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细说宋朝82:三大发明与科学技术
  李约瑟以为:对科技史说来,唐代不如宋代有意义。在被国人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中,火药、指南针与活字印刷的使用,都是宋代最后完成的。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宋代的天文学、数学与医学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过,黄仁宇曾在《中国大历史》里指出:由于宋代的经济未能在改革社会上发挥作用,这就“导致以上发明不能作为系统地增进”。
  火药的发明虽在宋代以前,但由于这一时期各政权之间频繁的战争攻守,很快被用于军事,从而进入了冷兵器与火器并用的时代。开宝三年(970年),兵部令史冯继昇献火箭法,五年后,火箭就用于与南唐的战争。
  《武经总要》是北宋仁宗时期官修的一部关于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的巨著,记录的火药武器就有弓弩火药箭、火药鞭箭、火球、蒺藜火球、烟球、毒药烟球、竹火鹞、铁嘴火鹞等十多种,还分别记载了引火球、蒺藜火球与毒药烟球的配方,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完整的火药的配方。
  其后,火药研制不断改进。靖康元年(1126年),在开封保卫战中,宋军已使用霹雳炮打退金军的进攻,这是火药拌和瓷片装入干竹节内裹以纸壳而成的一种火器。金朝在这一基础上制成震天雷,宋人称之为铁火炮,《金史》有具体描述:“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大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里之上,火点着甲铁皆透”,威力强大可以想见。这种铁火炮因蒙古西征传到中亚与西南亚,回回炮应即由此改进而成的,再由蒙古军队用于攻宋的战争。
  管状火器的发明在兵器史上有重要的意义。据陈规的《德安守城录》,绍兴二年(1132年),他为坚守德安(今湖北安陆),用火器制造长竹竿火枪二十余枝,其法是一人持枪,一人点火,一人协助,使用虽不便利,却是管状火器的最早记载。
  金朝末年研制成功飞火枪,长仅二尺许,火药发射完毕而枪筒完好无损,已是携用方便的单兵火枪。开庆元年(1259年),寿春府(今安徽寿县)发明了突火枪,据《宋史·兵志》记载,“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已具近代枪炮的雏形。
  令人惊讶的是,宋金时代这种先进的火药技术在明清两代似乎没什么长进,反而倒要从西方引进佛郎机与红夷炮,到了近代竟然只有在虎门挨打的份,难怪鲁迅愤激的说,中国发明了火药,最后是用来制造鞭炮与烟花的。
  指南针的发明可以追溯到先秦,但用于航海则在宋代。《武经总要》载有指南鱼的制作方法,是利用地磁场作用使鱼身铁片含磁定位。这在指南针发明史上意义虽大,但因获得的磁性不强,使用价值仍然有限。三四十年后,《梦溪笔谈》记载了另一种制造方法,即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以磁石磨针锋令其含磁,具有实用推广的价值。
  关于指南针的使用方法,据沈括介绍有四种:一是水浮法,即将指南针放入盛水的容器中指示方向;二是置指爪法,即将指南针放在指尖上指示方向;三是置碗唇法,即将指南针放在碗沿上指示方向;四是缕悬法,即将指南针用线腾空悬挂指示方向。第二、三种方法不易固定,很快淘汰,第一种方法发展成后来的水罗盘,第四种方法演变为后来的旱罗盘。
  至迟到崇宁年间(1102…1106年),指南针已普遍用于航海。据《萍州可谈》,当时船长航海,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观指南针”。宣和年间出使高丽的徐兢也说,“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从“浮针”看来,使用的应是水浮法,尚未发展为水罗盘。
  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吴自牧在《梦粱录》里说到当时航海,“风雨晦冥时,为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这里的“针盘”,应是水罗盘。
  南宋末年出现一种指南龟,是将天然磁石放入木龟腹中,腹壁有一光滑小穴,可安放在圆滑而固定的竹钉上,龟身自由转动指示方向,这是后世旱罗盘的前身。
  指南针为全天候的航海提供了可能,也为远洋航海图的精确绘制创造了条件。揆之情理,航海图不应迟至宋代才出现,但正式见诸记载却是指南针使用以后。那位徐兢所著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原附所经海道图,可惜其书文存而图佚。南宋晚期,金履祥也曾绘过一张由江浙沿海直趋幽燕的海图,备记航路,历历可据。后为元人所得,成为海上漕运海图的蓝本。
  指南针的全面使用,航海图的精确绘制,再加上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与海外的经济往来,迎来了宋朝与紧接其后的元代前所未有的航海业盛况。可惜的是,自南宋以来的这种海上优势,到明代郑和下西洋以后就逐渐失去,而到清代竟至于要由西方船舰来叩开中国的大门。鲁迅对此也嘲讽过:祖先发明的指南针,却被不肖子孙制成罗盘去看风水了。
  雕版印刷究竟出现在隋唐之际,还是晚唐五代,学术界还有争论,但盛行于北宋是毫无疑问的。据苏轼说,北宋初期,图书仍多手抄,仁宗以后,书坊转相翻刻诸子百家之书,学者很容易得到印本书。
  宋代雕版印刷分三大体系。一是官刻系统,中央国子监是主要官刻机构,所刻称监本;地方上路级监司(盐茶、转运、提刑、安抚、常平)和路、州、府、军各级公使库、州县学,也都有官刻书行世,公使库本是常见的宋版书。
  二是坊刻系统,即以营利为目的的书坊或书肆刻印的图书,表明雕版印刷的图书已完全进入了市场流通。当时坊刻书技术质量以浙江最好,称浙本;四川次之,称蜀本;福建以量多取胜,称建本,尤以建阳(今属福建)麻沙镇出版最多,世称麻沙本。开封、杭州、成都、眉山(今属四川)、建宁、建阳(今属福建)、福州和建康(今江苏南京)都是当时的印刷中心。三是私刻系统,即官僚世绅私宅或家塾所刻的图书,表明宋代图书文化的普及程度。宋版书纸墨精良,版式疏朗,字体圆润,传世稀少,价值连城。
  雕版印刷是书写印刷技术的一次革命。但印行一部大书所需雕版往往累百千万,雕刻既费工时,保存也占空间,仍有改革的必要。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
  其法是以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火烧泥活字使其坚硬备用。然后在一块铁板上敷以松脂、蜡和纸灰,上加一铁范,内放满所需字印,持铁板在火上加热。等松脂等溶解软化,再用一平板压平字印,使字平如砥,即可开印。
  印刷时准备两块铁板,一板印刷,一板排字,交替使用,效率极高。每字多刻数印,常用字更多至二十余枚,以备一板内重复使用,以韵分类储入木格,少数僻字则临时烧制。印刷完毕,加热再令药物熔化,以手拂印,字印自落。毕昇出身平民,生平事迹不得而详。他也试制过木活字,但木纹有疏密,沾水易变形,还容易与松脂等药粘住,不易拆版,认为还是泥活字方便。实际上,只要选用优质木料,改变拼版方式,木活字的这些缺点也是可以解决的。
  毕昇以后,使用活泥字印成的图书,目前确认最早见诸文献记载的是绍熙四年(1193年),周必大用胶泥活字印行了他的《玉堂杂记》。但现存西夏翻印佛经有光定六年(1216年)“御前疏润印活字都大勾工院”的题记,表明当时西夏已专设主持活字印刷的机构,则可推测西夏使用活泥字与木活字印刷不会迟于周必大印书的年代,可见传播之快。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大约在13世纪,活字印刷东传朝鲜,后经朝鲜传入日本;另一路同时传入中亚与波斯,并因蒙古西征传入欧洲,启发了古腾堡金属活字的使用与推广。但古腾堡比毕昇的发明整整晚了四个世纪。
  除了三大发明,就应说到宋代科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沈括。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在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地学、生物学、医药学和工程技术上都深有造诣,这里只能择要而说。
  在天文学上,沈括曾将提举司天监,改进天文仪器,提倡十二气历。他改制了浑仪,使其结构简化,精度提高,操作方便。他还吸取了燕肃莲花漏法的成果,提高了浮漏计时的准确性。他所提倡的十二气历是一种纯阳历的历制,以立春节气为一年之首,将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与十二个月建立起对应的稳定关系,与现行公历格列高利历有相似之处。但这一个新创举终因遭到传统势力的“怪怨攻骂”而没能推行。
  在数学上,沈括一方面为隙积术给出了正确求解公式,隙积术是求解垛积问题的方法,解决的是高阶等差级数的求和问题。另一方面,他创立了会圆术,给出了一个近似公式,会圆术就是已知弓形的圆径和矢高求解弦长与弧长。
  在物理学上,沈括进行了凹面镜成像的光学实验,取得了新结果;首次记载了地学上地球磁偏角的现象;以实验证明了弦线的基音与泛音之间的共振关系。
  在医药学上,他编著了《沈氏良方》,自称“必目睹其验”,才写入书中。其中的“秋石方”,是关于提取荷尔蒙的最早记载。后人将其书与苏轼的医说合编为《苏沈良方》,也许因苏轼名声比他还大,可以招徕读者。
  沈括最主要著作当然还是他的《梦溪笔谈》,共二十六卷,另有《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共计六百零九条。据统计,关于科学技术的条目占全书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其中既有他自己对科学技术诸问题的观察、实验与思考,还保存了当时科学技术的具体史料,例如的毕昇的印刷术、喻皓的《木经》,都因该书而得以传世。科学史家李约瑟对其书评家最高,盛赞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不过,国人对这一评价也不必过于陶醉。从其结构体例来看,《梦溪笔谈》还称不上是一部严格的科学著作(在这点上,甚至还不及秦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