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文苑·经典美文2012年第1期 >

第2章

文苑·经典美文2012年第1期-第2章

小说: 文苑·经典美文2012年第1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论来理解吗?
  但是,人们往往不愿同意这样的说法,即他只不过是微粒般地球上的一个从宇宙高空看不见的小得可怜的尘屑,而且一旦缺乏自知之明,他还狂妄地确信他能洞悉宇宙的奥秘和规律,当然还确信能使它们服从于人们的日常利益。
  人是否知道,他必有一死?这一令人不安的想法,只是像一个阴影在他的意识中一闪而过,他不断躲避着它,不断自卫着,往往用一种期望来自我安慰——反正明天不会发生那种不可避免的不幸,还有时间,还有十年、五年、两年、一年、几个月……人们不愿与生活分手,尽管多数人的生活并不包含大悲或大喜,而是充满着操劳的汗水气味,还有一些平庸的肉体满足。与此同时,还有许多人被一条条无底鸿沟彼此分开,只有一些细小的、时断时续的爱情和艺术横竿,才有时把他们联结在一起。
  不过,人的意识,头脑清醒和富有想象力的人的意识,毕竟会涉及到整个宇宙,涉及到宇宙间一些星球上常有的神秘而又冷酷的恐怖现象,也会涉及到人生在世、短暂一生中的合乎规律的偶然性的个人悲剧。但不知为什么,这并不会使人感到绝望,不会使人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是索然寡味的徒劳之举,就像有智慧的蚂蚁从不停止它们那些不知疲倦的活动一样,看样子,它们的操劳是为了自己那种单一的利益所需。人总以为他在地球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且由此深信,他是永生不灭的。他总是久久不愿考虑:夏季必将变为秋季,青春终将为老年代替,甚至那些最亮的星星也将会熄灭。在人的信念中,存在着运动、毅力、活动和激情的推动力。在人的骄傲中,有这样一种观众的轻率:他自信津津有味的人生影片将会无休止地延长下去。
  那种过于自负地希望认清生活中瞬间中的瞬间的艺术,那种期望向人们传达别人的理性经验和感性经验,并由此成为永垂不朽之作的艺术,不是也充满着骄傲吗?不过,如果没有这种信念,也就没有人的思想,就没有艺术。摘自百花文艺出版社《瞬间》
  经典伯乐:王利群
  邦达列夫在《瞬间》的中译本序言中写道:“我想,对于具有悠久的古文传统和优美简洁的鲁迅杂文修养的中国读者来说,将不难领会我的《瞬间》的含义。”不知道他对中国文学是否有那么高的修养,足以理解古文和鲁迅的杂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将这三者并列的叙述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它们都具有一种通过精练的语言直透人生本质的力度。
  作为一篇散文,《瞬间中的瞬间》是一个奇妙的混合体。
  它承认时间的无始无终的永恒状态,但又随时在关注诞生、消亡,以及周期。它企图用时间的永恒来消解死亡,但又参照于探讨作为有限个体的人。它嘲笑人类的傲慢,同时又肯定承载人类信念之艺术的终极价值,但它忘记了正是最伟大的艺术家在最伟大的作品中说出了最高贵而又最彻底的傲慢——“人啊,你这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我们在文章中绝对找不到获得拯救的道路,但同时我们也很难说清楚文章的基调究竟是悲观还是乐观。也许,它真正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把读者抛向一个未能认知的空间,剥离了日常生活赋予我们的逻辑保护力量,从而让我们直面我们的存在本身!

喜忧参半的选择

作者:彼得。巴菲特 字数:2256

  做家长难,做孩子也难,家长和孩子都无法扮演一个完美的角色。

  我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长期受到卓越的工作态度的熏陶,这种熏陶来自我的父亲。我从母亲那儿也学到很多待人处世的态度,母亲对各类人都充满着无尽的好奇,她无畏而坚定地与他们交往,倾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生活。
  尽管如此,当面对自己的未来并作出影响前途的决定时,我像许多的同龄人一样,茫然、困惑、无所适从。我甚至不确定自己是否打算完成高中学业——至少不会以常规方式完成。由于迫切地渴望开创自己的新生活,我曾想过要提前毕业和跳级。
  我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个兴趣是我八年级时参加男孩俱乐部时产生的。我不太喜欢体育,音乐是业余爱好,但还没有达到为之痴狂的程度。我需要在人生中找到一项特长来确认自我价值,摄影很符合这个需求。我上高中时,经常给校刊和毕业纪念册投稿,并在一家本地周报社做过暑期工。在我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当中,相机已经成为我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标识。
  凭借这点小小的成就,我制定了一个相当浪漫但是欠缺考虑的计划。我想提前完成高中学业,然后去怀俄明州的杰克逊谷当一名摄影记者,一边自食其力,一边享受世界上最壮丽的大自然美景。
  这个方案虽然出于我的年少气盛,但并非完全没有可操作性。我确实发表过一些有水平的照片,也可能会在报社获得一份工作并在杰克逊谷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对此我永远不得而知了,因为当时父母对我的计划持不同观点。他们清醒而又理性的期望,制约了我的青春幻想。
  这就把我们带到了非常复杂的境地当中,并引出一些棘手问题。例如:父母的引导和过度干涉之间的界限在哪里?在什么情况下帮助会变成控制?有多少父母的关爱衍变成为专制,又该随着孩子的成长怎样调整?年轻人在决定人生道路时,到底有多大的选择权?他的自由度应该有多大?是否存在“过度自由”和“过多选择”的问题?
  巴菲特家族在这些问题上,有着特立独行的作风。我的父母从来不会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相反,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不断教导是,我们可以成为心中想要成为的人,我们应该追寻心中想要追寻的梦想。
  我们家对孩子有个不明言的期待,即孩子们应当在学校中竭尽全力。父母并没有施加压力要我取得全优成绩,但他们希望我认真、专注地对待学业。这种期许绝非坏事,它能够调动我的积极性:他们期待我在学校表现出色,这肯定意味着我有能力这样做。有了这种自信,我确实在学校表现出色,而且为此感到自豪。
  不过,这又将我带回那个跳级和闯荡世界的年少计划。在这个交汇点处,显性信息“找出你的天赋”和隐性信息“不要过早找寻你的天赋……沿途也不要跳步前进”狭路相逢。
  作为一个典型的不安分的年轻人,我不由自主地就把第二个信息,看做是对我激情的阻挠和对我自由的束缚。但是我后来意识到这种告诫很有道理,只是我当时未能领悟。我的父母并没有试图阻止我,而是劝告我不要在成长过程中操之过急,担心我可能会在匆忙中与美好的东西擦肩而过。我的成年生活就在前方,等待着我出现并安顿于此。通往那里的路可能会布满荆棘,但走捷径也许会令我得不偿失。
  无论如何,我的辍学计划着实让父母惊愕。终于,母亲在我高三即将结束时进行了干预。幸运的是,我后来才了解到此事的来龙去脉。
  事情是这样的:那是我上高中三年级的一个春天,我的新闻学老师找我私下谈话。他说想让我在高中四年级(美国高中为四年制)时担任毕业纪念册的编辑。当然,这样的话我就得重新考虑自己的提前毕业计划。能够受到邀请是一种荣幸,而且编辑工作可以系统提高我的摄影能力,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我在高中四年级末获知,母亲曾在前一年春天去找过我的新闻学老师,并且两人共同谋划了这个计策。我当时是什么感觉呢?事实上,在35年后的今天我还在想这个问题。
  我现在知道,并且当时也隐约知道,我母亲费尽心机让我留在学校的做法是正确的。而且我也相信我的新闻学老师是真心实意地想邀请我做编辑。
  但还是有点气恼,两个大人在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共谋转移我的人生轨迹,这让我心里不太舒服。我不知道应该感激还是怨恨。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两者都有。我从不怀疑父母心里都是为我的前途着想;但即便如此,他们的介入仍然令我不太能接受,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些疑惑。编辑工作是一个不大的成就,但我能肯定它是真正属于我自己的吗?我是被温柔地导向了正确的人生航线,还是被善意的意图倾覆了自己要走的路,背离了原有的轨道?
  如果有人期待我对这件事作一个明确的总结,我必须抱歉地承认自己没有结论。这件事引出的问题无法简单作答,只有一点可以确定:做家长难,做孩子也难,他们都无法扮演一个完美的角色。
  不过,我发现亲子之间的这些矛盾,关键不在于意见相左,而是这些问题本身以及随之而来的互相理解和体谅。我永远无法知道,如果当初前往杰克逊谷,我的生活会是怎样。但是我确实知道留在家里完成学业是个正确的选择。我曾试图相信自己已经准备充分,并且有能力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现在我承认事实并非如此。我当时还在学习如何作出正确的抉择并享受充分的自由,但还未学有所成。这个过程说起来有点玄:我并非通过贯彻意志,而是放弃意志,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
  摘自新世界出版社《做你自己——股神巴菲特送给儿子的人生礼物!》

你就像四房太太

作者:星云大师 字数:1081

  有个故事很有趣,一位很有钱的富翁,拥有四房太太。
  大太太年老珠黄,富翁早就把她遗忘了。
  二太太管家,还有一点用处,富翁偶尔也关心一下。
  三太太和四太太,年轻貌美、柔情蜜意,他喜欢得不得了。
  但是人生有限,当富翁年老要死了,不但万贯家财带不去,也带不走这些年轻的妻妾。富翁心想:黄泉路上我一人很寂寞,古代不是有殉葬的风俗吗?如果找一个我喜欢的人来殉葬,这样我还是有伴的。
  当然富翁最喜欢的,就是第四个太太,于是对她说:“我平常多么关心你,一刻都舍不得离开你,既然我要死,你就陪我吧。”四太太一听花容失色,说道:“你现在对我好,但死了还有什么好呢?我这么年轻,我还有无限的未来,我不能陪你死。”大富翁听了很失望,就改找三太太。“我平常钱也给你,有什么好东西也给你,我也常常跟你山盟海誓,你能不能陪我死?”三太太一听,就说:“你知道我很年轻,还这么漂亮,你死了,我还可以再嫁给别人,所以不能跟你一起死。”
  大富翁没有办法,只有找第二个太太。第二个太太听了说:“不行。我们这个家的事务,平常都没有人管。这样好了,你安心地去死,我会替你料理后事,我会帮你送葬,送到你安息的地方,再跟你告别。”
  大富翁很灰心,万分无奈。看到大太太从那里经过,他心想:“这个更没有希望,我平常也不爱她,也不关心她,不过还是试试看吧!”就跟她如此一说。哪知道大太太倒是个有心人,她说:“我们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要死我陪你一起死。”
  大富翁一听:“啊!真看不出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想不到大太太倒真心实意,过去太对不起她了。”
  这一段故事的四太太是谁?
  就是我们的身体。许多人为了这个色身,营养、保健、化妆、温暖,什么都给身体,身体是我们最重要的、最爱的,但到了人生的最后,它却不是我们的,不肯跟我们一起去。
  还有三太太,三太太是谁?三太太就是我们的金钱、黄金、钻石,我们的财产。当我们走了,它也改嫁给别人,转入他人之手。
  二太太是谁?二太太就是我们的朋友、家人、亲戚,他们不会陪我们一起死,顶多在送葬时,陪走一程。
  所以这个大太太就很重要,大太太是谁?就是我们的心。我们平时并不管自己的心,我的心怎样修养,我的心要怎样升华,我的心怎么样才能清净,都不管它。尽管如此,人生走到最后,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唯这个心所造的善、恶行为的业力会跟随我们。
  摘自《广州日报》2010年12月20日

请等等落在身后的灵魂

作者:麦家 字数:1130

  人们总是在不停地往前冲,以为前面有很多东西在等待我们,其实,很多东西是在我们身后。我们应该停下来等一等被我们落在身后的灵魂。

  我曾养过两只狗。一只是朋友送的,德牧,名门血统,姿态高贵,仪表堂堂。我不敢慢待,每天都用上好的骨肉款待,有时还喂羊汤、牛奶。渐渐地,它除了精肉细骨一概不食,包括龙骨和猪皮。到后来,它学会了挑食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