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笑,这是大清正史-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步赶禅,身轻如燕,移形换影,乾坤大挪移,不日之间,马和尚已经从西安一口气跑到了北京城。
进城之后,马和尚只觉得一阵头晕:这北京城的大街上,怎么成了杂货铺了,到处都摆放着坛坛罐罐?
原来是有不法商贩在北京大街上摆地摊,怎么城管就不说来管管呢?
这时候摊贩走了过来:这位客官,随便挑随便挑,看中哪件你拿哪件,便宜不说,我再给你打八折。
马和尚诧异地看着这个摊贩:……你这人好生面熟?咦,你怎么长得,跟最早出任抚远大将军的十四阿哥一个模样?
摊贩笑道:长得模样相似就对了。我和十四阿哥都是先皇所生,他是十四阿哥,我是十二阿哥,当然容貌相近。
马和尚尖叫起来:佛祖在上,你是贵不可言的皇室宗亲,怎么改行当起了非法摊贩?
就听那十二阿哥放声大笑,手一抖,抖出了一副快板,京腔变成了天津味:
我住在北京城啊,家里是皇宫,
亲爹就是老皇上啊,母亲是钟点工。
说是那么有一天啊,皇宫要搞卫生,
人手实在不够用啊,我妈去帮工,
结果遇到康熙帝啊,两人偷了情,
从此世上有了我啊,前面一堆大皇兄。
一群阿哥争皇位,乐得我轻松。
最后赢家是老四啊,登基叫雍正。
老八猪啊老九狗,统统都改了名。
十四阿哥闹得凶啊,赶出北京城。
本来这里没我事啊,偏偏是说不清。
现今皇上罚我款啊,家里抄一空。
万般无奈卖家产啊,逼得我发疯。
你买我一只破尿罐啊,算是救一命。
我家的尿罐御用品啊,保你家兴隆。
王妃往里撒过尿啊,那味绝对正。
买回家去腌咸菜啊,耐用又节省。
……
一串快板书打过,就在马和尚的目瞪口呆之中,十二阿哥胤祹拿起一只尿罐,递给马和尚:客官你看好了,这可是我府中王妃用过的尿罐,文物的价值不用我说,你自己心里也清楚,客官给多少钱?
我给……马和尚落荒而走。
老康熙的皇十二子胤祹,竟然在北京城中当街变卖坛坛罐罐,以此来羞辱当朝的雍正皇帝。这种事,如果不是他亲眼看到,就算是有人说给他听,也难以相信。
这么看起来,这个雍正为人比较的寡薄,诸位阿哥闹个不休,那么他必然的会……只恐……
(8)诉苦大会
把消息报告给朝廷,马和尚就准备返回西宁。出城之后,天色已经暗黑,就在路边找了个茶馆坐下来歇息。喝茶的工夫,眼见得南面天空透着漂浮不止的红光,微风之中,隐隐约约有鼎沸的人声传来。
这马和尚却是积年的老贼,见此情形,心中诧异,悄不作声地放了茶盏,一猫腰,闪到黑暗之中,向着正南方疾速地奔去。
奔跑了大约不到一个时辰,就见前面密麻麻黑压压的人头,少不了几千人众,都打着灯笼火把,在黑暗中有说有笑地走着。
仔细看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年龄不大的孩子在人群中奔来跑去,分明是乡间农家出门看大戏的场景。
什么大戏,竟然这么热闹?
马和尚再往前赶,看到的情形更加让他吃惊。
前方是一长溜的轿子,少说也有几百顶,有的是两人小轿,有的是八抬大轿,大多数轿帘都掀着,露出坐在轿中的一张张兴奋莫名的脸。看这些人,有许多是京城的达官,还有许多流苏小花轿,坐在里边的,都是官员家的女眷。
再往前,是一个村口,几十个衙役正在村口忙碌着,搭建一座戏台。戏台往东,是一座廊庙,庙中有一张桌子,几十个男男女女围着桌子坐着。单看这些人的衣着打扮,有宫里的太监,有宫女,有侍卫,还有长着罗锅腰的包衣,此时正围着桌子,大吃大喝。
这又是一些什么人呢?
马和尚越看越奇,看到后面络绎不绝赶来的一顶顶官轿,都到了戏台的正面,找好地方落轿,再后面是数以千计的村民打着灯笼火把纷纷赶到,霎时间将那座戏台围得水泄不通。
兴奋的人们在戏台下等着,果然是一出乡间大社戏。
只不过,那宫里的太监、宫女和侍卫,居然要黑灯瞎火地赶来这么一个地方演大戏,若非马和尚亲睹这一幕,纵是别人说给他听,也是万难置信。
过了小半个时辰,廊庙里的那伙男女们嘻嘻哈哈地出来了,戏台边的衙役们将他们拉到台上。然后这伙人吵吵闹闹,要求戴上木枷。衙役执意不肯,后来实在是拗不过这伙人,只好依了他们,将硕大的木枷替他们一个个地套在脖子上。
这世上,居然还有抢着戴枷之人,看得马和尚摇头不止。
一个侍卫脖子上套着木枷,摇摇晃晃地走上前来,大声地道:
叫乡亲,听我说,
我的名字耿六格。
说我也许不知道,
知道把你胆吓破。
我的爷爷耿精忠,
造反杀人又放火。
轮到孙子我这辈,
宫门站岗尽职责。
新皇最近又登基,
一看见我就上火。
充军发配回老家,
今天打你这经过。
哦,原来这人是老靖南王耿精忠的孙子耿六格。马和尚想,不知道这厮缘何惹到了雍正皇帝,被充军发配回老家了。
又一个太监上前一步,自我介绍道:
听听咱家把苦诉,
咱家名字何玉柱。
打小侍候八阿哥,
一块吃来一块住。
新皇登基把仇报,
八哥改名叫做猪。
关进圈里喂猪食,
日子过得真叫苦。
咱家看得心不服,
因此流放遭报复。
马和尚大惊:原来这个太监,是八阿哥最亲近的心腹。
又一个太监上前来,自我介绍说:
咱家名叫马起云,
九哥身边咱最亲,
新皇登基手段狠,
九阿哥被赶出门。
改名叫狗汪汪汪,
不许再说他是人。
囚在黑屋无天日,
此事惊天泣鬼神。
咱家因此受连累,
发配广西冤仇深。
马和尚更为吃惊,此人赫赫然竟是九阿哥的心腹太监,这事……
戏台上又一古脑地站出来五个太监,自我介绍:
关格八宝吴守义,
马守柱来是我弟,
那边还有王进朝,
十四阿哥心铭记。
前番死了康熙帝,
十四阿哥该登基。
最坏不过是老四,
抢班夺权无情义,
皇宫里边睡美女,
丧尽天良把母欺,
虽然充军被发配,
也要坚决斗到底。
斗到底!
戏台下的观众热烈鼓掌,戏台上的侍卫、太监与宫女们手挽手,肩并肩,齐声高呼道:
誓与篡权夺政的雍正斗争到底!
打倒雍正反动派!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马和尚呻吟了一声,眼前所见的事情,已经突破了他的想象力,刺激过度,竟尔昏倒在地。
(9)极度隐秘
不知过了多久,马和尚感觉到有人用什么东西敲击自己的脑袋,一下接一下。他呻吟了一声,幽幽醒转,睁眼就看到一个十岁左右的富家公子,手里拿着一本书,正用那本书敲他的脑袋:你没事吧?
……这可不好说。马和尚摇头:刚才我好像看到了……
没错,那富家小公子点头道:天上布满星,夜晚亮晶晶,太监宫女开大会,诉苦把冤申……你现在看到的,就是太监宫女声讨篡权夺政的雍正帝批斗大会。
批斗大……马和尚觉得自己的脑袋都快要裂开了:……这些人他们就不怕……满门抄斩?
富家小公子咯咯地乐了起来:你这人,可真傻。现在台上揭露的,都是雍正最害怕别人知道的私隐,任何人知道的话,铁定是满门抄斩。可正因为雍正肯定会灭口,所以才没人敢去告密——告了密,你全家也都会被砍头,现在你明白了吧?
明白了……马和尚诧异地看了看富家小公子:……老子活这么大年纪了,还不如你这么小家伙想得明白,你叫什么名字?
富家小公子翻了一个白眼:我是苏州人氏,叫曹雪芹。
马和尚摇了摇头:明明是个小子嘛,却叫了个女孩子的名字,这可真是……
正说着,侧面一顶轿子的轿帘撩开,里边的人冲着曹雪芹叫道:雪芹,你别说话了,马上就要开演了。
马和尚回头一看,霎时间魂魄飞到了天外,只觉得骨软筋酥,四肢乏力,眼珠眨也不眨地盯着轿中人,口中发出了类似于青蛙喘息的怪异声音。
轿中人狠狠地瞪了马和尚一眼,劈手打落了轿帘。
轿帘虽然落下,可是马和尚的魂魄,兀自还飘浮在半空之中,好半晌,他才长吁一口气,一把抓住曹雪芹:刚才那轿子里的人……
曹雪芹:那是妙禅。怎么,没见过尼姑坐轿子吗?
马和尚:……妙禅,好美丽的名字啊。还有那美丽的秃脑壳,白腻细嫩……爱煞我也……
曹雪芹:你这人,焚琴煮鹤,真是大煞风景。
马和尚咽了一口水,眼望着那顶轿子,还要再说,曹雪芹已经捣了他一下:不要说话了,马上就开始了。你好好听听,今天晚上的台词,都是我帮着写的……
马和尚:你写的……
揭发批斗大会已经开始了,首先出场的,仍然是老靖南王耿精忠的孙子耿六格。只见他手持一副快板,边打边说:
瞧一瞧,看一看,
看看雍正王八蛋。
篡权夺位搞政变,
什么坏事都敢干。
康熙传位十四子,
诏书人人看得见。
雍正把十改成于,
自己坐上金銮殿。
欺名盗世搞诈骗,
大家把他来推翻,
来推翻!
看马和尚听得两眼翻白,曹雪芹在一边替他解释道:耿六格的意思是说,康熙死前留下来的遗诏,上面写的是传位十四阿哥,可是被雍正把“十”字改成了“于”字,就变成了传位于四阿哥……
原来是这样。马和尚恍然大悟。
下一个出场的,是八阿哥的心腹太监何玉柱,他也是手拿竹板,边打边说:
你也来,我也来,
我们走到一起来。
雍正杀父证据足,
康熙死得不明白。
端来一碗人参汤,
灌得康熙眼翻白。
雍正他妈把他劝,
被他一脚给踢开。
太后气急头撞柱,
当场撞死没人埋。
从此雍正入后宫,
老爹妃子玩过来。
玩过来!
曹雪芹拉了一下马和尚:听明白了没有?他说的意思是,康熙皇帝原本身体好端端的,可是雍正端去了一碗人参汤,老皇帝喝了之后就死了。而后雍正的母亲又被他活活逼死,从此雍正淫乱后宫……
(10)尽人皆知
第二天,马和尚心里惦记着那轿子里的小尼姑,就跟着这伙人一道上了路。一路行来,他才有点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自雍正登基以来,就分别将八阿哥、九阿哥和十四阿哥等人囚禁了起来,而这些皇子们的心腹太监、宫女及侍卫,全部流放到了广西。这项工作,不知道是由宗人府,还是由刑部来负责,但负责的官吏明显不上心,或者是说不定有意为之,也未可知。
总之,朝廷竟然将这些被流放的人犯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再加上押送他们的差役,人数总计超过百人之多。起初这些人心里还是害怕,但这么多的人聚在一起,难免相互之间互通消息,彼此嘀咕,越嘀咕这伙人越是愤怒,胆子也越来越大,嘀咕到最后,每到一处,这伙人都会找个高处站上去,冲着过往的行人大声喊:你们都来听皇上的新闻,现在的皇上是毒杀了老皇上,又篡改了遗诏才登位的,他得位不正啊……
诸如此类。
这件事,是尽人皆知的,地方官更是听得明明白白。可正如曹雪芹分析的那样,都知道这件事只是听说了就难免满门抄斩,所以所有人全都竖起来耳朵听着,却没有一个人敢于向朝廷报告。
这件事,若非是史有原文,后人也是万难相信:
读据逆贼耿精忠之孙耿六格供称,伊先充发在三姓地方时,于八宝家中,有太监于义、何玉柱向八宝女人谈论圣祖皇帝原传十四阿哥胤禵天下,皇上将“十”字改为“于”字。
又云:圣祖皇帝在畅春园病重,皇上就进一碗人参汤,不知何故,圣祖皇帝就崩了驾。皇上就登了位。随即将胤禵调回囚禁。太后要见胤禵,皇上大怒,太后于铁柱上撞死。皇上又把和妃及其他妃嫔,都留于宫中等语。
……查得逆犯耿六格、吴守义、达色、霍成等,经过各处,沿途称冤,逢人讪谤。解逆之兵役、往宿之店家等,皆共闻之。凡遇村店城市,高声招呼:你们都来听皇帝的新闻,我们已受冤屈,要向你们告诉,好等你们向人传说。又云:只好问我们的罪,岂能封我们的口等语。是此等鬼蜮之伎俩,一无所施,蓄心设谋,唯以布散恶言为煽动之计,冀侥幸于万一而已。
这段记载,表明了此事发生三年之后,雍正才听说了自己的这些事情。当时他怒不可遏,专门写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