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全译-第14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6'癸巳,横海军节度使程怀信薨,以其子副使执恭为留后。
'26'癸巳(二十六日),横海军节度使程怀信去世,顺宗任命他的儿子节度副使程执恭为留后。
'27'乙未,制以“积未复,其军国政事,权令皇太子纯句当。”时内外共疾王叔文党与专恣,上亦恶之;俱文珍屡启上请令太子监国,上固厌倦万机,遂许之。又以太常卿杜黄裳为门下侍郎,左金吾大将军袁滋为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俱文珍等以其旧臣,故引用之。又以郑瑜为吏部尚书,高郢为刑部尚书,并罢政事。太子见百官于东朝堂,百官拜驾;太子涕泣,不答拜。
'27'乙未(二十八日),顺宗颁布制书称:“由于朕旧病在身,未能康复,军务与国政中的一切施政要务,暂时命令皇太子李纯代为办理。”当时,朝廷内外的官员们都痛恨王叔文的党羽肆意专断,顺宗也憎恶他们。俱文珍屡次启奏顺宗,请求命令皇太子监理国政,顺宗本来对处理日常的纷繁政务感到厌倦,于是同意了俱文珍的请求。又任命太常卿杜黄裳为门下侍郎,任命左金吾大将军袁滋为中书侍郎,二人一并同平章事。俱文珍等人认为他们是朝廷的老臣,所以延引起用了他们。还任命郑瑜为吏部尚书,任命高郢为刑部尚书,一并免去二人的宰相职务。太子在东朝堂会见百官,百官行礼祝贺,太子哭得泪流满面,没有向百官答礼。
八月,庚子,制“令太子即皇帝位,朕称太上皇,制敕称诰。”
八月,庚子(初四),顺宗颁布制书称:“命令太子即帝位,朕号称太上皇,朕颁布的制书敕令称作诰。”
辛丑,太上皇徙居兴庆宫,诰改元永贞,立良娣王氏为太上皇后。后,宪宗之母也。
辛丑(初五),太上皇迁移到兴庆宫居住,颁布诰命,改年号为永贞,将良娣王氏立为太上皇后。太上皇后是宪宗的母亲。
壬寅,贬王开州司马,王叔文渝州司户。寻病死贬所。明年,赐叔文死。
壬寅(初六),将王贬为开州司马,将王叔文贬为渝州司户。不久,王在贬地病死。第二年,宪宗赐王叔文自裁而死。
乙巳,宪宗即位于宣政殿。
乙巳(初九),宪宗在宣政殿即位。
'28'丙午,升平以主献女口五十。上曰:“上皇不受献,朕何敢违!”遂却之。庚戌,荆南献毛龟二,上曰:“朕所宝惟贤。嘉禾、神芝,皆虚美耳,所以《春秋》不书祥瑞。自今凡有嘉瑞,但准令申有司,勿复以闻。及珍禽奇兽,皆毋得献。”
'28'丙午(初十),升平公主进献女子五十人。宪宗说:“太上皇不接受进献,朕怎么敢违背他呢!”于是,将进献的女子推却了。庚戌(十四日),荆南进献两只毛龟,宪宗说:“朕只把贤人当作宝物,嘉禾、神芝一类,都是徒有美名罢了,所以《春秋》才不肯记载祥征瑞兆。从今以后,凡是发现吉庆祥瑞之物,只允许依照令式申报有关部门,不需要再行奏朕闻知。至于珍奇的禽兽,一概不许进献。”
'29'癸丑,西川节度使南康忠武王韦皋薨。皋在蜀二十一年,重加赋敛,丰贡献以结主恩。厚给赐以抚士卒,士卒婚嫁死丧,皆供其资费,以是得久安其位而士卒乐为之用,服南诏,摧吐蕃。幕僚岁久官崇者则为刺史,已复还幕府,终不使还朝,恐泄其所为故也。府库既实,时宽其民,三年一复租赋,蜀人服其智谋而畏其威,至今画像以为土神,家家祀之。
'29'癸丑(十七日),西川节度使南康忠武王韦皋去世。韦皋在蜀中任职二十一年,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通过进献丰美的贡物,来维系主上的恩典,靠着发放优厚的军饷来安抚部下的将士,遇到将士婚配丧葬时,一概供给他们所需的费用,所以他能够长期任职,安然无恙,而将士们也愿意为他效力,终于得以慑服南诏,挫败吐蕃。对于在幕府供事多年,官位已高的僚属,韦皋便让他们出任刺史,当他们任职期满以后,便让他们重返幕府,到底不肯让他们回朝供职,这是因为韦皋担心他们将自己的所做所为泄露出来的原故。在军府的库存充实后,韦皋还时常缓解治下百姓的负担,每隔三年,便实行一次赋税豁免,蜀地的人们佩服他的才智与权谋,同时又畏惧他的威严,时至今日,人们还在供奉他的画像,把他当作土神,家家户户都祭祀他。
支度副使刘辟自为留后。
支度副使刘辟自命为西川留后。
'30'朗州武陵、龙阳江涨,流万余家。
'30'朗州的武陵县和龙阳县境内沅江水暴涨,淹没一万多户人家。
'31'壬午,奉义节度使伊慎入朝。
'31'壬午(疑误),奉义节度使伊慎入京朝见。
'32'辛卯,夏绥节度使韩全义入朝。全义败于激水而还,不朝觐而去,上在藩邸,闻其事而恶之;全义惧,乃请入朝。
'32'辛卯(疑误),夏绥节度使韩全义入京朝见。韩全义在水战败后返回京城,没有朝见便离开了。宪宗在王府生活时,得知此事而憎恶韩全义。韩全义害怕,便请求入京朝见。
'33'刘辟使诸将表求节,朝廷不许;己未,以袁滋为剑南东·西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
'33'刘辟指使诸将领上表请求任命自己为节度使,朝廷不肯答应。己未(二十三日),宪宗任命袁滋为剑南东西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
'34'度支奏裴延龄所置别库,皆减正库之物别贮之。请并归正库,从之。
'34'度支奏称,裴延龄设置的别库,一概是减少正库的物品,移至别库,分别储存,请求将别库的物品一并归还正库,宪宗听从了这一建议。
'35'辛酉,遣度支、盐铁转运副使潘孟阳宣慰江、淮,行视租赋、榷税利害,因察官吏否臧,百姓疾苦。
'35'辛酉(二十五日),宪宗派遣度支、盐铁转运副使潘孟阳前去安抚江淮地区,巡视租赋、各项物品专卖和税收的利弊,就便视察官吏的为政得失和百姓的疾苦。
'36'癸亥,以尚书左丞郑馀庆同平章事。
'36'癸亥(二十七日),宪宗任命尚书左丞郑馀庆为同平章事。
'37'九月,戊辰,礼仪使奏:“曾太皇太后沈氏岁月滋深,迎访理绝。按晋庾蔚之议,寻求三年之外,俟中寿而服之。伏请以大行皇帝启攒宫日,皇帝帅百官举哀,即以其日为忌;”从之。
'37'九月,戊辰(初二),礼仪使上奏说:“曾太皇太后沈氏失踪年深月久,在情理上说,已经没有继续访求迎接的必要。根据晋朝庾蔚之的说法,倘若寻找亲人已经超过三年仍未找到,便可以等到他八十岁诞辰时,为他服丧。请在为大行皇帝开启攒宫下葬的日子,由圣上率领百官致哀,就以这一天作为曾太皇太后沈氏的忌日。”宪宗听从了这一建议。
'38'壬申,监修国史韦执谊奏,始令史官撰《日历》。
'38'壬申(初六),监修国史韦执谊奏称,开始命令史官修撰《日历》。
'39'己卯,贬神策行军司马韩泰为抚州刺史,司封郎中韩晔为池州刺史,礼部员外郎柳宗元为邵州刺史,屯田员外郎刘禹锡为连州刺史。
'39'己卯(十三日),宪宗将神策行军司马韩泰贬为抚州刺史,将司封郎中韩晔贬为池州刺史,将礼部员外郎柳宗元贬为邵州刺史,将屯田员外郎刘禹锡贬为连州刺史。
'40'冬,十月,丁酉,右仆射、同平章事贾耽薨。
'40'冬季,十月,丁酉(初二),右仆射、同平章事贾耽去世。
'41'戊戌,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袁滋同平章事,充西川节度使;征刘辟为给事中。
'41'戊戌(初三),宪宗任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袁滋为同平章事,充任西川节度使,征召刘辟为给事中。
'42'舒王谊薨。
'42'舒王李谊去世。
'43'太常议曾太皇太后谥曰睿真皇后。
'43'太常寺计议将曾太皇太后沈氏的谥号称作睿真皇后。
'44'山人罗令则自长安如普润,矫称太上皇诰,征兵于秦州刺史刘,且说以废立;执送长安,并其党杖杀之。
'44'山人罗令则从长安前往普润,诈称太上皇颁布诰命,向秦州刺史刘征调兵马,而且劝说刘再行废立。刘将罗令则捉送长安,朝廷将罗令则连同他的同伙一并以杖刑处死。
'45'己酉,葬神武孝文皇帝于崇陵,庙号德宗。
'45'己酉(十四日),宪宗将神武孝文皇帝在崇陵安葬,庙号称作德宗。
'46'十一月,己巳,睿真皇后、德宗皇帝主于太庙。礼仪使杜黄裳等议,以为:“国守法周制,太祖犹后稷,高祖犹文王,太宗犹武王,皆不迁。高宗在三昭三穆之外,请迁主于西夹室;”从之。
'46'十一月,己巳(初四),宪宗将睿真皇后与德宗皇帝的神主奉入太庙,举行祭。礼仪使杜黄裳等人经过计议,主张:“国家效法周朝的制度,太祖犹如后稷,高祖犹如周文王,太宗犹如周武王,他们的神主一律不宜迁移。高宗列在三昭三穆以外,所以请将高宗的神主迁移到西夹室中去。”宪宗听从了这一建议。
'47'壬申,贬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韦执谊为崖州司马。执谊以尝与王叔文异同,且杜黄裳婿,故独后贬。然叔文败,执谊亦自失形势,知祸将至,虽尚为相,常不自得,奄奄无气,闻人行声,辄惶悸失色,以至于贬。
'47'壬申(初七),宪宗将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韦执谊贬为崖州司马。由于韦执谊曾经与王叔文意见分歧,而且又是杜黄裳的女婿,所以只有他在最后才遭贬斥。然而,在王叔文失败后,韦执谊也失去了原来的权力与地位,他知道祸事即将来临,尽管仍然担任着宰相职务,但是经常心不自安,变得气息奄奄,就是听到行人的脚步声,都会惊惶失色,直到被贬,都是这个样子。
'48'戊寅,以韩全义为太子少保,致仕。
'48'戊寅(十三日),宪宗任命韩全义为太子少保,退休。
'49'刘辟不受征,阻兵自守;袁滋畏其强,不敢进。上怒,贬滋为吉州刺史。
'49'刘辟不肯接受征召,拥兵自守。袁滋害怕刘辟强悍难制,不敢前去。宪宗生气了,便将袁滋贬为吉州刺史。
'50'复以右庶子武元衡为御史中丞。
'50'宪宗将右庶子武元衡重新任命为御史中丞。
'51'朝议谓王叔文之党或自员外郎出为刺史,贬之太轻;己卯,再贬韩泰为虔州司马,韩晔为饶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又贬河中少尹陈谏为台州司马,和州刺史凌准为连州司马,岳州刺史程异为郴州司马。
'51'朝廷大臣的议论认为,王叔文一党中有人由员外郎出任刺史,对他们贬责太轻。己卯(十四日),宪宗再次将韩泰贬为虔州司马,将韩晔贬为饶州司马,将柳宗元贬为永州司马,将刘禹锡贬为郎州司马,还将河中少尹陈谏贬为台州司马,将和州刺史凌准贬为连州司马,将兵州刺史程异贬为郴州司马。
'52'回鹘怀信可汗卒,遣鸿胪少卿孙杲临吊,册其嗣为腾里野合俱录毗伽可汗。
'52'回鹘怀信可汗去世,宪宗派遣鸿胪少卿孙杲前往吊唁,将怀信可汗的后嗣册立为腾里野合俱录毗伽可汗。
'53'十二月,甲辰,加山南东道节度使于同平章事。
'53'十二月,甲辰(初九),宪宗加封山南东道节度使于为同平章事。
'54'以奉义节度使伊慎为右仆射。
'54'任命奉义节度使伊慎为右仆射。
'55'己酉,以给事中刘辟为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上以初嗣位,力未能讨故也。右谏议大夫韦丹上疏,以为:“今释辟不诛,则朝廷可以指臂而使者,惟两京耳。此外谁不为叛!”上善其言。壬子,以丹为东川节度使。丹,津之五世孙也。
'55'己酉(十四日),任命给事中刘辟为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使事,这是由于宪宗认为自己刚刚继位,没有足够的力量去讨伐他的原故。右谏议大夫韦丹上疏主张;“如今开释了刘辟的死罪,朝廷可以挥臂指使的地区,便只有东西两京了。在两京以外,还有谁不想背叛朝廷呢!”宪宗很重视韦丹的意见。壬子(十七日),宪宗任命韦丹为东川节度使。韦丹是韦津的五世孙。
'56'辛酉,百官请上上皇尊号曰应乾圣寿太上皇;上尊号曰文武大圣孝德皇帝。上许上上皇尊号而自辞不受。
'56'辛酉(二十六日),百官请求给太上皇进献尊号,称作应乾圣寿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