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剑桥中国明代史 >

第126章

剑桥中国明代史-第126章

小说: 剑桥中国明代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著作中才有了充分的表现,他也来自苏州地区。不像明代早期的作家,王
世贞有机会接近实录,他 1590 年刊行的《弇山堂别集》( 2. 2. 6 )和 1614
年刊行的《弇州史料》( 2. 2.8)中发表的各种历史论文,就主要根据这些
实录。他的论文《史乘考误》,清楚地显示出他对各种资料的相对价值和需
要选择与批判性评价的理解。例如,他在这篇论文的前言中说:
国史之失职未有甚于我朝者也。故事有不讳,始命内阁翰林臣纂修实录。六科取故奏,部
院咨陈牍而已。其于左右史记言动阙如也。是故无所考而不得书,国忸衮阙则有所避而不敢书。
而其甚者,当笔之士或有私好恶焉,则有所考无所避而不欲书。即书,故无当也。史失求诸野
乎?然而野史之弊三。一曰挟郄而多诬,其著人非能称公平贤者,寄雌黄于睚眦,若《双溪杂
记》、《琐缀录》之类是也。二曰轻听而多舛,其人生长闾阎间,不复知县官事,谬闻而遂述
之,若《枝山野记》、《翦胜野闻》之类是也。三曰好怪而多诞,或创为幽异可愕以媚其人之
好,不覈而遂书之,若《客坐新闻》、《庚巳编》之类是也。无已,求之家乘铭状乎?此谀枯
骨谒金言耳。虽然,国史人恣而善蔽真,其叙章典述文献不可废也。野史人臆而善失真,其征
是非削讳忌不可废也。家史人臾而善溢真,其赞宗阀表官绩不可废也。
在这篇文章里,王世贞把他对历史著作不加选择地引用其他著作的一般
批评具体化了。在 1594 年刊行的《国朝献征录》(3.1.2)中也看到对原始
文献资料的很大重视,此书是焦竑(1541—1620 年,①编的一部由墓志铭、
纪念碑和明代杰出人物的讣告组成的庞大的传记性汇编。
焦竑大为称赞的李贽(1527—1602 年)是明代最独特的非正统历史著作
家。①他的刊行于 1599 年的《藏书》,是一部上起周代下至元代的杰出人物
分类传记集,在这部著作里,李贽用全新的标准和观点评价历史人物。《藏
书》的《世纪列传总目前论》一开始就说:“人之是非,初无定质。人之是
非人也,亦无定论。”①照李贽的话,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所持的意见和判断
差异很大。他说,如果孔子复活,他的观点将与他在 2000 年前发表的观点很
不相同。这些看法还不足以作为依据把李贽归入反儒家一流,但它们清楚地
表明他反对朱熹学派所创立的官方的正统理学,照后者看来,孔子一旦作出
判断(不论真是他作出的或据说是他作出的),就必定是一切时代的唯一准
绳。
在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方面,朱熹在他的《通鉴纲目》中立下一个榜
样,在明朝至少受到官方无可争议的高度尊重。①李贽坚持他的基本观点,对
不少历史人物的评价必然与正统的评价相矛盾。例如,李贽尊秦始皇这个直
到目前为止的一切儒家历史编纂学深恶痛绝的人为“千古一帝”。②他的《藏
书》只涉及明以前时期,但三年后,在 1602 年《续藏书》( 3. 3. 15)刊


①  7个州,3 个县和 32 个地区。这个数字是从各种资料推算出来的,大于通常所引用的张煌言《北征得失
纪略》'34'中的记载,见《张苍水诗文集》(1659 年;重印,《台湾文献丛刊》,142,卷 1,1967 年),
第 3 — 4 页。
① 确定郑成功在台湾登陆的准确日期,一直是个问题。关于结论性的研究,见陈国强:《郑成功收复台湾
的时间问题》'54',《厦门大学学报》,1(1962 年 4 月),第 158—164 页;田大熊:《国姓爷的登陆台
湾》'512',石万寿译,《台北文献》,44(1978 年 6 月),第 111—121 页(最初发表于 1938 年)。
① C。E。S。〔弗雷德里克?揆一〕:《被忽视的福摩萨》'14',伊内兹?德?波克莱尔等编(台北,1975 年)。
① 李腾帲В骸吨3晒Φ乃酪蚩肌罚332',《文献专刊》,1,3(1950 年 8 月),第 35—44 页。
② 提到他的资料通常称他为郑世袭,因为除长子外,郑芝龙的其他儿子的名字都加了“世”宇。关于安平
郑氏宗谱,见廖汉臣:《郑氏世系及人物考》'339',《文献专刊》,1,3(1950 年),第 54—64 页。
 



行。在这部著作里,李贽对明朝人物同样作出独立的非正统的评价。虽然李
贽不得不承受他在著作和公开谈话中发表的非正统思想的后果而在狱中自
尽,但在清初,当他的书被禁时,他的著作却被重印并大为流行。
1676 年刊行的黄宗羲论明代思想史的伟大著作《明儒学案》( 3. 4. 6 ),
代表了历史著述另一类型的革新。 ①
《明儒学案》实际上是第一部中国哲学史,
一部激起了全国兴趣的著作。①它是按照思想派别排列的。介绍的每位学者先
有一篇小传,然后是对他的思想的陈述。这样,明代的思想趋向的过程就变
得很清楚。在中国的目录中,这部著作通常被分在传记类,对它的特点估计
不足。黄宗羲还开始编著一部关于宋元时期的类似著作《宋元学案》,他死
后由其他人完成。
16 世纪时,政府部门也开始主要根据档案材料编纂关于他们自己的机构
与活动的志书。它们保存了关于体制和行政事例的详细记载。1620 年刊行的
《礼部志稿》( 6. 2.1),资料丰富,是这类著作的代表。
这种新出现的对文献资料的重视的另一个结果,是有关国家大事的著作
(经世文或经济文)的收集。最重要的经世文是大都市或地区高级官员向皇
帝报告实情并提出对策的奏议。除此之外,向皇帝提出的其他形式的建议、
请求或报告,或对其他政府部门的咨文,也可以收入这类专集中。
有少数奏议集从宋甚至更早的朝代开始。刊行它们的主要动机可能是希
望把杰出人物所写的奏议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展示出来,以供仿效。只有
在 16 世纪时,刊行奏议才流行起来,它们或者由作者自己,或死后由其子孙
或友人整理刊行。这样做的动机,可能主要是为了把作者的政绩记载下来,
并为后来的传记作者和史家保存文献资料。此外,奏议还可以被看成文学上
的成就,因此跟其他散文作品一样值得出版。
除了那些价值在于作为政治品德的表率的奏议外,为实际用途而精选出
的奏议汇编,确实是明代的一大发明。我们已经提到,早在永乐时期就出版
了《历代名臣奏议》这部贯穿中国历史的由历代最主要的官员所写的奏议的
庞大总集。明朝官员的奏议和其他经世文的集子,最早编于 16 世纪中叶。最
突出的例子是 1638 年刊行的《皇明经世文编》(5.1.8),在任何时代这都
是这类作品中最丰富的一部。正如这部书和大多数其他汇编的书名所表明
的,它们的意图是提供在考虑国家大事时使用的文献资料。
政书论述的主要是国家大事。政书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编纂。这个传统在
16 和 17 世纪得到继续。主要涉及明代往往有充分文献根据的新著作,补充
了早期的政书。这些著作有陈仁锡刊行于 1630 年的《皇明世法录》(6.6.7),
王圻刊行于 1586 年的《续文献通考》( 6. 6. 2),冯应京刊行于 1604 年
的《皇明经世实用编》(6.6.4),以及其他种种。“经世”和“经济”显然
是当时的流行用语。
另一种文献资料的重要来源是邸报或塘报,这是一种在各大都市和各省
政府部门中流传的包括命令和报道在内的政府公报。这种公报存在于更早的
时期,但只有到了明朝后期才成为一种经常的制度。它起初以手抄本流传,
但 1628 年后以活字版印刷。清朝采用了这一制度,后来称为京报。


① 见《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牌录》'379'(1732 年序;1969 年台北影印),1 和 2。
① K。T。吴:《明代的印刷和印刷业者》'595',《哈佛亚洲研究杂志》,7,(1942—1943 年),第 203—260
页,引文在第 203 页。
 



从 16 世纪起,方志的编纂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大有增进,对地区或地方史
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变得很普遍。在 17 世纪初,学者开始把对书本资料的研
究与实地考察中的体验结合起来。徐宏祖②的《徐霞客游记》(8.3.2)根据
作者自己的体验对山川风物作了详细的历史与地理的描述,他在 1607 至 1640
年间,游历了明帝国除四川以外的所有行省。顾炎武①刊行于 1662 年的《天
下郡国利病书》( 8. 1. 10),根据的是书本资料,主要是方志,以及广泛
的旅行记。顾炎武旅行的主要目的,很少是为了凭吊历史遗址和收集文物(就
像他以前的大多数学者那样),而是为了“亲身视察农民战争的地区,估计
其地势的战略价值,供今后抵抗之用”。①
在所谓历史的辅助科学如金石学或目录学方面,没有出现大的革新,但
在明朝后半期,它们受到足够的重视并有进一步的发展。金石学是杨慎②涉及
的许多领域之一,他是 16 世纪初一位杰出的多才多艺而富于创造力的学者。
是第一个研究中国西南边疆的青铜鼓的人。③焦竑编著的到他的时代为止的明
代作家著作目录《国史经籍志》(1590 年),显示出他广泛的阅读和文献学
才能,这是当时最重要的文献学著作之一。④它后来被黄虞稷⑤的《千顷堂书
目》(见本章注[92]及有关正文)部分地取代,后者包括整个明代直到 1644
年。
总的来说,晚明时期的文化繁荣和思想多样化几乎在一切形式的历史著
述中都是明显的。下面各节将详细讨论明代历史编纂的各个方面。




















② 吉川幸次郎:《进步的一种形式——关于宋以后中国的进步》,《朝日新闻》,1958 年 1 月 3 日;收入
《吉川幸次郎全集》'619'(东京,1974 年),13,第 605—607 页。又见巴巴拉?克拉夫特的一篇有关的
文章:《关于中国其他文学形式的进展:吉川幸次郎的论文》'290',载《亚洲博物学和民俗学会通信》,
84(1958 年);重印,载《吉川幸次郎全集》(东京,1969 年),13,第 617—622 页。
① 关于不同的历史著述分类体系,见郑鹤声:《中国史部目录学》'61'(上海,1930 年)。
① 见吉川幸次郎:《元明诗概说》'618'(东京,1963 年)。
② 见波得?奥尔布里希:《13 和 14 世纪蒙古统治下的中国邮传》'410'(威斯巴登,1954 年),第 12—20
页。
③ 各种各样的“大全”后来甚至被戏呼为“大不全”。见内藤虎次郎:《支那史学史》'404'(东京,1961
年),第 340 页。
④ 吴:《明代的印刷和印刷业者》'595',第 228—229 页,注 3。
⑤ 译者按:应为 11095 册。
 



国史馆


从古时起,保存记录或档案就被看成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官方的历
史编纂者(史或史官)就担任这一任务。①这种思想体现在某些儒家经典中。
不管这些经典中描述的政府机构实际存在与否,它成了后代的样范,像这样
的段落“(天子)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在中国历史上联系到官
修史书被一再地引证。②
7 世纪前半叶,建立了史馆,成为独立的政府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写
起居注和编实录,这是以后写前朝国史或正史的依据。①这种史馆在以后的时
代继续起作用。
在明朝第一个皇帝的统治下,没有建立独立的史馆机构,而是将它并入
翰林院。早在 1367 年,即朱元璋正式登基前一年,就任命了修撰、典簿、编
修等史官。①1381 年,史官的人数和品级,确定为修撰 3 名,从六品,编修 4
名,正七品,检讨 4 名,从七品。②明代自始自终继续任命这些官员,但人数
根据编纂的需要而定。③例如,在 1529 年,编修和检讨定为各 6 名。④但有时
多出许多。任修撰的常为一甲进士,任编修和检讨的常为二甲进士。①
史官收集文献资料和编辑历史档案:
史官掌修国史。凡天文、地理、宗潢、礼、乐、兵、刑诸大政,上所下诏、敕、书、檄,
谨籍而记之,以备实录。②
按照传统,写详细的起居注,被认为是收集文献资料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朱
元璋在当皇帝前四年,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