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中国皇帝全传 >

第141章

中国皇帝全传-第141章

小说: 中国皇帝全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四处寻找美女。景进派人远至太原、幽州等地抢掠民女,不到一个月,就有三千美女被集中到魏州,其中许多是将吏妻女。这些女子被装上牛车,先行拉回宫中。李存勖本人则率百官、伶人一边畋猎,一边行路。六月,行到中牟。中牟在开封、洛阳之间,夏粮几乎颗粒未收,秋播以后,天公作美,降了几场小雨,地中青苗长势十分喜人,李存勖把这良田又当作了畋猎场,率左右军将、伶人前驰后奔,追逐猎物,农家百姓只能远远地望着落泪。午时,随行的中牟令实在看不下去,拦住李存勖的马劝道:“陛下是百姓父母,怎么能忍心践踏青苗,断绝百姓生路呢?”李存勖勃然大怒,喝令左右推下,正要下令拉走斩首,伶官敬新磨几步上前,抓住这位县官推到李存勖马前,大声责问:“你是县令,难道不知道我们天子好畋猎吗?为什么要让老百姓种庄稼,妨碍天子驰聘呢?你真该杀、该杀!”说完,马上按下县令的脖子,请斩首。见此景象,李存勖大笑不止,才放掉了县令。

四、杀戮功臣众叛亲离

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春夏,李存勖在谋臣的建议下,决计伐蜀。一来可取得天府之国的财富,二来可为麾下的士兵们提供一个战场、一个发财养家的机会,使他们暂时安定下来,以免酿成大乱。于是任命太子继岌为西川四面行营都统、郭崇韬为行营都招讨制置使,主持军务,选简士卒,准备伐蜀。

平蜀不久,李存勖听到蜀人请留郭崇韬镇蜀的消息,心中的猜忌、不安陡然加剧,马上下诏令郭崇韬率军返朝。崇韬派使者向李存勖解释道:“成都早已攻下,但西川各地还有不少拥兵割据者,万一大军退回,这些人会乘机反攻。因此,需调兵遣将前去征讨,待大功告成,自然率师回朝。”李存勖根本不理会,一方面急急地委任北都留守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另一方面立即派出心腹宦官向延嗣前去西川,召崇韬班师。不久,设计杀死郭崇韬。

李存勖惟恐郭崇韬一死,有人乘机起事,就派伶人们四出探查,稍有反常者,或得罪了伶人、宦官的,马上就被诬蔑为郭氏一党,满门抄斩。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二月初,贝州(今河北清河西)兵变,乱军以赵在礼为首占据邺都(即魏州)。大致与此同时,伐蜀先锋将马步军都指挥使李绍琛也拥兵反叛,自称西川节度使,继岌大军仍滞于川中,不能拔归。对于贝州兵变,李存勖只好派人招抚,但未能奏效。在这种情况之下,大臣们极力保荐李嗣源率军讨邺都。

嗣源刚率军至邺都,军中兵乱,要求李嗣源自立,李嗣源由于被人诬陷,遂在部将鼓动下,拥兵南下造反。

李存勖闻讯大惊,一面遣人急驰西川,召回继岌大军,一面诏诸道速速入援。

二十日,李嗣源渡河南下,滑州守将不战而降。李存勖率军离洛北上,亲征嗣源。临行,取内库钱帛赏赐诸军,王公大臣、伶人宦者也多献出大批钱帛。仅伶人景进就献“助军钱”30万贯。军士们拿到赏赐,大骂不止:“我们的妻子儿女已冻馁而死,还要这些财物做什么?”二十六日,李存勖至荥泽时,李嗣源已攻下汴州。李存勖派龙骧指挥使姚彦温率3000骑前去挑战,彦温马上举军投奔嗣源;派指挥使潘环率军护卫粮草,他也干脆把粮草运给了叛军。李存勖率军勉强行至万胜镇,诸军叛逃者已达万余人。李存勖为稳住军心,特地向他们说:“魏王又送来西川金银50万,到京城后都赏给你们。”士卒们纷纷回答:“陛下赏赐已晚,虽有重赏,人亦不感圣恩。”李存勖听后呜咽流涕,悲不自胜。次日,行至洛阳城东的石桥,李存勖置酒设席,召来诸将,悲戚地说:“诸卿随我数十年,患难与共,荣华同享,如今事已至此,难道就都没有退敌良策?”诸将百余人纷纷割下头发,向李存勖保证“以死报国”,但谁也没有说出退敌之策,君臣相顾号泣。当晚入洛城,李嗣源马上尾随占据了汜水关。不久,城内叛乱士兵越来越多,大臣将帅星散而奔,李存勖被乱兵射伤倒地。此时身旁既无大臣,又无士卒,鹰坊人善友扶他至绛霄殿,又拔出箭矢。李存勖口渴求水,善友又奔告刘皇后,刘皇后派宦官送去一杯奶酪,李存勖饮后立即身亡。古人认为凡中箭伤失血过多,若饮水尚可活,饮酩立死。李嗣源入城后即帝位,葬李存勖于河南新安县之雍陵。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庄宗”。

第二百一十九章 明宗李嗣源

一、先作监国后称皇帝

李嗣源是后唐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五代君主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嗣源为沙陀人,善于骑射,为人沉默寡言,被李克用收为养子,赐名嗣源。在克用与后梁朱温的战争中,嗣源备显神勇,被誉为“李横冲”。至后唐李存勖嗣位,嗣源连连因功升迁。灭后梁,拜中书令。时郭崇韬秉政,嗣源虽为中书令,并无实权。

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十一月,郭崇韬率军平定蜀国,次年正月被杀。自此开始,名臣宿将人人自危。李嗣源也成为伶人宦官谗害的目标,数次险些被杀。同光四年二月,贝州兵变爆发,李存勖不任用近在咫尺的李嗣源为帅,而是自京城派佞臣李绍荣至河北主持平叛。在李绍荣连连失利的情况下,才不得已命李嗣源率军平叛,时叛军已据邺城(今河北大名)。三月六日,李嗣源统帅的军队哗变,强拥李嗣源入叛军城中。时李绍荣率军屯于城南,嗣源虽遣牙将求救,绍荣拒不发兵。嗣源入邺城后,兵变首领赵在礼率将校迎拜,要请嗣源在河北称帝。嗣源借口到城外收集散兵,脱身出城,想回到李存勖身边以示忠诚,但这时李绍荣已上书李存勖,称李嗣源与乱军合谋叛乱,嗣源部将石敬瑭、中门使安重诲得悉后力主公开起兵,攻占洛阳。石敬瑭劝李嗣源道:“自古大事成于果断,败于犹豫,您已与叛军共入邺城,无论如何也不会取得今上的信任,更何况他早就对您存有戒心,只要您给我三百骑兵,我就可攻克大梁,您再率大军相继而进,直指洛阳,这样就能安然无恙,否则,不仅您举家难保,随从将士也将有杀身之祸。”安重诲也说:“现在皇上无道,军民怨怒,您若顺从众人推戴,就会安享荣华,若为皇上效忠,只有死路一条。”嗣源只得点头称是,马上分派使节到各地进行联络,没有多久,河北的多数节度使,以及河南的泰宁(今山东兖州)、齐州(今山东济南)等使相继归附,李嗣源兵力大增。这时汴州(今河南开封)刺史孔循遣使到嗣源营中,向嗣源说:“皇帝也正率军东来,若你能在他之前抵达,汴州就归你所有。”当天,李嗣源令石敬瑭入据汴州。次日,又接到消息说李存勖已向洛阳方向退去,嗣源令大军缓缓而行。四月一日,李存勖被杀,洛阳大乱。次日,蕃汉马步使朱守殷遣使请嗣源速入京城,安定局面。嗣源率军入城。

安重诲、石敬瑭先让百官请李嗣源监国,第一次请求,嗣源自然不答应,第二次也没有同意,等到百官第三次请求时,马上应允下来。次日就入居兴圣宫,受百官朝见,这时虽名为监国,实际上与皇帝无异。

李嗣源监国后,首先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是任命安重诲为枢密使,掌管军机要务,第二件是令各地访寻逃散的诸王,一有消息,安重诲就派人就地杀掉。到最后,李存勖的兄弟子孙,除了一个半瘫的邕王存美外,都没能逃脱厄运。第三件事是派石敬瑭为陕州留后,防备魏王继岌的伐蜀军东进洛阳。不几天,继岌被随从缢杀,征蜀兵由任环率领归附嗣源。这样,李嗣源成为后唐第二代君主,改年号为天成。

二、勤于政事小有成就

李嗣源自幼从军,目不识丁,各地的上书都让安重诲读给他听。但安重诲也识字不多,许多上书无法读通,只得向李嗣源要求道:“臣以忠诚之心跟随陛下,掌管军国要政,当今之事,大致能知晓,对于古事、仪礼实在力不从心。”他建议李嗣源选择一些知名学士参与政务决策。李嗣源出自行伍,十分担心文人学士们轻视他,安重诲也怕后来人分了他的权势,于是,选来选去,选中了谨小慎微的冯道数人,任命为端昭殿学士,协助安重诲参预机要。对朝臣做了安排后,李嗣源开始着眼于国家的治理。他统治的几年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财力不充,官吏欠俸,士兵缺饷。李存勖与租庸使孔谦只顾横征暴敛,不注意发展生产、与民休息,弄得民不聊生,一派凋零,终于导致倾覆。李嗣源虽不识字,但长年在外征战,对民生民苦有所了解。尤其是通过亲身经历,深知李存勖之所以覆败的根源。加之称帝之时,已六十余岁,丰富的阅历与政治经验,使他成为五代君主中比较成熟的一位政治家。

李嗣源称帝以来,前朝的财政危机继续发展,百官俸禄不仅要折合成实物下发,而且每百钱只能折50钱的实物,应当正月发放的俸禄也往往拖到五月才能兑现。至于曾出生入死的士卒们,更是穷困交加,不解决这一问题,李嗣源的江山也坐不稳。因此,在安重诲等人的协助下,李嗣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困境、稳定局面。

李嗣源入洛不久,即诛杀李存勖朝租庸使孔谦,孔谦所设立的苛敛条目统统废除。后又任命任环以宰相专管盐铁、度支、户部三司,主管财政。任环接任后,先请李嗣源罢除了夏、秋两税的省耗。后唐农民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过去规定,每纳税一斗,要额外上交一升的省耗,实际上是额外加征。其后,又请李嗣源规定地方官不许额外征敛,刺史以下官不许向皇帝进贡,希望由此减轻百姓负担。

李嗣源称帝的这年秋天,又下令把宫中鹰坊的鸟兽全部放掉。各地不许再进贡这类东西。冯道赞美说:“陛下可以说是恩及禽兽了。”李嗣源却说:“不对,我对禽兽并无恻隐之心,只是过去随先帝打猎时,常有野兽进入成熟的秋田中,为了追猎野兽,往往将庄稼践踏得七零八落,现在又近秋收,我由此想到畋猎有害无益,所以不许各地再捕捉禽兽进贡。”

对于豪强官僚兼并土地、侵凌百姓,李嗣源也多有裁抑。这些措施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

李嗣源为监国时,李存勖后宫宫女还有1000多人,宣徽使选年少貌美者数百人送到李嗣源居住的兴圣宫,李嗣源问:“要此何用?”宣徽使答道:“负责宫中的各项职掌。”李嗣源道:“宫中职掌应了解过去的习惯与规矩,这些人怎能胜任。”命宣徽使将这批年少女子送回各自家中,只选用一些老年旧宫人。及称帝后,严格规定:后宫只能留宫人百人,宦官30人;朝中官吏,凡是有名无实的一概废除。当时,洛阳城一带还集结着大批军队,军粮运输十分困难,李嗣源令诸军分别驻屯于附近有粮的州县,免除了军粮运输的压力。

经过如上努力,后唐的社会生产与财政状况明显好转。府库充实,粮食富足,有的州郡十文钱就可以买到一斗粮。

三、诸子争位惊中病亡

李嗣源之子中,有3人年龄较大,一是养子李从珂,为西都留守,驻长安。一是长子李从荣,封秦王,判六军诸卫事驻洛京。一是宋王李从厚,驻汴州。安重诲专权时,三人都被其压抑。及重诲死,三人势力开始发展,其中从荣权势发展最快。

安重诲一死,从荣开始参预朝政,由于他掌握兵权,又是李嗣源长子,在朝中十分骄横。这年五月,李嗣源突然中风,月余未见群臣,洛城的人们人心惶惶,或逃往乡村,或躲入军营,一片混乱,到七月初,李嗣源硬撑着召见了群臣,人们才安定了一些。

看到李嗣源病得这般严重,群臣开始考虑立太子的问题。太仆少卿何泽见秦王从荣权势正盛,先行上表请立从荣为太子,想以此讨好从荣。李嗣源读着表章,泫然泪下,对左右侍从道:“群臣请立太子,看来我得到太原养老去了。”次日,召群臣计议此事,从荣向李嗣源道:“臣儿年幼,愿随父皇学习治国平天下之术。不愿做太子。”延光、延寿即请明宗先不立太子,以从荣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此后,从荣更加骄横。

十一月中旬,李嗣源病情加剧,秦王从荣入宫探视,李嗣源已不能抬头,王德妃在一旁对李嗣源说:“从荣在此。”李嗣源也没有说话。从荣走出宫门时,听到宫中哭声不绝,以为李嗣源已病危,第二天便称病不去宫中。其实,当晚李嗣源的病情稍微好了一点,从荣却在秦王府与左右亲信抓紧策划。他自知自己十分孤立,遂决定先下手为强,率牙兵进入宫中抢位。次日晨从荣率步兵、骑兵千余人在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