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另类官商 >

第60章

大明另类官商-第60章

小说: 大明另类官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智光奇怪问,这查帐是常事。“赵大人说,这次主查帐的是新任右佥都御史,原淳安县令海瑞。此人非常难对付。”

常智光倒吸一口冷气,这个回族老头可是个刺头,是明代著名政治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为人正直刚毅,职位低下时就敢于蔑视权贵,从不谄媚逢迎。一生忠心耿耿,直言敢谏,曾经买好棺材,告别妻子,冒死上疏。海瑞一生清贫,抑制豪强,安抚穷困百姓,打击奸臣污吏,因而深得民众爱戴。他的生平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经演义加工后,成为了许多戏曲节目的重要内容。后人称其为“海青天”,与宋代包拯齐名。

在满朝和谐之中,海瑞这老家伙可以算一个异类。这家伙勤政爱民,地球人都知道的。但是此人当官有个特点,从御史当到知州再当到知县不说,而且还处处得罪人。而且得罪都是权贵、家族、上官、京官这样的人物。这样的人按照朝廷大臣们的想法,看在是进士出身份上,扔在旮旯里烂掉就算了。常智光真没想到这家伙五十来岁的时候竟然又当了御史,而且第一件事就是负责查自己的帐,看来朝廷有人想给自己穿小鞋啊!

白莲道:“赵大人说,此人不好色、、不好钱、不好权、不好名……”常智光苦笑,这样的人,自己也很敬佩,只不过摸到自己头上,自己就不敬佩了。人嘛都是这样,平时看反**很过瘾,一旦自己成了**份子,特别讨厌反腐的影视作品。虽然常智光没将安国中饱私囊,但是毕竟有事实。

“彭子晨呢?”“也在里面。”“咳!”常智光喊道:“圣旨到,彭子晨接旨。”丫的,竟然太监也不派一个,让自己顺路当公公。“大人?”彭子晨出来一楞,忙小声道:“大人,且莫玩笑,里面有人。”“真的!”常智光把圣旨扔给彭子晨自己抬脚朝书房走。

“常大人,老朽海瑞,久闻常大人之名,今日一见,着实是少年英雄。”海瑞谦虚的先朝常智光行礼。“别,海大人折杀下官。你可是正三品正经朝廷差官。”常智光客气道:“安国地险民恶,还劳海大人下驾,真是委屈了大人。”“为朝廷办事,哪有委屈?再说安国可不是什么穷山恶水,老朽来的时候微服,给了一乞丐一文钱,没想乞丐反倒和老朽说:你打发乞丐呢?”

“哈哈!海大人真会开玩笑。”常智光示意:“海大人请坐。赵信,去换点好的茶叶来。”“回大人,这是最好的了。”“胡说,一点味都闻不到。”“这叫碧螺春,香味确实比不上大碗茶。”赵信很委婉的表示对常智光的鄙视。这常大人,一到夏天最喜欢扔两片茶叶泡一缸的凉茶,甚无品位。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086章 海青天查帐

第086章 海青天查帐

碧螺春常智光是知道的,是绿茶的一种。常智光喜欢的是乌龙茶,其实两者区别不大,就是一个发酵的过程不同。常智光汗颜道:“见笑,见笑!”海瑞呵呵一笑道:“身为父母官,品茶在次,倒是造福百姓为先。老朽看常大人这安国可是富庶,一个普通人家没有个一两件黄金饰品,反倒象了外乡人。”

“海大人见笑。”“不见笑。不过……”海瑞拿过一本户籍道:“老朽无意中发现,年节前后到现在,竟然新开了四百户,共一千一百人,还让安国钱庄给予借贷维持生计。不知道常大人可有将此事公文呈于户部?”“这个……正在造册!”海瑞点头:“恩……还有,老朽微服之时,去了家纺织场,听人说这纺织场一年上缴给县里的税收就达到了三千贯之多,可是老朽翻来找去,最多只看见三百贯。不知道是不是下面百姓凭空议论?”

“怎么回事?”常智光转头问赵信。赵信马上回答:“回大人,确实上缴三千一百贯,但入了民钱。”赵信拿出一本帐簿道:“其中一千贯用在了八乡的道路修葺上,有各乡户长开具的细节名目。还有一千贯,用于资助学堂,主要是十岁以下学童的饭菜、住宿、衣行、治病等用途,明细帐和余钱多寡,还要请国子监出具帐本。还有七百多贯用于社保,但凡年过六旬,无子者、残疾者,若无恶名,每月补贴两百文钱,这部分钱还包括孤寡老人的过逝后的安葬费用。”

“等等……”海瑞问:“这一人两百文实打实贴出去了?”“回大人的话,除了部分性格倔强好强之外,符合条件的有七成以上的人拿到此钱。大人可下民间查访,大人定是想这么一来会入不敷出,但有三成百姓,愿意在死后将田产等物事交入社保,这大大减轻了县里的负担。”

“滴水不露啊!”海瑞点头一笑,拿出本帐本道:“不知这钱如何解释。”常智光一看,原来是工资本,上面记载了公务员发放的薪水。常智光呵呵一笑道:“大人有所不知,这钱是常某私人贴的。”“哦?常大人是怎么来的这么多钱?”这倒是新奇。

“大人有所不知,常某在鞑靼国有家大赌场,初开张就小赚40万贯,而今月入万贯,此事常某有禀明过公主。再加常某又是安国商业协会的股东,安国钱庄,安国海运颇有赢利,拿点小钱贴补下下属,那是应该的。大人要是不信,可去京城安国钱庄查询,四十万贯一次入帐,已经分两次共提了十万贯到安国帐上,来源都是鞑靼国发派过来的钱财。”

“大人真是生财有道。”海瑞头疼,原本以为抓住了人家的痛脚,没想到人家条条解释得清楚,有据有理,实在无从反驳。但他不相信没有猫腻,看来这事不是自己带两个人能查清楚的,并且还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工程。要查清楚,首先得知道常智光有多少私钱,这还得去鞑靼国拿帐本,而后再查问每家每户上缴的税款,最后再统计。这种事即使有大排场也难,人家现在是安国王,只要稍微交代一声,所有交税的单位都一致口径,自己根本没办法。而且这不仅是县城,税务的进出还有八乡六十一村,如此庞大的工程,即使是海瑞也是心里发毛。

常智光道:“大人,其实大人就担心下官会不会贪污。这样吧!下官建议大人查两样。第一,下官的日常开销是否奢靡。第二,下官的老家是如何景象。”

海瑞点头,这两点说得有道理,但他相信,常智光敢这么说,自己就知道查不到什么。再说常智光在安国名声确实好,即使被他整治过的人,也觉着他处事公正。就连那个被打了扳子外加赔钱的张德民也是对常智光赞赏有加。如果不是常智光让安国商业协会人出面,说服回工人开工,那些定单早就让他破产到一文不值。再说安国这地谁希望常智光倒霉?好人不用说,即使是奸商也很欣赏常智光重商的作风。不说别的,当说常智光专门腾个房间放牌匾,就知道常智光在安国地面上的地位。

常智光这边早收到消息,户部被张居正指引来查帐,事先怎么能不做功课。海瑞微服月余,明查一天,楞是没发现有任何违规之处。大明就这点麻烦,即使公主知道常智光干的事,但是她知道,和大臣们查出来性质是不一样的。大明时期由于有不以言治罪的法则,政治风气还是比较活跃的,大臣们的话公主不能无视。反看公主要施行政务,也得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这和其它朝代有着本质的区别。

海瑞又继续明查暗访,不仅在县城,而且还深入乡间,甚至到了只有十几户人家的自然村。让他惊讶的是,即使是非常偏僻的自然村,也有专门的衙门告示帖,上面有衙门各种规定,各种福利。询问得知,这是常智光专门设立的邮快,每乡两个人,任务就是张贴告示和报纸,每十天一次。告示的保养由当地的头面人物负责。

他还发现,常智光这名头在安国比他想象的要响亮,调查了解,这种情况和其改善民生有着重大的关系。常智光在社会资源分配中,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需要。强调主题是两条,劳动者报酬,有劳动能力不参加劳动者,可饿死街头。无劳动能力者,有最低保障。在安国,劳动者也分了四等,最低等是懒惰劳动者,只为明天饭菜忙碌的人,次等是苦力劳动者,再有是识字劳动者,最后是私企管理者。由于普及识字,苦力和识字即使同样是耕种,也出现了区别。识字者可优先租借耕牛、工具。在农闲可到学堂接受产粮大户老农的经验指导。

在工场中,识字者和不识字者的工钱平均是三比一。海瑞还了解到,满十岁童子未识百字,其父将优先供予劳役。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可耕种人均土地面积增加,多渠道的钱财来源,农村比起以往更为富庶。另外还有衙门鼓励开荒造田的政策扶持,提高低粮价,抑制高粮价……海瑞将要重点查询的破坏国以农为本这一条划掉。不仅没破坏,而且农业大有发展。

海瑞本次来,户部已经给他勾绘出重点。所查一切除了一条外,其他都属子虚乌有之说。而这条就是……读书人少了。识字人多,不代表读书人也多。一是商业、工业节奏的加快,二是安国未有任何鼓励举子措施,三是国子监重点负责识字,四是印刷排版朝商业高利润进化,五是枯涩难懂的文字在安国的销量远小于一本通俗小说。

科举是朝廷选拔官员之重,而常智光身为状元,本地学识废弛。生员一体责罚,要说安国对常智光有意见的人,就是那些生员,还有几名举人。海瑞拜见了国子监左右一问就得知,常智光动了手脚,成立了一个安国书院,把一干古董全部扔了进去,而真正的国子监是连论语都解释不清楚的人,而他们日常工作就是教导人识字,还有研究发扬杂科,但这些人的俸禄竟然是安国书院人俸禄的三倍之多,其中有两人因为授课出色,竟然达到五倍之巨,甚至都超过了正三品官员的俸禄。

海瑞是很公正的人,他把安国见识的汇总非常详细的报到了户部,户部在第二天朝会前就把这份上表递程了内阁,而后内阁再递到了公主那。

少宰于世昌道:“公主,海大人道,据他所查,有三成的生员放弃了续读,而本地这两年的生员资历仅仅多了八人,这是大明极为罕见之事。”朱玉问:“国子监怎么没有上报?”“回公主,上面说的清楚。国子监有人报到了州里,州里也派人来询问,但没有下文。”“本宫就奇怪一件事,这常智光不是鼓励人识字吗?怎么反落个废大明根基的罪名?”

首辅张居正在一边道:“回公主,常大人是重字不重文。朝廷选仕是选文不选字。臣看常大人出发点虽好,但有些急功冒进。”“恩!”朱玉点点头问:“那你们的意思是?”“不如换任知县。保定刺史一职恰有空缺。”“从五品?不准,本宫说过其三年不得升迁,这么快就反悔,天下人会如何议论。”

刑部尚书王德新道:“首辅的意思是,这常智光得挪个位置,大臣们都是科举出身,现在都在议论着呢。常大人报纸办的好,不如就调回京城,公主也可以当天就看见最新消息。”“恩,让本宫考虑考虑,你们上个表章!”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087章 连锁之反应

第087章 连锁之反应

这消息被李逸风挖出,第一时间送到了安国,一干人等听说这消息皆是大惊。苏老爷倒是见识的广,一句话点破了其中奥秘:“安国现在是香馍馍。”而今谁都知道安国这知县将是最肥的缺。李逸风道:“京城谣言说,三年知州,比不得安国一书吏。”“人家眼红了,嫉妒了。”赵信一边冷笑道:“我每月拿一百贯,他们看不下去,自己想来拿了。”

苏老爷点头:“主要是大人风头太盛,而今这一路谁不知道大人的名号。办报纸、起武举、收古格。还有安国商业协会,安**工厂。最糟糕是,大人朝中无人。而公主那边,当然是希望大人上京专心办报,她自然是求之不得。”

常智光呵呵一笑:“这意思是,我呆在这安国,让朝廷上下都不舒服了?只要我换个位置,大家都开心了?”“是这个意思。要不也不会让海瑞这样名声甚好的官员来查安国。”苏老爷道:“得想个对策,否则安国再无出头之日。”

赵信道:“不如直接去见公主,告诉她,大人你不想走。”苏老爷说:“公主问:你为什么不想走呢?是因为安国富庶,还是因为安国没了你不行?或者是你以为天下就你最能?”“……”赵信苦恼,岳父说的也有道理,还真没能站的住脚的不走理由。现在痛脚被人抓在手上,公主出于保护常智光目的出发,也会想将其调换下岗位。再说,真赖不走,大臣们可是要参上了。

一直没说话的苏千开口道:“按我看,只能来个釜底抽薪。”“说说!”

“直接上表辞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