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淘金国度 [校对版]-第5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现在确实很乱,确切的说,就跟历史一样,从辛亥**以来,纷争就没平息过,去年段祺瑞也代表中国政府加入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了,不过只能以工代兵,陆续派出了数十万华工去欧洲,从事的是最辛苦,最危险,最没有安全保障的工作。这就是没有实力的悲哀。四万万同胞却派不出一支强大的军队去参战,只能让手无寸铁的工人去代替。而最悲哀的是,未来欧战的胜利果实,付出了代价的中国却无法分享,甚至连以前的德属势力范围山东都无法收回。
可是现阶段的中国却没有哪个可以真正力挽狂澜的盖世人物出来一统天下,袁世凯不行,黎元洪更不行,段祺瑞、孙文同样不行,而现在登台唱戏的冯国璋也不过是一个大军阀头子,甚至其连段祺瑞的皖系都无法压制,这样的人能指望他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吗。现在国内独立护法运动又如火如涂,冯国璋对此都应付乏力,不得不再次将好不容易压下去的段祺瑞请出山,估计不久段又会同历史上一样复位为总理了。
“北京政府前几日向我国提出购买六架飓风轰炸机,是怎么回事。”叶文德突然看向叶枫。
叶枫撇了撇嘴:“军阀混乱所需,最近祖国的独立护法运动高涨,而北洋内部直皖两系也是矛盾重重,现在皖军又引入了奉系,这六架飓风轰炸机其实并非北京政府请购,而是冯国璋的直系以政府名义求购的。我没有同意。”
叶文德听了便没有再说什么,不用想,这六架飓风轰炸机只要到了祖国,必然会成为祖国内战的工具,光是每年的军阀混乱就给民众带来了不可想象的灾难,祖国的空军力量非常弱,如果有了飓风轰炸机,那可以想像,那些军阀是不会太顾及平民伤亡的。
阿拉斯加的飓风轰炸机是仿后世美国二战时期主要轰炸机B17而生产的重型轰炸机,可搭载成员10人(5名机枪手),武器为10 X 12。7mm ,最大载弹量可达8 吨 ,长:22m 、高:5。62 m ,翼展达31 m,全重:24 吨,采用阿拉斯加最先进的4 X 1200马力发动机, 航程可达1800公里,巡航速度为210 公里/小时,最大速度:320公里/小时 ,最大升限可达8500米,飓风轰炸机不是由阿拉斯加传统的第一大飞机制造企业飞机工业公司制造的,而是由后起之秀客中客车公司结合A12、A15运输机技术研发制造出来的,是目前阿拉斯加制造的最先进的重型轰炸机,比鹰2轻,中型轰炸机要先进许多,当然因为一些主要技术指标尚未达到,与真正的B17还有些差距,但即便是这个数据也足以领先世界十年以上,便是到了二战也可一用。
虽然现在世界空军的发展远比历史上要更快一些,像后世曾一度称雄世界,号称全世界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重型轰炸机“伊里亚?穆罗梅茨”号对比飓风却落后很多。
令人意外的是这个“伊里亚?穆罗梅茨”号正是俄国最先生产的,实际上在历史中,俄国在研制轰炸机方面,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历史上俄国人率先开始研制轰炸机,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其中最为显著的成就,就是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架4发动机的重型轰炸机。 1912年11月,位于俄国圣波得堡的波罗的海车辆工厂制造成功了一架巨型飞机。设计者是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尔斯基。该机重4545公斤,翼展28米,装有4台74千瓦四汽缸水冷却“百眼巨人”式发动机。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伟大号”。
1913年5月13日,西科尔斯基亲自驾驶这架飞机进行试飞,并获得了圆满成功。该机后被官方正式命名为“俄罗斯勇士号”。
而西科尔斯基并未就此满足。他的目标是要使这架飞机变成一种真正的进攻性武器,并为此对“俄罗斯勇士号”进行了不断的改进。1913年底,西科尔斯基终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重型轰炸机。俄国人给它取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名字――“伊里亚?穆罗梅茨”。这是俄罗斯勇士歌中的主人公、俄罗斯大地卫士的名字。
“伊里亚?穆罗梅茨”是一种双翼机,每台发动机的功率162千瓦,飞机长15。5~22米,翼展为24。9~35。5米,飞行重量6。1~7。5吨,飞行速度每小时137公里,最大升限达4000米,最大航程为540公里,机组成员4~8人。
飞机上安装的机枪最多的达到8挺,并曾做过在飞机上安装76毫米机关炮的试验。机身内可挂航空炸弹,并且首次采用了电动投弹器。飞机载弹量400公斤,超载时可达700~800公斤。飞机上装有驾驶和领航仪表以及轰炸瞄准具。
在后世史学界公认,“伊里亚?穆罗梅茨”堪称当时大型飞机之最。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无论是敌国还是盟国都不曾制造出可与之媲美的重型轰炸机。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俄陆军部十分欣赏“伊里亚?穆罗梅茨”。
但在这个时空,像“伊里亚?穆罗梅茨”号这样的飞机,基本上也就相于鹰2,甚至除了因为是重型轰炸机,载弹量,外形大小要大于鹰2,其他各方面数据还不如鹰2,跟飓风就更不是一个档次了,而且因为欧战后,俄国经济崩溃,并没有能力进一步改进,这个技术也曾停滞不前,而正式生产的产量也不是很多,也正是如此,所以在科雷马河战场,这种飞机并不多,而且因为阿拉斯加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真正用于空战的雷霆战斗机,所以即使这种有限的俄国重型轰炸机也没有来得及一展身手,就在雷霆战斗机的攻击下或逃或坠毁。
而且这个世界的飞机技术在阿拉斯加的带动下,实在发展太快,以伊里亚。穆罗梅茨的性能,就算不对比阿拉斯加的鹰2,甚至飓风,也不一定比英美法德的轰炸机更强,甚至除了载弹量,某些方面还要落后这几国,甚至小日本人的战机都要略强于俄国了。
不过这也怪不得俄国人会在这个时空落后于其他各国,毕竟这个时空飞机技术发展太快,研究投入很大,远比历史同期要大上许多,以俄国进入欧战后的经济能力和国内局势,莫说研究改进,就是大量生产已经研制出来的飞机的能力都有些不足。
总之,这款飓风轰炸机已经是全世界最强大的重型轰炸机了,目前还仅仅在科雷马河战役中一展过身手,最大一次规模出动就是轰炸斯特列尔卡时,当时千余架飞机当中,阿拉斯加第一批生产装备的全部200架飓风轰炸机都参加了此次轰炸,也正是这一次的表现,再次向世界诠释了阿拉斯加空军的强大,飞机技术的领先水平。
飓风轰炸机这一次的表现也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注意,中国不是第一个向阿拉斯加求购的,英法美就在第一时间打着盟友旗号,请购这款轰炸机,以支持欧战,不过被阿拉斯加以不符武器出口条例否决,否决原因很简单,阿拉斯加至今为止,几乎很少将真正领先世界的武器出口,除非即将有更先进的武器可以取代,即使卖给祖国也不行。
将这样先进的飞机,卖给祖国那些军阀去打内战,伤害祖国民众,叶枫可办不到,不说冯国璋的代表提出的分期付款,就算全拿现金,出再多钱他也不愿意出售。六架飓风的收入对于阿拉斯加来说可有可无,但对于那些祖国民众来说却无异于更大的灾难。
第四卷 烽火之世界烟云 第413章 劈死这个贪得无厌的恶魔吧!
第413章 劈死这个贪得无厌的恶魔吧!
叶文德和李成玉当然都明白叶枫的想法。他们也同样不会看重六架飓风的收入,其他普通武器就算再先进,他们也可以卖,他们不是没有给祖国一些势力提供最先进的枪支,但陆地武器一般来说,针对性较强,不会无缘无故的用在平民身上,而且阿拉斯加不卖,其他国家却不一定会拒绝,要知道,现在全球军火市场阿拉斯加和美国就占了近半,其他国家的军火商可是钻山打洞般的找市场。
但飞机,坦克,军舰这些武器就难说了,特别是飞机,一颗炸弹下去,可不能百分百作准。而以祖国那些军阀的作为来看,未尝不会拿这种武器作为威慑,屠杀平民以宣示武力。别的国家卖他们没办法,但阿拉斯加却绝对不会这么做。
“不卖是对的,大可以武器出口条件推托就是。”叶文德淡淡的说道。似乎兴致不高,估计也是因此想起了祖国的混乱局势,心里有些堵吧。
“铃!”就在这时,大厅中电话骤想,因为距离叶枫最近,没等佣人去接,叶枫就主动起身,拿起了电话,但除了开始说了句:“喂,我是叶枫……。”后来却一直没有说话,手拿着话筒听了半天就放下了。
走回坐位,叶枫就对着叶文德和李成玉说了一句:“史密斯的电话,德俄双方在布列斯列签定和约了!”
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布列斯特…立夫斯托克和约)正式签订。按照合约规定,苏俄需要割让包括波兰,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白俄罗斯在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德国,而且在被占领区有占全国俄煤炭开采量的90%,铁矿石的73%,54%的工业以及33%的铁路。此外,条约还规定,苏维埃政府必须复员军队,包括刚刚组建的红军部队。海军应该驶进俄国的港口,在那里停泊到缔结普遍的和约或立即解除武装。
这样一个严重不平等的条件将为苏维埃赢得喘息的时间,而这一和约的签订迅速在全世界引起了强列反响。英法美等国对俄国单方面违背盟约与敌对国停战表示了强烈的愤慨,只是自从苏维埃夺权成功以来,协约国对于俄国的影响力就已经急剧衰落,对于苏德之间的言和已经无法从内部影响了。
“真有魄力啊,没想到苏俄还真的敢接受这样的条件,这是一个绝对不平等的条约,以德俄现在前线的交战情况而言,苏俄并不能说是完全的战败,但整个条约看上去,苏俄就是一个绝对的战败国。他们不怕国内的反对意见嘛。”紧急回到自由宫的叶文德,召来了刘楚雄,贺伯昌,达伦。斯科特,勒布雷,图根,加上李成玉和叶枫,八个人就坐在总统办公室的会客区沙发上讨论了起来,贺伯昌看着情报局传过来的布列斯特合约内容,禁不住咋舌。
其他人多半也是深以为然,而叶枫却知道,这还没有结束。在历史上,在此和约之后还将陆续签订三个附加条约。同年3月27日,又在柏林签订苏德间三个附加条约,整个苏德停战的代就是俄国割让323万平方公里领土,超过五千万人口,赔款60亿马克给德国。
“这只是苏德和约,接下来还有与奥保土的和约,怎么办,若都这样,怕是圣彼得堡都得割出去,你说那说俄国民众是怎么回事,就算不想打仗了,但也不会愿意一个国家领土被割让这么多出去吧。”刘楚雄摇头道。
“反对者大有人在,其实这个和约签定本身其过程就很值得人玩味,乌里扬诺夫的主张本来支持者并不多,可是为何最后还是通过了,这其中可见乌里扬诺夫的决心,也可见他的政治手腕和魄力。布尔什维克对于政治斗争是非常擅长的,普通民众当中反对者肯定也会有不少,但布尔什维克对内部的控制非常严格,眼下还只是开始,到时你们会见到更多。”叶枫缓缓说道。
叶枫说的不太清楚,其他人也不甚明了,但叶枫并没有打算进一步解释,但不管怎么说,和约能够按德国,按乌里扬诺夫的意思签订下来,那么就表示暂时乌里扬诺夫取得了胜利,而国内反对派的声音必然也被压制下去了。由此确实可见布尔什维克对内部的控制力。
而且这个和约的签订确实也很值得玩味,自苏德开始谈判以来,很多国家包括阿拉斯加很多高层都对此高度关注,其中过程也都有些了解。看看这其中过程,就可以发觉很多不寻常的东西。
1918年1月24日,乌里扬诺夫代表苏俄政府召开中央会议,重新表决签约的问题。这次虽然撇开了乌里扬诺夫认为不了解国际外交局势的地方负责人,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托洛茨基的不战不和主张以9票对7票的多数通过,乌里扬诺夫接受德国人一切条件的主张仍然没有被多数所接受。
而原本占最多数的布哈林等左派主张继续参加大战的意见则在一开始就被乌里扬诺以不符合目前俄国国情为由否决,也就是说乌里扬诺夫已经坚持绝对不会再参加这场大战,俄国必须退出。这也为后来乌里扬诺夫遭到左派刺杀,因此身体大受损失,英年早逝埋下了伏笔。
不过这再一次失败,却并没有让乌里扬诺夫放弃自己的主张,仍然坚持接受德国人的条件,并且认为,若不接受德国人的条件,那么很可能德国人会发动攻势,让俄国雪上加霜,并且很可以导致初掌权的苏维埃就此崩溃。为此,乌里扬诺夫屡次与党内另一领袖托洛茨基沟通,希望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