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修微皱着头,心里不由得一酸,随即又有些不安,自己让张鸣把这些流民招到宁城来,究竟是救了他们还是害了他们?一旦大战开始,这些人肯定会有伤亡,如果围城时间长了,粮食不济,最先挨饿的也肯定是他们,到时候会不会成为士卒们的肉干?
一想到这个念头,刘修忽然觉得一阵恐惧。
蓝兰将包袱里剩下的几个饼全部拿了出来,分给围成一圈的孩子们,然后才跟着刘修往前走,说道:“我们教中当然有精通医术的,要不然怎么能救治那么多教徒。”
“我说的可不是念念咒,烧烧符。”刘修提醒她道。
“我知道。”蓝兰笑了:“能用符咒看病的可不是一般人,如果全部靠他们来治病,我们又能救几个人。”她顿了顿,又接着说道:“我们大多通一些医术,我能治常见的外伤,阿凤通针灸,飞燕精通妇科,不过我们的医术都是师傅教的。师傅咒术有成之后,就基本不用汤药针石了。”
“那你师傅的医术又是谁教的,你们太平道中,谁的医术最高?”
“当然是大贤良师。”蓝兰提到张角时,语气中顿生几分虔诚,“师傅八个师兄弟的本事都是大贤良师所授。”
“那……大贤良师的医术,能让一个断了腿的人在一个月内恢复吗?”刘修想起槐纵那件事,总觉得有些不安,这年头的医术不至于比后世还发达吧。
“这个……”蓝兰迟疑了片刻,摇摇头道:“这个我倒不是很清楚,我只知道师傅的医术达不到这个层次,大贤良师能不能做到,我没听说过,不敢肯定。也许师傅能知道吧。”
“那好,请你师傅来一趟吧。”刘修看了看随处可见的流民,“我想你师傅一定离此不远,我有重要的事要请他帮忙。”
“喏。”
张飞和刘备正在等他,一听说他应下了去白山的任务,刘备顿时傻了眼,他瞪着刘修看了半天,最后还是苦笑着摇摇头,虽然没说什么,但显然他不相信刘修能够做到李定都没做成的事。张飞倒不像他那么没信心,虽然他也有些疑惑,但是他关心的重点不在这里,他拿出一叠画稿,小心的递到刘修面前:“先生,这是我这些天的作业。”
刘修接过来看了看,张飞这些天画技大有长进,不仅领悟到了以书入画的用意,对形体的把握也更准确了,画面上的风雪栩栩如生,就连做模特儿时的不甘怨气都有几分神似。
“翼德,你的进步神速啊。”刘修赞了一声。
张飞却没有半分得意的神色,反倒眉头轻挑:“先生,我总觉得和你画的那幅相比,还是缺了一层,我说不上来是什么,可是就是觉得……觉得我这个是画,你那才是活生生的人。”
“呵呵呵……”刘修瞟了他一眼,心道老子下了多少年功夫,你才学了几天,就想超过我,那有这么便宜的事,倒不是我不教你,可到了这个程度,那是要靠悟的,不是说说就能明白了。
“等你什么时候明白了屋漏痕,也许能明白这其中的差距。”刘修笑着,“不过,我相信你十年之内一定能悟到的。翼德,我看好你。”
张飞欲言又止,显然有些不服气,可是却没敢吱声。刘修要他以书入画,先练书法,再学画技,可是这“屋漏痕”三个字就让他迷糊了好久,他甚至在雨后盯着墙看了半天,也没明白其中的道理。他不明白的是,刘修说他要十年,可是刘修自己为什么在几个月内就能悟出其中的道理,难道这真是天生的不成。
第118章 借大人虎威
张鸣很快到了宁城。
“断骨重生,与其说是医术,不如说是道术。”一听刘修的疑惑,张鸣立刻做出了解答:“因为这和受伤的人有很大关系,远比施术之人更重要。”
“真有这种事?”
“有。”张鸣肯定的点点头:“我听大贤良师说过,真正道术有成的人,只要心不死,哪怕是残肢都能再生,何况只是断腿。不过,到了这个境界的修道之人大多与世无争,而且以他们的道术也没人能伤得了他们。等而下之,有道术在身的人恢复起来比别人快些,也是很自然的,身体强壮的还比身体瘦弱的快一些呢,你说是吧?”
“这个我能接受,可是明明三个月的伤,一个月就能恢复,这也太离谱了吧?”刘修还是不敢相信,“我和槐纵交过手,他的武技是比我高一些,可是也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差距。”
“也许他只是一个月能勉强行走,并不是完全复原。”张鸣也不相信,语气中自有几分不屑:“没听说过草原上有什么高明的道士,一个胡狗,身体强壮一点有可能,说到道术,就凭他们那些胡蹦乱跳的巫师恐怕连皮毛都不清楚。”
“你对胡人的巫师熟悉吗?”刘修很随意的问了一句。
“接触过一些。”张鸣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大多是些骗人的货色,没几个有真本事。”
刘修笑着说道:“那你能跟我走一趟白山,以你的道术震慑一下那些胡狗吗?”
张鸣愕然的看着刘修,过了一会儿,他笑了起来,笑得有些怪异:“你知道我是谁吗?”
“知道,太平道大贤良师座下八大弟子中的震使嘛。”刘修嘿嘿笑了两声:“你要是不敢去,我不勉强。”
“你少来这一套。”张鸣被他气得摆不住矜持,没好气的说道:“你还知道我是八大弟子之一啊,居然让我做你的爪牙。我自道术初成以来,除了侍奉过大贤良师,还没有人敢这么大胆。你是不是觉得我对你太客气了?”
“别啊。”刘修连忙说道:“我是真的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顺便也再实际验证一下关于道术真假的问题。再说了,你既然是震使,主掌东北的教务,这幽州都在你的传教范围以内,如何能容得那些胡巫装神弄鬼,蛊惑众生?”
“且!”张鸣不屑一顾,起身要走。
“我可跟你说啊,如果不能说服乌桓人,我们不仅没有援兵,还要分兵防备他们,宁城也许没事,但上谷肯定会遭殃,那些不能入城的流民也会死伤惨重……”
“你威胁我?”张鸣猛的回过头,怒视着刘修,沉声喝道:“你们什么时候这么关心起斗箕小民的性命了?”
“别人我不知道,但我是一直关心。”刘修迎着张鸣的目光,从容镇定的说道:“我看到了宁城这么多的流民,才意识到如果保不住宁城,将会带来多大的死伤。张使,我不是威胁你,我是请求你,请求你助我一臂之力,不管用什么手段,都要逼迫乌桓人低头,哪怕他们不肯出兵,至少也要许诺中立,让我们好专心对付鲜卑人。”
张鸣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屏住片刻,又慢慢地吐了出来,拧着眉头思索了半晌,这才点点头:“好,那我就帮你一次。不过,要是你以后让我觉得你这次是骗我,我肯定不会放过你。”
“这一点,你大可放心。”刘修松了一口气。他要去白山说服难楼,只是讲道理肯定是不行的,既然李定都没能用道理说服难楼,那只必须换一个办法。人带多了没用,再多也不可能荡平白山,他需要是的高手,非常高的高手,而张鸣无疑就是最合适的一个。
“你准备什么时候动身?”
“明天。”刘修道:“我还要请校尉大人配合一下,做点安排。”
“那行,我明天早上在城外等你。”张鸣很干脆的说道:“既然你这么关心流民的生死,那就请你顺便向那位夏大人说一声,我们的粮食太少了,希望他能慷慨一些。”
“一定办到。”刘修不假思索的说道。张鸣看了他一眼,转身大步出了门,转眼消失在人群中。刘修虽然眼力绝佳,可是看了好一会,还是没看出他究竟是怎么离开的。
……
“你要我做什么安排?”夏育摩挲着刀环,不动声色的看着坐在他对面的刘修。
“我想请大人做好征伐乌桓的准备。”
“征伐乌桓?”夏育眉梢一挑,眼神变得凛冽起来:“你……没把握?”
“大人是久经沙场的名将,与羌人打过多年的道理,想必知道这些羌胡的禀性。”刘修平静的说道:“能说服当然是好事,可是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动武的决心,我想他们不会那么听话的,否则的话也毋需我去了,我相信李从事的口才肯定要在我之上。”
夏育眉毛耸动,忍不住抬手摸了一下胡子,似笑非笑的看着刘修,似乎觉得他这话说得太蠢了:“你居然真要用武力逼难楼低头,不怕难楼因此杀了你?”
刘修依然不慌不乱:“只有大人有动武的决心,我才更安全。我要借大人的虎威震慑其心,让他们知道我大汉虽然以德立天下,却不仅仅只有儒生口中的经术,还有大人手中锋利的战刀。不仅可以德泽四海,还可以横绝大漠,大杀四方。”
这些话夏育虽然听着舒心,却依然有些狐疑,他一直叫嚣着要攻打难楼,那不过是逼刘虞而已,真要开战,他仅凭城里这两千骑兵根本不可能打败难楼,难楼就算不动用其他在外游牧的部落,仅凭在白山的常备亲卫骑就足以和他拼个不相上下。
“你知道的,我手下只有两千人。”夏育提醒道,口气缓和了许多。
“我知道。”刘修点点头:“不过,现在宁城除了校尉大人手下的勇士,还有从涿郡来的幽州精锐,还有从冀州来的河北劲兵,我想这足以让难楼按捺住脾气,听我把话说完。”
夏育眼神一闪,略作思索,嘴角挑起了一抹笑意,他微微的点头道:“不错,不错,这一点我倒是疏忽了。既然如此,那就按你说的办,让难楼那老狗安份一点。不过,我要提醒你,我虽然对乌桓人没好感,可是现在最重要的敌人却是鲜卑人,你可不能让我腹背受敌。”
“大人放心。”刘修躬身一拜:“我竭尽所能,尽量不让大人为难。”
夏育抚着唇上的短须笑了:“德然,我知道你师兄弟对我辟召你们入府有些不满,背地里不知道骂过我多少次。可是我跟你说,你们就是骂我骂得再狠,我也不后悔这个决定,反而越来越觉得这个决定非常英明,而且……我希望你们最后也不会后悔。”
“多谢大人。”刘修再拜了一拜。反正卢植那边是指望不上了,卢敏不管是上当也好,是情愿也好,都已经打上了武人的标签,他们没有别的退路,只有奋勇向前,争取杀出一条血路。何况乱世将至,有兵权在手可比懂几句圣人经典有用多了,曹孙刘能三分天下,靠的可不是经术,而是手中血淋淋的战刀,反而倒是那些满腹经纶的儒者,包括四世三公的袁家和杨家,也包括他这位大儒老师卢植,最后都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第119章 难楼
上谷乌桓大人今年五十多岁,虽然多年的风霜让他的鬓角已经有些发白,但是他的身体依然很强壮,强壮得像一头黑熊。他年轻的时候是草原上有名的勇士,如今虽然多年不与人交手,可是他的威名依然在草原上流传,再加上他手下有几十万的部众,虽然有很多人想动他的心思,但真正敢付出行动的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连一统草原的鲜卑大王檀石槐对他也是客客气气,不敢自以为是。
自从李定被他轰走之后,难楼便有些不安,这么多年来,他和汉人的关系一直不错,那点连他自己都说不清的血脉固然帮了他不少忙,但归根到底还是他的圆滑和世故,他知道什么人可以欺负,什么人可以依赖,什么时候该强硬,什么时候该谦逊。这样的本事别说草原上的人不擅长,就连汉人也未必比他出色。因为有这些本事,十几个乌桓大人中,他得到的好处最多,他过的日子最滋润。
可是这也让他对汉人的依赖更强,他习惯了汉人的美酒,习惯了汉人精美的衣服,习惯了汉人工匠制作的各种物件带来的舒适,他舍不得再次放弃这些,回到衣皮饮酷的游牧生活。
面对檀石槐的招揽,他犹豫不决,他也想与檀石槐一起进攻汉人,真正把上谷变成自己的领地,可是他又十分怀疑能不能做到这些。不错,檀石槐这些年很威猛,战无不胜,而汉人这些年日见衰败,国内灾害频仍,每年都有大量的流民进入上谷,进入草原,可是难楼与汉人相处了几十年,他深知大汉国的强大,他不相信大汉国真的会一蹶不起。
鲜卑人是强大,可是鲜卑人比当年的匈奴人强大吗,冒顿把大汉皇帝刘邦围困在马邑整整七天,最后逼得汉人低头求和,这是何等的威风,可是后来如何,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人现在去哪儿了,他们要么成了汉人的狗,要么被汉人杀得无处藏身。
难楼在取舍之前犹豫不决,他一方面不相信檀石槐会打败汉人,可是另一方面,又觉得檀石槐似乎有这个可能,因为大汉国这个巨人似乎越来越软弱了,檀石槐把王庭立在离汉境不过两百里的地方,可是汉人呢,不仅没有出兵讨伐,反过来要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