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第586章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586章

小说: 三国之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卫进了官房,片刻出来道:“殿下请将军进去。”

关喜身着武将军服,显得她相貌俊朗,更加英姿焕发,她整理一下衣装,快步走进了官房,刘璟正在处理政务,见她进来,便放下笔笑道:“听说关将军后天就要出嫁了,怎么还有时间忙碌公务?”

关喜和刘敏早已经定下婚期,就在后天成婚,她脸一红,上前施一礼道:“关喜不敢因私废公!”

“你不敢因私废公,可我怎么向刘鸿胪交代?”刘璟笑眯眯反问道。

“卑职和他已经说好,成婚归成婚,但他须支持我继续担任公职,我们已经达成共识。”

刘璟点点头,他理解关喜对事业的执着,便不再劝她,关喜毕竟是女人,她和刘敏成婚之事,他让王妃陶湛来安排,刘璟又问道:“关将军有什么急事吗?”

“是这样,杨太尉之侄杨训昨天来到成都”

关喜便将发生的事情详详细细告诉了刘璟,刘璟眉头微皱,他是何等高明的眼光,一下子便看到了问题的关键,并不是曹植怀疑杨添的忠诚,而是太尉杨彪替曹植出头,杨彪之子杨修是曹植心腹不假,但这么多年来,杨彪从未和曹植有什么瓜葛,而这一次杨彪居然让侄子杨训出面,而杨训还拥有董昭给的高等身份号牌,这就很明显了,杨彪开始介入了曹氏兄弟的继位之争。

杨彪是何许人,他和司空崔林一起是名门士族的代表,如果杨彪介入曹氏兄弟争位,一定不会是以个人身份,杨彪已年近七旬,这种争位对他个人已没有什么意义,应该是士族势力介入曹氏之争,而且士族势力是支持曹植。

想到这,刘璟便道:“可以派人监视杨训,但不要惊动他,只要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便可。”

……

第796章 明暗两使

黄昏时分,刘璟乘马车离开了官衙,返回自己的府中,宽大的马车在大街上辚辚而行,数百名骑兵护卫左右,马车内,刘璟正闭目思考今天的发现,以杨彪为首的士族竟然介入了丕植之争,无论如何,对他们自己,还是对他刘璟,都不是一件好事。

很多年以来,刘璟便一直将争取北方士族的支持作为他的重要战略加以实施,不惜将大量官职通过公开举士的方式让给了北方士族子弟,他的这项战略也获得了成功。

但以杨彪为首的士族转而支持曹植,这无疑就是在他刘璟之外又开辟了一条新路,或许北方士族认为,曹刘之争会延续数十年,所以他们须在长远打算的同时,也要考虑眼前利益,曹植无疑是顾全眼前利益的最好选择。

说得直率一点,这其实就是一种两面三刀的做法,在敌对两方都进行押注,这种做法当然令刘璟恼火,他有一种遭到背叛的感受,刘璟眯起了眼睛,有时候他付出得太多,对方反而不会珍惜。

这时,马车忽然减速,他听见车外有人在说,“在下弘农杨训,奉家主之令求见汉王殿下。”

‘杨训?’刘璟透过薄薄的车帘,看到了这个杨训,是一个清瘦的中年男子,模样看起来挺精明,侍卫长李青上前禀报道:“弘农杨训奉家主之令求见殿下。”

弘农杨氏的家主就是杨彪,奉家主之令求见,也就是说他应该带有杨彪的信件,刘璟点点头,“带他回府!”

马车继续启动,带着杨训向汉王府驶去刘璟换了一身衣服,来到了贵客堂,此时杨训在客堂中有些坐立不安,毕竟他要面对汉王,他深知这次会面关系到杨家未来的地位,他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这时,堂下传来脚步声,旁边侍卫提醒道:“汉王殿下到!”

杨训慌忙起身,只见一名身材魁梧的年轻文士不慌不忙走来,杨训稍稍一愣,他没有见过刘璟,在印象中,刘璟应该是金盔金甲,霸气十足的大将才对,不料却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年轻士子。

但一瞬间杨训便反应过来,现在是在家中,刘璟当然不会身着盔甲,他上前深施一礼,“杨训参见汉王殿下!”

刘璟微微一笑,“原来是弘农杨少林,久仰了!”

杨训心中顿时一阵激动,汉王竟然知道他是弘农名士,而不再说他是杨太尉之侄,这让他的虚荣心大大满足,他又连忙取出杨彪的信,双手呈给刘璟,“这是我家主给殿下的亲笔信,请殿下过目。”

刘璟接过信,一摆手道:“杨先生请坐!”

两人分宾主落座,刘璟却不急着看信,而是笑着问杨训道:“听说杨先生得崔琰举荐,准备在下月入仕为官,不知将官居何职?”

杨训心中一跳,汉王居然连这件事都知道,他的情报是何等厉害,他有些难为情道:“估计是不入流的小官罢了,让汉王殿下见笑,我也不知道会有什么任命。”

刘璟略作试探,便知道杨训此来确实和曹植无关,他自称的曹植幕僚不过是一面之辞罢了。

刘璟拆开杨彪之信,他仔细看了一遍,果然如他所料,杨彪在信中希望他能支持曹植继承世子之位,使北方能重振士族儒家,恢复朝纲。

刘璟心中一阵冷笑,这个杨彪当真是老糊涂了,曹植若恢复大汉朝纲,重尊刘协为帝,那他刘璟算什么,难道让他刘璟也尊奉刘协为帝吗?

在核心利益面前,杨彪居然要求自己让步,以杨彪数十年的官场经验,这不会是他的愚蠢思虑,只能说,这些名门士族的骨子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瞧不起自己。

刘璟心中恼火,但脸上却不露声色,微微笑道:“杨太尉居然亲自写信给我,由此可见他对我刘璟的信任,请杨先生放心,我会充分考虑他的意见,尽量不让杨先生白跑一趟。”

刘璟举起手中之信,“也不会让他白写这封信。”

杨训大喜,他没想到刘璟态度竟是如此和蔼可亲,和传闻中的冷酷无情大相径庭,他起身深施一礼道:“殿下的仁德,微臣感激不尽!”

刘璟命人送走了杨训,他负手沉吟片刻,对旁边侍卫道:“速去把林进找来见我!”

十天后,曹操派出的使者董昭抵达了成都,董昭为人正派却又善于变通,谋略过人,曾是袁绍帐下著名谋士,后来为曹操出谋划策,在郭嘉去世,贾诩背曹,二荀离去后,董昭和毛玠、刘晔、陈群、辛毗、贾逵等人一起成为了曹操所信赖的第二代谋士。

董昭现任魏国御史大夫,掌握魏国监察大权,同时也负责对外情报汇总,他是曹植的坚定支持者,在曹植和曹丕争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一次董昭出使汉国主要是来修补两国间因濡须口水战而造成的关系紧张,根本目的是来阻止汉军即将发动的合肥战役,目前汉军屯重兵于皖县,又在合肥眼皮底下的巢湖内扎下水寨,攻打合肥的野心已昭然于天下。

合肥虽有张辽据五万重兵防御,但曹操还是十分担心合肥失守,他很清楚,在军事上曹军已处于劣势,如果汉军倾力攻打合肥,张辽未必能守住,曹操便想在政治层面上阻止合肥战役,曹植便举荐董昭为使者,出使成都。

陪同董昭前来成都汉军高官正是谋主贾诩,贾诩主管关陇军政,他正好也要来成都向刘璟述职,便和董昭一同前来。

此时他们离成都只有数里,已经可以清晰看见高大的城墙和城楼,官道两边的屋舍增多,酒肆、茶铺、旅舍等等随处可见,行人不绝,官道上变得热闹起来。

董昭年近六十,年轻时是美男子,如今年迈,依旧容貌清秀,举手投足之间有一种温文尔雅的气质,说话也轻言细语,容易令人对他心生好感,很难把他和需要雷厉风行才能掌控的监察大权联系起来。

“贾公,我在二十岁时来巴蜀游学,那时在成都住过一段时间,这一晃就快四十年了,感觉成都还是和我记忆中的模样差不多啊!”

贾诩微微笑道:“成都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百年来也没有什么大规模战役,自然是保持原貌,不过五年前,城墙又重新加固整修,当然,这些细节公仁肯定记不得了。”

“是啊!毕竟四十年了,记忆都已模糊,记不清楚了。”

董昭话题一转,又试探着问道:“贾公觉得汉王殿下会考虑魏公的建议吗?”

“这个坦率地说,我确实无法回答。”

贾诩淡淡地笑了笑道:“其实我个人认为,曹丞相根本就不该和我们商议这种事,合肥打与不打,关系上国战略,不是一两次谈判就能改变,而且公仁不觉得来成都谈判,有一点与虎谋皮的感觉吗?”

董昭有些尴尬,苦笑道:“或许魏公有他的想法,这不是我们做臣子该考虑之事,我只要尽力而为,完成此次出使。”

“非也!”

贾诩缓缓摇头,“上虑不周,下臣当谏之,无论奉孝、公达、文若,还是程仲德,都会力陈己见,务必使决策做到周全、尽善,而绝不会上决之,下从之,公仁,这可不是为谋臣之道啊!”

董昭默默点头,心中有羞愧之意,他叹息一声说:“贾公说得对,我们这些新谋臣比起老一代谋主,还是差得远,贾公金玉之言,董昭受教了。”

这时,一队骑兵从对面快速奔来,为首之人是平章尚书司马懿,他奉刘璟之命前来迎接董昭和贾诩,尘土飞扬,骑兵奔至眼前,司马懿抱拳对贾诩笑道:“军师辛苦了!”

贾诩点点头,笑着向董昭介绍道:“公仁应该认识仲达,现在仲达是汉国五相之一,主管军政和对外,这次公仁出使汉国,会免不了和仲达打交道。”

董昭当然认识司马懿,他和司马懿的长兄司马朗关系极好,司马懿少年时代还向董昭请教过学问,董昭微微一笑,“仲达,我们很久没见了。”

“参见董公!”

司马懿上前施礼又道:“我奉汉王殿下之令特来迎接董公,欢迎董公出使蜀中。”

“汉王殿下太客气了。”

司马懿调转马头,笑道:“董公请进城吧!”

“请!”

一行人加快马速,向成都城内疾驶而去。

司马懿将董昭安排在贵宾馆,他则和贾诩一起赶去刘璟的官房。

官房内,刘璟正负手站在一座巨大的沙盘前,沙盘长五丈,宽三丈,将整个议事堂都占满了,这个整个汉国的疆域沙盘图,不过在右下角多了一片庐江郡沙盘图,其中就包括了合肥,刘璟就站在合肥沙盘前久久不语。

在两年多以前,他命甘宁率水军配合江东军作战,一举夺下合肥,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便决心夺取合肥,开辟除关中、南阳之外的第三战场,目标直指徐州和豫州东部,而且夺取合肥也能南控江东,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一旦夺取合肥,他就完全取得了战略主动。

正因为战略意义重大,刘璟才不想轻举妄动,不战则已,一战必将惊天动地,但刘璟决心已下,合肥之战,一定要打。

这时,侍卫在门口禀报道:“启禀殿下,司马尚书和贾军师求见!”

第797章 人情薄面

刘璟转身令道:“请他们二位进来!”

片刻,贾诩和司马懿快步走进了议事堂,贾诩上前躬身施礼,“微臣参见殿下!”

刘璟连忙上前扶住贾诩,见他比上次关中战役时更加瘦小,便知他辛劳,再加上他七十高龄,这让刘璟心中十分过意不去,叹息一声说:“军师以后好好在家休养吧!”

贾诩笑了笑道:“感谢殿下厚爱,关中战略是我十几年的梦想,稳固关中后我就不再管了。”

刘璟点了点头,又问司马懿道:“司马尚书,曹操使者安排好了吗?”

“回禀殿下,微臣将他安排在贵宾馆。”

贾诩在一旁笑道:“董昭这次前来,图谋不小,殿下可知道他的来意?”

“如果我没有猜错,董昭应该是为合肥战役而来吧!”

贾诩一怔,但他心念一转,立刻反应过来,汉军在皖县和巢湖屯兵,又大规模调拨粮食物资,曹操焉能不知,刘璟意料到董昭来意,也是在情理之中。

但刘璟却摇了摇头,“事情不是军师想的那样,是另有缘故,董昭只是明使,暗使在十天前已先到了。”

贾诩心中困惑了,这是怎么回事,曹操还派了明暗两个使者么?他着实有点想不通,但贾诩城府很深,他却不急着问,而是耐心地等待刘璟告诉自己,刘璟又淡淡道:“董昭此来,表面上是为合肥战役,但背后却是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之争,军师可知董昭是谁的人吗?”

贾诩点点头,“微臣知道他是曹植的心腹。”

“确实如此,早在十天前,杨彪的侄子杨训便抵达了成都,交给我一封杨彪的亲笔信,军师请稍候。”

刘璟回官房去取那封信,贾诩趁这个间歇,问司马懿道:“仲达,殿下到底要不要攻打合肥?”

贾诩苦笑一声说:“我听徐元直的意思,殿下似乎更看重迁都,稳住长安后,再考虑东南。”

贾诩心中略有所悟,他已隐隐猜到刘璟的用意了,这时,刘璟快步走回议事堂,将杨彪的信递给贾诩,“就是这封信,军师请看一看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