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悠闲大唐 >

第4章

悠闲大唐-第4章

小说: 悠闲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哎!”
    得了指示的赵二,当下就接着自家兄长一起,开始给牛灌起了那混合着老黄酒的蒜泥。
    其实这个土方法的原理很简单,大蒜的作用是杀菌,而老酒的作用则是祛寒。
    甭管是人还是动物,只要得了肠癖也就是俗称的痢疾,使用这招基本上都是百试百灵。
    只需要喝个三四次,不管你拉得有多稀,都能给你止住。
    可考虑这坛黄酒还是赵二现跟村里人借得,李安然决定双管其下,除了这盆蒜头老酒汤外,那锅茶汤回头也用上。
    茶里蕴含的丹宁酸是治疗因水土不服引起的腹泻的良药,别看茶叶是地道的国产货,但却是英国人最先发现了这个奥秘。
    于是,这帮家伙千方百计地偷窃中国茶种并在各地试种,等到试种成功后,他们自诩“一手端着茶杯,一手举着火枪,征服了全世界”。
    考虑到茶叶这玩意儿的价格对于赵二他们来说也不便宜,李安然还特意把狗蛋和赵大家的两个小的叫到身边。
    拿出自己刚刚从赵二家院子附近找到一种青蒿,让三个小的趁着还没开饭的时候,去多弄一些回来,还特意交待要连根一起挖。
    挖青蒿来煮,原理跟煮茶一样,都是要把丹宁酸给煮出来。再配上一些小米儿煮成草粥,对肠癖之类的症状同样有效。
    这种办法相对于蒜头老酒汤和茶汤来说要低廉不少,反正这青蒿到处都是,哪怕效果慢一点,对于唐朝的老百姓来说却非常得合适。
    也不知道是不是运气好,还是这头牛的肠癖之症并不算太重的缘故,一盆蒜头老酒汤灌下去之后,这牛很快就安稳了下来。
    到是之前在灌蒜头老酒汤的时候,赵大和赵二好一通忙活。没办法,这玩意儿可不是耕牛的菜,想让它喝下去只能用强得。
    眼瞅着牛比之前安稳了很多,赵二和赵大这心里顿时也中安稳了一些,当下就把牛给牵到了后院的牛棚里。
    别看赵二家没有牛,但牛棚却早就建好了。需要跟人家借牛的时候,正好可以养在家里小心照顾,免得出了差池。
    “弟,你说这牛能治好吗?”
    “兄长,道长说能治那肯定能治好。”
    “唉……真要治不好,俺也认了,贪心害人呐。”
    眼瞅着自家兄长还是没能听进去自己的话,赵二有心想开口,可想到之前在山里时某人的嘱咐又只能闭上了嘴。
    等安置好牛之后,赵家兄弟俩连忙赶到了前院就要行礼。早就防着这一手的李安然,直接一手一个拉了起来。
    “这牛啊,想要彻底治好最少需要两三天。回头我把治这病的法子教给你二人,以后再遇上也不至于愁苦成这样。”
    “啊?道……道长,你要把这法子交给俺们?”
    “是啊,其实说不上教,刚刚这些你们不都是看到了吗,除了一些小地方,相信你们都应该会了。”
    “俺没看!”
    “俺也没看!!”
    ……
    对于李安然来说,这两种土法子来治肠癖,放在后世都根本不算什么。可万万没想到,放在眼下却是不得了的大事。
    在赵二和赵大看来,如果能学了这治牛的法子,可不只是能给自家的牛治病,还可以给旁人的牛治病。
    真要说起来,治疗肠癖的法子虽然简单了些,却照样是一门手艺,而且还是那种不怕没有钱赚的好手艺。
    以眼下这个年月的牛价,一头壮牛可是能卖到三十贯,真要有哪家的牛得了肠癖这种必死之症,肯定愿意花上一些代价把牛给治好。
    到时候不要多,每治好一头牛收个一两贯,甚至再高一些相信也有人会愿意,毕竟活牛的价值可比死牛高得多了。
    原本李安然还不太明白为什么自己要把治牛的方法教出去,眼前这赵家的兄弟为什么反应会这么的激动。
    在听完赵二的解释之后才明白自己无意之间,到是把一条赚钱的路子送了出去。不过,却依旧没放在心上。
    这次穿越虽然相当的突然,根本不能像那些穿越小说的主角那样,不是带着玉米土豆就是懂得造玻璃和炼钢。
    但对于李安然来说,自己跟着老爷子李归真这么些年,除了做法事之外,能够让自己衣食无忧的能力还是很多地。
    就算这次穿越没能把自家的医箱给一起带来,但凭借着打小就跟着老爷子李归真学到的医学知识,不说治病救人,做点中成药还是没问题地。
    除此之外,自家一直都在经营自酿土酒的营生,白酒、黄酒、米酒、清酒,还有李安然自己捣鼓出来的葡萄酒,在十里八乡可是有着不小的名气。
    至于启动资金也不是问题,哪怕这次穿越根本没什么准备,那柄专门用来做法事的三尺青锋,还是能换俩钱地。
    当初为了这把剑,李安然可是砸了近两千块,不管是装具还是剑身的材料,那都是杠杠的,放在眼下这个时代,妥妥地神兵利器
    再加上那辆边三轮,以及放在挎斗里的那些做法事的家伙什儿,最不及也可以继续从事道士这个行业。
    眼瞅着赵家兄弟的反应很激动,李安然连忙安慰道:“好啦好啦,相遇即是有缘。更何况赵二对我还有恩,只不过是两个土方子而已,算不上啥。”
    劝了两句发现没用,李安然最后只能把脸一板,才总算让赵大和赵二这兄弟俩消停了下来。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一个说得仔细,一个听得认真,没多会儿的功夫,这蒜头老酒汤、茶汤还有草粥的做法就教完了。
    就像李安然说得,不过是三个简单的土方子,根本没什么难得,要不是在语言上面还花了些解释的功夫,学起来还能更快。
    厨房那边有了赵大婆娘和大女儿的加入之后,将将好在这这传授完治牛的方法后,把晚饭给准备好了。
    相对于大人来说,还处于天真无邪年纪的小家伙们,早就被空气中的饭菜浓香给勾得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
    在检查完后院的牛,发现已经开始能够进食,而且也没再像之前那样一吃就泄后,赵大脸上的神色顿时好看了许多。
    实在是受不了赵家兄弟热情的李安然,只能端起架子坐在了桌子的上首。而桌面上,则是大碗大碟地摆了一桌。
    之前的黄酒正好并没有用完,于是李安然他们三个大老爷们面前还多出了一碗平时舍不得喝的酒。
    区别是李安然的那一碗满满当当,而赵大和赵二面前的那一碗仅仅只有一小半。
    可对于如此明显的区别对待,包括赵家兄弟二人的婆娘在内,没人有意见。
    只是让李安然有些无语得是,在眼下这个时代,居然还有婆娘孩子不上桌的习俗。
    整个饭桌上也就自己和赵家兄弟二人,至于两个婆娘和一众孩子,只能在厨房里吃。
    扫了眼桌上的菜,李安然就知道大部分肉食都放在了这里,如果不仔细看得话,都发现不了有分走的痕迹。
    面对这样的情况,腹中饥饿的李安然暗叹一声,也没多说什么,端起酒碗就招呼起赵家兄弟俩开吃起来。

第6章 鱼虾
    本书已经成功a签,请大家放心收藏,温柔的人品就是绝对不太监!求打赏、收藏、推荐、点击和评价!!
    ……
    不吃得时候到还没什么,哪怕之前就一直觉得饿,但李安然也能忍得下来。
    可等第一口肉下了肚后,就发现原本还能忍受的饥火就跟火上浇油似的,腾得一下就疯狂燃烧了起来。
    即便是李安然克制克制再克制,可这吃相依旧是相当的凶猛,好在赵二家的婆娘这次还准备了不少的主食。
    除了糜子干饭之外,还烙了厚实的面饼子,到是让桌上的那些个熟食,避免了被李安然一扫而空的局面。
    可就算是这样,等李安然的肚子总算消停下来的时候,那满满一锅糜子干饭还有烙出的面饼子也被消灭了大半。
    真要算起来,李安然一个人吃下去的东西就比赵大和赵二加在一起,然后再翻上一倍还要多。
    要不是知道自己还有着后续的赚钱方法,单就这样的胃口,李安然就得为自己的将来再好好掂量掂量。
    对于李安然的好胃口,赵二并没有丝毫的异常,反到是觉得这样的饭量更符合仙人的身份。
    但在李安然看来,自己这饭量大得可真心不是时候。换成是在穿越前,哪怕就是再大几倍也没问题。
    可眼下是在大唐,而且还是赵二这种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老百姓家里,这么个吃法绝对能把对方给吃穷喽。
    没看赵大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可眼里的心痛神色却是显而易见地。所以,李安然就决定第二天就想办法赚钱。
    古代的娱乐节目很少,在吃完晚饭之后,赵大和赵二就去后院照看那头病牛,兄弟俩的婆娘则收拾饭后事宜。
    闲着没事儿的李安然,眼瞅着天色还不晚,为了保证下回还能吃饭,就叫来了赵二家唯一的儿子狗蛋,说道:
    “狗蛋,家里有没有不用竹簸箕或者烂箩筐?”
    听了这话的狗蛋歪着小脑袋想了想,先是点头,点头,然后领着李安然就去了前院西边的一座小棚子里。
    里面堆着一些旧了坏了没用的东西,李安然看了看,杂七杂八的什么都有,什么坏掉的农具、木桶,破箩筐,烂簸箕等等。
    除此之外尤异希还有辆独轮车,只不过这车子的两个轱辘找不到了,看样子应该是坏了,又没来得及配上所以扔这儿了。
    “狗蛋,捡两只烂箩筐,对,还有旁边那个竹簸箕,嗯,再把那两只破木桶拿上,然后跟我去河边。”
    李安然其实很想自己动手,可考虑到自己可就身上这一套衣服,真要是弄脏了回头去县城可就不美了。
    继承了自己老爹憨厚性格的狗蛋到是没想那么多,在小家伙看来,今天吃到了那么多的肉肉,全是某人带来得。
    而且阿爷和娘亲都叮嘱一定要听话,为某人做点事情也不算什么。更别说,还能去河边玩儿了。
    正在涮碗的两个婆娘自然是听到了这边的动静,身为当妈的赵二婆娘自然有些担心,这个时候去河边会不会危险。
    可想到自家男人之前说过得话,有心想劝阻的话都到了嘴边,却不由自住地改成了叮嘱不要乱跑、要乖之类的话。
    “赵二婆娘,你放心吧,有我看着不会有问题的。”
    李安然从小到大虽然都没能体验过母爱,但对于这方面的感觉却很敏锐,一眼就看出了赵二婆娘的担心。
    好在这一次也没打算做什么太难的事情,所以,承诺了一句话之后就带着狗蛋,还有赵大家的老二,二狗子一起往河边赶去。
    很快,拎着工具的三人就来到了之前从山里出来时,路过的一条明显应该是引水渠的小河边。
    眼瞅着没了外人在场,李安然也没再摆什么姿态,将鞋子和外袍脱下来放在带来的塑料袋里后,又将裤管卷了起来。
    在确认身上的衣服不会碍事儿之后,李安然又捡了根树枝试了试水深,在走到水面没过膝盖的深度,就将烂箩筐放到了进水品的位置。
    接着又延着水流的方向走了差不多二十来米,再扔下一只,最后才让狗蛋把簸箕扔给自己,整套动作那是无比的熟练。
    对于打小就在农村长大的李安然来说,甭管是上树掏岛窝还是下水摸鱼虾都是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哪怕就是成年之后,闲暇之时也没少去祸害从村子外面流过的那条河,至于引进村子里的小水沟就更别说了。
    小得时候李安然闲着没事就干这些勾当,不仅自己可以尽情的玩耍,还能借机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一举两得!
    与后世那种机械挖掘的水渠不同,眼下这种只靠人力挖掘和压实的引水渠,沟边全是草叶子,又靠近进水口,不仅有小鱼小虾,有时候还会有大鱼进来觅食。
    拿着竹簸箕的李安然,缓缓在两个烂箩筐之间来回地走动着。至于狗蛋和二狗子则拿着桶,眼巴巴地等在河边。
    让李安然不得不承认古代的环境确实要比后世强得太多了,只是随便走了一个来回,居然就发现了不少好东西。
    更让李安然惊讶得是,自己摸鱼抓虾的手段不但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弱,反到是比以前厉害了不少。
    在发现目标之后拿着竹簸箕的双手轻轻这么一抄,眼到、手到、那些游荡大草叶子下面的小鱼小虾也到了手。
    几乎每一次抄起来,都会有不少的收获,乐得狗蛋在岸上又笑又跳,叫着明天又有鱼可以吃喽。
    到是二狗子因为年纪要长上两岁,明显要比狗蛋稳重多了。不过,小脸上的红润也显示出这小家伙的激动心情。
    没多会儿的功夫,一个小桶里就装了小半下子小鱼小虾。别看个头都不算大,但活蹦乱跳的活力十足。
    因为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