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之铁血抗战 >

第53章

穿越之铁血抗战-第53章

小说: 穿越之铁血抗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地打动了他。 
在回卫戍司令部的车上,路晓飞把婉仪紧紧的搂在了怀里,他不知道要怎么安慰她。如果安国亲王真的不接受他的建议,投向倭寇的那一边,京城就将陷入一片战火之中,那时候,他又该如何面对她呢? 
婉仪则在路晓飞的怀里抽泣了起来。她没法想象,如果自己的父亲和自己所爱的人成了殊死拼杀的敌人,自己又该怎么办。她想不出来,她只是难过,她只是心痛,她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 
“报告!” 
路晓飞刚一回到卫戍司令部,一个作战参谋就烟熏火燎的出现在了他面前。 
“禁卫9师有一个团左右的士兵哗变,打死了自己的长官,现在正在城区内大肆抢劫。其部另有1个旅在皇宫外集结,准备攻入皇宫,皇宫留守部队向我部求援。” 
“还有吗?”路晓飞看着这个神色焦急的小参谋,真怕他口里还有什么比这更坏的消息。 
“报告,暂时没有了。” 
“叫萧参谋长马上到我的办公室来!” 
“命令宪兵司令部,对上街砸抢的乱兵一律缴械,反抗者就地格杀!” 
“命令12师火速赶到京城,控制各要害通道。命令骑1旅步兵团守住皇宫,要是9师的人敢冲进皇宫劫掠,就地格杀!” 
一连下达2个就得格杀的命令之后,路晓飞不由感慨万千,这真是末日到来的盛况啊。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下重手,谁也别想轻易的控制局势。而皇帝钦命留守京城的部队,在南面的“叛军”还没有打来之前就要互相火拼,也真是笑话啊。这个时候,路晓飞真觉得手上的兵力太少。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将这样的局面控制下来。可是,现在却没有人能帮他。侯副官做副官很称职,去很难提供什么决策性的意见,萧蕴珩在参谋在军事业务上过得硬,但是处理这种乱局也不在行。而路晓飞本人,又何尝具有这种超凡的能力呢?如果可以,他当然想把事情都处理得更周全一些,但是现在,他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 



第九十五章 通电起义

       “司令,”过不多久,一个作战参谋就跑到他面前,说:“宪兵司令部急电,哗变的禁卫9师所部千余人无法控制,双方交火后宪兵部队因缺乏重武器而损失惨重,现在已退守宪兵司令部,请我部派兵增援。” 
“我让他们去镇压哗变的士兵,他们倒好,躲在宪兵司令部里要我增援!”路晓飞一手接过参谋递过来的电文,看也不看就扔到一边,说:“命令战车团出动,告诉那些变兵,只要他们放下武器不伤害老百姓,我就网开一面,否则战车团可以就地处置!”乱世要用重典,这种时候,要跟这些哗变的士兵讲道理那是不可能讲通的。 
“是!”那个参谋很敬业的,抽出第二份电文,说:“皇宫那边,9师的部队没有发起攻击,在我部包围下,除一小部分顽抗被击毙外,大部分选择了缴械投降。张团长来电请示怎么处置俘虏。” 
“怎么处置?”路晓飞说:“放了!缴枪的统统放掉。如果有愿意留下来的,就近编入步1团下属部队,暂时由张团长统一指挥!” 
“是!”敬业的参谋立正敬礼,转身跑回作战指挥室发布命令。 
“司令。”还没有能够喘口气,侯副官就带着一个身穿灰色长袍,头戴礼帽,身材中等,相貌平庸的中年男人走到他面前,说:“这是南边来的客人。” 
“司令长官好。”中年男人平庸的相貌后面是一双精邃的眼睛,他走上前,主动地伸出手,说:“很高兴见到你。” 
“情况紧急。”路晓飞跟他握了手,说:“什么虚的都不要,说实际的吧。” 
“情况确实紧急。”中年男人说:“虽然我们也有情报说日本人企图染指这座千年古都,不过没想到他们动作这么快,更没想到司令长官如此深明大义。这是……” 
路晓飞打断了他,说:“先说实在的。” 
“我军正在急速北上,新5师先头部队已经到达霸州,可以转头东进牵制塘沽一带日军。新1师和新9师正向京城靠拢。现在的情况是,如果发生变乱,贵部至少要顶住两天,两天之后,我军的增援部队就会赶到。” 
“这个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路晓飞说:“现在就是禁卫9师的发生了一点变乱,局势尚在我的掌控之中。我的12师也正在入城,如果蓟县和塘沽的日军敢动的话,他就两个联队,我还不放在眼里。不过贵军不会在这个时候背后捅我一刀吧?”虽然这个时空的国民军和他们历史上所知道的国军不是一回事,不过既然现在国民政府的最高当局也姓蒋,谁知道历史会不会重合呢? 
中年男人说:“如果长官不反对的话,我想我们之间不应该再用贵军我军这样的称呼,您和您所属的部队将改编为国民军新编第5军,您也将被任命为国民军中将军长。” 
路晓飞点点头,现在对这些东西,他还不是那么在意,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把局面控制下来。上官系的20集团军那里究竟会怎么样,目前还没有定论呢。他想到一件事,又说:“我也不在乎我个人能不能担任这个军长,即使是师长、团长,我也愿意,最重要的,是以后我要改个名字。我不叫端木睿,我叫路晓飞。” 
中年男人点点头,说:“这个我能理解,我的上级也能理解。您尽管放心,您今日的所作所为,可以成为国家民族的功臣,我们的高层不会看不到您的功绩的。您提出来的条件,高层基本上已经同意,绥远、察哈尔和晋北一切都将维持现状,至于平津一带,如果您也能够切实掌控的话,您还有些什么要求,也可以尽量提,我会帮您传达,并且可以很快就答复您。” 
路晓飞摇了摇头,说:“有的事,也未必是我能掌控的。” 
当天凌晨,上官系20集团军的司令官徐清扬上将来到卫戍司令部,向路晓飞表示20集团军愿意完全听从他的指挥。而这时,安国亲王尚未给与他一个明确的答复。他老人家大概也没有想到,他最信赖的门生会在这样的时候先他一步作出决定吧。两个小时后,当安国亲王得知这一情况后,选择了沉默。而有的时候,沉默也就是一种许可。而20集团军的归附,可以说是在一片乱局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事情。 
第二天,也就是1931年6月14号,上午9点。 
帝国京城卫戍司令端木睿通电全国,宣布率部起义。而国民军最高统帅部也立刻通电高调赞扬端木睿将军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做出的巨大贡献。该部暂时划入国民军中央方面军作战序列,番号暂定为第37集团军(下辖路晓飞的禁卫第5军改编的新5军,20集团军改编的新6军)。路晓飞也被任命为37集团军司令,中将军衔。 
当天下午,驻沧州、涿州等地的帝国军上官系部队也都宣布易帜,归附南方国民政府,只有天津的参谋系第47集团军仍然表示要为皇帝战斗到底。而驻天津的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部也宣布将为他们的“盟邦”讨伐叛逆的凌亲王世子及其部队。 
当时普通的民众只知道北平守军阵前起义,北平和平光复。而当时围绕着这座帝国的千年古都进行的一场血战,交战的双方都没有对外宣布。一直到这段历史沉寂多年以后,人们才渐渐的了解当时的情况。 
当时的情况是,日本中国驻屯军派就地编成的独立第1混成旅团,为了阻止象征意义重大的京城落入国民军手中,向驻守在通州一线的原帝国禁卫9师阵地发动进攻。而帝国军禁卫9师没有参与京城骚乱的部队,都选择了投向日均。通州得战斗很快演变为路晓飞的主力部队骑1旅与日军的战斗。 
与此同时,在国民军中央方面军主力逼近京城,一直按兵不动的帝国黑吉总督宇文忠孝的部队也在迅速的逼近长城,向京城靠拢。由于他们打的是保卫帝都的旗号,沿途的一些帝国军零散部队也根本没有抵抗的打算,使得他们的兵锋直抵山海关下。形势可以说是十万分的危急。而路晓飞和他的幕僚们苦心经营的主力部队骑1旅在这一战中几乎是伤亡殆尽,花巨资造就的坦克部队也在和日军的交火中损失惨重。却最终顶住了日军的疯狂进攻,坚持到国民军主力部队的到来。由于当时的日本政府还没有下定全面对华开战的决心,在第1独立混成旅团遭到失败后,并没有加派后续部队继续进攻。而国民政府也不愿宣扬此战,这场血战的最后结果就是被双方合力的掩盖了。 
而对于路晓飞,在率部起义后“改名”为路晓飞,算是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自己的身份。而他冒充的这个身份的父亲,凌亲王,则为自己的“儿子”背叛皇帝陛下和他们的家族,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自杀向皇帝谢罪。只不过这种谢罪,也是因为帝国的穷途末路的一种没有选择的结局罢了。而随着路晓飞及其所属部队的战前起义,身在太原的皇帝被切断了后路,不得不在太原当上了一个亡国之君。他在京城的皇宫虽然受到路晓飞的保护没有遭到破坏,不过由于皇后和皇妃们都没有子嗣,帝国到他手里,也算是彻彻底底的做了一个了结。 
而在路晓飞进宫安抚皇帝的后宫时,还发生了一起紫苑公主端木悠刺杀叛贼的事件。当时路晓飞看着公主表情木然的坐在自己的紫苑宫里时,他心中还是充满了愧疚的。毕竟就在不久之前,公主还曾经亲热的拉着他的手,和他一起去见皇帝,而皇帝对他也着实不错。所以,当公主突然从身后拿出一把匕首向他刺来的时候,他一时间竟没有想起躲避。如果不是他的侍卫长池中翼及时地把他推了一下的话,公主的这一刀恐怕就直接刺进他心脏了。尽管如此,他还是受了伤,好在伤势不算很重。公主刺杀未果后意图自杀,也被池中翼阻止了。但是三天后,公主还是以一块碎玻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至死她也不肯原谅背叛的端木睿,不过如果她知道这个端木睿早就不是真正的端木睿了,又会怎么想呢? 
公主的刺杀事件除了给民间增加一些演义小说的素材之外,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根据之前路晓飞与南方国民政府达成的协议,他所控制的绥远、察哈尔和晋北维持现状,现在又多了一个北平。不久以后在全国的国防军大整编中,路晓飞部改编为国防军第21集团军,路晓飞任中将集团军司令,参谋长萧韫珩少将、政治部主任侯俊杰少将,下辖新5军和新6军及独立第1骑兵师,新5军军长王靖、新6军军长徐清扬,骑1师师长汤震,共7个师,拥有兵力近10万人。 
路晓飞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一天变成了一个坐拥10万大军、辖地数省市的一方诸侯。打死也没有想到过。 



第九十六章 困兽莫欺

       71军攻占阳泉,打通了国民军山东方面军前往山西的道路,而帝国军端木睿部(路晓飞)的起义,不但使帝国军断绝了后路,也使得国民军的中央方面军也得以抽调兵力参加太原会战。 
国民军3个方面军的主力近50万人云集在太原盆地周围,太原通往外界的各条道路均已被切断,端木中兴成为末代皇帝只是时间问题了。不过,直到此时,皇帝手里仍然还有近30万精锐部队,依靠太原一带苦心经营多年的坚固防线,国民军急切间也很难攻下来。而国民军统帅部急于攻下太原,彻底推翻帝制,军政府领袖蒋部长亲自飞往平遥古城,不断地督促部队强攻。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使国民军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其中,损失最大的是攻打阳曲的山东方面军。守卫着这个太原北门的是帝国军的禁卫第9军,1年前才有禁卫15师扩编而成,军长就是平定甘肃独立的功臣王大竹,现为帝国中将。并在此时被皇帝亲自提拔为帝国上将,其部扩编为禁卫军第9集团军。不过,此时的集团军,也只是一个虚名罢了。 
王大竹的部队以山西本地人为主,出征甘肃之前,是有名的帝国山地旅,不但对地形地况非常熟悉,而且在本地也颇得当地人的支持。征讨甘肃后山地旅扩编为禁卫15师,皇帝来到太原之前又扩编为禁卫第9军,兵力最盛时达到4万余人。在此时的帝国军中,绝对算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不过对于皇帝亲临太原并打算死守孤城的做法,王大竹心中是很不认同的。山西有80%的山地,如果皇帝肯接受他的建议,放弃太原,将部队化整为零散到太行、吕梁、太岳诸山之中的话,凭他在山西经营多年的家底和经验,与“叛军”周旋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绝对不成问题。叛军如果派大军来围剿,就带着他们在山里转悠,只等粮食用尽,他们自然会退却,如果派小股部队来骚扰,那就是给他送下饭菜来了。这么零敲碎打的经营几年,谁也说不准会是个什么样的结局。 
只可惜,皇帝是九五之尊,放不下面子跟他打游击。而且皇帝对禁卫军剩下的这几十万部队和一些重要城市的防线充满了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