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家和月圆 >

第88章

家和月圆-第88章

小说: 家和月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舒太妃瞧了一遍,很快就明白过来,这里面的人有一半都是与贤妃有亲的,或贤妃娘家的侄女,或贤妃姐妹的女儿,亦或与贤妃娘家交好臣子的女儿。“正妃的人选,吴王心里已经有了。如今再挑侧妃人选就是。”

这边在说选妃的事,皇帝亦留下了江舜诚。

吴王近了御书房,大宫娥笑道:“殿下请进,皇上一会儿过来,还请稍等。”

吴王房中,在案前坐下,宫娥奉上茶点,小心陪他说话。

“这几日皇上圣体如何?”

“回殿下话,龙体康健,就是近日为西北战事忧心。”

☆、160先生归来

门外,传来了皇帝的说话声,透过窗棂小格,能看到江舜诚跟随皇帝的身影。

“江爱卿,昨儿左肩王妃入得宫来,说是三月初九要为适龄皇子选妃,求朕恩典,不要忘了她家的宇文琰。”

江舜诚的头低垂,既谦逊,却自有一份傲骨在,他的腰板总是挺拔的。“皇上,微臣记得琰世子似乎比十皇子都还要略长一些。”

“比吴王虚长一岁呢。也难怪左肩王妃急得跟什么似的,她说朕都是要抱重孙的人,她的孙子还没影。”

有这样比的么,有人二十出头便有一堆的孩子,而有人二十出头尚未婚配。

“皇上福德深厚,岂是寻常人能比的。不过左肩王夫妇也是有福的,儿女个个都是人中龙凤。”

皇帝顿下脚步,道:“爱卿这般说,朕就放心了。”

“皇上……”

江舜诚的脑子里转得飞快,皇帝这话什么意思,他夸了左肩王几句,皇帝就放心了。

皇帝大笑两声,“江素妍不肯嫁皇嫡长孙、配皇子,非要丈夫唯她一人,这性子可与左肩王妃有得一比。左肩王妃昨日相求,说是她就相中江素妍了,要朕为宇文琰和你女儿赐婚。”

只是,左肩王妃许了嫡妻正妃之位于素妍,但她的儿子是不可能唯只一妻的,他日是要再娶侧妃的。但这些话,皇帝没提。

左肩王妃叶氏,要左肩王宇文谨只她一人,却不允她儿子守着一个女人。叶王妃来求的是相中的正妃人选江素妍。

叶王妃想娶个门第相当的给宇文琰,这侧妃人选,她心里早就有了。

江舜诚一惊,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皇上,这事……”

“怎么?你做不得主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朕瞧着安西县主配左肩王世子可是良缘!”

“启禀皇上,微臣答应过小女,她的夫婿由她挑选。”这可是他的宝贝女儿啊,这事儿怎能突然定下,他若定下,回头素妍不应,她那泼辣的性子,跟她娘一样,还不得把右相府给拆了。“微臣夫妇也答应小女,多留她几年。”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之常理。难道你还能留她一辈子。还记当年,朕疼爱六公主。你不也劝着朕,说该给公主配驸马了,如今到了你这儿,你怎么就想不明白。”

那人是宇文琰啊!

这可是混世魔王,近一年来。他不在皇城,这皇城亦才少了些风雨。

宇文琰可不是寻常人,什么样的祸不敢惹,他可是六公子里最胆大包天的一个。

江舜诚不乐意呀!

可一时间,又寻不到拒绝的理由。

纠结一番,问道:“皇上。小女说过,娶她之人不能再旁的妻妾,这话左肩王妃可知道?”

这个……

皇帝觉着江素妍不错。有才华,又有本事,这样的女子自得许给皇族男子。

他心里暗道:叶王妃当真奇怪,她自己就将左肩王管得死死的,却说要给宇文琰娶侧妃。

“你瞧左肩王。不只得一妻么?”

江舜诚多想叶王妃没说这事。

偏皇帝此刻起了私心,不能嫁给自己的儿子。嫁给他最心爱弟弟的儿子也不错。

江素妍说自己的夫君必须得唯她一人,这回皇上就找了一个能做到的,可这家伙的性子未定,谁也不敢打保票。

“江爱卿,朕看这事就这么定了,将你女儿许配宇文琰……”

“皇上,这不可啊!小女刁蛮任性,不擅女红、厨艺,更不会主持中馈,琰世子乃是左肩王夫妇独生爱子,怎可委屈?”

皇帝微眯着眼睛,怒火乱窜:“给朕闭嘴!”高喝一声,“把你女儿许配给宇文琰,难道还委屈了她不成?宇文琰都不满意,你想挑个什么样了?啊——

朕将赐婚,先告诉你一声,那是恩典。可你倒好,推三阻四,这左肩王世子妃是多少名门贵女梦想的,难道你还不满意?”

江舜诚跪在地上,只觉大山压顶,背后直冒冷汗。

皇帝发威可怕,可她女儿要是闹腾起来也可怕,那可是他的宝贝女儿。

江舜诚低俯着头,要是换作旁人,许就应了,可他不能。“启禀皇上,琰世子确实人中龙凤,小女不敢高攀……”

“这事就这么定了!回家等圣旨!”

江舜诚又呼一声“皇上”,不甘心啊,女儿不成器,做父母的担心,这女儿本事太大了,惦记的人多,江舜诚还是担心。

看来皇帝是真生气了,发龙威啊。

江舜诚抹了把额头,低声道:“微臣只一个不情之请。”

“说!”

“小女年幼离家,与臣夫妇少有相聚,请皇上恩准,允她在臣膝下多留两年,以安我内人思女之苦。”

“你说你,这左肩王府近在皇城,她若想你女儿,只管去瞧。”正要训斥几句,转而看他小心翼翼的样子,所有的怒意,瞬间已消,道:“朕准了!跪安吧!”

江舜诚胆颤心惊:“臣告退!”

皇帝骂骂咧咧地进入御书房:“这只老狐狸,我皇家男子还配不上她女儿不成,即便她女儿才貌双全,也太傲了些!”

大总管道:“江丞相在皇上龙威面前,岂敢使心眼。得嫁琰世子为妃,他指定心里正乐着呢。可面上又拿不下,这才故意惹皇上生气。”

皇帝双手负后,“左肩王妃怎么就相中江素妍那丫头了?”

“许是左肩王和琰世子想中了,皇上忘了,琰世子与安西县主可是同门师兄妹,他们在山上时,许早已相识。”

大总管进入御书房,看到立在一侧的吴王忙行礼问安。

“孙儿拜见皇祖父,皇祖父万万岁!”

“起来吧。”皇帝坐在御案前,二十三份奏折分成三摞堆放御案,“看到西北来的折子,朕就头疼。”

吴王长身跪于案前,蚊丝未动,想到素妍就要配给宇文琰,心莫名地疼痛起来。宇文琰能做到的事,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做?

无论如何怒她,生气,他的心里终还是有她的。

吴王低声道:“启禀皇祖父,孙儿想请皇祖父赐婚!”

“如果你说的是安西县主,就不要提了。朕已经答应左肩王妃,为安西县主与宇文琰赐婚。”

他不愿意江素妍嫁给宇文琰,一百个、一千个的不愿意,即便有些生气,可他还是深深地、深深地喜欢着她。

她只能是他的,对,他喜欢她,从未像现在这样喜欢过一个人,那样深、那样沉地喜欢着。

“皇祖父,江小姐是孙儿在江南结识的女子,她救过孙儿的命,孙儿要娶她为妻,求皇祖父成全!”吴王跪在殿上,一脸急切。

早前数日前,当皇帝听说吴王轻薄素妍,便已猜到几分。

“她就那么好?”

“是。在孙儿心里,她是世上最有才华的女子,她心地善良、为人坦诚、率真,她身上的一切都孙儿情不自禁。皇祖父,孙儿求你了……”

若是旁的,皇帝早就应了。

宇文轩自幼丧父,太子还没等到他唤一声“父王”,便暴毙身亡,只留下太子妃与不足一岁的宇文轩。因为此,皇帝一直是疼着这个失了父亲的皇嫡长孙,即便他有几十个皇孙,却唯独对宇文轩格外偏宠。

他是先皇后留在这世上唯一的骨血。

当年,皇帝没能保住乾明太子的性命,如今他一路呵护着宇文轩长大成人,即便在这过程中,有无数次刺客,数不清次数的下毒,可到底是长到了如今的年岁。

“轩儿,不是皇祖父不应你,而是安西县主虽好,但她还不够贤惠,而就此一点,却是身为女子最欠缺的。你下去吧,三月初九时,大殿之上有无数的官家小姐,个个都不比她差,你要多少皇祖父都成全你。”

相求无望,宇文轩落漠地站起身,微低着头,脑海里掠过的都是在长安城外、渔口码头与她相处的点点滴滴,还有那晚在得月阁内,与她共赏名画时的一幕一幕,清晰而又温暖,她有一颗能洞悉世间冷暖的心,那些的通透。

她拒绝,是因为她将皇家的争斗看得太过明白。

从来没有人像她那样,会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哪怕被人非议,她亦从来不曾往心里去。

宇文轩脚步沉重,心事沉沉地回到王府,一路上不言一句,想到皇帝要将江素妍赐给宇文琰,就道不出的痛,明知是他心仪的,却要将她另赐旁人。

她也许是愿意的吧,就如大总管所言,她与宇文琰本是同门师兄妹,他们应山上一早相识,她真的有半分的喜欢过么?哪怕只是半分他也心满意足。

当他们一同赏话时,他与她讲附庸山人的事,明明一早相识,她却没有告诉她师父,只因为附庸山人是世外高人。明明她就是岭雪居士,却从不愿让人知晓她的存在。

她不慕荣华,她亦不爱名利,她做的、说的都是她认为该做的事。

一整天的闷闷不乐,但面上还装着无任何事地练功、看书、下棋……

只是,在某一个静下来的时刻,他又会忍不住想到,皇帝不愿为他赐婚的事实。

正待上床歇息,钟一鸣来禀:“王爷,老朱来禀,朱先生回皇城了!”

☆、161勿错过三更

宇文轩一个踉跄,喜形于色:“先生回来了!”

“是。王爷要随老朱去朱宅么?”

“去!去!把我新得的好酒搬几坛上马车,还有……”他停了一下,“马上备马!”

换了身随常的衣袍,依旧是一袭玄色,绣了浅玄色的祥云暗纹图案,对于玄色他有着一种与俱来的喜欢,没有原因,只因为似红非似,似黑非黑,远远瞧去,以为是黑,待得近了又以为是红。

两种色彩重叠交织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观感,仿佛这不是某种颜色,只是一个感觉。看得见,感觉得出,却又摸不着。明明拥有两种,其实只得一样。

上了马车,老朱抱拳唤了声“吴王殿下”。

宇文轩道:“看你满头大汗,赶得急了?”

老朱呵呵大笑两声,“先生本在渝西一带游山玩水,偶遇一个商人,说到今年皇城发生的趣事,先生就赶了回来。本让老奴去右相府请江小姐过去,没想江小姐几日就去西北沙场了。

右相爷想去拜访,老奴说‘先生有话,若是江小姐有礼物,让老奴先带回去。相爷国事繁重,待改日过空再过府拜访。’右相爷令人搬了几坛果子酒,又有江小姐送给先生的礼物,这回,先生一定很高兴。”

吴王到达朱宅时,朱武已经在悠然居里静候,迫不及待地打开盒子,里面有支画轴,还有一封书信。朱武来不及阅信,先打开画轴,映入眼帘的是龙飞凤舞、行云流水般洒脱自如、仙风道骨的一行字“附庸山人作于某年某月某日”,又有“荷塘蛙”三字。

两个人站在墙前,目不转睛地赏着画。朱武叹道:“厉害!着实厉害!荷花、青蛙绘得栩栩如生,就连花的经络都清晰可见,青蛙更是逼真传真,虽是彩图,却少有人能达到如此境界。这大半年不在皇城,没想竟出了这样的人物。”

吴王曾在御书房见过一幅江舜诚献上来的画,但风格与这幅截然不同,一个人能绘出完全不同风格的画作,就已经令人瞠目结舌了,且是如此深厚的功底。

“先生似乎很喜欢附庸山人的画?”

“喜欢。当然喜欢了。只是……不知道岭雪居士的画作如何?我在渝西听一个商人讲,说是她画上的老鼠会变幻,白没夜出。那捉鼠的猫白天、晚上会有不同的姿态。还有那幅与《渔村》并驾的《追思》白天黑夜也是完全不同的意境,堪为惊世之作!”

朱武这才拆开书信,看罢之后,将信一搁,围着画来回踱步。“弱水说这画里另有玄机,到底在哪儿呢?难不成也有会变幻的东西?”

吴王将他为书画着迷,也陪着他寻找,找了许久也没瞧出个所以然。

“真是可惜,要是早回来三日,就能碰到弱水了。也许就能问问她,这附庸山人、岭雪居士都是些什么人?竟能绘出此等神来之作。”

吴王一番纠结,不知要不要说。

朱武蓦地回头:“吞吞吐吐做甚。什么事?”

“先生,岭雪居士其实是……就是江小姐。”

“啊——”朱武大叫一声,他不敢相信,“她什么时候有了这么个号?”

吴王依旧看着墙上的画,“我猜这号是她父亲取的。我曾问过她。她并未否认,我还看到她在房里绘的画。风格中受附庸山人甚重,张记字画店里那两幅画,有先生的二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