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家和月圆 >

第389章

家和月圆-第389章

小说: 家和月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和孩子都会平安无事的,他相信素妍。

脑海里有些昏沉,新皇想的都是这两日无名子讲的富国之策,治世之略,真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其才华在朱武先生之上,不但精通诗词、棋奕不俗,就连医术也是懂的。

无名子到了凤仪宫。雪雁与黄莺要拦,无名子朗声道:“人命关天,哪来这么多的规矩。”

朱雀冲二人点了点头,无名子径直进了内殿。

与瑶芳问了缘由。

无名子道:“让贫道瞧瞧!”

瑶芳瞪大眼睛,不敢相信地道:“师……叔!”

无名子道:“危急时候,讲那些俗礼作甚,救人要紧。”

杨云屏痛得几近昏死,而理智却告诉她:不能睡!这一睡着。许她和孩子的命都保不住了。

翠鹂只留了两个精干的稳婆,另外几个及一干太医都去了偏殿,“我和瑶芳道长给皇后检查,请道长吩咐我们就好。”

素妍站在殿外,她相信无名子会有法子救皇后母子。

瑶芳与翠鹂重新检查了一遍,把详细情况细细地说了。

无名子听罢,道:“拿剪子!搁蜡火上烧过。剪开产道口……”

翠鹂迟疑,这种助产法,可是闻所未闻的。

瑶芳咬牙道:“救人要紧!不敢再拖。”

翠鹂令人寻了剪子,按照无名子指点的,瑶芳手操剪刀,那一声声嘶心裂肺的叫声回荡耳畔,是皇后的欲死不能。锥心刺魂,声音回荡在耳畔,素妍害怕地用心捂住耳朵。

小傅氏与六公主急得团团打转,小傅氏双手合十,口里念念有词:“各路神灵,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可得保佑母子平安!要是母子平安了,我去天龙寺烧香还愿。五谷观的神仙,请保佑皇后娘娘……”

内殿里,只听翠鹂一声惊呼:“娘娘。看到孩子的头了,你再使把劲。”

杨云屏只觉浑身都被撕裂一般,依昔还能听见剪子的声响,“吱!吱!”翠鹂的话给了她无限的力量,她咬紧双唇,使出浑身的力气,惨叫一声,随着这声叫嚷。孩子出生了,外殿与偏殿的人听到一声婴孩的啼哭,响亮的、悦耳的。

哇啦!哇啦!

似在心疼着母亲,又似在赞美生命的美好。

小傅氏与六公主听到声音。纷纷折入内殿。

瑶芳从未下过这样的剪子,正急切地问着屏风外的无名子:“师叔,接下来怎么办?”

“把孩子交给稳婆包扎,你取丝线缝合伤口,就如同你平时缝合红伤一般,可有带消肿祛瘀的药膏,缝完之后抹些药膏……”

瑶芳一一应声。

翠鹂虽是个懂医术的,在瑶芳的面前显得畏首畏尾,不敢下手,此刻打下手,备了针线,瑶芳按照无名子所言,缝合伤口。

翠鹂见杨云屏没有声音,紧张地将手伸过鼻息,已经昏睡过去了。

未时三刻,皇后杨云屏产下一个大胖小子,是真正的大胖小子,据亲眼看到二皇子的人都说,二皇子一出生就能有寻常满月的孩子那般大。

小傅氏与六公主以皇后名义打赏了一干太医、稳婆、产婆,重赏了瑶芳和无名子,在这场生死关头,真正救了皇后母子一命的还是无名子。

无名子听说母子皆安,吩咐了瑶芳与翠鹂几句就先离去。

素妍领了白芷回到太后的寿筵。

舒太后亦得了消息,知皇后产下一个大胖小子,又与她同日诞辰,心下欢喜,打赏了来报的宫人。千秋寿筵一散,当即就到了凤仪宫要瞧二皇子。

待乳母将二皇子抱出来一看,当真比寻常孩子要大许多,立时就乐了,看着那胖乎乎的小脸,心头欢喜,“你这孩子,还真是的,把你母后可折腾得够呛……”抱了一阵,就舍不得放下,还是乳母催促着要给二皇子喂奶,这才还给了乳母。

乳母是六公主与小傅氏在宫外精心挑选的,半月前就选好了,一共选了三个,最终选中了这位小吏的妻子,据说一个多月前才生了一个儿子,皇后肚子一疼,就被六公主接到了宫里候着。

新皇给二皇子赐名“恒”,宇文恒,意江山永恒之意。

杨云屏产子,六公主因家里也有几个孩子要照应,早早回府,小傅氏留下来照应杨云屏的月子。

ps:

下一部新文正在积极存稿中,是与《家和月圆》极为不同的风格,人物形象、性格更为鲜明、饱明,故事发展的节奏更快,题材也较为新颖,将于本月十三号开始开坑上传,估计十四、五号的样子就能在网站搜索到,盼亲们继续关注哦!您的评帖对浣浣来说是最宝贵的建议、是最珍贵的鼓励,再次感谢!!

☆、580 酬金口

素妍陪着虞氏、沈氏等人乘轿出宫。

刚抵府门,镇国公派人送来的喜银就到了,足有一百两银子,全是二钱一枚的银锞子,说是感谢素妍替皇后母子解危的。

杨秉忠一大把年纪,今晨一早听说女儿腹大难产,一颗心就揪得紧紧,生怕出了闪失。杨云屏生母早亡,她一个女儿家跟着父兄也吃了不少苦头,听说总算是母子顺遂也大大松了一口气。

令杨云简亲自送了喜银到文忠候府,一来让江家也沾沾喜气,二来告诉相好的几家,皇后平安产下一子。有了儿子,杨云屏的后位又稳固了两分,再难动摇。

素妍也大方,拿了银锞子打赏了随行入宫的轿夫、丫头,连带着沈氏、慕容氏与李碧菱、何氏都得了一些。

何氏连连笑道:“这个要拿,拿了回头我也生个儿子。要是被小姑言重,我也给小姑包一百两的答谢封红。”

素妍笑了起来。

虞氏与杨云简寒喧了几句,杨云简笑着说还要去傅家、荣国公府、恪靖候府报喜,便先告辞离去,突地想到几个月前与江书鹏说的事,抱拳问道:“老太太,早前说要把我家大姐儿许给嘉兴伯的嫡长子,不知你老意下如何?”

六公主的长女年纪倒与六爷江传堂(字崇礼)合适。

何氏微怔,立时想到自己的儿子传鉴来,笑道:“不是说是你家二姐儿与我的传鉴么?”

也不知为何,六公主就没瞧上传鉴。

杨云简道:“我们杨家乃是武将世家,家父的意思。长孙女婿得是个能文能武的,家父瞧上嘉兴伯的长子传堂了。”

何氏一心想把这门婚事挖过来,若是真结了亲,对传鉴将来多有助益。没想杨家说要寻个能文能武,一句话就把传鉴给推开了。

何氏咬了咬牙,颇是不甘的道:“待订亲之后,我定让传鉴学些武功,也让他和神武候一样。做个能文能武的大将军。”

传堂到底不是何氏的亲生儿子,现在不想着如何结亲,一个劲儿地想让自己儿子攀上这门好亲事。镇国大长公主的女儿,也是封了郡主的,比寻常公候之家的千金又要尊贵些。

虞氏挑了挑眉,女方都提出来了,她也不便再往外推。“神武候且先回去,待我与老候爷、书鹏商议之后再与你回话。”

杨云简抱拳道:“老太太保重,在下告辞!”

杨云简夫妇都听九公主说过江家的事,在江家几位太太里,以前是闻氏最差,如今是何氏最欠得体。他们愿意将女儿许给江传堂,是听说这孩子倒是个用心、刻苦的。虽只几岁,却晓得与江传达兄弟合伙做生意,虽然在冀州、卫州两地的拍卖行只占了一成的份子,但对一个孩子也属难得。

从小看到大,现在就懂得经营,大了就算再差也是个不错的。

何氏追出花厅,“神武候留步!我家传鉴真是个好孩子,配你家二姐儿那可是……”

杨云简并不搭理,径直往二门方向去。

何氏扫过左右,“不是说我家传鉴和杨家二姐儿的么?怎成了传堂和杨大姐儿了?”

虞氏见她瞎闹一场。杨云简不理,还缠着人说话,心头不乐:“从一开始,杨家提的就是杨大姐儿和传堂。”

是何氏想结亲,硬是说成自己生的传鉴和杨二姐儿。

杨大姐儿没订亲,六公主又怎会早早就给杨二姐儿订,再说传鉴到底还小,瞧不出好坏。

何氏拉着脸。一副很不甘愿的样子。

虞氏厉声道:“哪有结亲像你这样的,上赶着往上凑?神武候说得明白,瞧中的是传堂,你偏要说传鉴和杨二姐儿。平白招人厌!”

何氏暗自琢磨着,这江传堂当真命好,孟氏被赶到无色庵,却能结上一门好亲。这么好的亲,就该她儿子的。“传堂的亲娘是什么样的人?平白累了杨大姐儿,就算订了亲,只怕他日六公主也要返悔的。”

虞氏顿时怒火乱窜,越说越不成个样子,当即冷眉一挑,“就你这心思,可别当全家人眼睛都瞎了。你做这么多,到底没拿传堂当你儿子。你要给传鉴结门好亲,我自不拦着,但你也不能把主意打到阻碍传堂身上来。就算他亲娘不中用,还有我这个老婆子,还有他祖父和亲爹!”

虞氏瞪了一眼,随时都要发作骂人。

何氏心下一颤,就想着结亲了,居然忘了眼前这尊大神,当即理清思绪,垂首坐在一边。

沈氏起身道:“婆母今儿也累了,我们各自回屋换身衣服,回头再陪婆母用暮食。”'。 '

虞氏被何氏这一闹,大好的心情也坏了大半,冷声道:“气得气饱了,哪里还吃得下去。回头书鹏、老候爷回来与我说一声,老大媳妇到时唤了老大一并过来说话。”

何氏到底是个不长记性的,一旦猖狂就得找点事做,惹虞氏生气一回她才罢休。几日不挨骂、受训,她就翻上天了。

沈氏想劝几句,又寻不到合适的话。

何氏知自己又惹了事,老老实实地垂着头,小心偷瞥着虞氏,又将眸光移到素妍身上。

素妍笑了一声,“三嫂是看大嫂、二嫂娶儿媳眼馋的,传鉴才多大,就想着订亲了。”

原是想顺带着帮她说几句话,何氏来了兴致:“我这是着急呀,遇上好的,先订上来,待满了十六岁也和传达一样成亲就是,省得到时候削尖脑袋的挑拣。”

虞氏一听这话,又火了,厉声道:“削尖脑袋的挑拣?亏你说得出口,你也是当过姑娘的,敢情各家的大家小姐,都是菜市上的白菜、萝卜任你挑拣?”

何氏住了口。

她反不明白了,今儿怎么就招惹了虞氏,又被训斥了几句。

罢了,她还是什么都不说。欠了欠身,“婆母,儿媳告退!”领了丫头,如同逃跑似的第一个就离开了。

虞氏捧住胸口,用手指着她离开的方向,“都是五个孩子的母亲了,说话做事也不认真想想,就顾着她的性子乱说。说到底,真没拿传堂当她儿子,这样下去可如何了得。嘉兴伯的爵位并非世袭,只是皇上恩典封赐给书鹏的,她倒整日的打算着,要把传堂挤走,让她生的传鉴做长子……”

曾经的夏氏,也如今日的何氏一般,虽然没将夏氏娶进门,如今的何氏也有着与夏氏一样的心思。

难道……

这便是江书鹏宿命,注定要遇到如此自私、心思又多的妻子。

然,素妍承认何氏比夏氏要得体得多,归其原因是何太太比夏太太要通情理,多少能压制住何氏。

虞氏轻叹一声,“这样下去可如何是好?传堂也是个机警的,这孩子打小心事重,要知道何氏有这等想法,心里指不定多伤心呢。”

沈氏见虞氏心烦,一时寻不到更好的主意。

一边的李碧菱轻咳了一声,瞧她的样子似有好法子。

虞氏立时就将眸光移到她身上,“碧菱是个乖孩子,你想到什么只管直说。”

李碧菱小心翼翼地看着慕容氏。

慕容氏道:“祖母让你说,你只管说就是。”

李碧菱一直为迟迟不能怀上子嗣的事烦心,听虞氏这么说,心下了多少有了些想法,道:“要是三叔父也和三婶婶一样的意思,都不能更好地待六弟,我倒觉得……”

她还是有些迟疑,虞氏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色。

李碧菱见不会惹来责怪,“听说四叔父膝下无子,祖父、祖母都是念旧有情的,倒不妨把六弟过嗣到四叔父名下。这样,六弟往后与三婶婶相处起来也轻松一些……”

沈氏立时就道:“传堂到底是三房的长子,哪有长子过嗣的,不妥!不妥!”第一个就反对了。

虞氏抬头,一脸深思,打住了沈氏的话,“我倒觉得碧菱这法子不错。书鹏一心做学问,哪有多少心思过问后宅之事,就是教养儿女都是由着他的性子来,只怕扑在儿女们身上的心思还没老候爷花得多。”

何氏一心就想着自己生的儿子,哪里有半分心思想过传堂。

何氏不想着,虞氏却不得不为传堂想。到底是江家的孩子,也是她的孙子,她多少也得疼爱一些。除了尚未成家的传良,便是这传堂了。

虞氏道:“回头先与老候爷商量商量在说,书鹄名下也得有个供奉香火的人不是。三房瞧着也是人丁兴旺的,长子不长子的说法都不介意,得为三房好,也得为传堂好,说细了,碧菱这法子倒是一举三得的,使得!”

慕容氏见沈氏反对,自己心里也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