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家和月圆 >

第237章

家和月圆-第237章

小说: 家和月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素婷心里犯了疑,望着老太太。

这样的男子性子傲。脾气坏,门第、相貌倒是配的,可锦瑟是她的嫡长女,她不能害了自家女儿,挑女婿除了品行,这脾气好也很重要。

虞氏暖声道:“女子一生是否幸福,要看夫君是不是个知冷知热的。曹家门第高。又曾做过十多年的封疆大吏,家底深厚。曹夫人回到皇城置办了不少店铺、田庄,吃穿不愁。就如双双所言,只怕性子是个不好相与的。”

江素婷又看着另一个。是太常寺卿贾伟的嫡长子,不由微微蹙眉。

张双双道:“贾大人是去年秋天回到皇城任职的,这个嫡长子今年十七。因人生地不熟尚未婚配。贾大人与我翁爹是同届得中的同榜进士,为人正直,与我们江家也颇有交情。他的长子贾放曾与四叔在同一家书院读书,听说也是过了乡试、会试的,十四岁过乡试、十七岁过的会试,去岁恩科,本来皇城赶考。却染了风寒,这才给耽误了。”

江素婷再看第三个,是周大学士的堂侄唤作周伦。

张双双又道:“此人是周大学士最为赏识的子侄,一直住在周大学士家,上无父母,下无兄弟姐妹可以扶持。要是瑟儿相了他,嫁至周家,便是当家作主的主母,没有人管束,倒也自由自在,更重要的是周伦性子极好,与三叔父他们都是相熟的,三叔父亦说是个可靠的。”

沈氏接过话,“这样的人最渴望真情,你若待他好,他便会加倍回报。听说颇有些才华,今年十六岁。”

素婷沉默良久,“我听伯父和德松说过贾放、周伦二人,下届科举不是头榜三甲,亦能得二榜进士。”

江素婷细细打量着,这三个或家世不俗,或人品良好,或早有才名,个个都不差,当真很难挑选。

给昌兴挑选的三家里,第一个是兵部侍郎家的嫡次女,这位兵部侍郎是二月新任的,也是去岁秋天回皇城述职的官员,其女今年十四岁,女红、家务都是会的。因她生身母亲身子弱,其长姐出阁,十一岁时就打理府邸。相传其长姐在婆家颇有贤名,这样的嫡次女只怕也是不差的。

第二个是监察院右都御史的嫡幼女,今年九月及笄,性子直率,会操理家务。

第三个是太医院院正大人的嫡长孙女,善医术,只是性子泼辣了一些。

江素婷瞧着个个也是好的。

再看给昌隆挑选的三家小姐,除了年龄较小,最小的才十岁,最大的也不过十二岁,倒也与张昌隆相配,其条件与昌兴选的三家不相上下。

江素婷看得心里直乐,有长嫂襄助,比她如没头的苍蝇可强上太多。“这次回了皇城,这三个孩子的婚事,我都得定下来。有劳大嫂费心,我得与德松再商议。瑟儿的婚事么,就定在贾敬、周伦二位身上,我再想想,看哪位更合适。”

她将记有几家的单子小心收好。

虞氏道:“孩子们的事,你挑出两家来,把情况说了,还是问问她们自个的意思。”

沈氏笑道:“娘,张家又与我们江家不同,是可以纳妾的。”

江素婷相中了,未必人家就瞧得中她的儿女,这亲事都是两家觉得合适才会订下来。

江家挑选媳妇要求极严,不仅要颇有贤名的,还得有些姿色,必须在两者上皆有,还得江家儿郎能生出好感,才能被选为江家妇。这也是江家不想委屈自家儿子所做的决定。

江素婷道:“昌兴、昌隆的媳妇,我和德松做主。至于瑟儿么,得先问问她的意思,总得让她心甘情愿才好。”

原因很简单,女子一生只有能一个夫婿。而男子则不同,要是正妻不讨喜,还能纳妾,但正妻一定是贤名有德的。

她唤了门外侍候的嬷嬷,“去冰清阁传话给二小姐,让她打扮打扮,一会儿随我去靖南候府参加赏花宴。”

嬷嬷应声去传话。

展颜、锦绢、锦瑟三人用了早点,正在绣室里绣嫁衣。只有亲自看过,才知道每件嫁衣是如何制成的经过。

嬷嬷欠了欠身,“二小姐,太太让你换好衣服,一会儿随她去参加赏花宴。”

锦瑟微愣。

锦绢的神色里露出几许羡慕。

展颜也觉得有些莫名,看嬷嬷的神色异样,只怕有事是她们不知道的。

锦瑟道:“吃酒的新衣服绣房还没做好,我带的几身也是寻常衣服。”

展颜望着锦瑟,若是她不愿意去,就不多说了。可看锦瑟的样子,是真的在愁没有漂亮衣服。

“表妹,我有两身只穿过一回就小了的,我看你比我瘦些倒也合适。走,我带你去我屋里。”

锦绢心下落漠,就算江素婷带她到文忠候府来玩,可到底嫡有庶有分,关键时候还是念着亲生女儿。虽然大姨娘疼她,到底是丫头出身。

展颜对锦绢笑了一下,“绢表妹先绣着,我去帮瑟表妹打扮。”

她订了婚期,也不宜出门,得留在家里绣嫁衣。

锦瑟唤了嬷嬷,一起进入展颜的闺阁。展颜将两套衣裙取出来,都是最好的料子,一橘红,一浅蓝,锦瑟挑了橘红。

展颜道:“昨日都不曾听说,今儿大姑母就要带表妹去赏花宴,出了什么事?”

锦瑟低着头,任由嬷嬷和展颜给自己打扮更衣。

锦绢到底按捺不住好奇,小心地跟了过去。站在门外,就听到里面的对话声。

嬷嬷低声道:“老奴听老太太、舅太太与我家太太说,要给大爷、二爷和二小姐订亲,挑了几家,都是极不错。”

展颜明白了,只怕带锦瑟去,是要给人相看的。问:“表妹上回还记得我说的话么?”

“自然记得。表姐说,你能定下这门好亲,除了大舅母帮忙相看,小姨看人的眼光更准。”

展颜点头,“小姨虽然不大出门,消息灵通着呢。我们都是未出阁的女子,你回来后悄悄儿去寻小姨,问问她的意思再定。”

锦瑟应下。

到底是有血脉关系的表姐妹,表面瞧着展颜亦待她好,可还是心想着锦瑟。

锦绢听到这儿,心情就更郁闷了。

她们在屋里叽叽喳喳地说戴哪支发钗漂亮,锦绢暗自神伤。

嬷嬷出了屋,撞见锦绢,不由得轻叹一声,“舅太太帮忙说了几家,都是重臣高官的嫡子。”

言下之意:你是庶女,要配这些嫡子,还差些份量。

嬷嬷拉了锦绢,往外面去,“我也是看着大小姐出生、长大的,你怎能躲在外面听人说话,要是被人瞧见,不是平白招人厌恶么?太太虽是张府的主母,可这些事上,亦要听江家老太太、舅太太他们的主意。舅太太人脉广,偌大皇城的达官贵人就没有她不认识的。这些人,你都讨好些,于你也有助益的。太太已经决定了,这次回冀州,不带二小姐回去,要让二小姐留在文忠候府学庶务、才艺。待仁和县主出阁,她就要住在冰清阁。”

庶女的心是苦的,大姨娘在这些事帮不上半点忙。

一切都握在江素婷手里,若是文忠候府有人帮她说几句话,她的命运就不一样。

锦绢低声问:“大舅母给二妹寻的是什么人家?”

“暂寻了三家,等着太太选定一家。这三家可真是了不得,一个是尚书大人的嫡幼子,一个是太常寺卿的嫡长子,还有一个是皇城出名的大才子。”

☆、369 吓唬

豪门重臣之子,家世才学皆有的嫡子,还有颇有才名的公子……锦绢一脸羡慕,任是谁都是百里挑一的。她早就听说江家挑选媳妇要求严格,没想挑女婿也是如此。便是展颜的夫婿也是名门世家的嫡长孙,是当朝出名的才子,无论相貌才学都是一等一的好。

她突地感叹,为什么自己生错了肚皮,是从姨娘小妾肚里爬出来的,一出来就得是庶女。锦瑟比她还小一岁,嫡母就开始张罗订亲的事了,又有嫡母娘家的兄嫂帮忙相看,锦瑟指定能挑个好夫婿。

嬷嬷低声道:“你若是个聪明的,就且为自己打算一番。老爷去冀州上任,谁知道还会不会连任几年,前任都督便在冀州呆了九年。太太一回冀州,天高路远,哪里还记得留在皇城的你。大小姐就算不能跟着去冀州,也得想办法留在文忠候府,听说府里大舅太太的娘家侄女是在这府里长大的,性子最是绵软的。婆家因念着她与文忠候的关系,也没人敢欺。”

嬷嬷当年是跟着江素婷到张家的陪房,与大姨娘颇有交情,还是她亲手给锦绢接生的。此刻见锦绢伤感,不免提点几句。

锦绢点头:“嬷嬷这话我记下了。我会让姥姥、大舅母她们喜欢我。”

“文忠候府的规矩重,莫再偷听旁人说话,传扬出去当真没有小姐的矜持尊贵了。”

锦绢知她是为自己好,也一一应下。心里莫名的酸楚着,回到绣室刚绣了没几针,就听丫头啧啧惊叹的声音。

锦瑟穿着华贵的橘红锦袍出来,看到几个丫头目瞪口呆,不多不少的钗饰,合体的衣袍,仿佛是一朵灿烂盛开的牡丹,合身得体,娇妍得如同春日里的花一般。

锦绣刚起床,还没穿好衣,赤着脚步跑出来,看到锦瑟穿着她没见过的衣服,顿时大叫:“娘偏心,又给你做新衣服了。”

笑笑忙道:“五表小姐,这不是新衣服,这是我家县主去年新做的衣服,因有些瘦了,一直没穿。穿在二表小姐身上倒也合身,就跟比着二表小姐做的一样。”

锦绣见不是新的,立时对展颜大声叫嚷:“表姐,你也得给我一件新衣服。”

“好!待你满了十二岁,表姐就送你两件,可好?”

锦瑟愤愤地要胁道:“你使劲地闹,回头小姨听见了,把你丢到阵林里,让那打人的树儿再把你抽一顿。”

锦绣想到自己两腿的伤痕,再不敢说了,只一眼羡慕地盯着锦瑟。唤了自己的丫头来,“巧针,我们去绣房瞧瞧,看绣娘们把我新衣做好了没有。你告诉她们,我得第一个做,我等着穿呢。”小孩子性子,想起一岔是一岔。

展颜送锦瑟出了院门,一回头发现锦绣与巧针往绣房方向奔去了。

沈氏与张双双回房换了新衣,见虞氏还是一袭棕色“吉祥如意”纹缎袍,半阖着眉眼,正在假寐。

“娘,我和双双先去了,到时候早些回来。”

虞氏应了一声,“别忘了,你还有个传良没订亲呢,若有好的,也给他订下。”

传达都与九公主订亲了,传良也该要订了。先订下,晚些成亲亦是好的。

沈氏审视四周,之前素妍还陪在一边,这会儿就没瞧见人了,“小姑子呢?”

“去大书房见老候爷了,他们父女俩一个德性,她又不考状元,怎日比老东西还要用心。”女子无德便是德,虞氏如今深刻体会到这内里的真实意义,她若娶儿媳是万不会娶这样有才华的女子,可如今落到她女儿身上,反有些令她感慨。

沈氏笑了笑,“婆母将养着,我们去了。”

出了院门,便见江素婷与锦瑟站在一边说话,多是叮嘱锦瑟要守规矩、礼节,拿出大家闺家的风范。

大书房内。

素妍站在门外唤了声“爹”。

江舜诚应声,“进来。”

她推开书房门,却见江舜诚刚梳洗完毕,有大丫头奉上粥点。

江舜诚见是自己最疼爱的女儿,脸上漾出最慈祥的笑,“吃过晨食了?”

“吃过了。”她笑着移到江舜诚的对面,接过大丫头递来的饭瓢,盛了一碗八宝粥递给江舜诚,又吩咐大丫头道:“你出去忙吧,这里有我。”

素妍坐好,看江舜诚吃饭,“爹,二哥是不是出皇城了?”

话音落,江舜诚面露诧色。

很显然,是被她给说中了。

江舜诚低声道:“这不是你该问的,上面有令,不许张扬。”

素妍吐了口气,“我知道分寸。”

江书鲲离开皇城,能去哪儿?

杨秉忠告病,只怕亦不是真的病了。

她压低嗓门,“是去晋地了?”

江舜诚又点了点头,“皇上先派静王去江南,再遣静王世子前往西北,看样子真要动静王。”

素妍没答。

静王父子一离皇城,一切都变幻莫测。

无风不起浪,若童谣背后另有隐情,皇帝也不会再纵容。

“现在动静王,那一切真与我梦中不同了……”

她望向窗外,大丫头坐在朝阳里正与两个丫头打络子,那是红蓝两色的络子,煞是漂亮。

只要改变了静王的命运,或许这天下真能太平一些。

江舜诚轻叹一声,“听说皇帝的火气越来越重了。昨日在朝堂上,崔左相弹劾单将军中饱私囊,皇上将崔左相狠狠地斥骂一顿,说‘此事尚未结果,静王世子、程大勇未抵西北,谁能说清到底是什么事,你就妄下结论说单将军贪了军饷……’”

“谁都知道,崔家与静王交好,而单将军原是静王的人。崔左相弹劾单将军,摆明就是想弃卒保帅。他弹劾单将军不是为朝廷,而是为了保自己,保静王。皇上又怎会不气?”

江舜诚微微点头。“我们动身的日子已定下,就在三月初五。你母亲想给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