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家和月圆 >

第223章

家和月圆-第223章

小说: 家和月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武笑了两声“甚好”,目光在宇文琰与素妍流转着,之前他一直觉得她们不合适,看来他们彼此早有情意。

吴王与宇文琰,吴王多了三分疯狂,却输宇文琰一笔情深。而这一输,便是输掉美人心。

江书鹏面露诧色,“今早出门,可没听说妹妹会来?”

素妍扫过众人,“人可真齐,先生的几个学生都到了。”

朱武得意地朗声大笑。身为名士,没有什么比看到自己收受了几位得意学生更重要的,他朱武一生也算是后继有人,不,是他的书法、丹青有人承继。

罗思源抱拳道:“见过安西郡主。”

几个人里,就罗思源的身份最低,是七品小官,就连素妍也享正二品的郡主品阶。

素妍道:“同为先生学生,罗公子客气。”可不敢受他的礼,伸手虚扶,早已被宇文琰扶起罗思源,不满地道:“又不是在外面,这么客套作甚。”

大家继续谈论诗词,评点书画,场面好不热闹,每每临到朱武说话时,个个都听得极是认真。素妍更多的是聆听,当朱武问到她的意见时,她才不紧不慢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即便如此,她的每一句话,朱武都会蹙眉聆听,而江书鹏与罗思源更是大为赞赏,认为观点奇特。

这是大家在朱宅里玩得最开心的半日,不知不觉间,就近了午食时分。

美诗上来问朱武“先生在何处用食?”

朱武回道:“去我的悠然居。”

几人出了藏书楼,朱武小心地在书上挂上大锁。

ps:

投一张粉红票计两张,今天是最后一天了,有粉红票的读友记得支持浣浣哦!!

☆、350好书

江书鹏继续与罗思源谈论就近看的一本书,这亦是朱武的珍藏,他趁着机会又抄写了一本,放在自己的小书房里。

朱武兴致盎然地问:“弱水,听说你在寻前朝翰林院编写的《八部全书》?”

吴王垂眸听着,心绪繁复却不流于神色,故作云淡风轻。

宇文琰时不时留意着吴王,有意无意地挡在他的身前,不让他看素妍,偶尔抛去一个犀厉的眼神:别乱看,她是我的。

吴王颇是无奈,微微露出一抹笑意。

素妍应了声“是”,干练而简单。

罗思源则是神采飞扬:“安西郡主,要是真寻全了,到时候也帮我抄录一套。”

罗思源,字忆祖,来自“饮水思源不忘祖”。

江书鹏失声笑出来,“忆祖,《八部全书》第一部收集的乃是前朝著名才子的诗词佳作,第二部收集的乃是前朝三甲高中的文章。第三部至第八部,乃是六部功绩、典例,颇有考证价值。”

这部书流传下来的只得前面两部,后面六部早已失传,究其原因,便是前朝将此书作为皇宫珍藏,只六部各藏本部卷。齐太祖皇帝天下一统之时,南国宫闱陷入兵灾之中,一些难得的书籍也一并失散。

吴王面露憾色,“若真能寻全这部书,倒是一件幸事。”

江书鹏道:“‘刑部卷’收当了不少奇案、疑案的破案过程;工部卷则收录了各地建筑奇观,治理河道、防范水灾等经验;兵部卷收集了数位名将的战术兵法,颇有研究价值……”

罗思源面色微红,为自己的伧促言语感到羞愧。虽饱读诗书。不想这《八部全书》却另有隐情,他只知前朝为创盛世,特意组织人力编书,不想所谓的八部竟是如此。好在前两部流传民间,得以保存。

素妍道:“工部卷有数百页近二十万文字,若要抄写,非一朝一夕能成。刑部卷里记录了三十七例特殊案例,分析破案原因,共计文字二十二万字。兵部卷汇聚前朝十八位名将的战术兵法的意见与感悟,共近文字十八万字……”

看她说得如此详尽,朱武双眸盈盈闪光,“弱水看过这几部?”

她没否认。

朱武道:“往后。你不用四处游玩,好好在家把这几部给我默写出来。”

她低呼“先生”:“这不几千字的书籍么,哪部不是数万乃是几十万字的。就是户部卷多涉数字……”

朱武不讲理起来像个孩子。“你好好在家默书。有什么琐事要做,为师安排他们几个帮衬你。”

宇文琰笑着道:“先生,这不合适,弱水哪有那么好的记忆,看过就能给你默写出来。”

朱武忆起当年,她还是个孩子,就能默写出经书。那可是经书,看过一遍就是默写,可不是奇才么,那一刻。连朱武都吃惊了。觉得虽是小女娃。可不能费了这么好的苗子。经书都能默写出来。《八部全书》自然也能。“我是她先生,我比你们谁都清楚她的本事。”

素妍可没这么大的本事。事隔多年,朱武还是坚持认为她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她轻咳一声,“默写就不用了。”

江书鹏喜道:“小妹寻到了?”

“这回,我欠谢大才子他们几个的人情大了,失落的六部已经寻齐。”她将手探入衣袖,几人以为她要掏什么,却是拿了一方帕子出来,不由得颇感失望,只听素妍不紧不慢地道:“想要抄书的,明日派人入住清音轩,我拿出书来借给各位。”

朱武顿时欢欣鼓舞,他一定要先睹为快,“阿轩可别告诉你皇祖父,回头若是被他知道了,指定一早抢夺了去。”

皇帝成贼了,朱武要防着。

上回,皇帝夺了好东西去,还咄咄逼人。

吴王含笑,只不答话。

宇文琰一脸惊疑地看着素妍:“你何时筹齐此书?”

上回才写了信,让棋室的掌柜帮忙传回鬼谷去,按理也没这么快就到了。

宇文琰在鬼谷时便听人说过,鬼谷藏书洞里藏有数百年的书籍,各式各样皆有,但凡出来什么好书,长老们就会收藏其间,通常至少有两套,这是为了防患发生意外。

藏书洞的书,只道长、长老和宫主可阅。

藏书楼里的书才是供门中弟子查阅。

朱武片刻也等不住,大嚷道:“弱水,一会儿就去看那套《八部全书》。”

江书鹏面露诧色,最近没听说有到江府的镖行送东西呀。

素妍怎么就收集齐全了呢?

她无辜地眨动着眼睛。

江书鹏问:“妹妹真得了失散的书籍?”

素妍肯定地点头。

他们几人走在前面,宇文琰与素妍走在最后,他小心地缓留素妍,与前面几人拉开距离。“你还有旁的法子跟鬼谷联系?”

素妍将手放在嘴边,“那套书我一早就有了,只不过不想轻易拿出来。大家期盼得越久才越是珍贵!”

她这是故意吊自己的胃口,吊了这么久,朱武肚子里的书虫子都被诱出来了。

吴王也是满腹欢欣,颇有一睹为快的期盼。

宇文琰问:“送回鬼谷的信里都写了什么?”

“讨坐诊医馆的郎中。”

“就这事?”

“对呀。”她释然一笑。

她还真能顾弄玄虚,里面写的只这事。“医馆的事儿,你还得盯紧些,实在不成,先找两个郎中在那边张罗着。瞧这样子,一时半会儿他们赶不过来。”

五谷观里,小晴走了,就剩瑶芳给师姐妹们诊脉瞧病,虽另有一个师姐懂医术。但估计还不如素妍的医术。既然要找,素妍就想找个更好的。

几个人又问了素妍关于《八部全书》的事,尤其是罗思源,对书里的内容很感兴趣。问“吏部卷的内容是什么”、“礼部卷是关于各种礼仪的介绍?”、“除了《八部全书》你还能收集到其他什么书?”、“郡主可以多找出些失散的书籍……”

宇文琰防着吴王,此刻又烦着罗思源,低喝道:“罗思源,吃饭还堵不住你的嘴。”夹了一大筷子的青菜放到他碗里,冷哼哼地道:“别人用饭来填肚子,你是用话来填肚子。”

罗思源讪讪笑道:“读书人自然爱书。”扒了几口,又抑不住了,忘了宇文琰的告诫,正待开口。宇文琰一个恶狠狠地眼神,他立时住口。

午食后,一行人前往文忠候府。

朱武坐在清音轩里。急得来回踱步,遣了江书鹏去讨书。

江书鹏一去就是许久,原是他本要去得月阁,素妍却被江舜诚给唤走了。

素妍随意几句话,江舜诚就听得热血澎湃,决定为后嗣子孙做些事,又是修改“山庄草图”,又是琢磨写《江氏祖训》的书籍。

江书鹏赶到大书房时,就听到江舜诚欢喜得像个孩子的声音:“瞧瞧!妙啊!真妙,妍儿。这钟大儒不愧是一代鸿儒。这两本书写得精妙。”

原来。素妍回去取书,刚取了书就在中途碰见了江舜诚。江舜诚看着她抱着个蓝缎布包,追问里面是什么,素妍回道:“是爹要的书。”

江舜诚也不去瞧朱武了,拉了素妍回大书房,取出两本书,一边看,还一边品评,连连叫绝。

素妍见这样耽搁下去不是一回事,低唤道:“爹,你且忙着,先生还等我送书过去呢。”

江舜诚抬了抬手臂,她将剩下几本书裹好。

江舜诚手里捧着本书,看得双眼发光,看得精神奕奕、意味深长,一边看,一边无助地摇头:“可怜一代鸿儒,如此用心,竟从此没落了,唉。”

江书鹏站在身后,却见江舜诚桌上放着几页纸,翻看了一遍,“爹要编写《新江氏祖训》?”

“以前的祖训家规太简单了,我得写得更细致些,正好可以参考钟大儒的《子孙训》、《后世录》,取其长,避而短。”

江舜诚致仕之后,不但过得很好,而且容光焕发,还重新燃起了修书立传的想法。“振飞,待为父修整好,你得替为父进行修订。”

江书鹏低应一声“是”,“儿子不打扰父亲了。”

朱武最大的爱好,便是给没了小字的学生取字,知江书鹏没有字,‘大鹏展翅,高瞻远瞩,振飞苍穹’而取了“振飞”的字。

江书鹏一路急追,方赶上素妍,看着那蓝绸布就倍觉欢喜。

到了清音轩,早有丫头进书画室备下茶点,素妍打开包裹,几个人一人一本就把书都抢夺了去。

朱武大嚷着“拿笔墨,我要抄书”,就抄这本“刑部卷”,有了这书,天下又能多出几名明查秋毫的狄仁杰、宋廷。

狄仁杰乃唐代贤臣,宋廷是前朝良臣,在破案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几个人各捧了一本厚厚的书籍,或看着,或抄着,朱武则是被上面鹅毛笔所写的批注吸引了,“这人不知是谁,当真是见解独到。”

素妍探出头来,瞧了一眼,“瞧这笔迹,似玉大先生的。”

朱武惊道:“就是乐仙?”细细地端祥上面的批注,捻着胡须低语:“我还以为玉若笙只精通音律,不想字写得好,连这见识也甚是独到,令人感佩!”

素妍道:“玉大先生虽尤爱音律,其他方面亦有涉猎,若说他阅万卷书绝不为过,是个博学之士,他们几人的字我自是认得的。这几本,是我费了很大的劲从玉大先生那里磨来的,借出来时就已说好,最多一年之后归还于他。这些,可都是他的命根子。君子不夺人所好,几位还是抓紧抄书。年底就得还人呢。”

ps:

求粉红票!求全订!求关注……各位读友,请支持浣浣吧!

☆、351孤女出阁

(鞠躬感谢:岚轩雪与露冷二位读友投出的宝贵粉红票!)

这几本书,亦是她去岁从鬼谷带回来的,昔日以书要胁江舜诚同意自己在家里多留两年再出阁,便已有了书,先吊吊他的胃口,拿出来时反让他们觉得倍加欢喜,更为珍视。

无论是对江舜诚,还是对朱武,她说的都是借来的,目的就是要他们自己抄书,只有自己抄写的,才更会珍惜。

能抄便是好的,朱武一看就知道这些书当年是汇聚了众多文人心血,用字、用句都极为讲究、精练。

罗思源很是激动,抱着书一页又一页地翻看着,他拿的是一本“吏部卷”上面不仅记录了前朝好官员的介绍,亦有贪官、奸佞的故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主要是告诫官员如何做个好官。“郡主,能让我带回家中抄么?待我抄完,定会尽快送回。”

“抄完了,你们得把原本送还给我,然后彼此间再借其他书籍。”

朱武答应得最是爽快。

宇文琰才不会干这种抄书的活,左肩王府别的没有,最多的便是闲人,随手抓两个读书人来抄写便是。

“这是与人借的,可不许弄坏了,更不许少了一页半张的,否则我定不饶你们。”明知他们是读书人,更珍爱好书,可素妍还是告诫了一番,她也爱书。

众人爽快地应下,五人各取了一本,离开清音轩。

江书鹏近来也不去朱武那儿,留在家里抄书。对里面所说的诸事也了解得差不多。

吴王拿走的是本《户部卷》,里面讲述的都是前朝各地的风土人情、人口数量等等,还有每年各地的金银收益、粮食产量。

回到府里,他没有抄书。而是唤了两个账房先生来抄,突地看到这本书,都觉得诧异,多抄几页,几人便知道这是前朝的《八部全书》里的其中一卷。

江书麟一门心事地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