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2004-2012-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印小脑壳流着泪离开了小煤窑,在一个初秋的早上,那八个人送了一程又一程……
(题图、插图:魏忠善)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6年第21期 “坦克帽”,你在哪里 作者:张国心 字体:
一个在一场大火中拯救了八条生命的英雄,最终竟穷困潦倒而沦为乞丐,当人们从浑噩中苏醒过来后,禁不住呼唤着——
孤独的身影徘徊着
唐大弟的家在一个偏僻贫困的山村,家里穷,半年前,老婆带着孩子回了娘家。这一年冬天,他只身来到了凇河市打工。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固定的工作,他每天就蹲在马路边等着有人来雇他,天气很冷,他总是戴着一顶旧的“坦克帽”,没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谁要找他干活,就说:“坦克帽,你过来!”
有一天,唐大弟刚来到马路边,就听到有人尖声地叫道:“着火啦!着火啦!” 唐大弟往对面的百货大楼一看,只见浓烟滚滚,很多窗口都喷出了通红的火苗子,大楼里哭声喊声惨叫声混成一片。唐大弟本能地跑过马路,一头钻进了火海之中,一次一次地往外救人,当他把第八个人刚刚背出大楼门口时,就听到身后“轰”的一声响,楼层的预制板坍塌了下来……
那场大火,有近五十人丧生,是凇河市有史以来最悲惨的一次灾难。
因为现场一片混乱,没人注意到唐大弟是如何救人的,大火被扑灭后,唐大弟就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住的破木棚里,一仰身就倒在了板床上。半夜时,他觉得腰疼痛难忍,一点也不敢动,强挺到天亮,他拄着一根木棍,咬着牙,一步一步地向前挪。来到一家医院,大夫一看,说是脊椎骨错位,需要住院治疗,得先交一千块钱押金,没办法,唐大弟只好开了点止痛药,强忍着剧痛,离开了医院。有个好心人提醒他上民政局问问,民政局就在医院的对面,他到了那里,可接待的人问道:“你说你是救人受的伤,有证明人吗?”
听到这话,唐大弟的心里一下子凉了,暗自说:是啊,空口无凭,谁会相信我的话?可我现在到哪去找什么证明人啊!
在这个城市里,唐大弟举目无亲,现在受了伤,不能再打工了,他不得不含着眼泪回了家。
从城里带回来的止痛药很快就吃完了,剧烈的疼痛把唐大弟折磨得死去活来,后来,腰渐渐地不痛了,可他再也直不起来了,像虾米一样,从此成了一个弓腰驼背的残疾人。
失去了劳动能力,又身无分文,为了生存,唐大弟只好沿街乞讨,成了一个乞丐。五年之后的一个冬天,唐大弟历尽磨难,辗转又来到了凇河市,这个冬天好冷好冷,他浑身上下唯一能御寒的就是那顶坦克帽,他蜷缩在大街的拐角处,瑟瑟颤抖,十分吃力地扬起头,可怜巴巴地乞求着过往行人给他扔下几个硬币。
一天,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在唐大弟跟前站了好长时间,冷不丁大声地叫了一声:“坦克帽!”唐大弟一惊,忙不迭地说:“你——你是叫我?”那个小伙子说:“你真是坦克帽?”唐大弟说:“五年前,我在这里打工时,大伙都叫我‘坦克帽’。”
“那场大火,你救了四个人?”
“不是四个,是八个,咦,这事你怎么知道的?”
那个小伙子喜笑颜开,一把将唐大弟拉起来,叫来了一辆出租车,不容分说就把唐大弟领到了家里。
那个小伙子叫小二,是个赌徒,刚刚输净了手,正在挖空心思弄钱,意外地发现了唐大弟,差点没把他乐死!原来,那场大火之后,有四个被唐大弟从火海里救出来的人在媒体上公开声称自己是被一个“坦克帽”救的,并找了市里的领导,请求为他们寻找救命恩人。为了顺应民意,同时也是为了炒作,当时市里专门成立了“寻找无名英雄”工作小组,还请画家根据四名获救者的描述,画了戴着坦克帽的唐大弟的画像,并“悬赏”一万元奖励提供确凿线索的人,但那时唐大弟已经伤心地离开了这座城市,自然没有人能找到他,也没人能领到那笔“悬赏”。
眼下可好了,小二可找到“坦克帽”了,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白白得到一万块钱,于是他急着打电话给市政府办公室,说了这事,问他们这一万块钱的奖金到哪里去拿,没想到人家告诉他,市领导都换届了,事过境迁,那笔奖金没有了。
寻找英雄的队伍
小二白欢喜一场,气得直瞪眼,他是个很自私的人,得不到好处的事从来不干,于是他又气呼呼地叫了出租车,把唐大弟送回了大街上,哼,政府都不管这事了,他自然也不会没事找事……
三天后,小二因赌博又被公安抓了起来,这回派出所的李所长见小二又进来了,这气就不打一处来,点着他的脑门训道:“你怎么又赌了,你都说什么来着?啊?你怎么说话不算数呢?”没想到这次小二反而犟着脖子振振有词:“怎么的?你们当官的说话都不算数呢,我一个小小老百姓说话不算数又算得了啥?”李所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小二便说了“坦克帽”的事,还说那人现在身体残废了,成了乞丐,在街头流浪呢。说来也巧了,李所长的妻子就是当年被“坦克帽”从火海里救出来的,这些年里,一家人一直在苦苦寻找着他们的救命恩人,李所长听说后就急了,拉着小二找遍了全市的大街小巷,可连“坦克帽”的影子也没看到,没办法,李所长就把车开进了一家报社,向新闻媒体求助。
那么,唐大弟上哪里去了呢?原来,小二把他扔了之后,他就跪在附近世纪大厦的下面乞讨,这里是全市的门面,在这里乞讨,实在有损城市的形象,几个退休老干部实在看不下去,就把他领到了街道办事处。当着众人的面,唐大弟几次想说出自己的情况,可每次话到嘴边都咽了回去,他怕没人相信自己的话,反而被人讥笑。
大家都十分同情,你三十、我二十地筹了点钱,除了为唐大弟买了一张回家的车票外,还另外给了他三百元。拿着这钱,唐大弟感激得泪水横流,竟“扑通”跪在了地上,动情地说:“还是凇河市的人好啊!”
凌晨的时候,几个退休老干部亲自把唐大弟送上了火车,可是,当他们走出站台时,看到一份新上市的报纸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坦克帽’在我市沿街乞讨,凇河人扪心问良知何在?”读完报纸,老干部们都顿足感叹:“天哪,咱们怎么就没想到他就是‘坦克帽’呢?”
那个早晨,凇河市每个人的心都很不平静,新上任的市长看了那篇文章后拍案而起,立刻作出指示:一定要找到“坦克帽”,决不能让英雄流泪!于是由主管领导带队,一支“接英雄回家”的队伍出发了。唐大弟回乡的车票是几个老干部买的,他该到哪里下车大伙都清楚,按行程和速度计算,这支队伍完全可以在一个叫“柳庄”的小车站迎接到“坦克帽”!
凇河市发生的这一切,和五年前一样,唐大弟仍然是一无所知。他坐在那列见一站停一站的慢车上,手里紧紧攥着那三百块钱,心里琢磨着:有了这钱,我就可以买一套修鞋的工具,有了一套修鞋的工具,我就可以靠修鞋来赚钱糊口,再也不用沿街要饭了……可是,唐大弟突然又转念想到:家乡太穷,没有多少人修鞋,干修鞋这个行当,还得到大城市里去,这么一想,于是,当火车在一个大站停下来的时候,唐大弟就中途下了车……
(本篇月月评短信代码:AA212)
(题图、插图:谭海彦)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6年第21期 舔血的狼 作者:尹全生 字体:
人类捕杀恶狼,有时不单凭借猎具,而是依仗与生俱来的嫉恶如仇的天性……
神奇的偏方
一家科研所需要用一只狼作解剖研究,得到政府主管部门同意后,委托靠山屯的村民代为捕猎。用于解剖研究的狼,皮毛、内脏都不能受到伤害,因此,捕猎时不能使用夹子和猎枪,并非易事。
由于政府禁猎,多年没有与狼过招的猎手老冯头手上痒痒,自告奋勇地接下了这档子事。
年近六十的老冯头早年以打猎为生,有猎狼绝技在身。这次,他的猎狼用具非刀非枪,而是一个紫红色的“玉米棒子”。这种“玉米棒子”,是用沾了兔血的三棱刮刀制成的:隆冬季节,位于松花江流域的靠山屯滴水成冰,老冯头将三棱刮刀沾上兔血放到室外,兔血转眼冻住,然后将三棱刮刀再次沾血、冰冻……如此反复多次,刀刃被兔血严严实实地裹了起来,三棱刮刀就变成了一个紫红色的“玉米棒子”。
就在老冯头准备出猎时,他侄子找上门来了。侄子住在几十里外的县城城郊,平时又很少往来,在这大雪封山的时候,他找上门来干什么?寒暄过后,侄子道出了此行的目的:“我的一个邻居胳膊受了外伤,不但伤及骨头,而且伤口已经开始溃烂,想从大伯您这里弄些药治一治。”
以前,老冯头不但是这一带最有名的猎人,而且又是一个用偏方治伤的高手,在方圆百里负有盛名。老冯头问侄子:“你邻居受伤,怎么不到医院治疗,反而舍近求远到我这深山老岭来求医寻药?”
侄子说:“您是治伤高手,经您治的伤不但愈合快,又没有后遗症,县城医院哪有您这般能耐?”
老冯头端详着侄子的神色,又问:“你那邻居伤在胳膊上,为什么自己不来一趟?”
侄子挠了一阵头皮,叹了口气,说这一路上不但要挤长途汽车,还要走近十里的冰雪路,他那邻居经不起这般折腾。
老冯头盯着侄子的脸,说:“治伤的偏方倒是不缺,不过,我不知道你那邻居属于哪种伤,如何给你出方下药?”
侄子说,他的邻居受的是枪伤,并解释道:“我们那里民兵进行实弹射击训练,我那邻居不知道那里是靶场,结果被流弹伤了。”
老冯头站起身,说:“既然这样,你这就带我去看看那人的伤情,以便对症下药。”
侄子摆摆手说:“您这么大年纪了,哪能劳您大驾?还是请您现在给出个偏方,我带回去得了。”
老冯头说不面见患者,起码也要知道对方受伤的准确时间、年岁大小、身体状况等,否则难以对症下药,侄子只好按老冯头的要求说了那个人的一些情况。
老冯头听完了侄子的介绍,脸上露出了若有似无的笑意,说:“那我就告诉你一个有奇效的偏方—狼血泡墙头纸涂抹伤口。”
所谓墙头纸,就是贴在墙壁上的纸,这玩意儿有的是,但狼血到什么地方去找?侄子犯愁了,老冯头便让他陪自己去猎狼。
叔侄两人结伴走进了白雪皑皑的山林……
老冯头选好地点后,拿出了早已备好的“玉米棒子”,将头朝上插进雪地里,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军用水壶,将壶中的水浇在“玉米棒子”旁边,转眼工夫,“玉米棒子”就被牢牢地冻在雪地上了。接着,叔侄两人走到下风头,选了个地方隐蔽起来,等待饿狼上钩。飘落的雪花,很快将他们的脚印覆盖了。
由于前些年人们滥捕滥杀,山林中野狼的数量已经不多了,但隆冬季节,大雪封山,断了食物来源的饿狼总会四出觅食的。
这狼和那狼
左等右等,密林深处终于出现了一只狼,狼的嗅觉灵敏,它一路寻觅,循着血腥味找到了那个“玉米棒子”。
那只狼好像十分饥饿,它最先企图将“玉米棒子”叼走,努力失败后,就开始迫不及待地用舌头舔“玉米棒子”,一边舔着,一双眼却在“滴溜溜”地四处张望,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被舔化的兔血散发出强烈的血腥味儿,这血腥味儿诱惑着饿狼,它越舔越快,越舔越有力,三棱刮刀渐渐露出了锋利的刀刃,但狼并没有停止舔食。
侄子感到奇怪,悄声问老冯头:“狼的舌头已经舔到刀刃了,它怎么还在舔?”
老冯头告诉他,狼的眼睛只顾在观察四周动静,并没发现已经舔到了刀刃,而且三棱刮刀的槽很深,虽然刀刃已经露了出来,但刀槽内还遗留着不少兔血,它还得舔,“不过,就是看到了刀刃,它也不会停止,一定要把刀槽中的余血舔净。”
侄子又问:“它这样舔血,不怕伤了舌头?”
老冯头说:血腥对于饿狼,类似于毒品对于“瘾君子”,当“瘾君子”毒瘾发作、好不容易得到毒品吸食时,就是掉脑袋也不会放弃吸食,“狼嗜血成性,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