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炫风 >

第91章

炫风-第91章

小说: 炫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0年1月6日,三亚凤凰机场异常热闹,气氛格外喜庆。海南省政府副秘书长黎树祥、三亚市常务副市长吴文学早早地来到贵宾道,他们手持鲜花,脸上的神情显得异常激动。

“现在播送一个重要消息: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至三亚的旅游包机航线正式开通,首班包机现在马上就要进港,我们由衷地祝贺三亚这个美丽的城市能走出国门、迎来更多的海内外宾客。”机场的广播响了起来。

“来啦,来啦!俄罗斯朋友们来啦!”顿时,机场迎宾口热闹了起来。不多时,三亚机场的外宾通道口,出现了一大群提着各种旅行包、身穿五颜六色的休闲服、满脸好奇的俄罗斯客人。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手持鲜花和彩旗的三亚儿童们,边歌边舞,机场内外,好不热闹。

这一天对三亚来说,意义非同一般。因为三亚从此打开了意义深远的俄罗斯市场,而俄罗斯市场的开启,证明了王富玉他们的旅游战略获得了成功。

第04章 精神家园

在海南三亚,过去人们只知天涯海角皆为贬官之地,聚集了一群不得志的达官和没落的望族。其实在三亚的历史上还出过一位被后人尊奉为神的“布衣女神”——黄道婆。

黄道婆是我国元代著名的纺织大师。生于南宋淳祐五年(1245年),上海松江乌泾镇人。那天,怀着无比崇敬之意,我来到崖城水南村,在一所古寺中谒见了我们苏南人的圣母——黄道婆。崖州时代的黄道婆,是位手捷眼快、善良温厚的妇人,心灵手巧的她,勤学苦练的姿态和挑灯夜纺的身影,使我不由得想起儿时所见的母亲——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都是母亲在手摇纺车和木纺织机上织的布做的。这种感觉非常神圣,所以黄道婆在中国人包括我等后辈的心目中,无疑是个圣母。

中国圣母,一生甘苦,学艺在三亚,这是以前我们不曾知道的。但到三亚走一趟,这片燃烧的热土和滋生万物生灵的大地,自然而然地让人清楚了一点:三亚不仅在农耕时代出了“衣被天下”的黄道婆这样的圣母,在今天,三亚热土依然养活了亿万中国人,是三亚的这片独特的热土,培育了一代代伟大的种子和伟大的人才,他们的精神,依然在支撑着中国的农业,并通过农业的有效发展,支撑着今天的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

这一点,中国人必须而且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三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现代化最重要的贡献,是这里培育了一代代关乎到十三亿人肚子的农业优质种子!这就是“南繁”和“南繁精神”。

“南繁”是中国农业南方种子繁殖基地的简称。如前所述,在过去,我们也许都听说过袁隆平这个人,也听说过他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袁隆平院士的伟大贡献可谓家喻户晓,可我们并不知道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培育原来是在三亚这块土地上获得成功的。

在三亚我们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话: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三亚大地则是中国“杂交水稻之母”。

不错,如果没有三亚这片热土,也许中国永远出不了袁隆平!

据说最早在三亚成功实现育种工作的是山西省农科所的专家,他们在这里完成了第一个杂交高粱种,取名为“晋杂5号”。这个品种,比山西本地育出的高粱亩产高出近一倍,因此山西农科所打出了名。消息传到其他省份,各地的农业专家们开始纷纷来到三亚。他们担当着同样的任务,即冬天在这儿育种,育出的种子拿回去大面积推广。这样当年育种,当年就可能在当地农村推广。这在“大跃进”和以粮为纲的年代,专家们能通过三亚育种迅速提高当地农业产量的做法,该是多么了不起和值得推广的大事!于是三亚从此成了中国农业专家们进行试验和育种以及出成果的“硅谷”——那时没有硅谷这个词儿,有人就把“南方繁殖培育新种子”简称为“南繁”。“南繁”便是由此而来。它在中国农业科技界人人皆知,然而过去或许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南繁”并没有在公众和社会中传播开来,多数中国人不知道“南繁”为何物。即使袁隆平培育出了著名的水稻杂交品种扬名天下后,报纸媒体对三亚这块“南繁”基地的宣传仍然甚少。总之,三亚在中国农业科学发展史上的特殊贡献和作用被人为地淹没了……

几十年来,三亚默默地为中国农业科学铺展着温床般的宽阔胸怀与躯体,奉献着自己的汗水和乳汁、阳光与雨露,以及血液与气息。

采访第一天,“南繁”办公室负责人眼里闪着泪花告诉我:就在不久前,他们刚刚为一位叫陈学求的教授建了一个永久的墓碑,让这位吉林农业大学的教授永远地“睡”在三亚南繁大地上……“陈教授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他是1952年从马来西亚回国的归国华侨。1959年从吉林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科学工作。1970年,陈教授第一次带队到了我们三亚从事南繁工作。在三十多年的岁月里,除了有两年被公派到澳大利亚工作外,陈教授每年都到我们这儿来,一待就是半年。他的小女儿1971年出生,到7岁时还不认得父亲,直到13岁才和父亲第一次一起过春节。陈教授在南繁科研中作出了杰出贡献,由他选育出的吉杂1、2、3、5号高粱品种,目前早已在全国大面积地推广,成为东北地区高粱生产的主要品种。他选育的最新品种——吉杂8号高粱,是专门为我国西部盐碱地区选育的高粱优良品种。在陈教授的笔记本上,准备研究和选育的品种已经排到了16号……他是病倒在南繁路途上的,他的事迹后来通过《内参》被中央领导同志看到后,才通过媒体报道和宣传出去的,在他去世那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陈教授的事迹催人泪下。然而我知道,像陈教授这样的人,仅仅是30多万“南繁人”的一位代表而已。

有一位在农业科技界与袁隆平成果不相上下的女农业科学家叫吴明珠。这位女性科学家,今年已经77岁高龄。可是南繁办公室的同志告诉我:“你只要春节来三亚,老太太准在这儿。不过吴教授几乎从不接受采访。她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科学家,心像你们作家中的冰心一样……”南繁办公室同志的这番话,真把我的胃口吊了起来。于是我开始注意和收集这位“冰心式女科学家”的点点滴滴线索。

现代高科技带来了许多好处。关于吴明珠教授的简历我很快找到了:吴明珠,园艺学专家。现任新疆农科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研究员。新疆甜西瓜育种事业的开创者。主持选育经过省级品种审定或认定的甜瓜西瓜品种达30个,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曾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已被誉为“中国甜瓜大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甜瓜大王”,啊,这两个头衔足以把我们给吸引了。然而,如此传奇的一位女科学家却无法找到她,这真是一件憾事。

“吴明珠?哈哈,她是我们新疆的!我采访过她,这是位了不起的女科学家!”一天,远在新疆的《人民日报》记者站站长、十七大代表王慧敏在电话里对我这样说。接下来,王慧敏向我讲述了吴明珠的一些感人至深的家事:

1953年,吴明珠从西南农学院园艺系果蔬专业毕业。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填报毕业志愿时,她要求到祖国的边疆去。她报名到新疆,是瞒着父母的。后来听嫂嫂说,她走后,妈妈在床上躺了3天。上世纪60年代初,她第一次回去探亲。到家时,天还没亮,她就坐在楼梯上等,一直到天亮才敲门进去。爸爸看着又黑又瘦的她,一时竟没有认出来。

然而,当初吴明珠是作为组织上的重点培养对象,她被选送到了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向中央要干部。经过几番软磨硬泡,吴明珠终于从北京来到了新疆。到新疆后,又是一番软磨硬泡,她如愿以偿到了条件艰苦的吐鲁番盆地鄯善县。

52年过去了,吴明珠在农业战线的功绩可以说写满了大地,尤其在新疆,无人不晓这位“甜瓜大王”。可吴明珠也有自己内心的缺憾:“我这一生,最对不起的是我的丈夫。”

吴明珠的丈夫杨其佑,和后来成为育种专家的袁隆平一样,都是她的大学同学。当时,她是毕业班的团支部书记,杨其佑是系学生会主席。大学毕业后,杨其佑与袁隆平一起考到北京农业大学读研究生。为了支持吴明珠的工作,研究生毕业后,杨其佑放弃了留校当助教的机会,调到新疆鄯善县农技站工作。

杨其佑为了妻子吴明珠,一辈子甘当铺路石。几十年间,杨其佑白天再累,回家一有空就为吴明珠摘录英文、俄文参考资料。有时,还走几十公里路去帮吴明珠授粉。在生活上,对吴明珠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这是个心地非常善良的人。无论谁有困难找到他,丢下饭碗就走。杨其佑患了胃癌后,还一次又一次往海南三亚“南繁”基地跑。最后吴明珠终于把在心里憋了很久的话说了出来:“你为我的工作,一生没有发挥专长,你后悔吗?”杨其佑说:“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我不后悔。”吴明珠听罢,泪水纵横……丈夫去世时,才57岁!他走时,没有职称,没有官衔;有的,只是奉献……

丈夫杨其佑去世5天后,吴明珠再次回到三亚南繁基地……

这是第几十次回三亚?吴明珠自己也记不住了。她只记得从上世纪60年代初第一次来三亚后,就再也没有停止过,每年新疆一进入冬季,她就会拍拍身上的雪花,飞往“天涯海角”,一待就是四五个月……

吴明珠在三亚培育的哈密瓜新品种不计其数,其中像“金凤凰”等,深受三亚本地农民的欢迎。“他们善良又聪明,学得也快。”吴明珠在三亚最高兴的事是,经她培育的西瓜、甜瓜品种出来后,总是最先得到当地农民的喜爱,并且很快传播开来。

几十年来,作为新疆农科院园艺所研究员,她收集整理了新疆甜瓜地方品种,挽救了一批濒临绝迹的品种资源,并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差异,长期在新疆和海南两地进行南北选育种。她将现代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创造了一批新的种子资源,并选育出一批新品种,使新品种的适应性、整齐度、抗病性和耐运性较原品种大幅度提高,实现了新疆西瓜、甜瓜品种的第一次更新。吴明珠在国内率先应用远生态、远地域、多亲复合杂交、回交等常规育种与现代转基因育种、航天育种及辐射育种等技术相结合,构建了我国领先的西瓜甜瓜育种技术平台。在认真研究甜瓜单性花遗传规律的基础上,她在世界上首先转育成功单性花率100%的脆肉型优质自交系,并建立起脆肉型无土栽培体系;将大陆性气候特产——哈密瓜成功南移东进,种植区域拓展到海南、江浙、上海等省区,使哈密瓜种植走出新疆,服务全国。

今天我们能够一年四季都吃上新鲜香甜的哈密瓜和西瓜,主要功劳应该是吴明珠的!

2004年,吴明珠和袁隆平等“南繁”科学家,被三亚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授予仪式上,吴明珠深情地说:“我对三亚很有感情,对农民很有感情,但我对瓜最有感情,胜过对自己儿子的感情。”

那天采访,我们是在半路上碰巧遇到了如今已在三亚挂上名的年轻“瓜王”陈川武。这位质朴的三亚农民身上所传承的“南繁”精神,是无数“南繁”传奇汇总的精彩一例。

陈川武,三亚海棠湾洪李村人,个头长得瘦小,说起话来嗓门却高高的。“1990年那会儿,我们村上的地因为被高速公路占了,蔬菜地就更少了。没了地,就只能另想办法。1991年,我在电视里看到一则新闻,叫做无土栽培,就是种菜种瓜不用占地,可以在大棚里收获。我一看特高兴,于是便一个人跑到华南热带农科院去找无土栽培的专家学习技术。教授们可好了,听说我是一个农民,想自己进行无土栽培,就把他们配好的无土栽培的营养液卖给了我。后来我又买了一些相关的书学习,自己开始钻研起这个无土栽培技术,渐渐地我也在无土栽培地上种出了西红柿和黄瓜来了!第一次看到自己在棚子里种出了瓜果,高兴极了!我让全村的人都来品尝我这种新鲜的但不是在地里长出的瓜果……”陈川武神采飞扬地向我介绍道,“好玩的还在后面。

“有一天我又看到报纸上说的一则消息,就是无土栽培哈密瓜,而且是珠海农科所的,一亩地可收入3万元。我一想,一亩3万元收成,绝对比种西红柿等强多了。于是我又跑到珠海农科所去学习。人家教授还真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