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 >

第4章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第4章

小说: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从法国那儿获得了贷款。更可气的是,英国重申很多年前签署的《英葡条约》继续有效。在这个条约中,英国曾经保证不侵犯葡萄牙的领土和殖民地。这是几辈子前的事儿了,英国还说继续有效,明显是拿德国开涮。

德国被彻底激怒了,认为英国毫无诚意,说是帮我,实际上却暗中捣鬼。

这番角力之后,英德双方不欢而散,彼此更加不信任,对抗日益加剧。英国知道德国想在非洲大捞一把的野心没有实现,决不会善罢甘休,更害怕德国进一步壮大威胁到自己利益,于是,英国不得不抛弃了“光荣孤立”政策,试图跟他国结盟。

但是,英国寻找的第一个结盟对象并不是欧洲强国,而是远东新兴的日本,两国结盟的目的是为了对付俄国在远东的扩张。1902年,英国和日本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英日同盟的建立标志着英国放弃了“光荣孤立”的政策。

既然如此,跟一国签约也是签,跟两国签约也是签。因此,英国开始跟另一个宿敌——法国接近。

国王的魅力

英法在殖民地问题上本来矛盾尖锐。1898年,英法两军从不同方向往尼罗河上游推进,结果在苏丹古城法绍达相遇,两军对峙,差点儿就打了起来。法国当时要跟德国死磕,不想再跟英国发生任何冲突,于是就撤退了。

到了20世纪初,法国强烈感觉到必须和英国和解才能对付德国。所以,1902年法国外长就表示,愿意在国际问题上跟英国保持一致,甚至还讨好英国,说法国不生产英国出口的商品,比如法国不产棉布,只产葡萄酒和奢侈品,我不跟你抢生意,咱们之间就没有利害冲突。

英国考虑到德国的威胁,接住了法国人抛来的橄榄枝,同意修复英法关系,在殖民地问题上达成协议。

1903年,英国国王应法国总统之邀访问巴黎,这是英法亲善的开始。当时,法国民众还没忘记“法绍达事件”,对英王的到来并不欢迎。英国首相提醒爱德华七世,您访问法国的时候可能会遭到人家不友好的对待。英国国王问会遭到怎样的对待,首相说可能会有人往您脸上吐唾沫,英国国王说:“如果真的吐到我脸上,我不擦,让风把它吹干。”你吐到我脸上,就是想让它留着,能被人看见,那我就不擦,让你满意,可以吧?这完全是唾面自干的精神啊!

英王刚到巴黎街头的时候,有人当着英王的面高呼:“布尔人万岁!”“法绍达万岁!”但英王爱德华七世非常有魅力,擅长外交,他在法国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说,称赞法国人民和法国文化的伟大,表明自己对法国的仰慕和热爱之情,声称英法两国是唇齿相依的邻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访问途中,爱德华七世只要听见《马赛曲》就赶紧立正、敬礼!

爱德华七世在法国的言行,迅速改善了英法关系。当他踏上归程的时候,法国人自发聚集在码头欢送,“国王万岁”的呼声在人群中响起,这是法国60年来头一次响起“国王万岁”的呼声,因为他们的国王早在1848年就被推翻了。

这样一来,英法之间的关系迅速改善了。1904年,两国签订了协约。协约签订后,两国消除了长期以来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分歧,化干戈为玉帛,联合起来对付德国。

英法签订协约的消息传出后,俄国外交大臣喜出望外,他说:“朋友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朋友。”我跟法国是盟友,你也跟法国是盟友,那我们也是朋友。但是,英俄矛盾远比英法矛盾深刻,化解矛盾需要的时间也更长。

英国对俄国一直怀有戒心,把俄国比作魔鬼,认为“同魔鬼共进晚餐,必须有长羹匙”。所以,双方开始的几次接触都失败了。在这期间,国际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是1904年爆发日俄战争,俄国失败;继而俄国爆发1905年革命,对外扩张的势头大为削弱。于是,英俄在亚洲的对抗有了一定缓和。同时,德国却向近东地区强劲渗透,成了英俄两国共同的敌人。

在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长之下,1907年,英俄化解了双方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的利害冲突,终于签订《英俄协约》。这意味着英、法、俄三国建立了协约关系,这个联盟被称为协约国,对抗德、奥、意组成的同盟国。

于是,欧洲列强之间的两大集团就形成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形势示意图

04。 剑拔弩张险动手

英法投桃报李

地中海可以称得上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古埃及文明、希腊文明,还是近代的资本主义文明,都在地中海周围诞生。但到了20世纪,地中海却被战争与阴谋笼罩。

地理位置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命运,那些无力保护自己的小国,只能遭受大国的侵扰。摩洛哥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个国家位于非洲西北角,北临地中海,西接大西洋,它的重要港口丹吉尔扼地中海至大西洋的门户直布罗陀海峡,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在大国争霸的时代,战略地位重要的地方自然成为列强争夺的目标。摩洛哥跟所有列强都签有不平等条约,就连伪列强意大利也签了。只是因为这块地盘列强都想要,互不相让,才使得摩洛哥到20世纪初仍然保持着形式上的独立。不过在法国占领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之后,摩洛哥悲剧的日子就不远了。

1904年,英法协约签订后,双方处在蜜月期,于是就投桃报李,法国承诺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则承认摩洛哥是法国的势力范围。1905年2月,法国提出要求,让摩洛哥苏丹在法国顾问的监督下进行“改革”,企图使法国成为摩洛哥的“保护国”。这特别像日本吞并朝鲜时提出的要求,说得很好听,希望你“改革”,然后吞并你。

玩雁的反而被雁啄了眼

法国的算盘打得不错,但侵犯了德国在摩洛哥的利益。

以往德国对法国在北非的扩张,一直袖手旁观,但英法签订协约之后,德国明显感到英法是在联合对付自己。德国认为,法国在地中海的优势不断扩大,必将威胁到自己的称霸计划。为此,德国决定在摩洛哥与法国抗衡。

1905年3月,德皇威廉二世亲自出动,以游览为名,乘坐“汉堡”号豪华游轮突访摩洛哥港口丹吉尔。

这一举动,立即引发了一场危机。摩洛哥人将威廉二世视为“救星”,苏丹派代表专门到港口迎接。在访问中,威廉二世身着戎装,腰挎军刀、手枪,一副牛气冲天、对法国不屑一顾的样子。他还在欢迎仪式上公然表态支持摩洛哥独立,说摩洛哥苏丹“是一位绝对自由的君主”,他愿意和苏丹商量维护摩洛哥独立、自由的方式。

德皇的言论令法国民众大为震怒。法国外长采取强硬立场,他认为英法既已签订协约,英国将会支持法国,英国内部也确实有人主张一旦法德发生冲突,要给予法国援助。于是在1905年6月,法国派军舰驶往丹吉尔,回击德国的挑衅,德法关系顿时紧张起来。

德国可不是吃素的,几十年来就没怕过法国这个手下败将,德皇直接向法国发出了战争威胁,告知法国政府:“如果法国越过摩洛哥边境,德国就立即越过法国边境。”威廉二世甚至预言:“我向法国抛出手套(指要求决斗),而法国人不敢把它捡起来。”

威廉二世还真猜对了,面对德国的恐吓,法国服软了。法国总理认为英法协约还不稳固,法国最可靠的盟友俄国刚刚经历日俄战争和1905年革命,尚在恢复之中。他强调:“英国的海军没有轮子,不能代替俄国的炮兵,也不能保卫巴黎。”于是,他把主张强硬对抗德国的外长给撤职了,自己兼任外长,寻求用和平方法解决问题。这在法国是不多见的,法国人向来很少屈服,但这次主和派占了上风。

德国一看法国认输了,自己挣了面子,便主动提出召开国际会议,解决摩洛哥问题,希望借此限制法国在摩洛哥的特权,但威廉二世还是嫩了点儿,没想到战场上打了胜仗,外交上也可能打败仗。

1906年1月,针对摩洛哥问题的国际会议在西班牙召开。德国认为法国的行径必遭多国反对,结果万万没有想到,在13个与会国中,只有奥匈帝国支持自己;法国则得到英国、俄国、意大利、西班牙与美国的支持。在会场上,德国完全被孤立了。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两害相权取其轻,各国一致认为比起法国,德国更具威胁性。

一向聪明的德国人,玩雁的反而被雁啄了眼。最后,德国被迫妥协,签订了有利于法国的条约,承认摩洛哥独立,也承认法国和西班牙对摩洛哥的警察控制权。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结束后,法国加紧了对摩洛哥的控制。不久,德法冲突又起。

1911年春,摩洛哥首都非斯附近爆发了反对苏丹和法国侵略的起义。法国乘机以保护侨民为由,派了1。5万人占领非斯及其他城市,摩洛哥完全沦为法国殖民地。

这下,德国又坐不住了。德国在摩洛哥也有很大的利益,不甘心受到损失。于是,德国向法国要求分割一部分法属非洲殖民地给德国作为补偿。同年7月,德国以保护德国商人为借口,派遣炮舰“豹”号开往摩洛哥的阿加迪尔港。有意思的是,就在德国通知法国要派军舰的当天,“豹”号炮舰就已经到达了阿加迪尔港并将炮口对准了该城,史称“豹的跳跃”。

德国的这一行动震惊了世界,法德两国再次剑拔弩张。德国又以战争来威胁,但这次法国毫不退让,法国大使说:“我们早有准备,一定奉陪到底!”

关键时刻,英国介入了。英国倒不是担心法国,英国认为德国军舰停泊在阿加迪尔港是对自己海上霸权的威胁。7月21日,后来的英国首相、当时的财政大臣劳合·乔治发表了“决心冒一切危险以保持英国在世界各国中的威信和地位”的演讲,并进行相应的海军作战动员。面对英国的强硬态度,同时又适逢国内发生金融危机,德国感到自己的战争准备还不充分,被迫退让,与法国就较小规模的补偿问题进行谈判。

11月4日,法德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摩洛哥受法国保护,法国则给予德国一部分法属刚果领土作为补偿。协议签订后,德国撤走军舰,危机暂时消除。

1912年3月,法国与摩洛哥签订《非斯条约》,终于彻底控制了摩洛哥。

意大利火中取栗

两次摩洛哥危机总算平息了。在这两次危机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个国家看准时机火中取栗,那就是意大利。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期间,意大利见英、法、德互相较劲儿,无暇他顾,便伸出了自己的爪子,也想在非洲分一杯羹。意大利早就看准了土耳其的北非属地的黎波里,此地号称“地中海的白色新娘”,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11年9月28日,意大利向土耳其发出最后通牒,抗议土耳其在的黎波里阻挠意大利的“企业活动”。土耳其拒绝接受这个无理通牒,意土战争随即爆发。

这场战争之前,意大利做了充分的外交准备,或许它也知道自己的军队不行。当时,意大利已经加入了三国同盟,获得了德国的支持,同时,也在侵占的黎波里的问题上与法、俄达成了谅解。这样,当土耳其请求列强主持公道的时候,列强达成了默契,谁也不管。而且,意大利这次下了本钱,战争爆发后,派了2万余意军在的黎波里登陆。意军装备精良,还使用了陆海空联合作战,在战争中第一次使用了飞机。而土耳其这边呢?英国不许土耳其援军通过埃及,土军在当地只有少量警备部队可以参战。即便如此,土耳其依然在顽强抵抗。

但这场战争一直延续到1912年,可见意大利军队有多。战争什么时候结束的呢?等到巴尔干战争爆发,土耳其无力两线作战才算结束。

1912年10月,土耳其把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后来合称利比亚)割让给了意大利。

05。 巴尔干火药桶

找土耳其算总账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14世纪以来,土耳其人逐渐吞并巴尔干地区,殖民统治达500年之久,是典型的落后文明凭借武力统治先进文明。这种压迫是让被征服者最难受的,巴尔干各民族忍受着难以言说的痛苦,因而,巴尔干各族强烈希望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到19世纪,巴尔干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先后摆脱土耳其统治,赢得了独立或自治。但是,直到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还有一部分土地和人口仍在土耳其和奥匈帝国的统治下。

尚未被瓜分的土耳其及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成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