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后院是唐朝-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个月来李愔仔细想了想,没必要再固守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代工业发展的路子,那时候循规蹈矩是因为没有西方是在摸索前进。
但他拥有超前的科技就不一样了,一些东西还是可以提前研制的,比如更加先进钢铁厂,而且,这并不影响科研人员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打个比方西方用二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工业化,但是后来的日本却只用了短短的几十年时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之所以这样,就是利用了现成的西方科学成果和经验。
“没关系,这是机床的问题,过些日子我给提供更加先进的机床。”李愔下了决定,现在虽说没有电力,但蒸汽机已经有了,而且针对蒸汽机的设备的也在研发中。李愔可以回去让工厂生产一批蒸汽设备驱动的机床,这也就是李愔想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了。
闻言佟玉大喜,说道:“那是再好不过了,这样一来很多设备都可以生产出来了。”
李愔在机床厂里转了一圈,道:“这批机床也该淘汰了,对了,杜平志现在在做什么?”。李愔想起了杜平志这个家伙,自从宝船的建造交给了云寿以后,杜平志就解脱了,又钻进了实验室。
“他现在正在研究那四台损坏的拖拉机。”佟玉随口说道。
“他在研究拖拉机?”李愔有些意外,“他不继续研究蒸汽机了吗?”
佟玉陪着李愔向外走说道:“他说蒸汽机的功用有限,而且目前的蒸汽机已经是最先进的了。技术资料上也没有更先进的蒸汽机,而超越蒸汽机的就是内燃机,也就是殿下那几台拖拉机里面的东西。”
李愔了然,看来不等他催动新的技术革命,这些个研究人员自己就不甘落后了,毕竟越简单的技术越容易掌握,也无法再有创新。这样一来他们就只能寻求更加先进的技术。
杜平志研究内燃机也顺应了李愔的想法,蒸汽机可以催动大型的机械,比如火车,轮船和工厂里的集群设备,这是内燃机无法替代的,但是小型的车辆还是得使用内燃机,李愔自己的农场规模越来越大,只靠单纯的人力越来越不够。如果杜平志仿制成功,李愔将首先让他制造一批农业机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
离开机床厂,李愔和佟玉进了研究院,路上佟玉向李愔介绍了桃园这段时间取得的新进展,这其一就是肥皂和洗发水工艺已经成熟,可以投入生产了,这让李愔心中欢喜不已。这洗发水和肥皂终于不用他再往返于现在和唐朝之间进行交易了。
“除了这两样,还有就是珍妮手摇纺织机已经研究成功了。”佟玉说道。
珍妮纺织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这种纺织机将纺织的效率提升了十倍,益州是蜀锦的盛产地。有了这种纺织机就更加如鱼得水,生产出更多的蜀锦,促进服装行业的发展,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也主要是体现在纺织业的大发展中。
听着的同时李愔不断点头表示赞许,两人说着话就到了佟玉的办公室,在前年的时候李愔给研究院制定了三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如今这三项已经超额完成,接下来,李愔又将给他们制定新的研究方向。
“殿下请将!”佟玉手里拿着钢笔和本子,如今的研究已经摆脱了毛笔,开始使用新型的钢笔记录各种实验结果,因为相对来说,钢笔的写字速度要比毛笔快捷的多,于是当钢笔进入桃园以后,很快就淘汰了毛笔,这些科学狂人更加在意工作的效率。
“这第一就是内燃机和发电机的仿制,电力将作为今后的主要研究项目,因为随着工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这火电厂,我希望能在十年内有所进展,这第二就是生产机械的研制了,包括各行业的机械都要同时进行,争取和火电厂一样,十年内实现工厂的机械化,逐步淘汰手工作业,这第三就是橡胶业,以后橡胶将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业材料,这个必须搞起来。”李愔总结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佟玉记下几条,在写下最后一条的时候佟玉犯了难,“殿下,这橡胶工业的发展需要橡胶这种原材料,可是现在根本没有橡胶这种东西。”
李愔道:“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今年我准备在益州种植橡胶草和无花果树,这两种东西的汁液都可以制成橡胶,明年你就可以生产了,在这之前你需要把橡胶厂建立起来,我也会提供一些机械给你参考。”
佟年闻言点了点头,有李愔这句话就可以了,“只要有生胶,这些都不是问题。”
给佟年制定了十年计划,李愔道:“这十年不长也不短,为了这个目标,你可以列出目前需要的设备,我会帮你购买来。”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佟年已经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对现代的科学技术有了充分的了解,他们目前需要的只是科研条件,也就是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帮助他们把技术资料变成真正的物品。
想了想佟玉大胆地说道:“殿下,学习了这么久我们已经明白殿下给我们的技术资料是按照科学的发展历程来的,研制的方向也同样如此,只是我以为有些东西可以提前在桃园运用,那样将有利于科学研究,比如发电机和殿下提供的打印机,数码相机,这些东西以现在的能力我们是生产不出来的,但他们的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非常实用,殿下也说过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那样为何不站的更高一些,这样的话,才能更容易实现殿下的目标。”
佟玉的意思是提供给他们更加先进的设备,这倒不是个问题,李愔道:“这也是我想的,我会给你们提供更先进的研究设备,让你们拥有更加优越的研究条件。”
佟玉大喜,没想到他只是这么一说李愔就答应了,不过他说的也是所有研究人员的心声,如今的桃园就如同建国初期从国外留学归来的科学家,虽然脑子中有先进的科技知识,但无奈于生产条件的落后,根本无法把一些东西制作出来,从而限制了科学发展的速度,现在李愔真是准备打开这个枷锁,让他们自由飞翔。
佟年的欣喜李愔看在眼里,以前他不敢搞出来太大的动静是因为他连自己的封地都无法保护,但是现在不同了,没有人再可以威胁到他,他尽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做,促进桃园的科学氛围。
离开桃园返回王府,李愔找了个借口,说是去益州外军营住几天,这是李愔新的消失地点,因为在军队里更加没人敢违逆他的命令,他只需要说一句“不要打扰我”,就可以躲起来想干嘛就干嘛,还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回了现代,李愔去找了赫子铭,这电力的事情就需要他来解决了,因为从收购这家发电机厂开始李愔就让他研究新型的发电设备了,而几个月前和赫子铭联系的时候,他说研制出了大型柴油发电机组,一台就可以提供大型工厂的电力,这也是为什么李愔心血来潮要为桃园提供更先进设备的原因,因为条件已经成熟,有了大型发电机,现代的设备才可以驱动起来。
“董事长请随我来。”李愔去了电话给赫子铭,这赫子铭得到信息以后一早就等在了门口。
“大型柴油发电机组生产了几台了?”李愔见了面就问。
赫子铭道:“三十组已经全部生产完成了。”
“真和你所说,一台大型发电机组就可以让一个大型工厂运作?”电话里赫子铭是吹嘘了他要赶超M国的康明斯,这康明斯可是国际著名的柴油发电机生产商。
“虽说不能达到康明斯的标准,但董事长放心,这些设备绝对可以提供一个大型工厂的运作,现在我让员工把工厂的电断掉,用发电机取代。”赫子铭说完,对一个员工说了什么,接着工厂机器的嗡鸣声突然消失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新的农作物!
赫子铭的实验让他的新产品得到了李愔的认可,同样,他得到了李愔的大订单,一百台大型柴油发电机,这些发电机将一直在桃园中使用,直至火力发电厂在益州建立起来,除此之外,李愔又购买了二十台移动电站以备不时之需。
搞定了发电机这件事,李愔又去了机械厂订制了各种现代机械,现代化的机床,车床,铣床,甚至还有焊机,这回儿他是放开了折腾,能买到什么就往回搬什么。
当然这些事情不是李愔能三两日完成的,于是他只能隔三差五的往返于现代和唐朝,毕竟除了机械,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而且他明白这是持久战,能在今年内搞定就算是万幸了。
甚至李愔干脆让佟年出单子,桃园要什么他就买什么,省的他无头苍蝇一样乱买,这可把佟年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李愔就这样忙碌着,转眼间却是已经是到了五月,这个月份益州的百姓又是忙碌起来,开始收获冬小麦,种下高产稻,因为有了种子基地,李愔现在已经不需要从现代购买稻种和小麦种,而杂交稻这种东西李愔还不打算种,没必要,高产稻就足够用了,而且随着农业推广到整个巴蜀,稻种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李愔就是三头六臂的哪吒也要累死。
没有了购买种子的压力,李愔的注意力放在了新的农作物上,玉米,油菜,棉花,无花果,橡胶草,柴油树都被李愔引进到了益州,其中无花果和橡胶草是为了橡胶生产,而柴油树就是为了桃园需求量日益扩大的柴油准备的。这种柴油树的果实中可以提炼出天然的生物柴油,可以作燃料的同时还无污染,现在许多国家在种植,李愔当然也不肯落后,因为他真是很需要柴油,但他总不能一直靠从现代买,咱得学会自力更生不是?
除了这些。李愔还把一些水果和蔬菜也引进益州,比如西红柿,黄瓜,菠萝,大豆,荔枝。香蕉,葡萄,白菜,菠菜等等,其中有些蔬菜唐朝也有,但是都没有大范围的种植,而蔬菜的种子在现代很多。李愔直接就买来了。
“殿下,你看怎么样?”杨树村的田间,魏铁牛指着一个石碑说道,这个石碑一米多高,上面写着杨树村士豆种植基地。
“噗!”,“哈哈哈……”众人看去都是大笑不止。
魏铁牛摸着后脑勺有些莫名其妙,道:“殿下,你们笑什么嘛!”
管思兴脸色大囧。这杨树村可是在他的管理之下,自从他上任之后开始对农业进行更细致的规划,尤其是李愔引进这么多新的农作物以后,管思兴在不同的村县都划出了不同经济作物的种植基地,而杨树村得到就是土豆种植基地,因为他们种植土豆最早。
走到魏铁牛身边,管思兴小声道:“让你找个识字的去。你怎么就是不听,这‘土’字和‘士’字都分不清,现在让人看笑话了吧。”
魏铁牛这时候才明白过来,这石碑立在这里已经十来天了。怪不得他瞧见有些读书人经过这里的时候会笑个不停,“小王八蛋,你不是说先生教过你土豆两个字怎么写的吗?”魏铁牛转向身后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回家我非让你爹揍你不可。”
李愔笑过之后,道,“行了,你也别责怪孩子了,还不怪你自己,谁让你让小娃写了这些字给刻石碑的匠人送去。”
魏铁牛闻言立刻耸拉着脑袋,“我们村以前穷,哪有几个人能读书识字的,这有了钱才把孩子送去公塾学习,说起来不怕殿下笑话,整个村子里还就他认字最多了。”他指向刚才训斥的小孩子。
“所以说要多读书,村子里现在富裕了,孩子都送去公塾学习了吗?”李愔领着一众官员向村子里走去。
“都送去上学了,现在有了管刺史的事迹,每家每户都是把孩子送去上学了。”
魏铁牛的话让管思兴一阵不好意思,现在他倒是成了巴蜀的学习楷模了,他经过有孩子的人家时,总会听到相似的话,“好好读书,以后要和管刺史一样当上刺史。”,“要像管刺史一样努力知道吗?”
上官仪和窦贤德闻言都是善意地笑了起来,政务考试的余波不仅没有停息,现在反而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共鸣。
“这就对了,知识改变命运,明白吗?”走在益州城通往杨树村的水泥路上,李愔心情大好。
进了杨树村,李愔有些意外,一年多没来了,这杨树村倒是发生了不少变化,这水泥路铺上了不说,村子里的茅草屋也是消失的无影无踪,都是换上了砖瓦房,不过这些砖瓦房还是古代的建筑风格,十分具有美感。
“不错,现在都住上砖瓦房了。”李愔笑着说道。
魏铁牛感慨道:“这都是拖了殿下的福,让我们杨树村的人富了起来,以前,我们哪敢想象今天的样子,吃饱穿暖,住着好房子,手里还有余钱。”
“也不能这样说,这和你们的辛勤劳动也有关系,不过,有了钱也不能骄傲,看不起其他村子的人。”
“那是自然。”魏铁牛说道。
李愔这回趁着农忙下来,一是看看这农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