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宝风流 >

第8章

天宝风流-第8章

小说: 天宝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这话,唐离人都要炸了,“做善事!”,自己都穷的揭不开锅了,还谈什么做善事?当下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道:“阿娘,这是孩儿拿来给您老治病修房的,做不得什么善事!再说,那伽楞寺的和尚们每天俗讲,收的钱都不知道那里去了。阿娘,您心也别太实!现在挣钱不容易。”

“不义之财不可用!阿娘就是病死饿死,也绝不用这借神佛之名赚来的钱财,阿离,你……你……”,唐夫人身子本就不好,见素来孝顺的儿子居然为了这些“不义之财”顶撞自己,一时气怒之下,居然就此昏晕过去。

“阿娘,阿娘,蝈蝈,快去请大夫”,见唐老夫人说话间倒了过去,唐离手疾眼快上前扶住的同时,心下发慌的他赶紧吩咐着房外的蝈蝈,小丫头的头向屋内一探,随即脸上变了颜色,扎煞着手就向外跑去。

将母亲扶上了床,唐离见他呼吸还算正常,才略略放下心来,转身开始收拾桌上堆放的通宝,大堆儿的收做一处,另捡了万余枚悄悄收在一边。

“令堂原本体弱,此次只是气急攻心,稍事休息也就好了,只是再受不得激。否则因以引发宿疾,恐再难救治了!”,医生的这番话让唐离连忙点头应是,嘱蝈蝈照料母亲,他边送大夫出去,边顺路前去抓药。

匆匆回来将草药煎上,见阿娘依然未醒,唐离轻手轻脚来到院中,将那单收着的万余枚铜钱悄悄的埋在了院中树下,他本想多埋一些,又怕母亲醒来看出端倪,连这也保存不住,也只能无奈做罢。

唐离固然是孝顺,但并不意味着就认同古代的愚孝,他丝毫不觉的藏下这十来贯钱有什么不妥,毕竟一家人要吃饭,母亲要吃药,倘若连人都顾不住,别的还谈什么孝道。

足有半个时辰后,唐离刚刚忙完,就听内房中蝈蝈一声欢叫:“少爷,老夫人醒了”。

“阿娘,你消消气,那些钱任由母亲处置就是,伽楞寺也不去了,您老好生将养着身子。”见母亲醒来,唐离张口说的就是第一句就是赶紧道歉。

听唐离这样说,唐夫人略显苍白的脸上微微绽出一丝笑意,枯瘦的手抚摸着儿子油亮的黑发,淡淡说道:“‘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你爹在时,常吟诵的一句夫子圣言。你小的时候,他也曾天天跟你念诵,说来实与家训无疑。阿离,娘也知这几年来吃了太多的苦,但这钱……这钱……咱不能花,一来对不起你那死去的爹爹;再者因果之事,神佛震怒,万万怠慢不得。娘本就是个糟糠的身子,去了也就去了,但我儿你可是唐家一脉单传,若因触怒神佛坏了你的运命,娘万死不赎呀!”。

感觉到母亲抚着自己头发的手阵阵颤动,再听着这全是为自己安危担忧的话语,唐离虽对话的内容不以为然,但这份厚重的感情却使他心头一暖,口中喏喏应是。

经这一番闹腾,唐离刚刚开辟的致富大业就此夭折,想当初他正是利用唐人对宗教的虔诚生出了这个赚钱的方儿,没想到今天也因为母亲对宗教的虔诚断了这条财路,若不是自己悄悄藏下些钱财,还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如此经历,还真让少年唐离感叹世间事物还真是一啄一饮,皆由前定,他穿越来到这个时代,虽有领先于时代的见识,却于无形之间也要受到时代的制约。

在家里又陪了母亲一日,寻思着不能坐吃山空的唐离游荡在金州城中,想再找一份能养家糊口的差事来。

第十六章 应聘(一)

转过馨兰坊,前边就是金州正中的繁华之地,正两边张望的唐离蓦然听到右边茶肆中一个粗豪的声音传来道:“列位,有谁知道那俗讲的少年那里去了?娘的,正说到玄奘法师被那女妖精抓了去要成亲,偏就没了下文,这不是坑人吗?我家那小子,这几天为这事儿闹的都不吃饭了,这是怎么个话儿说的?”

这句话说完,立即引来茶肆中一片附和之声,其间就有一个公鸭嗓子的人接口道:“李家四哥,这两天半城人都在打探这小子的下落,有人说他病了,有人说他摔了,乱糟糟的没个准信儿,最好笑的是,居然还有人说他去了长安宫里做了太监。”

“做太监,什么意思?”,一个听来有些傻傻的声音问道。

“太监!还能有什么意思,就是‘下边’没有了呗!”,这句话在掀起更大一片笑声的同时,也使外边的唐离刷的一声脸涨的通红,当下再不多听,加快了脚步急急而去。

直到跑出两条街开外,唐离的脸色才算恢复正常,正在他自嘲:“做人要厚道”的当口儿,就见前方一处人潮涌涌,似在争挤着什么。当下心中一动,迈步而去。

走进些儿后,唐离才诧异发现这些拥在一扇朱漆大门前的都是年纪与自己相仿的少年,纵然有一些年龄稍大的,也不过二十来岁,大家似乎都在焦急的等待着什么。

正在他好奇打量的当口儿,就见那朱漆大门吱呀一声,几个青衣家人,拥着一个宝蓝色衫子中年汉子走了出来。

围着的众人见他出来,顿时引起一阵小小的喧闹,充斥着唐离耳中的都是“郑管家”三字,随后这声音渐渐消歇,众人的目光也都紧紧的着落在那中年汉子身上。

那郑管家见人群安静下来后,才微咳了一声,开言说道:“奉郑使君老爷之命,本府今日正式招募家丁,我家老爷乃是河东世家出身,所以要来本府做事者,这第一嘛,总是要能通文墨才好;第二,容貌端正……”。

听郑管家这一开口,唐离才知道原来是本州刚来不久的刺史府要招募家人,顿时没了兴趣,正要迈步前行,忽然又被一句话给钉住了脚步。“空缺职司如下:一,少爷书房伴读一名,月俸钱一千五百文;二,仓房奉应一名,月俸钱一千二百文……”。

郑管家堪堪将府中欠缺职司念诵完毕,就听下边一个清朗的语声问道:“应募职司要不要签卖身契?”。

这突如其来的一问让郑管家一愣神儿后撇嘴一笑道:“你倒是想,总要我家老爷肯才行?”。

得了这个答复,唐离心下大喜,当即随着其他人向检测笔墨文事的长几前走去。

郑管家将一应事项讲完,招募正式开始,唐离略一打量,见队伍前后拥着的怕不有近两百人,当下心生感慨:“看来无论在哪个时代,想混口饭吃都不容易!”。

好歹随阎苏生学了四年书画,唐离这笔柳体字写出来,还真是笔力遒劲,与前后相比,诚然是鹤立鸡群,直让那负责此事的郑府家丁也为之眼前一亮,随即出口问道:“你应募什么职司?”。

“伴读”

听到“伴读”二字,那家丁神色微微一变,随即放下了手中的差事,向那高立在台阶上的郑管家走去。

正在这时,朱门内又走出一个家丁,看他那匆忙的模样,似是急着办什么事情,愁眉苦脸低头而行的他走到人群拥挤处,抬起头来正要呵斥众人让路,无意间看到唐离,顿时呆了一呆,随即脸上浮现出欣喜若狂的神色,又狠狠的盯了麻衣少年两眼后,他才转身飞跑着进府去了。

“本府今日招募职司很多,你为何一定要应募伴读”,稍等了一会儿功夫后,郑管家走下台阶,先是看了唐离手写的笔迹后,抬头问道。

“找工作谁不想找好的?”,唐离闻言自语道,说起来今天郑府招募的职司虽然多,但就属伴读待遇最好,想必也最轻松,少年一人挣钱要养三人吃饭,还有母亲的医药费,月入一千五倒是与他的期望值差相仿佛。心下如此思量,口中应声答道:“小子生性沉静,贵府今日招募职司中,自觉最适合这伴读。”

听唐离说话,那管家眉头微微一皱道:“本府小少爷生性灵动,怕你那沉静性子难以适应,不如另换一个如何……”。

“既然是招募,他为什么要阻止自己应募伴读?”,心下思量,唐离正要开口答话,就见那朱门中急慌慌的跑出刚才那个家人,将管家喊离了几步后,也不知在他耳边说了几句什么,那郑管家神色一变,阴沉着脸色看了唐离一眼后,扭头吩咐道:“给他登记”。

约两柱香的功夫后,所有报名人都已登记完毕,阴沉脸色的管家一挥手,众人都循着小门进了郑府,等待测试。

唐离自进了这个有花有草、有亭有池的郑府后花园后,就一直再看那些洒扫杂役们的测试,反倒是他应募的这伴读职司,却没人安排,他几次瞥眼看向管家,见他脸上隐隐也是一片急躁。

堪堪等到厨间人员测试完毕,就见适才众人进来的角门处,一个粗陵儒服打扮的十六七岁少年随着一个青衣家丁走了进来,悄然插入队列,而那管家见他来到,也似是松了口气般,面色一缓。

堪堪仓房奉应测试已近尾声的时候,却见花园正门的月洞门处,两个穿着广袖圆衫的中年边对着院中的花草随意指点品评,边向众人行来。

“老爷,您怎么来了”,还在大老远,就见郑管家急忙迎上前去,对着左手那个年过四旬,满脸儒雅的中年行礼说道,而唐离身边的家丁也早已躬腰低身行礼。

“难得伯清兄今日有暇来访,要赏赏本府蔬园,某自当相陪”,与身侧那人相视一笑后,这中年抬头看了一眼唐离等人道:“这是……”。

“奉夫人令,现正在招募家人以敷府中不足之用,不想惊扰了老爷雅兴,小的这就谴散他们,择日再来。”,不想他这一说,旁边的伯清到是来了兴趣,微微一笑道:“使君出身河东高门,‘修身’一项自不待言;只是人人皆言郑兄以礼治家,这‘齐家’功夫也是一等一高妙,今日既然适逢其会,某无论如何也要看上一看。”,一句话说完,这人已是当先行去了,那郑老爷见状,也只能微微摇头一笑,随后跟上。

“免了,都免了,你们且继续就是”,挥手制止了众人行礼,走上前来的郑老爷并那伯清在家人搬来的胡凳上坐定之后,静观测试。

不一时,主要考较计算能力的仓房奉应测试也已结束,随着青衣家丁的唱名声,唐离应声上前,只是让他大感惊讶的是,这明显属于最好职司的伴读,竟然只有他与刚才匆匆而来的那个粗绫少年两人应聘。

并肩站在郑老爷身前,静侯出题的唐离竟是有了后世暑期找工作时面试的感觉,这突如其来的想法让他忍不住嘴角绽出一丝笑意。

“恩,这两个少年都是一表人才,只是左手处这麻衣少年虽然年纪更小些,但这气度似乎更胜一筹。”,与粗绫少年的脸色微微发白相比,唐离的这一笑就显的更加松闲,那旁观的伯清乃低声开言品评道。

“伯清兄所言不差,看这麻衣少年不过十五六岁年纪,人前能有这份从容倒也着实不易,且看看他才学如何。”,一时间,这本是随意陪同而来的郑老爷也是来了兴趣,向管家示意考较开始。

“我家老爷出身河东望族,向以礼仪诗书传家,尔等二人既为应募伴读而来,日后朝夕与少爷相伴,若不知书而无以诗,殊为不能,因此今日两项考较即是本此而来。”,这郑管家果然不愧是多年管家,耳濡目染之下,这几句文绉绉的话语倒也说的似模似样。

这一番话说完,就见郑管家随手一指那粗绫少年道:“你年纪大些,就你先来,且诵一段《论语》开篇之章,并讲解其义理所在。”

一听到郑管家给粗绫少年出的题,唐离差点没一口血喷出去,这也太简单了些吧!果不其然,就听那少年侃侃诵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而他随后的解说也是更无半分差错。

一时等粗绫少年答完,郑管家面色不动指向唐离道:“你接上下一章就是。”

一听这话,唐离顿时傻眼,适才那一章因为后世被选进教材之中,所以几乎是人人能诵。作为专业所在,他当年上学时虽然也背过《论语》,但这几年下来,又那里搞的清楚它下面一章内容到底是什么?

见麻衣少年沉吟不语,旁边的粗绫少年并那管家眼中都是闪过一丝亮色,而那伯清却是大感诧异,似是想不到这童学最入门的篇章都能难住唐离一般。

“小子诵书素不记其章节,还请管家提点一二如何”,想了许久,唐离脑海中还是空白一片,遂跟后世时背书一样,向管家说道。

那伯清见唐离连这最基本的篇章都背不上来,反是出言要求提点,但脸上却无半分惭色,一时来了兴趣,与那郑老爷相视一笑后,淡淡开言道:“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第十七章 应聘(二)

听到这一句,唐离才自放下心来,还好这管家要背的是《论语》开篇第一卷,当年读三流大学时,为应付那变态老师抽查,这开篇的面子上功夫他倒是着实花了时间,倘若再延后几卷,那还真是要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