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逐寇 >

第219章

逐寇-第219章

小说: 逐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多久?两个多月,自己的功力好像倒退了十年!天呐,老夫纵横一生独孤求败,闯过了多少风风雨雨,如今竟要被这堆破纸烂笔杆子打败吗?

可悲的是,这些他已顾不上了,还有更紧迫的事要他操心,自从陛下执掌大权,整个国家就像烧开的沸水,乱成一团。之前的都城民变方兴未艾,隐隐有扩散全国的势头,眼下军队竟然也不平稳了。

李行云曾经对刘枫说过,皇帝陛下已掌握了兵符,能够随心所欲调遣近卫、山越两大军团外的所有军队。他并没有说谎,在他看来,指挥军队不就是靠这个么?只要陛下点头,兵部下了文书,盖了国玺,又发了兵符,军队就该乖乖听话才是,可他们怎么一个个都不肯照章办事呢?真想不通了……

他没有明白,权力这东西,只有被底层认可才有意义,否则便是空中楼阁,好听好看却不好用。

最可气的是,他们这几个老家伙也有不同的声音。动手那天起,六十年的老友李德禄再也没有和他说过话,除了最后一句:“不准伤他!否则天下第一也不放过你!”

还有那个屠天煜,这个人曾是让他恨得牙痒痒的叛徒,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卧薪尝胆二十年的隐世英雄,为了扶保大殿下登上皇位,他放弃了权力、富贵、地位,甚至是荣誉,对于这样一位拥有同样传奇经历的人物,感动于这样二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忠贞,李行云觉得自己找到了知音,于是在计划萌生的第一时间就找他商量。

可是屠天煜拒绝之干脆,言辞之凶厉,却让他吃惊:“住口!我不准你害陛下!”

我要陛下成为真正一言九鼎的皇帝,怎么会害了陛下呢?李行云觉得又委屈又纳闷,可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他绕过了屠天煜,直接接触了皇帝刘柏。

面对这位昔日老臣的热情邀请,刘柏回以十二万分的热情,老臣少主一拍即合,相见恨晚。

如今大事已成,皇帝收回权柄,看你屠天煜有什么话说!

抱着这个念头,李行云又去找屠天煜,在他看来,兵部尚书一职虚席以待,舍他其谁?可是结果再次失望,皇帝身边的侍卫们,甚至是内侍、厨子、花匠……闲杂人等全都飞黄腾达鸡犬升天了,唯独屠天煜孑然一身,他拒绝担任任何职务,用他的话说:“我答应过九殿下,只做御前侍卫总领。”

面对老将军的倔强与执拗,皇帝陛下没有丝毫不快,也并未挽留,而是笑嘻嘻地嘉许道:“爱卿信如尾如,朕敢不成全?”

于是,李行云也没有什么话好说。可屠天煜却有话说,他冷冷地看着李行云,冷冷开口,说出冷冷一句话:“你是逐寇军的罪人!”

李行云震惊了。因为就在前一天,自己邀请李德禄执掌朝政的时候,对方也是这句话:“你是逐寇军的罪人!”

罪人!?我怎么可能是罪人呢!?——天地良心,先王在上,老夫没有半点私心啊!

罢了罢了,你们不干,老夫自己来!偌大楚国,老夫一肩挑起!

昔日雄心犹在,可两个月一过,李行云不得不承认,自己太天真了,总理国事远没有自己想得那么简单。

行走江湖他是把好手,执掌风雨阁这样庞大的情报组织,他靠的也是威名声望,真正办事的人却不是他,梳理情报分析形势的人,也不是他,根据情报做出决断的人,仍然不是他。蓦然回首,李行云万分沮丧地发现,对于整个楚国来说,自己就只有天下无敌的武功可以拿得出手,抛开那些吓死人的辈分资历,自己存在的价值,竟然只是一个威慑宵小的金牌打手加无敌保镖。

人生啊,这是从何说起?

不情愿地拿起奏表,封面上打头的“兵部”二字跃然入眼,内容还没看李行云已皱起了眉头。多少天了,整个兵部就是一口热热滚滚的浆糊锅子,想要细心捋一捋,可这些繁杂军务就真像浆糊一样,筷子插着不倒,毛巾裹着不渗,琐碎烦难,条理万端,黏黏呼呼叫你欲仙欲死。

原来,渡过刚开始的仓促彷徨,参与兵变的龙骧、虎翼、羽林三大军团,自身都发生剧烈反弹,军心大乱,士卒哗变,大量军略院毕业的中层将领和基层军官拒绝执行命令,甚至有佐领级的高级将领竟公然违抗命令,逮捕传令的钦差,而后带领本部人马私逃出营,就近投奔近卫、铁骑和永胜军团。

兵部下文严令捉拿犯将,可那三大军团却置若罔闻,不遵命令,也不回应,只当朝廷旨意是在放屁一般。

李行云气得半死,却又无可奈何。手里这三大军团是逐寇老将们把持政权的最大凭借,变天这么大的事儿,些许混乱也是在所难免,滥施雷霆手段只会激化内部矛盾,可一味怀柔却又助长了这些不识时务者的嚣张气焰,如何把握此间平衡,李行云只觉棘手,却又有些下不去手。

另外的三大军团更糟,包庇犯将部属本是大罪,可朝廷严旨对方又不理睬,怎么办?挥军讨伐兴师问罪?万万不行啊,如今陛下初掌朝政根基不稳,真要为这点破事以君伐臣挑起内战?那也太不值得了。更不用提,自己的三大军团正处于人心焕散的混乱状态,就连治军手段最凶悍的“阎罗章”和“冷面鹏”都要弹压不住了,此时命令他们同室操戈,对自己的袍泽兄弟动刀动枪?李行云想想就直摇头。

这边已是焦头烂额,可是紧接着,最不稳的山越军团又发生了变乱,熊骑营朵里尔自称接到了兵部调令,悍然率部离开驻地,一路向北全速开进。闻讯后,狼骑营沙克珊沉寂数日,突然拔营北上,全速追赶朵里尔,两支骑兵大军赛跑一样直往襄阳赶。

得到这消息,驻扎交趾的山越军本部大为惊怒,五位头人对于摄政王退位、宗帅滞留襄阳本就积愤欲燃,此刻惊闻兵变,更是炸了锅了,他们深恐这两支鞑靼部队会对大王和宗帅不利。于是头人们迅速召开部族会议,数十位强宗大姓宿老酋长齐聚一堂,经过一番严谨细致的讨论,会议当天作出决议——北上勤王!

若干年后,这场部族会议作为发起勤王第一战的历史事件,被载入了国典史册,可会议记录却寻觅无踪。最后,知情人表示,因为没有必要记录,整场会议就只有一个人说了一句话。

通过他绘声绘色的描述,人们浮想联翩,脑海里还原当时场景——乌沉沉的牛皮大帐,红彤彤的柴木篝火,火上还架着一只香喷喷的烤全羊,劈啪作响。数十个赤膊纹身的粗壮汉子围坐一圈,人人神情严肃,目光炯炯,中间站着五位头人中地位最高的红蛇族长,他振臂高呼,发表激情澎湃的动员讲话:“什么?去他妈的翻了天了!快,叫上孩儿们,抄家伙!上路!救宗帅!救姑爷!——蛇祖在上,杀他妈的!”

“蛇祖在上,杀他妈的!”会场轰然一喏,粗胚们摔掉酒碗,踢倒椅凳,掀翻烤羊,兽皮袍下擎出长短兵刃,明晃晃地挥舞着冲出会场……

就这样,整个山越军团,二十余万人马,分做步骑三路,你追我赶,在朝廷还在吵吵闹闹商讨对策的时候,已浩浩荡荡赶到国都城下。两支骑兵部队也就罢了,可山越战士却尽是步卒,就靠两只大脚丫子也走那么快,堪称兵贵神速之典范!

皇帝慌了,襄阳城闭门不纳。山越军目标明确,自觉向近卫军团靠拢,过了两天更是合兵一处,联营十里。两支鞑靼骑兵却分做东西两端,各自扎营,救驾不像救驾,逼宫不像逼宫,谁也摸不清他们的态度到底如何。可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谁也没把朝廷和皇帝放在眼里。

地方军团私自包围国都,龙骧虎翼军团自然不敢掉以轻心,章中奇和薛晋鹏匆忙调遣主力部队共计30万,星夜赶赴襄阳应变,却被城外的所有军队自发地拦截在外,愣是不准他们进城,四座大营都高高竖着逐寇战旗,却是敌我难辨,相持不下。

第280章 【一触即发】

如果说,山越军团的异动震惊全国,那铁骑、永胜两大军团的表态就算得上震惊天下了。铁骑公主刘彤、驸马穆文。小夫妻俩在与家长孟大牛通气后,两大军团同时发表联合申明:

一、除非接到摄政王手谕,或者亲见殿下本人,否则铁骑永胜二军拒绝接受朝廷或者兵部的任何命令。

二、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旦确认摄政王身遭不测,二军必将倾巢出动,西征靖难。

为了向朝廷昭示决心,刘彤口出狂言直言不讳:“如果九弟死了,足以证明大哥丧心病狂,本宫身为长女,理应清理门户!纵使大王和世子同时遇害,王府里还有一位王子,霸王血脉并未断绝!”

铁骑公主的表态言辞狠历,字字诛心,身后两大军团五十万步骑大军更是让她底气十足。没有任何人怀疑,这位叱咤北疆纵横不败的公主统领,她说得出,就做得到!

面对这赤裸裸的威胁,朝廷凌乱了。刘彤可不是那群有勇无谋的山越蛮子,她的逐寇战旗上有着银色镶边,意味着宗室亲王级别的尊贵身份。换言之,刘彤是唯一有权质疑皇权归属的镇边大将,她的话,不仅有威慑力,更有号召力。她皇室宗亲的身份代表了一定的大义名分,在本方三大军团和逐寇旧部中也能产生很强的影响力,在全军全国全民间的煽动效果更是非同小可。

试想,堂堂大长公主殿下,她公然宣称——皇帝要害摄政王啊!

消息传开后,龙骧虎翼羽林三大军团的士兵们大声疾呼:“我们被将军们骗了!”

叛逃的数量成倍增加!

对峙双方面对面扎营,为他们的叛逃行动提供了最大的便利。虽然如今的襄阳城外布满了纵横交错的战壕、岗哨、拒马、陷坑、暗刺……但却无法阻挡忠于刘枫的士兵弃暗投明的热情。

第一天,羽林军团整整五千多名龙牙营士兵发动了一次有组织的叛逃。在军官的带领下,士兵们丢下武器,放弃阵地,径直往近卫军团的大营飞奔过去。结果对方闭门不开,双方交涉片刻,近卫统领李天磊亲临现场,这位独臂大将军破口大骂,把他们又被赶回了阵地。

正当无数期盼的眼神黯淡下去时,却见这伙“丧家之犬”纷纷捡起自己丢下的武器,又兴冲冲地跑了回去。原来,李天磊是这样骂的:“他娘的!哪有空手上门的道理?去,把家伙都捡回来,一双拳头就想救大王?”

这一下子,就像点燃了火药库,三大军团军心离散,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士兵逃去对面,不分白天黑夜,叛逃的队伍就像大军冲锋一样声势浩大。

罗三叔、章中奇、薛晋鹏,乃至本方阵营的每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似乎都天夺其魄般失去了统兵能力,杀一儆百、辟谣澄清、好言安抚、牛酒犒赏……原本那些万事万灵的办法竟然全都无效。将军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威望一落千丈,甚至失去了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对于眼下的大规模哗变,他们束手无策,

眼看军队即将不战而溃,皇帝刘柏匆忙调集了千名皇宫侍卫,他们带着各自的亲信部属设立了多如牛毛的督战队、军法队、宪兵队、行刑队,由德高望重而又忠心耿耿的兵部尚书严臻亲自统领,企图拦截叛逃的士兵。刘柏更是下达了最严厉的命令:杀无赦!

但一切都是徒劳。仅一个白天的功夫,前线处处烽火,全副武装的逃兵与意图杀无赦的督战部队激烈交战,结果显而易见,皇帝的命令被不折不扣执行,只是行刑者成了受刑者,宪兵们被杀无赦了。就连督战大将严臻,这位刚刚就任仅两个月的兵部尚书,也被逃兵们五花大绑,抬口猪一样送到李天磊面前献功去了。

最后,还是皇帝陛下刘柏用出了杀手锏——朵里尔的狼骑营!

原来,朵里尔之所以擅离驻地北上襄阳,奉的不是兵部调令,而是更加权威的皇帝密旨。——事实证明,他对逐寇老将们并不信任,他迫切需要一支自己指挥得动的亲信部队。兵强马壮而又心怀诡厄的副统领朵里尔,成了狼狈为奸的最佳人选。两人一拍即合!

于是,狼骑营的五万铁骑悍然出动。当天清晨,两千多名逃兵被拦截、斩杀在阵地上。——前线,见血了!

刘柏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了大忌——动用鞑靼人屠杀同胞。他只惊喜地看到规模宏大的叛逃势头被暂时压制,却没有发现怀疑仇恨的目光正在与日俱增,一股压抑的愤怒在朝野内外渐渐弥散开来。

军队如此嚣张,地方官员也不含糊。在两个月前的那场大朝会上,郡守们摧眉折腰,落尽风骨,马屁连天,谀词如潮,哭着喊着要皇帝陛下亲掌朝政,似乎个个都比逐寇旧部还要忠心耿耿。

可是一旦把人放回去了,他们一个转身的功夫就变了脸。

当刘彤发布了声明后,逐寇旧部控制的荆扬地区尚且平稳,没有太大的动静,可青徐益三州的二十二个郡,却已是闹得沸沸扬扬天翻地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