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福王 >

第17章

大明福王-第17章

小说: 大明福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五章 王府圈地

朱由骢很忙,快过年了,要做的准备太多了!前几天他才亲自送走了倒霉的陶御使,这几天更是在到处圈地!

其实陶御使也不算真的很倒霉啦!朱由骢是要了他家的地,但也给了赔偿的,数目么?不详!而且人家朱由骢不愧为镇国将军,很好心的提出了要照顾陶御使一大家子人,每年给粮给钱的养活着。

让陶御使高兴的是,这趟回家的目的也达到了。走的时候虽然没带家眷,可带走了足足一百辆载满粮食的大车,还有好几车盐!当然,这只是他家库存的一半;至于剩下的那一半么?用某个无耻小胖子的话来说就是暂借了,但人家可是给足了银两的!要不咋说咱洛阳的镇国将军是个实在人呢?人家可说了,这次是特殊情况;以后啊,想卖多少说一声就行!而且以后的运输王府帮着出车、出人呢!

当然,陶御使还是有不满的地方的。大家都是讲道理的斯文人嘛,有事直说不就行了?要粮要地这点破事,干嘛要搞那么多过场呢?看吧,现在您自己摔伤了,俺也挨了顿胖揍,何必嘛!还有那悔过书、认罪状啥的,有那必要么?自己还真是没想到啊,这小将军出手那么大方!哦,还要帮您府里的人谋灵山卫千户之职!那也是小事啊,就那没人要的破卫所,除了当年抗倭的时候有点用外,现在连走私商都不愿去!

敲诈了陶御使家上万亩良田的朱由骢立即让下人们去通知佃农,从明年起每家能分到五十亩田地的耕作权,其中四十亩可以自由耕种,自耕地按三成的税收上交,不再另行摊派。剩余的十亩则必须种植王府指定的作物,王府的人也说了,谁家要是不能尽心耕种那十亩指定作物的话,则第二年就再没有租地的权利了;只要尽力了种得不好王府不追究,种好了、产多了还能抵田租。对这后面一条大家是没什么意见的,可前面那段话相信的人却不多。三成的税?王府的老爷们没事寻咱老百姓开心吧,哪年自家不是忙碌一年能交上租子就不错了?别说三成了,谁要只收五成,都给他立长生牌位!

可接下来一系列的事,让老百姓们也渐渐感到了疑惑。王府先是派了人来分配土地,要是实在劳力不足的,可以和人多的家签定个什么流转协议把不能种的地交给别人,当然田租也一并流转了;找不到合作的也不怕,地可以退还给王府,再由王府付银子雇人种。有地种当然是好事,可那田租……往些年谁家不是种得越多欠得越多啊!所以开始的几个庄子里百姓都选择了把地交给王府,自己去打打工,银子就不必奢望了,只要能见天吃个饱饭就行。王府的人也没说啥,乐呵呵的找来庄里识字的人,念了那个什么合同,然后让退地的百姓盖上手印就完事回去了。不成想,没几天的工夫,王府里又来了人,还是抬着大箱子来的。按着那合同上的名字把百姓们一个个的叫去,当大家怀着忐忑的心情到了才惊喜的发现,等候他们的不是皮鞭;老爷们是来发银子的!

足足的三两,有的百姓不信还偷偷的回家称了一下。老爷们说了,这是王府里给每个壮劳力第一个月的工钱,从下个月进入农庄后每天三顿一稀两干!以后做得好啊还有赏呢!三两银子哟!拿到银子的人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这年头老爷们不抢咱穷人就算好的了,哪还听说过去做活又给饭吃又给银两的啊?别说手上这明晃晃的银子了,就是那一稀两干可也不是咱穷人能吃得起的啊!

一时间去王府干活有饭吃、有银拿的消息象长了翅膀,在洛阳周围传开了。这一下,平日里租种着王府和陶府田地的百姓们兴奋了,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的等着王府来人。地咱不敢要,但去干活行啊,咱老百姓平日里不就求个温饱么?

也有那胆大的,比如城南的刘狗子家,家里人多,光壮劳力都有好几个呢!当王府的人来到刘家庄后也就他一家子没退地,老老实实的和王府签定了个什么租赁合同!要说人家王府的人读书就是多,啥都写得规规矩矩的,连租地人偷懒了、受了天灾,该赏该罚什么的都一条条的列了出来,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末了,还让庄里识字的连同知府大人共同摁手印做见证。等王府的人再来时,刘狗子家没领到银两,可王府借出了种粮,还借了好几大袋的口粮啊!

从刘家庄传出的消息让整个洛阳都沸腾了!人家王爷府是真干啊,租他家的地不但借种粮还借口粮,啥时候有过这种好事?庄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可也没听说过!当然粮食是借的,王府也说了要收半成的利息!笑话,谁家借了东西不得还啊?王爷府给的可是救命粮,不还那咱还能叫人吗?半成利息?呸——你也好意思嘀咕?去那些大户人家借点粮,谁不要你成倍的还?人家王爷这可真是大慈大悲!

信了,咱老百姓信了!家里人多的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租地;人少的也不愁,上门寻求流转的都快把那烂泥巴墙给挤塌了。什么?王爷以前干的那些破事?圣人可都说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咱老百姓得记着人家的好,哪能老记着人家那点糊涂事?这下子,连家里有点薄田的人家也坐不住了,纷纷上王府上衙门要求把自家的地献给王爷,然后自己租种。要知道王府的田租才三成,比往年衙门乱七八糟的摊派加起来可少多了!

百姓们高兴了,大户们可心生怨恨啦!短短一个月,原本还租着自家田地的佃户们大都退了地,跑王府那边去干活去了;还留下的,都提出要是不给降低田租也不干了!没人种咱还要那些地来干嘛啊?大户们纷纷关在门里哀叹着,跟王爷斗?想到别想了,没看见陶御使家都跟着王府一起干了吗?人家那可是当朝御使;自家虽然也出了几个读书人,可能跟人比?

就在大户们唉声叹气的时候,救星出现了。王爷府里的执事找上门来,商谈买地的事。开的条件之优厚令人乍舌,所有田地一律按时下最好的良田计算,就连那些荒山也不例外;而且为了大家的生计,还答应按往年的收成给自己一成的粮食,连给三年。不过王府提出的最后个条件比令人费解。对外不能说地已经归了王府,这地名义上还是各家的;只需要各家各户出具个交接文书,都不用去官府修改地契。这样优厚的条件那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至于那个奇怪的要求谁还管啊,那可是皇帝的亲叔叔,谁有那胆讹他?

看着手上一大摞的合同、契约,朱由骢总算是稍微安了下心,这下子粮食的种植可不再是无地可用了。按他最初的设想是不收田租的,可那话刚说出口还没传到他胖爹耳朵里呢,先被两大手下给臭骂了一顿。想想也是,这个时代商品经济还不发达,农业收入还是要占很大比例的。在虚心的接受了建议后,朱由骢也没忘恶搞一下两个胆敢臭骂自己的手下。这不,卢大才子正趴在房顶上巡逻,年纪稍大的顾锡畴则当起了门卫。理由么,很简单,镇国将军昨晚做噩梦了,怕人行刺!

第二十六章 洛阳盛宴

去年的春节,朱由骢是和自家人一块过的,本以为今年也会这样了;但一件意外的小事,却让他不得不打消了那种自私的想法。事情真的很小,至少对于士绅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开始几天还人山人海的粥棚,逐渐没人来领粥了!朱由骢原本以为是自家名声太坏吓着百姓了,赶忙撤回王府的人,换上经过顾锡畴严格筛选的衙役,可依然不见起色。难道是粥太稀?不会啊,都能插上筷子了。到是在朱由骢狠下心,要求发一天馒头的时候来了几个小孩子,可还没等他们伸出瘦弱的小手就被自家大人给带走了。这让衙役们也很费解,不得不偷偷的跟着村民去看个究竟。走访了好几个村子,他们才确定不是百姓不饿,也不是百姓们怕王府众人,而是得了好处的百姓们很善良的不愿再给王府添麻烦。

朱由骢感动之余,决定在洛阳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为了不过于引人注目,他还是通过顾锡畴以洛阳知府衙门的名义通知各村各户,时间就定在了腊月二十九日。

当一张张烫着大大请字的请柬送到佃农们颤抖的手上时,他们都激动得没法用言语来表达心中的感激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场盛宴的主持者是谁,王府赐宴啊,还给咱这些平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贱民发放请柬,咱这些民户啥时候享受过这等待遇?送走官差,最忙的就数村里识字的先生,他们赶着为各家写长生牌位。等不急的百姓干脆就把请柬摆上了供桌,拿出自家舍不得吃的干果,焚香祈祷。

福王府虽大,但要举行一场足以容纳数万人的宴会还是不行的,挑来拣去最后只得把宴会地点定在了王府的一个大农庄里。刚进腊月,附近的村民就自发的扛着木头,拿着门板,跑来帮着王府家丁搭建会场了。

“老婆子啊,你到是快点啊,还在磨蹭什么呢?”高家庄的高老爷子实在搞不懂自家那老太婆,老两口可是天不亮就起了床,高老爷子还找出了一直压在箱底的那件长袍穿上。可这都快日上杆头了,还是没能出得了门。

“来了来了,叫魂呢?王爷赐宴,咱还不得收拾好点啊?”高大娘一边嘀咕着,一边认真的整理自己的衣服。

“好好,你到是收拾快点啊,咱可听说了,人家杨家庄的昨儿个夜里就开始往这边赶了的……”高老爷子也着急啊,人家官差当日可说了的,要各村六旬以上的老者坐前面几桌,王爷会来亲自敬酒呢!

“啥?昨儿个夜里他们就来了?”高大娘一听可就不干了,虽然杨家庄是离得最远的庄子但也没他们这样干的吧!王爷敬酒那咱可不敢想,但坐前面点看到王爷的机会可大啊!哪能让别人给抢了先?

“咦!你这……”看着自家老太婆心急火燎掀帘而出的高大爷一下愣住了,这老太婆身上穿的可不是当年成亲时的那件衣裳吗?这几十年里她可是连看都舍不得拿出来看一下的,说是要留给自家小孙女出嫁的时候穿。今天不但穿上那件嫁衣,竟然连那个自己娘传给她的镯子也给戴上了?

“瞅啥呢瞅?你个老东西,还不快叫上愣子跟他媳妇?”心急的高大娘出来没见着自己的儿子一家,赶紧吼了起来。

“快走吧!愣子跟他媳妇早就带着咱孙子、孙女去庄上帮忙了!”高大爷看着重披嫁妆的老伴,觉得这几十年里还真是苦了她。

“别瞅了”高大娘老脸微红,拍了下老伴,临出门还不忘提醒“记得带上家里的大枣,献给王爷去!”

通往王府农庄的路上,从天不亮开始就不停的有人朝同一个方向赶去,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小伙子们扶老携幼的,手里拧着各式各样的包袱,背着自己年迈的长辈;大姑娘小媳妇们穿着平日里都舍不得穿的衣裳,有的还拿出珍藏多年的廉价胭脂特意装扮了一番;小孩子则在自家长辈的精心打扮下蹦跳着,欢呼着。

一个路过的游学士子目瞪口呆的看着路过的村民,他实在搞不清楚眼前到底是个什么状况。要说是去拜年嘛,可真没见过这么多人同时出村,还带自家长辈的;要说是去逃难嘛,谁见过难民还嬉笑着,穿着最好的衣服,精心打扮啊?

“老大爷,你们这是去赶庙会?”书生看见迎面而来的高大爷,赶紧上前行了个礼,在他看来这应该是唯一的解释了。

“庙会?啥庙会啊!后生你是从外地来的吧?”高老大爷虽然被拦下有点不高兴,但还是耐着性子和这懂礼的书生攀谈起来。

“学生乃盐城人氏,今日游学至此,故冒昧一问。”

“我说你们这些后生,跑这么快干嘛?前面的位置可都是咱老辈人的!”高老大爷很不甘心的对着前面的队伍吼了一声,才拉着书生追了上去,“走,咱边走边说,晚了老朽可就找不到好位置了!”

“什么?王爷赐宴?”书生也没听过有哪个王爷会宴请平民百姓的。

“是啊,老朽活了这么大也是首次遇上啊!”高老大爷那精神头就跟个四十岁左右壮年似的,哪象年近七旬的老者,走得比书生还快。“如今可是托了皇帝的福了,将这么好一个王爷给派到咱洛阳这地儿来。今儿个你可赶了巧了,随老朽一起去见识见识!”

“那学生就沾您老的光了!”看这架势今天去赴宴的还不得有好几万人啊,一下宴请这么多人那得花费多少?洛阳的王爷?不就是那个士林所唾弃的福王么?书生一下也来了兴致不再推辞,跟着高老太爷一起赶路。

进了农庄,书生发现庄里早已黑压压的坐满了人,他当然是没资格到前面去的,在高老爷子的介绍下找了个位置坐下了。桌上的菜不多,也就几个凉菜两盆肉食而已。可在百姓看来那已经够丰盛的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